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崛起之宋末称雄-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个荣誉,也是社会地位的肯定,更是宋徽宗对赵构功绩的认可。

  不升反降,实则是给予大权。

  宋徽宗赵佶心中早已做好打算,开府仪同三司就是给予赵构的帮助,目的就是为了让赵构日后能够在朝堂上与太子赵桓分庭抗衡,此乃第一步。虽然三省六部、枢密院赵构无法插足了,不过宋徽宗却用另外一种方式给予他足够的权力以及地位。

  即使郡王也不允许开府招纳幕僚,更不用说摆仪仗队伍了,唯有封王才可享有此等权力,也就是说赵构明面上是郡王,实际权力却与王相当,还未正式加冠无法授予王,唯有用此等形式替代了。

  众人皆是大吃一惊,瞠目结舌,目瞪口呆,唯有赵桓阴冷着看了一眼赵构,思忖道:“父皇果然还是宠爱有加,想要与本宫抗衡,岂容你再次立足于朝堂之上!……”


第一百六十八章 宋徽宗的态度


  太子赵桓心生怨恨,他身为皇长子,又是封为代王。若不是他使出浑身解数,又动用了母亲的势力,只怕他仍然是代王,而不是人人称道的“太子”。在他的心目中,赵构一直是他皇位的威胁者,一心想要除掉他。

  若不是赵构的出生,宋徽宗也不会对他置之不理,对他视而不见;若不是赵构屡建奇功,宋徽宗也不会如此重视,让他这个皇长子颜面尽失。身为皇长子赵桓与赵构相比,相差甚远,唯一庆幸的是他是太子,赵构仍然是郡王,就算是平定方腊有功,还是无法与之相比,皆因朝中大臣大半都站在他的身边。

  赵桓与高俅等人使了一个眼色,又看向了一旁的童贯,他也心领神会的点点头,缓缓的站出身来,高声道:“启奏皇上,臣有事要奏!”

  宋徽宗淡然地说道:“童大人有何事要奏?”

  童贯回道:“回禀皇上,虽然广平郡王平定贼首,又生擒方腊有功,理应封赏。然,广平郡王年不过十三,还未加冠之龄,又无加冠之礼,尚未授封为王,不应赐予赐予开府仪同三司。”

  “依照大宋律例,开府仪同三司乃是当朝一品大员,皇子开府仪乃是加封为王,位列一品方可合乎礼制。若是广平郡王以骠骑大将军之职,便开府仪,地方官吏皆要下马迎接,百姓回避,恐百姓心中不满。”

  宋徽宗说道:“广平郡王屡建奇功,虽年纪尚幼却忠君报国。此次,剿灭叛贼方腊更是功勋卓著,又生擒回京,朝中文武百官又有何人能担此任?平定叛乱,更是造福百姓,岂会心生不满?童大人言重了!”

  “朕赐予广平郡王开府仪同三司,乃是表彰精忠报国之心,小小年纪便率军出阵,不论是当朝或是前朝,乃至秦皇汉武只怕无人能及也。骠骑大将军乃是武将官职之最,又是郡王爵位,又如何与礼不合?”

  “诸位爱卿莫要再议了,此事朕已下旨,难道你们想让朕收回旨意不成?”

  童贯、高俅、赵桓等人惊慌失措,立即说道:“臣等不敢!”

  宋徽宗不怒自威,道:“此事休要再提!”

  赵桓低垂着头,双手拽得紧紧的,心想:“父皇居然为了老九动怒?只怕日前李公公所言有些出入,待晚上再询问才行……”

  太子赵桓敢反对宋徽宗下的旨意,实际上也是********李公公那夜与他说了,宋徽宗的态度是坐山观虎斗,两不相帮,让他们兄弟二人斗上一斗才敢如此放肆,只可惜今日之事又让他有些疑惑了。

  李公公身为宋徽宗的近侍,一些不为人知的事情也知之甚详,更能揣测皇上的心思,他猜得没错宋徽宗的确是想要让他们兄弟二人斗上一斗,只不过赵桓太心急了,不知赵佶心中是想要给予赵构一些帮助,让他能够立足于朝堂之上,才有机会与之相斗,要是什么都没有又如何斗得过手握大权的太子赵桓。

  童贯之所以站在太子赵桓这边,只因他的职位比之前要高很多。现在,他是枢密院使,这一切也都是赵桓、高俅二人的杰作。通常来说,枢密院使是皇上的心腹大臣,童贯之前与蔡京等人为伍,蔡京被贬后他继续留在京城为官,切断了与蔡京的联系,断了往来,也就是撇清关系。

  宋徽宗才让他官复原职,童贯身居高位已久,让他官复原职也没有之前那样的权力,只能依靠朝中的势力,其中就依附在高俅麾下,后与太子赵桓搭上线,渐渐地官职越做越大,成为枢密院使,实则掌管军政大权,朝中的地位不下于高俅等人。

  宋徽宗转身回到龙椅,端坐下来,沉声道:“广平郡王听旨!”

  赵构急忙回道:“臣接旨!”

  “传朕旨意:叛军贼首方腊已然活捉回京,朕任命汝为监斩官,明日午时三刻在午门凌迟处死!”

  “臣领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退朝!”

  “退朝!”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文武百官齐声高呼,躬身离去。

  赵构等人也悉数回府,吴璘却兴高采烈的来到赵构面前。他的目光没有停留在吴璘身上,反而停留在跟随在吴璘身边身穿铠甲的男子,见他与吴璘有几分相像,心知此人来历,道:“原来是吴大人!”

  吴璘惊呼道:“元帅,您认识家兄?”

  此人便是吴璘的兄长吴玠,提及他或许很多人不清楚,实际上在南宋抗金将领中吴玠也是功不可没,就连金兀术都曾经败在他的手中,只可惜英年早逝,以致于后世之中名气不如岳飞等人强盛。

  吴玠见自己的胞弟疑惑的看着自己,哭笑不得,惊疑的看着赵构,直接了当的问道:“郡王见过在下?”

  赵构笑道:“不曾见过,只因吴兄的容貌相似,又见他欣喜若狂,便知道定是吴兄的家兄无疑了。”

  吴玠赞叹道:“难怪吴璘提及郡王时都非常的敬重,果然是有几分本事。”

  赵构微微一笑,道:“在朝堂上不可称兄道弟,今日又不在军营中,也非朝堂就不必如此客气了。既然是吴兄弟的兄长,那也是我的兄长,若不嫌弃可前往郡王府休憩片刻,与众兄弟痛饮如何?”

  “那就却之不恭了!”吴玠见赵构如此热亲好客,又平易近人,也就不推辞了,直接就答应下来。

  刘琦的父亲刘仲武也前来恭贺赵构,他是被自己的儿子硬拉过来的;杨家中人也前来道贺,就连宗泽也前来,其他武将也是客套的恭贺一下便匆匆的离开,只因后面太子赵桓、高俅等人来了。

  赵构也不予理会,宗泽、刘仲武等人也置之不理,仍旧与赵构有说有笑,俨然是真正的站在赵构的身边,与他共同进退了。宗泽本就是朝中老将,只是前来叙旧,最让人意外的是种师道也欣然起来,大赞赵构少年英雄,最后更是与他一同回府,看得赵桓等人目瞪口呆。

  种师道在朝中从不依附任何势力,更不会帮助任何人,这是他的为官之道,宗泽亦是如此。但是,这两人都在散朝后与赵构相谈甚欢,更是赞不绝口,就算是赵桓前来,也不予理会,明摆着与他对着干,与赵构同进退。

  赵桓见宗泽、刘仲武等人在也没什么,当看到种师道也前来时,眼神有些变化了,皱着眉头,暗暗想道:“为何种老也前来?莫不是种老支持老九?他不是从来不支持任何皇子,更不会依附任何势力,为何这次会支持老九?”

  他满怀着心思,忧心忡忡的离开了;高俅也是若有所思的瞥了一眼,然后转身离去,唯有赵构与众人谈笑风生,也是朝着郡王府离去了。


第一百六十九章 深夜造访


  种老捋了捋花白的胡须,笑眯眯的称赞道:“果真是英雄出少年,老朽真的是老了,日后大宋的未来就要仰仗你们了。”

  赵构谦虚道:“种老过奖,大宋江山还需要像种老、宗帅一样的将领才行。”

  种老仰天大笑道:“老朽与宗帅都老了,比不上你们这些年轻人,如此老朽也放心了,大宋江山后继有人此乃国之大幸矣!”

  宗泽也是微微一笑,赞同的点点头,道:“种老所言甚是,我等都老了,日后就要看你们的了。”

  刘仲武好奇的看着种老、宗泽,他是被自己的儿子硬拉过来的,只得硬着头皮陪衬着,又看见种师道、宗泽等人前来,不禁对赵构有些佩服。当初,他一直反对自己的儿子与赵构有交情,也是明哲保身。

  现在,刘仲武已经无路可退了,皆因太子赵桓、高俅等人都看见他站在赵构的身旁,与种师道、宗泽等人一起,想起此事不由得叹息一声:“只怕这次是跳进黄河洗不清!”

  种师道对赵构是毫不吝啬的赞扬,让刘仲武有些好奇。当朝之中的后生晚辈,真正得到种师道称赞的也不过是寥寥数人,就算是太子赵桓在他眼里都不算是什么人物,要不是赵桓是太子的身份,种师道根本就不愿意搭理于他。

  刘仲武心知种师道赞扬赵构的原因,若不是赵构率领十余万大军战胜方腊叛军,更是生擒贼首,种师道也不会将赵构放在眼里,只当是皇子罢了。但是,赵构的这番功绩就算是他都有些震惊。

  赵构恭敬地说道:“种老、宗帅以及诸位大人,不如与我前往郡王痛饮一番如何?”

  种师道、宗泽等人想了想,也就欣然答应下来,便与赵构一同回府。

  虽然赵构早早地拥有自己的府邸,却甚少回来,接二连三的大战使得府中都是由出自琥珀山庄的兄弟打理。当他踏入京城时,郡王府便得知消息,却未曾与之相见,待赵构带领种师道、宗泽、宋江、林冲等人一起回府,早已安排好一切,静候他们前来。

  赵构来到郡王府,管家王武躬身道:“郡王,已经准备好了,随时可以开始!”

  “既然如此,那便开始吧!”赵构微微一笑道,“种老、宗帅及诸位请进!”

  众人也就不客气,纷纷走进郡王府中。赵构又命令李施恩、李施仁看好府苑,不允许任何人前来骚扰。他们二人是郡王府的护院,听命行事,打起十二分精神仔细的巡查,以防有人前来探听情况。

  于是,赵构与众人便开始大吃大喝起来。他也清楚这些人都是武将,没有一人不嗜酒如命的,就连鲁智深、武松二人入了佛门都破例喝了起来。赵构也让王武购买了上百坛好酒,全部都是烈酒。

  种师道与赵构痛饮后,面红耳赤,称赞道:“郡王,当初老朽与您首次相见还以为你不过是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的皇子,却不想如此大有作为,就算是老朽在你这个年纪都未曾取到成就,老臣实在是佩服!”

  赵构谦虚道:“种老过奖,小子也是依赖这些兄弟们的相助,否则以我一人之力岂能得胜归来。”

  宋江、卢俊义等人也是高兴不已,他们好久没有如此畅快的痛饮了,也就忘记了什么身份,直接了当的开怀畅饮起来。此时,郡王府灯火通明,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如释重负,赵构也与众人把酒言欢。

  种师道、宗帅等人在如此的气氛下感受到昔日与金兵大战,大胜归来与三军将士痛饮的场面,情不自禁的热络起来,也忘记了自己的身份,顾不得矜持与宋江、卢俊义等人一一碰杯。

  赵构在自己的郡王府中与众人开怀畅饮,另外一边太子赵桓则是气急败坏,再次商议该如何面对接下来的事情。

  与此同时,在汴京天牢中,关押着方腊的牢房内,出现了让他意想不到的人。当他看见那人时,整个人都愣住了,惊疑道:“是你!……你不是已经死了吗?为何尚在人世?”

  “很意外吗?”那人淡然一笑,道:“接下来,还有更让你意外的事情!”

  那人说完,便从身后出现一位黑色斗篷,看不清面容的男人。方腊定睛望去,仍然是看不清楚来人到底是谁,待他抬起头整个人更是目瞪口呆,他从未想到过此人会前来。

  来到天牢中的二人便是当今的皇上赵佶,还有蔡王赵似。在夜深人静时,宋徽宗赵佶在蔡王的帮助下,悄然的潜入天牢中,身为一国之主却不敢光明正大的出现,反而是悄悄潜入,要是其他人或许是惊讶不已。

  但是,方腊惊讶的事情不是他们出现在自己面前,而是其他事情。虽然他被绑缚起来,身上的武功也被赵构封住,让他动弹不得,却耳清目明听得真切。当赵似带领着赵佶前来时,方腊已然发觉。

  “赵佶,我不是败在你的手中,而是败在我自己手中。若不是我自以为是,兵强马壮时置之不理,想要击败我,只怕你赵佶没有这个实力。即使是赵似亲自出马,只怕也只能与我打成平手,可不要忘记我身边远不止于一人,要想刺杀我恐怕你也得付出沉重的代价才行。”

  宋徽宗冷笑道:“只可惜,你还是败了。如今,你已经是朕的阶下囚,为了回报你,朕已经传旨明日午时三刻在午门凌迟处死。”

  “如此甚好!”方腊听闻自己的结果,面不改色,目不转睛的看着宋徽宗,开门见山地问道:“他监斩?”

  “不错,正是他!”宋徽宗点点头的说道。

  “若是他监斩当真是有此资格,也无憾了!”方腊喃喃自语,又抬起头看着宋徽宗叹道:“赵佶,我真的没有想到你居然有这么一位厉害的儿子,更没想到击败我的人会是你的儿子,要是他监斩我的确是有这个资格。”

  宋徽宗说道:“他的能力出乎朕的意料之外,未曾想到他真的将你生擒,此乃天意如此!若非你又如何成全朕,成全他的威名,如此一来你只有一死方是最好的结局。”

  方腊自知必死无疑,也不愿多说什么,他的目光看向了赵似,道:“赵似,他的武功只怕你都抵不过吧!”

  蔡王赵似点点头,道:“确实抵不过,看到你被生擒便猜到他的武功又大有长进了。”

  方腊惊道:“难道你与他交过手?”

  赵似叹道:“交过手,那个时候他的武功还未曾如此厉害,能够将你生擒的地步。”

  方腊皱着眉头,看着气定神闲,呼吸均匀,精神抖擞的赵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