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崛起之宋末称雄-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嫉妒贤良,以致于你们蒙受不白之冤,才会选择这样一条路。”

  “朕身为一国之君,大宋国内之事甚多,也无暇顾及所有事情,不能做到面面俱到,实在是有些愧疚于天下百姓。构儿也上奏于朕,提及此事的原因,一切都是赋税徭役颇重。但是,朝中大臣人人都要吃俸禄,每年朝中大军也要粮饷。”

  “如果大军将领没有足够的粮饷,大宋军队战斗力必然锐减,吃不饱穿不暖,又没有银两安抚,还要面临随时战死的后果,试问一下何人敢冲锋陷阵?何人愿意从军,为国效命?沉重的赋税徭役,朕也曾经思索过,决定准予构儿所奏,一些苛捐杂税能免除一律免除。”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以食为天。如果大宋百姓对朕有极大的怨言,心怀怨恨,大宋国内又有何人听从朕的圣旨,岂不是有名无实吗?百姓衣食无忧尚且过完一生,朕乃是一国之君,不能与寻常百姓一样,要为天下百姓,要为大宋国势着想,一切需从大局出发方可。”

  “之前蔡京、杨戬等人为了讨好于朕,才弄出这么多事情。既然他们已死,这些苛捐杂税便祛除,不必留着。传朕旨意:凡是杨戬、蔡京等人推行的政策一律去除,恢复原来的水准,国之有难不可将这些压力给予百姓承担。”

  赵构、宋江等人听闻宋徽宗再次下道圣旨,还是消除那些不该存在的苛捐杂税的圣旨,不由得齐声高呼:“吾皇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

  宗泽、种师道、刘仲武等人也齐齐的喊道:“吾皇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

  接着,高俅等人也心不甘情愿的喊道:“吾皇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

  宋徽宗此举不仅有利于大宋王朝的统治,更有利于收复人心,赵构早已将宋江等人聚众造反的原因悉数上奏于朝廷。宋徽宗看见奏章后,也是沉默不语,他又急急忙忙的召集蔡王赵似相谈,并非朝中大臣。

  蔡王赵似见宋徽宗召集自己,他急忙进宫,知道事情真相后。赵似如实禀告,的确像赵构上奏的一样,苛捐杂税,名目众多,百姓食不果腹,一年的收成全部都上交给朝廷,使得百姓怨声载道,苦不堪言。

  之后,蔡王又将自己收集到的情报全部报给宋徽宗听,才知道这些年他不理朝政,朝中官员愣是假公济私,中饱私囊者甚多,就连蔡京、杨戬等人的提起此事时,他觉得是好事,利国利民才同意。

  不曾想到留下后患,又没有过多查明真相,才留下这样的隐患。高俅等人上位后,没有废除此政策,反而变本加厉,更是搅得民不聊生。宋徽宗气愤不已,略有深意的瞥了一眼高俅等人,见他们也同意了,才忍住没有发作。

  高俅等人心不甘情不愿,只因蔡京、杨戬等人的政策他们依旧是奉行,不仅没有去除,反而变本加厉,每年从中获得数百万两黄金。如果宋徽宗下旨废除,那么他们的收入就会减少很多,哪里还能像之前那样,过着纸金迷醉的生活。

  “朕之所以兴师问罪,就是因为你们号称好汉,朕也想看看你们是否真的能够齐心协力。”宋徽宗笑道,“果然不出所料,你们当真是兄弟情深,朕甚是欣慰。既然能够为兄弟出生入死,那么朕赐予你们官职,你们定然也能忠心无二。”

  “朕赐予你们官职,只希望你们能够为朝廷尽忠职守,莫要辜负朕的期望!”

  宋江等人恍然大悟,方知宋徽宗不是真的兴师问罪,只不过是一种考验。他们见宋徽宗废除旧制,减免苛捐杂税,心里对他更是佩服,觉得宋徽宗不像外面传闻的那样,只会诗词歌赋,乃是文人雅士。

  宋江等人急忙躬身齐声喊道:“臣等自当竭尽全力效忠皇上,效忠大宋,绝不辜负皇上重托。”

  宋徽宗点点头,正声道:“好!梁山好汉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朕就拭目以待。若是发现你们与那些贪官污吏一样,作奸犯科,中饱私囊,一经发现一律杀无赦,望诸位不要忘记今日之诺言。”

  “你可知罪?”宋徽宗处理完梁山等人的事情后,目光又看向了赵构,冷声喝道。

  赵构自知冲撞了宋徽宗,又在朝堂上与高俅对峙,不禁低下头,恭声回道:“儿臣知罪!”

  宋徽宗沉声道:“身为大宋广平郡王,又是枢密院使,公然在朝堂上与大臣对峙,还口出狂言,朕甚是失望,又冲撞朕,依法论罪可处以罢官免职。然而,此次招安中,你居功至伟,又为朕招来如此良将,功过相抵,既不罚也不赏,你可有话要说?”

  “儿臣无话可说,谢父皇!”

  赵构哪里还敢再冲撞,之前的冲撞是因为顾及到自己的承诺,而且事关国家大事,宋江等人实在是人才,决不允许贸然被斩杀。此时,这个事情沦落在自己身上,赵构觉得不怎么重要了。如果真的要处罚的话,不是罢免官职这么简单,问题还会更加的严重。至于,招安的功劳也不过是宋徽宗依托的借口。

  此时,赵构只能乖乖的承认自己的过错,要是固执己见,不认错,后果就会更加的严重。赵构深深地知道这个道理。与此同时,高俅等人则心里有些不乐意了,他们巴不得赵构被宋徽宗处罚,这样才有机会打压赵构。

  宋徽宗处理完赵构的事情,又看了一了高俅,喝道:“高太尉,朕没有下旨让侍卫进来,你却急切地下令,居心何在?”

  赵构没有受到严惩,高俅还有些惋惜,却不想宋徽宗的话头对着自己,这让他有些慌张,方才想起自己也是失了礼数。于是,高俅想要回答,却被宋徽宗出声阻止,道:“朕姑且念你护主心切,此次也就既往不咎了,要是敢有下次这样的事情发生,休怪朕不讲情面。”

  高俅擦着冷汗,他心里也知道宋徽宗是为了平衡,让他无法反驳,唯有默默地接受这样的结局。不过,赵构看着宋徽宗处理妥当,慢中有细,有条不紊的将这些事全部化解,又经历了宋徽宗变幻不定的神色,情不自禁的想道:“当真是伴君如伴虎,稍有不慎便要人头落地!……”


第一百一十三章 纷争再起


  宋徽宗赐封宋江等人后,又率领百官前往集英殿,此宫殿乃是在大庆殿西侧,与垂拱殿毗邻,垂拱殿乃是接见外臣和设宴的场所,集英殿是策进士及观戏、举行宴会的场所,也就是说集英殿是专门设宴款待群臣的场所。

  文武百官纷纷跟随在宋徽宗身后,移步至集英殿,身为一国之君宋徽宗率先落座在大殿正中间的位置上,群臣依据朝中的官职高低,纷纷落座。此时,朝中的王爷没有前来,以及太师、太傅等未曾设立,故而朝中一品大员缺失,唯有从一品大员落座在首席之上。

  由于宋朝重文抑武,高俅又是权倾朝野,身居太尉要职,使得他落坐在宋徽宗左侧,以此为尊;赵构是朝中枢密院使,还未真正的完全接管,有名无实,只能算是正二品,距离从一品还有些距离,不过他拥有郡王的爵位,乃是从一品端坐在宋徽宗右侧。

  并且,朝中大臣也不是随意落座,文臣多数坐在左侧,以高俅为首,有些大臣乃是高俅的心腹之人,早已迫不及待的落座;种师道、刘仲武、宗泽等人,就连宋江、岳飞、刘琦等武将则依靠赵构,以军中职位落座。

  朝中官员未达四品以上,没有资格参加此等宴会,岳飞、刘琦等人此次立下战功,官职只不过是提高了从五品正副团练使,梁山上的将领多数也没有达到这个官职。不过,他们是此次宴会的主角,故而理所应当参加,岳飞等人则是因为战功受到宋徽宗赏赐才进入此殿之中,一起与宋徽宗同饮。

  赵构在朝中的官职不过是二品,在宋徽宗的授意下行驶的却是从一品权力,枢密院大权在握。但是,名义上还是二品大员。此乃,宋徽宗不愿意给予赵构过多的权力,不利于他在朝中成长,就连枢密院的大臣也选择站在赵构这边,他名义上还是枢密院大人,代行枢密院使的权力。

  宋徽宗看了一眼,有些欣慰不已,他知道赵构的势力已经形成了,只要再给予一些时间便可以与高俅并驾齐驱。那个时候,高俅也不再是权倾朝野,行事也得顾忌了。之前,赵构在百官面前为了宋江等人公然违抗自己的圣旨,他脸上非常的愤怒,心里却有些高兴。

  如果赵构不站出来,履行自己的承诺,那么他便得不到梁山军等人的全力支持,朝中权力式微,不利于自己的统治,也不利于赵构的成长。这些事情宋徽宗都看在眼里,却没有任何的行动,采取袖手旁观的态度,不支持也不反对,这样才好培植自己的势力。

  身为一国之君,都会忌惮朝中有人结党营私,中饱私囊,干涉朝政,宋徽宗也不例外。即使他沉浸在书画之中,书画造诣极高,也深知这些浅显的道理,并非一无是处。赵构的崛起,需要培养自己的势力,此乃宋徽宗喜闻乐见的事情。

  “今日,朕甚是高兴,得到梁山将领,此乃大宋一大乐事!”宋徽宗跪坐在蒲团上,端起酒杯,脸上的笑容丝毫不减,笑道:“宋将军及诸位将领,朕对你们的期望甚高,期望你们莫要辜负朕的期望,此酒乃是敬各位!”

  宋江等人连忙端起酒杯,一饮而下,他们都是好酒之人,闻着酒香就知道此酒是宫中珍藏的美酒佳酿,故而他们喝下后回味无穷,意犹未尽。如果在外面,他们肯定是豪饮,眼下是在皇宫,又有皇上在此,唯有隐忍肚子里的酒虫,他们的目光还是停留在杯中物上。

  宋徽宗擦拭着嘴角的酒水,看着众人的目光注视在杯中物上,不由得笑了起来,问道;“诸位将军,你们在梁山上,可曾吃过这等美酒?”

  宋江回道:“臣等不曾吃过!”

  “哦,那你们平日吃的是何酒?”宋徽宗有些好奇的问道。

  宋江回道:“米酒!”

  “米酒?那是何物,能喝吗?”宋徽宗疑惑道。

  宋江躬身道:“米酒乃是寻常百姓都能买到的酒,也可以自行酿造,不像宫中御酒那般爽口,后劲大,要是没有好酒量根本就不敢喝高浓度,只能喝些平常的酒。臣等都是粗汉子,哪里懂得什么品酒,只想着痛快畅饮,喝得皆是酒糟重的米酒。”

  宋徽宗久居皇宫,自幼未曾到访过民间,享受的都是锦衣玉食,哪里吃过宋江所说的米酒,不由得有些好奇起来。赵构猛地想起,后世演义小说中,曾提及过十八碗高浓度的米酒,相当于两斤二锅头,那样的酒量也是罕见了。

  宋徽宗宴请群臣,喝得乃是宫中御酒——蒲中酒,是山西蒲州产出的名酒。但是,两者又有些区别。此酒乃是宫中酿酒师专门酿造的,独具风味,虽是同名味道大不相同,采用的配料也不一样,更甚当地的名酒。

  宋江等人都是酒客,宋徽宗也没有丝毫的吝啬,不断地命令太监、宫女将御酒搬上来,任由他们尽情享用。宋江、卢俊义、吴用等三人还好点,其他人则是拼命的豪饮,林冲曾经喝过一次,对这酒也是情有独钟,也多喝了几杯。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

  宋徽宗与众人同饮,吃着美酒佳肴,好不快活。只可惜,这样的快乐时光总是短暂地。众人喝得高兴时,却有人前来禀报。宋徽宗皱着眉头,面露不悦,寒声道:“到底是何人,如此不识抬举,难道不知道朕再与大臣们同饮吗?”

  愤怒归愤怒,宋徽宗赵佶还是不敢有丝毫的耽搁之色,以免耽误正经事。不过,要不要处罚那人,还要看禀报何时。那人急匆匆的走到前面,跪地磕头高呼一声:“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宋徽宗冷声道:“行了,行了!你到底有何事要禀报于朕?若是无关紧要,当心你地脑袋!”

  那人急忙回禀道:“回禀皇上,江宁府府尹传来急报,还请圣上过目。”

  “江宁府有急报上奏?速速呈上来!”宋徽宗一听是急报,立即正襟危坐,面露凝重之色。

  由于赵构成为枢密院使大肆改革,也使得军情没有任何的耽搁,全部到达皇上的手中,需要由他亲自御览方可。因此,宋徽宗知道此事必定非同小可,必然会是军情大事,片刻都不能耽搁。

  那人急忙将急报呈给宋徽宗,宋徽宗打开奏报,看了一遍后,怒气冲冲的猛地一掌拍在桌上。顿时,酒杯、菜肴全部都洒了一地,周遭的太监、宫女等全部都跪在地上,不敢起身,朝中大臣也纷纷侧目看去,沉吟不语,纷纷从座位上站起身,躬着身子。

  宋徽宗怒气冲冲的说道:“朕刚刚处理了一件烦心事,正想放松一下,不到半日又听到如此消息,实在是可恶至极,当真以为大宋国内无人,欺朕懦弱吗?朕乃是一国之君,不是随意玩弄的玩偶,也不是唯唯诺诺之人,这一次朕就让天下百姓见识到大宋军队的厉害,实在是气煞我也!”

  赵构见宋徽宗怒火中烧,愤怒不已,他从未看见过自己的父皇如此愤怒。通常来说,宋徽宗都是面带微笑,温文尔雅,风度翩翩,可曾如此动怒,不由得问道;“父皇,到底是何事如此愤怒?”

  宋徽宗怒火中烧,愤愤不平道:“朕想要富强大宋,让大宋百姓安详度日,偏偏这些不识好歹之人,屡次与朕作对,势要逼迫朕大开杀戒才行。此次,朕不再选择退步,就以他们的性命来警示天下那些蠢蠢欲动的乱臣贼子,敢犯上作乱者杀无赦!”

  赵构见宋徽宗没有回答自己的问话,仍旧是怒气难消,从他的话中,赵构听出了弦外之音,心想:“看样子,大宋国内又有人发动起义了,兴许不是一天两天了,应该是有些时日,不然也不可能发展到惊动朝廷的阶段,形势严峻,迫在眉睫了。”


第一百一十四章 骠骑大将军


  宋徽宗大吼道:“童贯、谭稹二人何在?”

  童贯、谭稹二人慌慌张张的从人群中站了出来,赵构瞥了一眼童贯,只觉得他不像昔日那样威风八面,面色泛白,浑身无力像是快死了似的。童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