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崛起之宋末称雄-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耽误。陈观见燕青不喝酒,也不再劝酒,便叫上自己的儿子、父亲等人一起痛饮起来。

  陈观心情大好,自然喝得也是尽兴,却不知危险已经降临。燕青悄悄地看了一眼解珍、董平两人,三人对视一眼便知道该行动了。于是,解珍偷偷地从怀中取出蒙汗药,四下望去见无人关注,便放在酒壶里。

  燕青端起酒杯,起身来到陈观面前,躬身说道:“叶贵虽然不曾将酒过江,借相公酒果,权为上贺之意。”

  陈观见他亲自端着酒杯前来敬自己,连忙站起身来。燕青借此机会便斟一大锺酒,上劝陈观,陈观人逢喜事精神爽,想也没想就将慢慢的一碗酒喝干了。燕青见陈观喝完后,又端着酒敬了陈益、陈泰两人一杯,还让陈观的心腹之人也喝了一碗。

  燕青见时机成熟,又悄悄地给了解珍使了一个手势。解珍偷偷地抽身离开,寻了火种,取出旗号,然后点燃直接在庄园内放火。这也是一种信号,只要有火光亮起,赵构便率领大军前来。

  此时,整个庄园内左右两侧都是宋军的将士,他们见火光亮起,立即吹响号角,召集大军前来。燕青在堂里坐着,微笑的看着一个接着一个倒地的人,然后与董平两人从腰间抽出尖刀,一起动手,陈观父子等人全部都被杀死。

  与此同时,庄门外哄动十个将领,他们率领宋军从正门打将过来。那十员将佐分别是:花和尚鲁智深、行者武松、九纹龙史进、病关索杨雄、黑旋风李逵、豹子头林冲、王贵、张显、汤怀、吴璘。

  门前众庄客,根本就抵挡不了,节节败退,早已被他们十人杀的是丢盔弃甲。燕青、解珍、董平三人提着陈观父子首级前来,外面又有宋军将领杀来,只见美髯公朱仝、病尉迟孙立、岳飞、刘琦、杨沂中、青面兽杨志等六人也杀来。

  他们六人领着一千军马,将整个庄园团团围住,只要逃出去的陈府中人一律被他们杀之,不留活口。于是,他们杀了整个陈府中人,又留下几个活口,询问船只的事情。果不其然,经过杀戮使他们都胆怯不已,悉数招来,众人又将找到的船只、粮米一一点清楚,然后奏报于赵构。

  赵构听得杀了陈观,得到了粮米、船只,急忙收拾行装,立即启程前往陈家庄上。当他们来到陈家庄,看见三百只船时,整个人都兴奋不已,有了这些渡船他们便可以渡江而去,直达敌军要害。

  于是,赵构传令道:“选三百只快船,船上各插着方腊降来的旗号。另外,一千名军士穿着号衣,其余人换上便装。”

  三百只船内,埋伏二万余人。并且,赵构又命李俊扮做陈泰,张清扮做陈益,各坐一只大船,其余船分拨其他将领。第一拨船上,宋江,吴用管领;第二拨船上,差张横,张顺管领;第三拨船上,卢俊义、燕青管领。

  这些船只分先后,他们三拨人先行一步前行,赵构等人乘坐后方的渡船,率领岳飞、刘琦、林冲等人,将战马等全部装载在游龙飞鲸船上,这些船有一千只,打着赵构的旗号,大小将领等全部都坐在后方的船上,总计加起来有八万人同时渡江,并且赵构又命令阮小二、阮小五两兄弟为水军将领,由他们兄弟二人统帅。

  阮小二、阮小五在梁山上本来就是水军统领,赵构再次任命他们为水军将领,让他们施展出自己的才能。毕竟,赵构熟读兵法,却不知水战该如何战斗,不能只会纸上谈兵,需要拿出实际行动才行。

  岳飞、刘琦、林冲等人也都是路上战将,会水却不知该如何指挥水军作战,唯有将此等重任依托于阮小二、阮小五两人。他们两人得到赵构的重任,心里高兴不已。并且,赵构传令大军一切听从他们二人安排,不得有任何违背,使他们两兄弟更是毫不犹豫的展现出自己的本事,心里对赵构更是佩服不已。


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破润州城


  赵构率领大军横渡长江,宋江、吴用等人先行而去。此时,润州北固山上的哨兵发现呼啸而出的三百只战船,船上插着护送衣粮先锋红旗号。哨兵立即传信于城中,吕枢密听闻后觉得有些不同寻常,亲自带领麾下十二个统制官来到江边观察。

  十二个统制官全都是身着披挂,弓弩上弦,刀剑出鞘,带领精兵,显得威风凛凛。此十二人分别是:擎天神沈刚、游弈神潘文得、遁甲神应明、六丁神徐统、霹雳神张近仁、巨灵神沈泽、太白神赵毅、太岁神高可立、吊客神范畴、黄神卓万里、豹尾神和潼、丧门神沈林。

  润州军见前面一百只船前来,只见船只傍岸拢来。眺望而去,船上有两个为头的前后簇拥着的,都披着金锁子号衣,一个个都是那彪形大汉。吕枢密亲自下马,坐在银交椅上,十二个统制官,分成两行把守住江岸。

  张清、李俊见吕枢密在江岸上坐地,起身声喏。左右虞候,喝令住船,一百只船,一字儿抛定了锚。背后那二百只船,乘着顺风,也都靠在岸边;分开在两下拢来,一百只在左,一百只在右,做三下均匀摆定了。

  客帐司下船来便问道:“船从那里来?”

  张清答道:“小人姓陈名益,兄弟陈泰,父亲陈观,特遣某等弟兄,献纳白米五万石,船三百只,精兵五千,来谢枢密恩相保奏之恩。”

  客帐司道:“前日枢密相公,使叶虞候去来,现在他人在何处?”

  张清气定神闲地回道:“虞候和吴成各染伤寒时疫,此时在庄上养病,不能前来。今将关防文书,在此呈上。”

  客帐司接了文书,上江岸来禀复吕枢密道:“扬州定浦村陈府尹男陈益,陈泰,纳粮献兵,呈上原去关防文书在此。”

  吕枢密看了一遍,见公文是真的,还是他亲自发放的。不过,他还是有些不放心,命人将张清、李俊两人传唤上来。张清、李俊二人对视一眼,唯有跟在后面硬着头皮向前走去,让他们庆幸的是,吕枢密以及十二个统制官都未曾见过陈家两位兄弟,也逃过一劫。

  张清、李俊二人只身前往,本来有二十个偏将随行,却被排军阻止。张清、李俊二人也只能选择孤身前往。他们二人见到吕枢密,以草民的身份拜见。吕枢密未曾见过陈氏父子,也知道一些事情,故而问道:“你父亲陈观,为何没有亲自前来?”

  张清回道:“父亲知道朝廷大军几日内便会前来,担心贼人下乡扰搅,就留在家支吾,未敢擅离。”

  吕枢密看了一眼张清、李俊两人,问道:“你们二人哪个是兄,哪个是弟?”

  张清回道:“陈益是兄。”

  吕枢密道:“你弟兄两个,有没有习武?”

  张清回禀道:“托赖恩相福荫,曾经练过。”

  吕枢密道:“你带来的白粮,又是如何装载的?”

  穆弘道:“大船装粮三百石,小船装粮一百石。”

  吕枢密接着问道:“你两人来到,恐有他意!”

  张清慌忙说道:“小人父子,一片孝顺之心,怎敢怀半点外意?”

  吕枢密道:“虽然是你好心,吾观你船上人员,模样非常,不由得让人怀疑。你两个暂且留在这里,待我差遣四个统制官,引一百军人下船搜看。若是有分外之物,决不轻恕。”

  张清气定神闲地回道:“小人此来,指望息相重用,何必见疑!”

  吕师囊正欲点四个统制下船搜着,只见探马报道:“有圣旨到南门外了,请枢相便上马迎接。”

  吕枢密立即上了马,便吩咐左右说道:“你们可要把守好江岸且,你们两兄弟随我前去!”

  张清使了眼色,李俊心领神会地点点头,便跟随在吕枢密先行去了。接着,张清、李俊又招呼二十个偏将,便跟着吕枢密身后进入城门。

  不料,守门将校见他们二人带领偏将前去,立即喝道:“枢密大人只叫你们兄弟二人前去,其他人等不得入内!”

  于是,张清、李俊二人过去了,二十个偏将都被挡住在城边。他们二人再次对望一眼,心知吕枢密从未信任过他们,一直都在盘问,便是要抓住他们的把柄,幸得张清机灵,随机应变,不然必定会被吕枢密识破身份,那时便悔之晚矣。

  吕枢密急匆匆地赶到南门外,迎接方腊派来的差使,接了圣旨,又低声问道:“冯大人,为何来得如此焦急?”

  那差使是方腊面前红人,深得信任,名为冯喜。四下张望,冯喜俯身帖耳,悄悄说道:“近日司天太监浦文英奏道:“夜观天象,有无数罡星,入吴地分野,中间杂有一半无光,就里为祸不小。天子特降圣旨,教枢密紧守江岸。但有北边来的人,须要仔细盘诘,磨问实情;如是形影奇异者,随即诛杀,勿得停留。”

  吕枢密听后大吃一惊,想去刚刚见过的陈家兄弟,自觉事有蹊跷,惊呼道:“莫非说得正是这班人?初次见到他们时,我便觉得有些奇怪,还请冯大人进城再说!”

  冯喜同吕枢密都到行省,还未详谈,便接到将领来报:“苏州又有使命,擎御弟三大王令旨到来。”

  那人说道:“你前日扬州陈将士投降一事,未必信以为真,诚恐有诈。近奉圣旨,近来司天监内,照见罡星入于吴地分野,可以牢守江岸。我早晚自差人到来监督。”

  吕枢密回道:“大王亦为此事挂心,下官已奉圣旨。”

  随即,下令命人牢守江岸,又派人盯着陈氏兄弟。并且,叮嘱众人不得放行,也不允许他们之中有人上岸。吕枢密自己则亲自摆宴款待两位使者大人。

  三百只船上人,见半日没些动静,心里有着诧异。左边一百只船上张横,张顺,带八个偏将,提军器上岸;右边一百只上十员正将,都拿了刀,钻上岸来;守江面南军,拦当不住。

  黑旋风李逵,和解珍、董平等人便抢入城守门官军急出拦截,李逵抡起双斧,一砍一剁,早杀翻两个把门官军。城边发起喊来,解珍、董平各挺钢叉入城。顷刻间,宋军率先发起进攻,润州城守军还未反应过来,众人已经杀入城中。李逵横身在门底下,寻人砍杀。先至城边二十个偏将,各夺了军器,就杀起来。

  吕枢密听闻后,大惊失色,便命人传令,让十二个统制官率领大军抵挡。只可惜,为时已晚,宋军已经杀入城内,大军接踵而至,史进、柴进等人也脱下敌军的衣裳,提着武器便杀了过来。

  为首统制官沈刚、潘文得两路军马来保城门时,沈刚被史进一刀剁下马去,潘文得被张横刺斜里一搠倒。润州城守军将领被杀,两军混战在一起。那十个统制官,都率领大军退回城中,保护自己的家眷。

  张清、李俊在城中听得己方大军已然入城,便借来火种,放起火来,以此为信号,宋军士兵看见进攻信号,立即前赴后继的进攻,四面八方都是混战的人马,润州城守军也看见他们打得是“赵”字旗号,便知道是宋军前来。

  话分两头,宋军有一百五十只战船登上长江北岸,为首的宋军大将早已牵出战马,一跃而起,骑在马背上。那率先而出的大将:关胜,呼延灼,花荣,林冲,岳飞,刘琦,杨沂中,孙立等八人,各自率领一千名正偏将,兵马二千,冲杀入城。

  此时,吕枢密心知大势已去,润州城被宋军攻破了,唯有带领残部弃城而去,逃往丹徒县。宋军理所应当的占据润州城,赵构没有让他们继续追击,而是留守城中,以备不时之需。

  大军夺得润州,立即扑灭城中的火势。宋军又派出将领分别把守润州城四道门,然后大军又前往江边,准备迎接赵构等人登岸。


第一百二十三章 分兵而围,孤军深入


  赵构负手而立,依靠在船头上,眺望着浑浊的江水,唤起曾经的记忆,那一座座隔岸相连的大桥,耸立的高楼大厦,都成为过眼云烟。现在,展现在他面前的却是一望无际的原野,还有青黑色的墙砖,高大的城墙,不由得感慨万千。

  先锋军已经攻占下润州城,赵构已然知晓,他命令大军不得滋扰当地百姓,也不得继续穷追不舍,待他前来再做打算。战船的速度没有现代化的船舶快,也来到了岸边。众人都笔直挺立的恭迎赵构前来。

  赵构从船上踩着船板来到岸边,赞赏地点点头,然后率先一步踏出,朝着润州城走去。赵构抵达润州城,看着城中百姓惊惧的眼神,他知道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百姓担心宋军会屠杀自己,露出惊慌之色。

  想到此处,赵构立即出榜安抚城中百姓,告知他们的只不过是攻打贼首,与旁人无干。城中百姓见到赵构张贴出来的榜文,才放心下来,依旧是恢复到自己以前的生活之中。对于他们而言,谁来占据润州城,只要不涉及他们的性命,也不会反对什么。

  赵构来到府上,大军悉数进城,以此为根基,准备与方腊决一死战。并且,夺得润州城还有意外的收获,史进献沈刚首级,张横献潘文得首级,刘唐献沈泽首级,岳飞、刘琦生擒卓万里,杨沂中、吴璘生擒和潼,花荣箭射死徐统,杀死牙将官兵,不计其数。

  至于,己方将领,无一人死亡,不过也受了伤,性命无忧。吕枢密仓皇逃离润州城,折了大半人马,带领剩下六个统制官,退守丹徒县,哪里还敢进攻,只得紧闭城门,以防宋军来犯。

  万般无奈之下,他只能发告急文书,去苏州报与三大王方貌求救。吕枢密接到探子来报,说苏州派遣邢政领军到来,

  吕枢密接见那元帅,两人同行来到丹徒县,邢政询问了战况,叹息道:“陈将士诈降缘由,以致透露宋江军马渡江,以致于我军大败。今得元帅到此,可同恢复润州。”

  邢政道:“三大王为知宋军犯吴地,特差下官领军到来,巡守江面。不想枢密失利,下官与你报雠,枢密当以助战。”

  次日,邢政率领大军前来攻打润州城。赵构早已接到情报,方腊叛军派人前来攻城,他正好要攻打丹徒县。

  此次,赵构派遣关胜为先锋,派兵攻打。恰好,两军在半路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