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崛起之宋末称雄-第2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构见父皇带了三块前来,哭笑不得的说道:“父皇,这个见面礼您也太糊弄了!”

  宋徽宗尴尬的笑了笑,赵构说的没错。不愿意错过这个大好时机,宋徽宗出宫时也是匆匆忙忙的,随意的从宫内带了礼物。他自己也不记得这是谁送的,一直搁置在收藏室,取出来在路上一看才发现居然是三块,而他也不想回宫,拿错了也就错了,直接交给了王诗诗、邢秉懿,还有一块则留给了赵构自己。

  赵构被自己父皇搞得哭笑不得,他是男子,怎么会佩戴凤凰玉佩,凤凰乃是女子之物。这又是宋徽宗的心意,赵构也不愿扫了父皇的兴致,便收下了,而邢秉懿、王诗诗也收下了。

  另外,老夫人也有礼物,而她的礼物却是滋补之物,像什么人参等。这是韦氏准备的,宋徽宗没有想起这件事,故而韦氏替他想好了,借由皇上的名义赏赐出去了。

  现在宋徽宗的目的达到了,他也不便多留,没坐一会便起身回宫了,众人跪送。宋徽宗十分满意,无论是邢秉懿,还是王诗诗都是不错的。于是,他兴高采烈的回去了。

  宋徽宗离去后,众人才舒了一口气,总觉得有些放不开,有些压抑。现在他走了,一阵轻松。毕竟,皇上是皇上,就算关系再好,也不能逾越规矩,否则就是不敬之罪。

  赵构让她们二人将玉佩收好,然后邢秉懿也坐了片刻离去了。过年也就几天时间,过去了就会继续忙了。赵构足不出户,唯一出去的地方便是楚王府,其它官员府邸都没有去,这个时候他不方便,也不想惹出更多的麻烦,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新年过后,不到一个月时间便是会试时间,赵构早已胸有成竹,他恨不得能提前早些开始。虽说他不认为自己能取得头名,要想参加殿试还是有很大的机会,唯有参加殿试方可重新入朝为官。

  宋徽宗的意思是让赵构安心等待,待加冠之礼必定封王,那个时候再出来也未尝不可。但是赵构却等不及了,他用自己的方式取得功名,入仕方可再次登上人生最高峰。

  终于在一月有余的等待中,会试终于开考了。此次会试由礼部主持,主监考官乃是潘良贵,副监考官是监察御史许景衡。至于京城中赫赫有名的先生、院长等都参与其中。

  会试考核的内容、形式都与乡试等相似,相差无几,唯一不同的是,不是当地衙役,而是禁军监考,甚是严格。潘良贵声名显赫,处事严谨,又铁面无私,这是出了名的,要想再他的眼皮底下做小动作,那就真的当心了;监察御史许景衡经过一系列的事情,也是威名远播。

  此时,在郡王府却是一片哗然。只因赵构作为广平郡王,又是皇子,居然会参与科举考试,实属少见。赵构参与考试,唯有王管家一人知晓,其他人都不知是什么原因,有些诧异,却纷纷闭嘴不言。

  当赵构出现在众多考生中,潘良贵、许景衡二人面面相觑,不知这是唱的哪一出。但是他们二人都没有与赵构打招呼,不动如山地像是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而潘良贵在赵构通过检查,心有所悟,微微一笑,赞赏地点点头:“孺子可教也!”

  “殿下怎么会参与会试?”许景衡目瞪口呆地看着赵构离去的背影,愣是想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赵构参与科举考试,多少与潘良贵有关,而他再看见赵构的那一刻也愣住了。若非猛地想起自己曾经建议过,只怕潘良贵还真的弄不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与此同时,潘良贵也钦佩赵构的勇气,放下郡王身份,甘愿体会书生的生活,这是何等毅力。

  其他皇子有没有这样做过,胖良贵不清楚,他更相信眼前看见的。赵构与其他考生一样,没有任何的区别。他们二人都看见赵构的资格,也没有问题,是真真依仗自己本事取得的成绩。

  即便潘良贵忠心皇上,现在他也有赞赏赵构,觉得此人是明主。不仅拥有宽大的胸襟,又有远大的志向,还足智多谋,能屈能伸。如果这样的人不能担当大任,那么天下再无人敢担此重任。

  “怎么会是他们?”赵构看见潘良贵、许景衡二人的时候也是吓了一跳,他一直闭门不出,得到会试的消息便前来了,也没有询问到底是何人监考,这对他没有影响。

  原本赵构以为他们会行礼,或是打招呼,那就真的糟了。现在潘良贵、许景衡二人都没有打招呼,反而舒了一口气。许景衡是想打招呼来着,他跟随在赵构身边,也算是半个郡王府的人,却被潘良贵摇头阻止,他才作罢。

  “真的好险,差点就破坏了我的计划!”

  接下来,就按照乡试的程序开考了,而赵构没有任何意外,依旧如法炮制,如同参与乡试一样迅速的答题结束便出来了。但是会试与乡试比起来,要严格的多,出来时也要再次搜身,还要搜查房间没有任何情况才可放行。

  “殿下!”四下无人时,潘良贵、许景衡二人纷纷称呼一声。

  “不必多礼!”赵构微微一笑,道:“如今我只不过是考生,二位大人才是正主,不必拘礼!”

  “殿下怎么会来此?”潘良贵心知肚明,许景衡却是一头雾水,故而低声询问起来。

  赵构笑道:“当然是一步步的通过了才可参加!”

  许景衡微微一愣,又是钦佩不已。试问十年寒窗苦读,一朝入龙门太少,多数都是参与好几次才可以进入会试、殿试等。他自问学识过人,也没有这个自信说一路畅行无阻,只因他也是考了数次才进入殿试的。

  潘良贵接话道:“殿下不愧是殿下,当真是天赋异禀!”

  赵构笑而不语,许景衡不懂潘良贵的话,赵构却懂得。因为他走上这条路,也多亏潘良贵的指点,要不然他知道读书人的苦楚,却不知读书人的心理,正因如此他反而有些感激。

  接着,赵构便告辞离去了,许景衡还没有弄清楚什么情况便直愣愣的看着赵构离去,而潘良贵的一番话更是让他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脑子里还是稀里糊涂的,愣是没听明白话中意思。

  “有君如此,天下之幸也!”


第四百三十九章 轩然大波

  赵构离开后,他的答卷并未浏览,而是封存好,待所有考生全部答完后,再统一阅览。赵构答完后,便回到了郡王府;众人吓了一跳,还以为赵构是被赶出考场,唯有王管家淡然处之。

  毕竟他是亲眼目睹过赵构的速度,故而见怪不怪了,其他人却没有见过,纷纷猜测到底是怎么回事。直到王管家出面解释,众人才明白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也就闭上嘴。

  果不其然,会试的成绩公布后,赵构赫然在列。正如他所料,他的名字不是排在第一位,而是在后面几位。不是因为他的文采不够,而是他的身份,潘良贵心知赵构作甚,便助他一臂之力。

  若是将他的名字放在首位,那么‘赵构’二字不出意外,还未放榜便会出现在众人面前,那么一来目的便无法达到。通常来说,人们看的都是前三甲,而其他的除了本人外,谁也不会注意。

  赵构得知自己入围了,又知道自己的名次再后,心知是潘良贵相助。若非如此,只怕引起众人的骚动,如此无法完成自己的事情。现在正合他的心意,情不自禁的笑了起来。

  王诗诗见赵构哑然失笑,问道:“殿下为何发笑?莫非是因为名次靠后,有些失落?”

  “非也!”赵构笑道,“并不是失落,而是预料之内,一切按部就班,如此正好!”

  王诗诗愣住了,赵构的身份不必多说,要是普通百姓,看见自己的名字排在后面,那么他定然失望之极,有些更是气愤不已,唯有赵构与常人不同,不仅没有任何怨言,反而很开心。

  “因为这才是我要的结果!”赵构见王诗诗有些疑惑,便出声解释了一下,又暗暗地想道:“也是我再次进入众人视野的时候,用自己的能力去博得应有的尊重。”

  通过了会试,赵构依旧风轻云淡,没有任何的喜悦,也没有任何准备,一切都那么自然。在自然的背后,赵构早已命人安排好一切,待殿试过后,那么便可以尘埃落定了。

  千呼万唤始出来,殿试的时间终于到了!

  赵构没有穿华丽的服饰,也没有穿皇家服饰,依然是朴朴素素的衣服。当他再次出现在皇城外,却是熟悉又陌生。这里他走过许多遍,唯有这一次不一样,这是他通过自身努力得到的。

  可是他忽略了守城的门卫见过他许多次,就算赵构穿得是便服,他的容貌却没有改变。如此一来,众人都傻了,还以为自己的眼睛看花了,数月不见得赵构再次进宫了。

  “皇上并未传旨,为何会入宫?”众人纷纷臆测,依旧没有任何答案。

  纵然赵构剥夺了官衔,可他的爵位还在,众人见到他必须行礼,然而赵构却示意他们不允许有任何动作,这才喝止住他们。直到此时,赵构也没有任何的遮掩,大摇大摆的进宫了。

  与此同时,其他考生也早已进去了。

  此次殿试的地址在太和殿,由皇上亲自主持,其他官员也不过是陪衬罢了。宋徽宗见时辰差不多了,他便传旨让考生全部进来,由他亲自出题考试。从会试第一名开始,一直到最后一名,而考生全部聚集在外面等候。

  宋徽宗也是一位才子,诗词歌赋等样样精通,而他出题也是信手拈来,直接就是考取策论,不仅仅是书中的问答,还有国势的评判,这才是关键。由于殿试之前需要进行复试,要是没有通过的一律刷下来,只有寥寥数人方可进入皇宫参与殿试。

  若是所有通过会试的考生都参加殿试,怕是一天都没有办法解决。殿试的目的为了挑选出能言善辩之人,也就是筛选出真正的人才,也就是随机应变的能力,不是那种死读书之人。

  如果考生回答的不错,再进行对比,由皇上亲自赐封前三甲:状元、榜眼、探花,而其它的则由吏部、户部去处理,这个就不需要皇上亲自出面。即便宋徽宗知道赵构也在众多考生之一,可他依然认真的聆听考生回答。

  回答得好,大声赞扬;回答的差,也不会责备!终于经过一番的聆听后,轮到最后一名,也就是赵构觐见了。

  “宣赵构觐见!”太监看着手中的考生名单,顺其自然的喊出名字,直到自己喊出口觉得有些不对劲。果然,当他喊完后,看着从外面走进来的考生。顿时,他愣住了!

  原本还以为是同名同姓,直到此时才知道根本就是同一个人。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赵构恭敬地说道。

  宋徽宗笑道:“免礼,平身!”

  “谢皇上!”赵构站起身来,微笑的扫视一眼众人,尤其是看着太子赵桓、高俅等人的目光有些不同,这是赤裸裸的挑衅,意思是:“让你们久等了,我再次回来了!”

  “广平郡王!”

  “真的是广平郡王!”

  “怎么郡王殿下也是考生?谁能告诉我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朝中大臣议论纷纷,潘良贵、许景衡二人泰然自若,就连赵有恭都傻了。他之前听说赵构有事要办,待他回京后,以为事情处理好了。原来是他自己想错了,赵构根本就是直接参加考试的,以考生的角色再次进入众人视野。

  赵构听到众人议论纷纷的声音,会心一笑,又朝着那些关心他,与他在一条线的同僚点头示意。在众人面前不见人的赵构,没想到数月后再次出现了,还以这样的方式出现在众人面前,这样的震撼真是让他们有些受不了。

  “怎么回事?为何九弟会出现在这里?”

  太子赵桓皱着眉头,他还想着拉拢几名考生,却让他看见了久违的赵构。顿时,他的心非常的失落,还有一丝惶恐,尤其是赵构那别有深意的眼神扫视自己的时候,他的心有些慌乱了。

  赵构再次进入朝堂之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众人纷纷臆测到底是怎么回事。此时此刻,赵构站在太和殿的地上,那就证明他的实力。众人想要反驳的话,暂时也说不出口,唯一确定的是赵构身上多了几分成熟,少了几分锋芒,宛如另外一人似的,这让众人很是意外!

  “终于走到了这一步!”潘良贵赞赏的点点头,望着赵构挺直的身躯,眼里满是兴奋。


第四百四十章 契机

  赵构再次进入人们视野,之前还以为他难以翻身的人,此时此刻只有惶恐不安。原本以为皇上断去了赵构的后路,将他所有的官职全部罢免,就像是斩断了赵构的翅膀。

  现在他们发现自己错了,赵构不走寻常路,直接参与科举考试,光明正大的再次入朝。此时,众人心里百转千回,有人欢喜有人愁。楚王赵有恭、监察御史许景衡等人乃是与赵构统一战线,故而他们欣喜若狂。

  以太子赵桓、高俅为首的官员却是板着脸,脸上说不出的苦涩;以宗泽等人为首的主战派,也是高兴不已。之前赵构被罢免时,他们有些遗憾,也曾求情过,奈何宋徽宗主意已定,任何人都不得求情,这才罢休。

  现在赵构再次出现,最欢喜的莫过于楚王赵有恭,因为赵构的出现,他自然退居二线,不必身先士卒,那种滋味还真是难以承受;最忧愁的莫过于太子赵桓,本以为大好时机,赵构难以翻身,依然让他遨游九天。

  “看样子真的是小觑九弟了!”

  太子赵桓阴着脸,苦涩的笑了笑,他心里说不出的苦,明明自己才是当今太子,赵构不过是郡王。但是众人对他冷言冷语,对赵构却是热情不已,区别甚大,这让他心生怨恨。

  若不是赵构对他有威胁,赵桓也不至于如此忌惮赵构,更不会处处与之为敌。无论是明里还是暗地里,都想着让赵构跌倒了爬不起来,唯有赵构倒了,朝中再也没有人影响自己的地位。

  即便宋徽宗最宠的人不是赵桓,那个时候也不得不遵循礼制将皇位传于赵桓,荣登大宝。现在的赵构就像是影子似的,无论你走到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