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崛起之宋末称雄-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人捂着肿胀的脸颊,眼睛都眯成一条缝隙,泪光闪烁,嘴里迷糊不清的说些什么。众人都听不清楚,从他的动作上看出,他是在求饶。

  赵构冷笑一声:“胆敢在我面前耀武扬威,不让你见识一下本官的手段,你还真的以为我是病猫来着。给你脸,你不要脸,那么本官也没有必要再为你留着他了。如果不是你惹恼我在先,我又何必与你为难,大家都是同僚,抬头不见低头见!现在这里一切有本官做主,凡是不听从本大人命令者一律以他为警戒,你们让我难做,那我便不会让你好受,谁敢违背我的命令,阳奉阴违,不要怨我辣手无情。”

  枢密院大臣共计一百六十三人,除了赵构自己,还有一百六十二人。众人皆是目瞪口呆地看着年仅十二岁的赵构,仿佛不像是少年,而是老奸巨猾。众人大多数都是文臣,手无缚鸡之力,哪里看过这个仗势,全部都颤颤惊惊,看向赵构的眼神充满着畏惧,他们担心自己也沦为赵构手中的“玩物”。

  赵构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雷霆一击,让众人甘愿为他效命,谁也不敢违逆他的意思,俨然成为他的地盘。期间有人想要说什么,却被赵构狠厉的眼神瞪了回去,道:“枢密院副使,何在?”

  众人皆是怪异的看着赵构,目光齐齐看向被揍的那人。赵构也转身看向他,疑惑道:“你是副使?”

  那人忙不迭的点点头,他背后的靠山是高俅,权倾朝野,谁敢不给高俅的面子,就是跟他作对,到时候不仅官场上郁郁不得志,就连性命都会遭到威胁。只不过,他从未见过赵构这样的狠人,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打一顿再说,他脸颊红肿,想说出的话,也卡在喉咙,只能听到“呜呜”声,像是说道:“下官便是!”

  赵构还真的不知道他就是副使,只知道此人狼子野心,想要让他屈服。既然他就是副使,那么前因后果,赵构都能猜到一二。他也询问了此人的名讳,姓王名利,赵构又接着说道:“既然王副使不能言语,那么就由你们回答本大人的话!”

  众人急忙点点头,不敢再有拖延,接着问道:“本官首次上任,为何无人迎接?此事不迎接,也没关系,又为何到了工作时辰,你们为何晚了,到底有何原因?如实禀明!”

  众人皆是低下头,沉默不语,脸上露出为难之色。他们看看王利,又看看赵构。一边是副使,一边又是正使。如果说出是王利指使,那么便得罪高俅;如果不说,便得罪新官上任的赵构,他们可不想成为第二个被赵构痛扁的人,心里犯难了,到底是说,还是不说,谁也不愿意做出头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捂着脸颊,脸上还是火辣辣的痛楚,想要出声解释,却无能为力,只能瞪大着眼睛,又狠狠地看着众人一眼,威胁之意很明显了,赵构走动一下,又急忙收回目光,冷汗直流,不敢造次,只能默默地在心里祈祷:“千万不要说出来,不然完了!……”

  赵构冷着脸,阴冷的目光扫视众人一眼,冷喝道:“要是再不说,休怪本官掌下无情!”

  说完,赵构捋捋衣袖,露出粗壮的手臂,看得众人呆若木鸡。王利更是张大嘴巴,哑口无言,心想:“他真的是十二岁少年吗?怎么比我们都要强壮?难怪下手这么重了!”

  众人见状,争先恐后,生怕晚了一步,最后齐声回道:“是王副使!”

  赵构心满意足的点点头,回身看向哭丧着脸的王利,笑眯眯地说道:“原来是你搞得鬼,很好,很有胆识,不错!”

  赵构一连赞扬了数句,王利更是颤颤惊惊,全身哆嗦。看见赵构阴冷的笑容,王利慌忙低下头去,不敢抬起头,低垂着脑袋,惊恐不已,生怕赵构再让吃一顿“大餐”。事实上,赵构心知肚明,知道幕后的作祟者是王利,一直不愿意点破,就是让这些人与自己站成一条线。即使是他威逼之下屈服,不过这一切都足够了。

  赵构厉声道:“王副使居心不良,本官首次上任,便想要让我屈服在他的淫威之下,一手掌控枢密院,不把本使放在眼里,目无王法;又唆使他人与他合谋,故意晚来枢密院,耽搁大事,延误边防要事,故本大人下令撤职,削去功名,关押天牢,待我禀明皇上再行处置!至于你们,死罪可免,活罪难饶,罚俸禄半年,日后再行处置。”

  王利听到赵构的处罚,整个人差点昏死过去。他努力了半辈子,从进士一点点的做起,好不容易换来今时今日的地位,只因对赵构不敬,又玩忽职守,便被赵构削去功名,打入天牢,心如死灰,一字错满盘的输。但是,王利何许人也,他可不愿束手待毙。

  “大人,下官所犯何罪?即使有罪也应皇上处置,我乃是当朝二品大员,论官职也比我只大了半级,你无权处置我!”

  王利见赵构明摆着让自己难堪,借机打击自己,索性破罐子破摔,不顾一切地反驳起来。哪怕是得罪赵构,也在所不惜。在他看来,自己在官场上摸滚打爬十几个寒暑,赵构只不过是初出茅庐的小子。即使他拥有郡王的爵位,又是枢密院使,也无法相提并论。况且,他背后的大靠山是高俅,不可能让他白白牺牲,必然会为他求情。

  赵构懒得搭理他,不顾他的反驳之词,硬生生的将他赶了出去,让侍卫羁押下去。众人擦拭额头上的冷汗,心里舒了一口气,赵构将当朝二品大员,枢密院副使罢官,革职查办,出乎他们意料之外。

  “不要以为有高俅撑腰,我就不敢动你,就让你瞧瞧我的厉害,看你厉害还是我厉害!”赵构目不转睛地看着王利被押走,心想:“从即日起,这里将由我执掌,那时要是朝中大敢明目张胆收刮民脂民膏,作奸犯科者,一律杀之,就从枢密院开始。”

  赵构的这招“杀鸡儆猴”,彻底的震慑住枢密院大臣,他们心惊胆颤的看着赵构就像是见到鬼似的,不敢有任何的怨言,也不敢有丝毫的违逆。多年来,他们习惯卑躬屈膝,习惯听命行事,只求保住自己的官职,哪里有什么忠君报国的心思,只不过想爬得更高而已,看到赵构雷厉风行的手段,知道他这个郡王不是玩玩的,兴许是一件好事,也许是坏事,一切都不曾预知,唯有拭目以待。


第六十七章 重整枢密院


  赵构上任第一天就罢免枢密院副使,此举震惊枢密院大臣。他们知道赵构不是善茬,行事风格雷厉风行,毫无顾忌。众人都知道王利是高俅的人,赵构依旧敢动他,也不知他的底气来自于何处,这份胆识让众人敬佩,又担忧,生怕自己步王利后尘,颤颤惊惊的看着他,不敢有丝毫的不敬。

  赵构目不转睛地看着众人,众人纷纷低下头,只见赵构沉声道:“你们是大宋江山社稷不可多得的人才,身居高位,凡是进入枢密院为官,多多少少都有一些本事,日后本大人不允许枢密院大臣在外作威作福,只要被本官知道,一律革职查办。之前你们是什么样子,我不予追究,之后本官在任一天,你们都必须恪尽职守,有人胆敢无事不到岗,第一次警告,第二次罚俸禄半年,第三次革职查办。”

  “倘若真的有事无法到岗,那么提前告假,紧急情况可以事后说明原因,待核实后确有此事,那么免除责罚。简单的说,凡是在职官员职位不分高低,一律准时到岗,若是再有今天发生的情况,休怪本大人辣手无情,不要忘记朝中大臣还有许多都想进入枢密院为官。”

  赵构话中的意思,众人都明白。如果再有下次,他不介意全部革职查办。毕竟,枢密院大臣在其他官员眼里,油水最多的机构,军政大权都掌控着一部分,任何进入枢密院为官之人必定有一定的才干,还是皇上最信任的人担当重要职位。即使从枢密院调任到其他官职,都收到众人的追捧,俨然成为竞相追逐梦想的机构。

  赵构所言,与他所做,众人都清楚是一致的。当真违抗赵构命令之人,他不介意来一次彻底的洗牌,将所有人都更换掉。于是,众人只能唯命是从,听命行事。即日起,他们只能准时到岗,不敢迟到,或是无故缺席,要不然官职不保不说,还有可能送去天牢查办,要是真的调查,或多或少有点见不得光事情,要是东窗事发,那可真是杀头大罪,故而众人缄默不语。

  “诸位大人皆是在枢密院为官,份属同僚,私交甚笃者皆有。本官不干预私交,严格禁止结党营私之人,发现者一律剔除出去,永不进入枢密院为官。另外,再强调一点,有关于枢密院之事,无论大小,一律列为最高机密,泄露者按叛国罪论,哪怕是你嫡亲之人,都不不得说,必须给我严守国家机密。”

  众人呆若木鸡地看着赵构,张大着嘴巴,觉得不可思议。他们在枢密院任职时,从未听说过有人说出“国家机密”等词语来。当初枢密院使臣,一直空着,最高长官也是副使。赵构说出来的话,以及词语,让他们目不暇接,跟不上思路。

  在他们眼里,枢密院是大宋比较重要的机构,也是军政大权处理的枢纽。可是,他们从未听说过枢密院的事情不允许讨论,也不能泄漏,让他们有些不明所以。与之前的规定大相径庭,有人出声问道:“大人,下官有些不明白!什么是‘国家机密’?又该如何做?”

  那人的问话,并未引起赵构的反感,反而觉得此人有些胆识,微笑道:“你不错,不懂就要询问,不必顾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有何不明白,或是疑惑地都可以说出来。”

  “既然你有此一问,那么我来问你,枢密院是什么样的机构?它是掌管大宋军政大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机构。大宋境内军政大事,都要经过枢密院严格审核,然后奏报于皇上定夺。如果边关有紧急情报传来,必定需要及时处理此事,放下一切手中的事物,一切以国家为重。假如你们未能严守秘密,朝中大臣必然得知,就连百姓都清楚了,要是引起轩然大波,你们吃罪得起吗?”

  众人沉默不语,皆是回想赵构的话。他们想想也觉得说得对,这件事的确不能张扬出去。如果是捷报频传,泄露出去,还能普天同庆,要是不好的消息,被大臣、百姓知道了,必然人心惶惶,那时天下大乱都有可能。这样的责任,谁也担不起,哪怕是赵构都无法承担。即使赵构是皇子,也不敢说自己安然无恙。

  “同僚能进入枢密院,可见圣上对你们的信任。既然皇上信任诸位大人,那就不能辜负皇上的信任以及重托。”赵构豪气干云地说道,“本官期望的枢密院是一片祥和,不允许任何的明争暗斗,结党营私,作奸犯科。既然在枢密院任职,不论官职高低,要恪尽职守,忠君爱国,为大宋江山社稷考虑,为天下黎民百姓谋求福祉,不可中饱私囊,决不姑息养奸。既然在这里任职,就要敢于直面困难,解决困难,不怕苦累,不惧权贵,该罚则罚,任何人犯了大宋条律,一视同仁,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有功当赏。只要你们恪尽职守,廉洁奉公,必定禀明圣上加官晋爵,名垂青史,你们可曾明白?”

  众人纷纷高声附和道:“下官明白!”

  赵构一眼望去,众人眼神中多了一丝明亮。他牢牢地抓住众人想要加官晋爵的心思,想要名垂青史的愿望,让众人看到了不一样的赵构,也看到了希望。当官者不为民着想,不为江山社稷着想,贪图安逸,只为自己,那么留之无用;若是忠君爱国,真心为大宋江山考虑,办实事,理应得到嘉奖。

  当初,王利身为副使,一手遮天,宋徽宗又鞭长莫及,唯有听之任之。王利身后又有高俅撑腰,着实让人头痛不已。宋徽宗唯有按兵不动,派遣赵构进入枢密院中,便是清除毒瘤,要想治标又治本,除了步伐稳健外,还要下狠招。赵构出任枢密院使,出乎众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上任后果然是一记强心针,注入枢密院中,让所有官员看到加官晋爵的希望。

  并非所有人都像王利那样的人,要想在官场上安然无恙,除了要站对位置外,还要学会趋炎附势。王利当权时,欺上瞒下,搞得枢密院乌烟瘴气,官不为民着想,只为升官发财,阿谀奉承之词,有些人是心里有苦难言,不敢说出口,只能藏在心里。王利倒台后,有人心里暗暗的叫好,也有些人恐惧,这些人便与王利一丘之貉之人。如今,赵构雷厉风行,又奖罚分明,一改过去的作风,想要彻底改变枢密院,还需要一些时间才行。

  只要赵构在枢密院一天,他们便不敢有丝毫的动作,要是被赵构抓住,官位不保,前程堪忧,还有性命之忧。并且,大多数人都愿意听从赵构的命令,也无法兴风作浪了,只能乖乖的听命行事。

  从一开始给予众人冷酷无情,铁面无私的形象,再到廉洁奉公,奖罚分明,让众人明白年仅十二岁的赵构,并不是孩童,也不是来此玩玩,是真枪实干,心里不由得庆幸起来。

  与此同时,宋徽宗赵佶端坐在龙椅上,仔细地听着那人的禀报,然后又让他离去后,开怀大笑起来,端起茶杯,喝了茶,赞赏地点点头,眼里满是欢喜。那人禀报的情况便是赵构在枢密院发生的一切,宋徽宗担心赵构震不住那些人。不曾想,赵构悄无声息的取得众人的尊敬之色,还处理了他一直不敢处理的王利,心里也是一阵欣喜。

  “恩威并施,当是收拢人心的最好方式,这样一来,那些人也不敢造次了。”宋徽宗低声细语,喃喃道:“还是需要锤炼才行!……留着此人必然还有隐患,此人必须要处置才行,以免给他们反击老九的借口!……”


第六十八章 赵似的教诲


  宋徽宗喃喃自语一声,然后又亲笔写了一封密函再次塞进书柜的洞里,顺水流去。守在皇城外面的人见到后,立即快马加鞭的将消息报告给赵似。当赵似拆开后,上面清楚地写道:“斩首行动,杀!”

  赵似看着上面的人是之前被赵构命令侍卫带走的王利,会心一笑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