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崛起之宋末称雄-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呼延灼神色有些哀伤,如实说道:“雷横兄弟在DQ县南门外,和司行方交锋,斗到三十合.被司行方砍下马去,当即死去。”

  赵构一听惊呼道:“雷横兄弟战死了?”

  呼延灼再次点点头,他是第三路军。赵构命令呼延灼为先锋,让他统领二万大军从旁策应,不仅仅给予方腊军打个措手不及,更是切断了诸城之间的联系,这也是赵构行军部署时做好的准备,却不想再失去一位兄弟,众人心里有些伤痛不已。

  逝者已逝,唯有攻下杭州城方能以解心头只恨。

  赵构沉声道:“传本帅军令,攻城之计已经定好,依计行事!”

  副先锋卢俊义,带领正偏将四员,即杨沂中、岳飞、刘琦、史进攻打候潮门;花荣等正偏将四员,即柴进、刘唐、杨雄、杨志攻打艮山门;石秀等正偏将三员,即阮氏兄三兄弟去西山寨内,帮助李俊等,攻打靠湖门;孙立等正偏将二员,即林冲、鲁智深去东门寨帮助解珍攻打菜市、荐桥等门。正先锋使宋江带领正偏将六员,即张横、吴璘、张叔夜、张显、汤怀、王贵攻打四面城门;赵构自己带领余下几人前去攻打北关门大路。

  众人齐齐躬身领命,赵构定下攻城之计,也使得这次大战正是进入最后的收尾阶段。只不过,在杭州城内却发生一件大事,直到攻破杭州城,众人才发现,为此又耗费了一番功夫才真正的结束这次战争。


第一百四十四章 天赐良机


  赵构定下攻城的行军部署之计,又心知方腊军中猛将如云,不可硬碰硬,强攻伤亡必定是惨重,唯有智取,思索之际,军师吴用却献上一计。

  “元帅,我军自南下征讨方腊,接连不断数次大战,死伤不少兄弟。若是强攻必定再增伤亡,我军兵力比之贼军要强盛,也不可如此做。”

  赵构叹息道:“我又何尝不知不可强攻,唯有智取才行。眼下,不知军师可有破敌良策?”

  吴用气定神闲,娓娓道来:“元帅行军部署已然做好,就以此作为,不知元帅以为如何?”

  赵构见吴用卖起关子,道:“军师就不要卖关子了,有话直说便是!”

  吴用笑道:“既然元帅已经部署好作战兵力以及方向,那北关门乃是杭州城大门,元帅亲自前去攻打,势必那里的兵力部署也是非同小可。如此一来,元帅可佯攻就好,不必真的进攻,待其他先锋进攻即可。”

  “此话何解?”

  “其他先锋军进攻各个城门,齐齐进攻必然会引起方腊的警惕,必定会派兵出来迎敌,我军却不与之正面交锋,佯输诈败,将敌军引诱出城,远离杭州城,那时候只要成功引出来,便可以炮为号,正式反攻,齐头并进,只要有一支先锋军攻入城中,便可放火为讯号,那时候贼兵想要回城接应,已经晚了!”

  赵构大赞道:“此计甚妙!”

  于是,众将领纷纷点头答应,依计行事。

  与此同时,杭州城内也紧急召开会议,商讨对策。宋军主力军悉数前来,大军已然聚集一处,却不知赵构采取何种措施进攻,忧心忡忡。

  方腊沉声道:“今日宋军前来进攻,分别攻打四门,打得我军措手不及,又折了一位虎将,接下来宋军必然会选择各个击破,不得不防!”

  “传朕的旨意,所有将领务必守好城门,决不允许让宋军进城半步。”

  “遵旨!”

  方腊点点头,吩咐众人下去后,又出声道:“太子留下来,朕有事与你商量!”

  方天定好奇的回望着自己的父皇,也不知是何事留下自己。但是,方腊的命令也只得遵从了。至于,他们说了些什么根本就无人知晓,唯有他们父子两人心中清楚,直到次日宋军进攻才出现在众人的视线中。

  次日,赵构率先命令关胜带领一些军马,前去北关门城下叫阵;城上擂起战鼓,石宝引军出城,与关胜再次交锋。只不过,两人交战战不过十个回合,关胜就败下阵来,慌忙领兵逃走,石宝见关胜不是自己的对手,自信满满的率领大军追击而去。

  关胜见石宝率军追击自己,心里一喜,立即跑的更快了。石宝见关胜夹着尾巴被自己击败,更是高兴不已,直接点起号炮,以示庆祝,却不想正中关胜下怀,他知道军师吴用的计谋成功了,也就守在城外,不再攻击。

  石宝不知情的点起号炮,却是告诉宋江可以进攻了,也使得大军接二连三的攻城。

  且说副先锋卢俊义率领大军攻打候潮门,大军已然抵达城下,却看见城门未关,就连吊桥也放下来了,不禁皱起眉头,沉思道:“为何城门不关?或是有什么奸计不成?”

  卢俊义狐疑不已,他觉得事情并非那么简单,然而刘唐却站出身来,请命道:“卢先锋,末将愿亲身前来,一探究竟!”

  卢俊义摇摇头道:“刘唐兄弟,恐防有诈,不可深入!”

  刘唐本来被分到花荣攻打军艮山门,却不想燕青欣然前往,赵构也就同意人员调换,将岳飞调至自己的身边,刘唐跟随卢俊义身边攻打潮门,他接着说道:“卢先锋,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卢俊义见刘唐如此坚定,非去不可,也就同意他独自前往。于是,刘唐独自一人乘坐战马,提着一口大刀便杀入城中。原来杭州城乃是钱王建都,有三重门:关外一重闸板,中间两扇铁叶大门,里面又是一层排栅门。

  虽然刘唐勇猛无敌,率先进入城中,哪能敌得过千军万马,待他走进城去,上面便将闸板放下,直接封死了刘唐的退路。听到闸门放下的声音,卢俊义知道刘唐中了奸计,误入阵营,急忙赶去只看见刘唐独自一人面对贼军士兵,亲眼目睹他被杀死的过程。

  卢俊义见刘唐惨死当场,又无法及时救援,只得命令士兵暂时撤退,守在城外,不得随意进入城中。与此同时,刘唐战死的消息也传至赵构处,黑旋风李逵听闻后,怒吼道:“这厮该死,暗算俺的兄弟,定要将之杀了!”

  赵构哀伤不已,又收敛心神,下令攻打北关门,大军来到北关门下,擂鼓摇旗搦战。但是,城墙上再无方腊的身影,只有敌军将领的身影,不禁有些疑惑:“难道方腊龟缩在杭州城中,不敢出来?”

  李逵火急寥寥的来到杂地,举起双斧,立在马前,也是擂鼓摇旗叫阵。此次,他要为兄弟报仇,直接来到关胜处替换,成为攻击石宝的主要将领。关胜叮嘱李逵一声,便率领军马去了他处攻城。

  只见城上鼓响锣鸣,石宝骑着一匹瓜黄马,拿着劈风刀,引两员首将,出城来迎敌,上首吴值,下首廉明。方腊军有三员将领出城来,李逵根本就满不在乎,他可是真正的天不怕地不怕的人,大吼一声愣是一人与他们三人干上。

  石宝等三人见李逵一人杀来,讥笑连连的看着他,认为他是找死。既然李逵有意寻思,那么石宝等人岂能不助他一臂之力。于是,他们三人直接对上了李逵。石宝举起劈风刀朝着李逵攻击,不想他大意之下看轻了李逵,反倒是被李逵一斧砍断马脚,直接摔倒在地。

  接着,李逵又将廉明、吴值的战马砍断马腿,径直跌倒在地。此时,李逵就像是战神似的,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将石宝弃之一旁,反倒是一斧子劈向了廉明,躲闪不及,横尸当场。

  石宝、吴值二人见李逵如此威猛,一招便杀死了廉明,着实心惊胆战,二人想也没想立即拔腿就跑,慌忙的逃回阵营中,不敢轻易出来。李逵立即追上,刚到城下却发现有檑木、炮石从城上抛下来,无奈之下只得退避,不敢与之交锋。

  一时间整个战局变成僵局,宋江攻不进去,方腊军也攻不出来,两军就这么对峙着。赵构望着厚实的城墙,以及敌军将士,心里忧心不已,要是再没有任何收获,兄弟们又接着战死,他这个元帅有着推卸不掉的责任。

  恰逢其时,解珍兴奋地向赵构报喜,道:“小弟与林冲、鲁智深等人前去攻城,一路上走到南门外二十余里,地名范村,只见江边泊着一连有数十只船。林将军下去问时,原来是富阳县袁评事解粮船。”

  “小弟本想直接把他杀了,不曾想那厮却说自己是大宋良民,更是被方腊逼迫,唯有听命行事,要是不遵从便被杀害,为了保命他才听从调遣。小弟觉得他也是情有可原便把他放了,没想到他知恩图报,告知于小弟一件天大的喜讯。”

  赵构急忙问道:“到底是何喜讯?”

  “那厮是奉了方天定令旨,行下各县,要刷洗村坊,着科敛白粮五万石。老汉为头,敛得五千石,先解来交纳。只不过,我军将杭州城围困住,不敢前去,只能将船只停靠在此处。”解珍兴奋道,“特来禀告元帅,该如何做?”

  “此乃天意,果真是喜讯!”吴用闻言兴奋道。

  赵构疑惑道:“军师此举是何意?”

  吴用说道:“回禀元帅,我军要想攻破杭州城,唯有依仗这些粮船。只要假扮艄公、艄婆,随船进入城中,然后伺机而动,杀他个措手不及。只要进入城中,再打开城门,便可以让我军进入其中,以此为契机破城。”

  直到此时,赵构才明白喜从何来,这样一来还真的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大笑道:“果真是‘喜讯’!”


第一百四十五章 独臂擒贼


  赵构便吩咐解珍按照军师吴用的计谋行事,解珍回到范村,林冲、鲁智深见了他回来,慌忙上前问道:“解珍兄弟,元帅如何说?”

  解珍便将赵构的话以及军师吴用的计谋一五一十的交代清楚,林冲、鲁智深二人也是高兴不已。接着,解珍将袁评事喊上岸来,说道:“你等既宋国良民,可依此行计。事成之后,必有重赏。”

  纵然袁评事心不甘情不愿,也不得不同意下来。宋军士兵依计行事,将他的人悉数带上岸,只留下船上艄公人等,其他人全部换成了宋军士兵。接着,又把艄公衣服脱了,与其他人穿了,装扮做艄公。

  鲁智深、林冲二人都曾经与敌军战斗过,唯有解珍以及其他人未曾露面,故而他们二人躲藏在船上,其他人扮作摇船水手,军器埋藏在船舱里,然后将船又放到江岸边。此时,各门围哨的宋军,也都跟随其后,以便趁势进入城中。

  袁评事上岸后,解珍和那数个艄公跟着,直到城下叫门。城上得知,问了备细来情,报入太**中。方天定便命人开城门,袁评事便将船停靠在江边,城中士兵点了船只,回到城中,奏知方天定。

  方天定派出麾下六员将领,带领一万人大军出城,拦住东北角上,命令袁评事搬运粮米,入城交纳。此时众将人等,都掺杂在艄公、水手人内,一同跟随搬粮运米队伍混入城。五千石粮食,须臾之间,都搬运进城。

  六员首将见粮食搬运结束,也没有发现任何的意外,便带领大军又回到城中。与此同时,宋军士兵分投而来,团团围住城郭,距离杭州城二、三里,列着阵势。当天晚上二更时分,宋军便取出九箱子母等炮,直去吴山顶上,放将起来;众将士听到炮声,立即采取行动,各取火把,到处点着。

  顿时,整个杭州城都沸腾起来,也不知城里有多少宋军混入其中。方天定在宫中,听了大惊,急急披挂上马准备迎战,发现各门城上军士,已都逃命去了。宋兵士气大振,各自争功夺城。

  且说城西山内李俊等,得了帅令,带领大军杀到净慈港,夺得船只,便从湖里使将过来涌金门上岸。众将分投去抢各处水门,石秀首先登城,趁着夜色在城中混战,只留下南门不围,那些败军都从那门逃走。

  却说方天定上得马,四下里寻不着一员将校,只有几个步军跟着,也从南门逃走,急急忙忙就像是丧家之犬,犹如漏网之鱼,走得到五云山下,只见前往站立着一人,独自提着大刀,走近一看却是行者武松。

  武松左臂被斩断,绑着白纱布,看上去还未完全好转。当初,武松重伤昏迷,一直未曾苏醒过来。赵构眼看武松昏迷不醒,也就派了数十人保护他,然后将他留在营中养伤,没有给他派任务。

  直到赵构率军攻打杭州城后,武松才苏醒过来,找寻半天未见一人,只有数十人士兵跟随在自己身侧,询问过后方知赵构已然攻城去了。行者武松哪里独自养伤,也顾不得身上伤势,就连数十人都拦他不住,任由他独自一人离去,无奈之下只得派出几人跟随在身后,以防万一。

  另一边,赵构听闻武松苏醒过来,大喜过完,又听闻他提着大刀来到战场,心里不禁有些担心。毕竟,失去左臂的武松勇猛过人,与之前相比还是差了许多,故而担心不已。此时,宋军已然攻入城中。

  赵构命令林冲、孙立二人带领一支队伍前去救援武松,自己则率领大军前往蔡京府上。只因赵构率军攻入城中,未见方腊的身影,不禁有些疑惑,故而直接前往蔡京府上,只要擒拿住方腊,战事将彻底平息下来。

  方天定见独臂伤势尚未痊愈的武松,质问道:“你是何人,胆敢阻拦本太子的去路?”

  “吾乃宋军赵构元帅麾下先锋将领武松!”武松高声回道,“拦的就是你!我已经在此等你许久,南门乃是元帅故意留给你们这些逃窜之人的路,之前那些逃窜的将领都被抓住了,却不想还有你这个太子出城,兄弟们都前往城中,正好我在此地等着你。”

  方天定不屑道:“就凭你独自一人也敢拦本太子?真是滑天下之大稽!若是你双手齐全,本太子还敬你几分,只可惜你失去左臂,岂能阻挡我的去路?我劝你还是放我离去,他日必定重赏,如若不然明年的今日就是你的忌日!”

  武松自信满满的回道:“即使我失去左臂,斩杀你还是小菜一碟,我武松杀人如麻,虽是草寇,也懂得仁义,要是放你离开,又有何面目见兄弟们,又如何对得起他们的信任,什么都敢做,就是不敢做背信弃义之人。”

  “既然你不识好歹,那便将命留下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