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崛起之宋末称雄-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留下旧患。每逢阴雨天气就会隐隐作痛,此次也不知何故,为何会发作,要不是赵似学过武功,身体异于常人,恐怕早已死去。只不过硬朗的身体,近几年也日益衰弱,宋徽宗知道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又无可奈何。

  次日,宋徽宗便一改往日的作风,不再沉浸于书画之中,早早上朝。文武大臣惊愕不已,数月不上朝的宋徽宗再次出现在众人面前,就连高俅都有些诧异:“怎么今日皇上临朝听政?”

  宋徽宗重用高俅,让他平步青云。高俅也不负重望,愣是以太尉的身份,执掌朝政。事无巨细,一律由他代皇上处理,俨然权倾朝野,犹如蔡京一样,甚至超越了当初的蔡京。并且,众多文武大臣都以高俅马首是瞻,蔡京没有做到的事情,高俅做到了。

  当初,蔡京势力庞大,就连宋徽宗忌惮三分,不敢做得太过,忍无可忍之下,借助其他大臣的手,将他除去。蔡京走得是独领风骚,让所有人都畏惧,在朝中树敌太多,才会树倒猢狲散。

  高俅吸取蔡京失败的经验,与众人一起分享,走得是委婉道路。并且,高俅对宋徽宗忠心耿耿,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让他在百官之中口碑甚好,与他作对之人甚少,就连宋徽宗都抓不到他的把柄,根本就没有办法处置他,更没有任何借口,只能任由高俅的势力一天天的扩大。

  如果只是处置高俅一人,宋徽宗还是可以做到。只不过,处置他一人简单,要想连他的势力连根拔起,那就困难了。如果处置不当,便会死灰复燃,朝野震荡,就连百姓说他是昏君,到时大宋必然经历一场大的霍乱,只能倚重高俅,自己埋头钻研书画艺术,心情却越发沉重,终日寝食难安。

  宋徽宗端坐在龙椅上,一身金黄色的龙袍,威风八面,昂首挺胸,淡淡的扫视一眼群臣,见他们呆若木鸡地神情,威严道:“上朝!”


第五十三章 委以重任(一)


  众臣齐声高呼三声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宋徽宗道:“众卿家平身!”

  众人微微站直身子,瞪大眼睛看着神清气爽地宋徽宗。宋徽宗使了一个眼色,身旁的太监慌忙向前走了三步,用他尖锐的声音喊道:“众卿家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朝中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愿上前奏请,众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聚在站在首位的高俅。众人的目光全部落在宋徽宗赵佶的眼里,见众人的目光齐齐聚在高俅身上,不禁眉头一皱,转眼间又消失不见。

  高俅若有所思地低垂着头,心想:“今日皇上有些反常,到底是哪里不对劲?”

  宋徽宗兴致大起,出现在朝堂上,让高俅有些怀疑,也觉得有些不同寻常,却说不出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只是低垂着头,不知众人的目光看向自己。

  宋徽宗见众人都不愿说话,轻轻移动着身子,微笑道:“既然众爱卿无本可奏,身为太尉的高爱卿在朕不在朝期间,事无巨细全部都由你处置,不知高爱卿有本上奏与朕?”

  高俅恭声道:“臣无本可奏,不知同僚可有本?”

  众人急忙齐声道:“臣等无本可奏!”

  宋徽宗微微一笑,就像是早已知道他们会这么说似的,也不生气,道:“既然爱卿无本可奏,那么朕今日与众位爱卿说几件事,你们且听好了!若是有任何疏漏,贬官一级,扣除一月俸禄。”

  众人连忙抬起头,洗耳恭听,就连高俅都认真的听着,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宋徽宗缓缓从龙椅上站起身来,负手而立,迈着沉稳的步伐一步步的从台阶走了下来,就连太监想要搀扶都被他回绝。

  “朕沉浸于书画之中,甚少上朝,近年来多亏了爱卿从中辅助,故而朝纲井然有序,百姓丰衣足食,再次多谢爱卿!”宋徽宗缓步走到高俅面前,衷心地称赞一声,众人也跟着附和,高俅心里有些得意,想要谦恭几声,赵佶没有给他任何机会,接着说道:“自今日起,朕每日都会上朝。凡是涉及大宋江山社稷之事,事无巨细一律上奏与朕。若是知情不报者,当以欺君罪论处。”

  “此事是第一件事!”宋徽宗瞥见众人惊愕的神情,淡淡的说道:“怎么,诸位爱卿像是不太高兴,高爱卿你的脸色为何变得难看起来?”

  高俅脸色泛白,他以为宋徽宗是想要收回他手中的权力,以及他的官职,让他有些担心不已,急忙跪地,颤抖道:“皇上,臣忠心耿耿,誓死效忠于皇上,绝无二心!不知臣做错了何事,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至少也让臣死得明白。”

  “爱卿言重了,朕何时说过取你性命,不必惊慌!”宋徽宗安抚道,“近几年爱卿也累了,好生修养才是;朕也闲了这些年,再不处理朝政,兴许大宋子民都不知道还有朕这个皇上。”

  宋徽宗笑眯眯的无心之言,像是若有所指,又像是戏言,捉摸不透,高俅冷汗直流,朝中大臣更是颤颤惊惊。宋徽宗的话的确像是说他们这些人,拿着朝廷的俸禄,不做为国为民之事,想着如何巴结上司,讨好高俅,想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官位,不思进取,就像是宋徽宗自己所言那样,要是再不出现的话,兴许这些人当真是没有把他当成皇上,也不过是徒有虚名罢了,没有任何的实权,俨然忘记大宋还有一个皇上。

  朝中大臣幡然醒悟,这一刻他们才想起宋徽宗也不是省油的灯,雷厉风行,想到就做到。要么不出手,要么出手就一鸣惊人,让人捉摸不定的性子,恍惚间他们像是看见蔡京罢免时,那个英姿勃发的宋徽宗,不再沉湎于书画,专注于朝政。

  宋徽宗见众人颤颤惊惊的眼神,知道敲山震虎这招效果达到了,接着说道:“另外一件事,武举考试此次安排是何人监考?武举考试乃是大宋王朝重大事宜,尤其是武状元,那可是与状元一样的品级,能够入朝为官,决不能有丝毫的耽搁,高爱卿此次是何人作为监考官?”

  高俅回禀道:“张邦昌、王铎、张俊三人主考!”

  张邦昌、王铎、张俊三人唯有张俊一人是武将出身,其他两人皆是进士出身,尤其是王铎乃是高俅的门生,与他一个鼻子出气,不过他确实有些才能;张邦昌进士出身,时任中书侍郎。

  张邦昌与童贯乃是同一个战线,属于主和派的成员。当初,蔡京权倾朝野时,得到蔡京的提拔,平步青云,以进士出身入朝为官,权杖蔡京、童贯等人的帮忙。现如今,也是高俅麾下得力干将,中饱私囊、结党营私之事干了不知道多少,唯一在历史有名的就是曾经被金国立为伪帝,还与赵构一起进入金国割地赔款,没有太大的才能,却身居要职。

  张俊乃是大宋武将出身,下级士官,也算是军中之人。历史上,张俊乃是南宋名将,只可以后来贪图享乐,与秦侩一个鼻子出气。从主战派变为主和派,岳飞的死也与他有关。当初的确有几分骨气,领兵作战也身先士卒,只可惜后来名节扫地,贪慕虚荣,嫉妒岳飞的才能,屡屡中伤岳飞,成为害死岳飞的帮凶之一,还得到赵构的宠信。

  宋徽宗对于张邦昌、王铎两人都比较了解,尤其是张邦昌此人性子忠厚,风吹两边倒的人,没有任何的主见性,谁的势力大就依附于谁,听命于他,十足的小人;张俊是何人,宋徽宗不曾了解,对于这些他从不过问,轻声道:“武举考试还有一个月时间便正式开始,朕重新任命主考官。”

  高俅猛的抬起头,万分惊讶,又迅速的低下头,恭声道:“皇上想换人,臣岂能有任何意见!”

  “既然如此,朕的第二件便与此事有关!”宋徽宗当即高声道,又迅速的回到龙椅上,端坐在龙椅上,精神抖擞的喊道:“传朕口谕,宣广平郡王觐见!”

  身旁的太监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又看了一眼宋徽宗,只见他点点头,阴沉着脸,太监急忙再次高声附和一句。当赵佶此话道出,朝中大臣纷纷侧目,议论纷纷。当年,广平郡王赵构被宋徽宗关押在后院,将近十年时间,从未听说过广平郡王任何事迹。不久之后,赵构生母韦氏又因为赵构被关押之事打入冷宫,以致于朝中大臣都忘记了宋徽宗还有赵构这么一个皇子。

  与此同时,身为皇长子赵恒早已过了加冠之龄,还生下一子,也就是宋徽宗的孙子。当初,赵恒之子出生后,赵佶还非常的开心。毕竟,宋朝自开国以来从未有哪位皇帝在位期间得到嫡长孙,那个时候把他乐坏了。

  赵恒皱着眉头,隐隐不安,心想:“怎么老九时隔十年再次出现了?难道父皇提及的事情与九弟有关?依照道理,应该不是这样的。毕竟,老九销声匿迹这些年,朝中大事父亲都交于我,就算我没有得到父皇赐封皇太子,以他九年的空白,也没有资格与我争夺皇位。”

  当赵恒加冠之礼行毕后,宋徽宗立即赐封为王,称之为“代王”,有资格位列朝城之中,尤其是皇长子身份,让他必须留在朝唐,听取大臣们的建议,提出自己的建议。只不过赵恒的表现,让宋徽宗大事所为,简直就像是酒囊饭袋一样,故而赐予他“代王”。在其他人看来,赵恒乃是皇太子的不二人选,就连高俅等人纷纷上奏奏请宋徽宗早立皇储,为得以防万一。

  只可惜,宋徽宗对于赵恒超差强人意的表现,让他失去了耐性,对他非常的失望,又不能不管。毕竟,赵恒是他自己的儿子,也不可能真的废除赵恒继皇长子资格。当他听到赵构的消息时,情不自禁的回头看向大门,想要确定心中所想,满怀期待,又有些一丝忧虑让他站立不安。


第五十四章 委以重任(二)


  经过一夜的休息,赵构精神状态好了大半。清早,他便醒来,还没有等待宋徽宗下令拆除门锁,他已经亲自动手拆除一切,恢复之前的旧貌,看着熟悉的地方,矮小的灌木早已成长起来,之前的花草早已枯萎,唯一屹立不倒的便是乘凉的大树,郁郁葱葱,枝桠上长满了嫩芽,像是欢迎春天。

  守卫在院外的侍卫,听到院内有声响,还以为发生什么事情。当他们撇过头时,赵的身影出现在他们面前,面带微笑的看着他们两人,那人喝道:“郡王大人,您私自走出院外,该当何罪?”

  赵构微微一笑,道:“这个就不劳两位操心,转眼过去了九年时间,换了一批又一批人。现在,本王可以告诉你们两人,你们可以回去了,不需要留在此!”

  两名侍卫闻言不禁嘲讽的看着赵构,心想:“你以为自己是谁,不过是没落的郡王而已。曾经受到皇上的宠爱,只可惜自毁前程,想要出来,除非太阳打西边出来,不然你就一辈子留在院内,足不出户!”

  赵构喃喃自语:“算算时间,应该差不多了!”

  果不其然,那两名侍卫嘲讽之时,一位公公急匆匆的赶来。两人远远的看见那位公公前来,不禁有些吃惊,又想:“花公公怎么来此?”

  两人恭敬地喊了一声,花公公点点头,正声道:“传皇上口谕,你们二人回到禁卫军中,不必留在此地了!”

  花公公道出宋徽宗口谕后,点头哈腰地上前,道:“郡王大人,圣上命奴婢前来,迎接您前往朝堂上,不知郡王大人可准备好?”

  赵构轻描淡写地说道:“那便前去!”

  花公公与赵构两人朝着大殿走去,那两名侍卫则目瞪口呆,揉了揉眼睛仿佛做梦似的,两人又面面相觑,目送着气宇轩昂的赵构,他们两人才想起之前赵构所言,心里一紧,料想朝中定然发生了不得了的大事,尤其是关押在院内,不允许任何人接近此院,俨然打入冷宫之中的赵构,时隔九年再次进入人们的视线。

  当赵构龙行虎步,面带微笑地走进大殿内,朝中大臣不禁瞪大眼睛,目不转睛地看着他,满脸的不可思议,心想:“时隔九年,近十个年头,渺无音信的广平郡王,当真出现了?”

  赵构不顾众人吃惊地目光,走上前,跪地高呼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宋徽宗微笑的点点头道,众人也收回目光,“朕要说的第二件事便是任命广平郡王为此次的主考官,另外三人为副考官,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高俅低头沉思不语,暗想:“皇上此举到底意欲何为?”他使了一个眼色,立即就有人站出来。

  那人恭声道:“皇上,臣以为不妥!”

  宋徽宗见有人反对,依旧是笑眯眯地说道:“哦,爱卿请说!”

  那人见宋徽宗笑脸迎迎,慌张的神色立即放心了,高声道:“广平郡王只有爵位,并无官职在身,且年纪尚幼,又九年时间未曾露面,忽然出现担当重任,恐怕朝野上下一片震动,应考生心中多有猜忌,臣以为皇上需要三思而行!”

  宋徽宗没有回答,而是转过头看向赵构,道:“老九,你又如何说?”

  “回禀父皇,这位大人所言,孩儿不敢苟同!”年仅十二岁的赵构就像是成人似的,不卑不亢道:“若说孩儿没有官职,倒是真的,不过说到年纪,孩儿一百个不赞同。先秦早有先例,凡是有能之才皆可破格录用,孩儿乃是父皇之子,亦是皇家之人,焉能不能入朝为官!”

  “如果以年纪而论,大人理应告老还乡,大宋境内人才济济,朝中官职多是一些巴结之人占据,不干实事,还不如退下来,告老还乡,留给一些后起之秀,让他们为大宋效命!”

  赵构言语过激,就连宋徽宗不禁皱着眉头,朝中大臣纷纷指责赵构,谩骂声不绝于耳:“黄口小儿岂能知晓朝中大事,话可不能说得太过分!”

  “过分?”赵构冷笑一声,目光冷咧地扫视众人,高声道:“你们乃是朝中老臣,父皇信任你们,才让你们平步青云,官运亨通;可你们这些人,吃着朝廷的俸禄,不做为臣之事,父皇今日临朝听政,你们却无本可奏?难道大宋境内当真无事发生?”

  宋徽宗急忙问道:“大宋境内发生何事?”

  “回禀父皇,孩儿足不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