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逆袭水浒传-第3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实眼前放在金军面前的选择不多,也只有先击败宋军主力,便才能扭转战局,但是金军面前东西两面,前后受敌,洛阳有种师中所部宋军守住洛阳,东面有三娘所部掩袭而至,金军该先战哪一股宋军呢?种师中所部宋军虽然战力不及三娘所部,但该部十余万人马,固守坚城,短时日内很难攻破洛阳,击败该部,似乎便只有转而向东,应战来势汹汹的三娘所部了。

    但在中牟,三娘所部犀利的火器给金军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金军对宋军火器极为忌惮,真要与三娘所部打一场决战,宗望似乎觉得底气不足。

    商议半晌之后,诸将还是得出转头迎战三娘所部宋军的唯一结论。但宗望听了之后默然不语,径自走到帐外,看着天喃喃说道:“为何就不能下场大雨呢?”诸将都明白宗望的话,若是能下雨,宋军火器定然受到影响,若无火器,金军还是有勇气与三娘所部宋军一战的。

    宗望看着天发呆半晌后,才缓缓说道:“诸部备战吧,留下五万军马看守洛阳敌军,其余军马明日转而东进,迎战那山东女贼!”诸将一起哄然领命,各自准备去了。

    另一头,三娘占据虎牢关后,关外宋军陆续越关而过,继续西进,只半日功夫,所部九万军马悉数过了虎牢关,随后三娘分兵五千镇守虎牢关,随后领军继续朝洛阳逼近。按照三娘的设想便是与宗望在洛阳城下决战,与洛阳种师中、史进所部前后夹击,一战而全数歼灭这股南侵的金军。

    这支金军正是大金国精锐所在,若是能一战而歼灭了,以大金国现在的国力,是无力再与宋军抗衡的。金军之内,女真精锐军马本来就少,举国也不过十万,其余皆是渤海、奚人、契丹人等北方各部族组成的仆从军马,若是大金精锐尽丧,那接下来大金国治下定然是部族纷纷举兵叛乱的局面,女真人口少,就算征召十三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的男丁,再组建军马,只怕这支军队也只能打打国内的叛乱军马,何况接下来三娘就打算大举北伐,一举灭掉金国的,是以这一仗便是决定两国命运的一场生死之战。

    从目前来看,一切似乎都在三娘掌控之内,金军已经被逼得走投无路,腹背受敌,进退两难,便只等最后一场野战了。而三娘对自己所部野战极为有信心,更何况金军背后的洛阳军马一定会在两军恶战正酣的时候前后夹攻金人,金人非败不可。

    于是,三娘信心满满,只等着大军西进,与金人决战,一战而胜之后,自己的心愿也就完成大半了。这天攻克虎牢,半日之内,宋军全数入关,望洛阳行进三十里后,天色已晚,三娘便安营扎寨,只等明日便可抵达洛阳城下。

    到了夜间,三娘正在帐内看东昏那里送来的密报,忽然帐外有乔道清求见,三娘急忙请进。乔道清进帐后,不及见礼,急忙禀道:“主公,小道夜观星象,拈算天文,只怕明后几天会有大雨。”

    三娘哦了一声,乔道清自从归附之后,一直跟随公孙胜学道,这拈算天文,测看天气也是寻常之术,三娘自然信他所言非虚。闻言之后,三娘马上明白了,便沉吟道:“你是担心明日开始大雨,我军火器受潮,野战不利?”

    乔道清颔首道:“正是,不若先将火器藏于虎牢关上,关上有屋舍,可以屯藏火器,待得天气好转之后,再与金人决战。”乔道清说的没错,暂避锋芒,将火器先储存好,也不失为一个好计策。

    但三娘沉吟之后,反而问道:“道长,你那里算来,这雨要下多少天?”乔道清道:“少则三日,多则五日。”三娘摇头道:“等不了那么久,迟恐有变。再者,我军若是非要依靠火器才能战胜敌军,那今后一遇雨天,便不可战,长此以往,势必怯战。”

    乔道清迟疑道:“但雨天作战,我军伤亡必然大,最后就算能歼灭敌军,但也只怕十损七八,势必影响接下来的北伐。”

    三娘沉吟片刻后又问道:“既然老天下雨,那便是在考验我等。但下雨也并非不是好事,起码敌我两军皆弓弦松软,不可敷用,全拼刀枪之利。道长,既然下雨,你那里可有道术可操控雨势风向的?”

    乔道清微微一愣,很快也明白过来,笑道:“主公果然好算计,小道这里正有风雨道术,此道可借风势、雨势。若是晴天,小道这门道术也是无用,但既然天时下雨,正好可催动道术借用风雨之势。”

    三娘目光一寒,冷冷笑道:“好,那明日就请道长做法,我要教风雨之势都来助我!”

    果然当夜风起雨涌,到得天明之后,洛阳左近一带,风云突变,一场连绵的初夏之雨便开始下了起来。起初雨势不大,但到后来雨势渐渐大了起来。宗望见得下雨,大喜过望,急忙命金军开拔,顶着风雨往东而进。

    虽然雨天会导致弓弦松软无力,但宗望还是有信心,金军能凭借刀枪,一刀一枪杀将过去,战胜宋军。而宋军连夜将火器转送之虎牢关贮藏之后,全军一般的顶着风雨西进。

    待得三娘所部到了洛阳以东四十余里之处的高龙镇后,雨势加大,士卒衣甲尽湿,体力消耗极大。三娘便命士卒在高龙镇暂歇,吃点干粮,很快探马来报,金军掩至,已经相距不到十里。

    三娘便命诸军布阵,便要在大雨之内,击败金人。各军列阵完毕后,三娘一身戎装,在琼英郡主护卫下来到阵前,众将士见三娘身先士卒,一般的也是衣甲尽湿,无不动容。

    只听三娘在阵前朗声喝道:“汉家儿郎们,金人侵我国土,害我百姓,杀我二帝,此等血海深仇,便在今日一并清算!今日大雨,我军虽然火器不能得用,但我们手中还有刀枪!金人一般也是只能用刀枪,难道我们汉家儿郎的刀枪会惧怕金狗的刀枪吗?”

    众将士山呼海啸般怒喝起来:“不怕!不怕!”呐喊几声后,都一起停了,刹那间又肃杀静立!三娘又朗声喝道:“好!既然不怕,那今天我们就用刀枪杀个痛快!好教金人知道,我山东路军马,不靠火器,一样能得胜!”诸将士又是一起山呼海啸道:“得胜!得胜!”

    两军对圆,皆顶着风雨,雨滴一滴滴落下,滴得身上甲胄清脆作响,两军战鼓擂响,两军合计十余万军马爆发出响天彻地的怒吼来,便在战鼓声中,两军都开始向敌军阵势冲锋而去。

    冷兵器作战,靠的是体力与士兵们的勇气,在血腥而残酷的肉搏战中,只有勇气与毅力占优的一方,方能获胜,人数其实并不一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相反若是士气、胆气散了,人数再多,也是无用的。

    同时,天气也非常重要,很多冷兵器战役之中,有时候小小的风向改变,也会决定一场战役的胜负。比如后世明末,李自成与吴三桂、清队的一片石决战中,就是因为风向改变,大风忽起,扬尘蔽天,八旗大军趁风势猛冲,便一战击败了人数众多的李自成所部,从而改变了历史的命运。

    而今天,三娘也有此打算,阵后帅位之侧,乔道清已经开始准备做法,两军将士丝毫没察觉到,风势、雨势居然开始朝着宋军有利的一面而动了。

第二卷凤舞九天 第进六章车悬回转战风雨 登坛施法分胜败

    雨线丝丝而下,地面潮湿而泥泞,在雨中作战,冰冷的雨水会不断消耗身体的热量,每个拼杀的动作都要耗费比平时更多的体力。

    本来在通常情形下,冷兵器时期的将帅们都会尽量避免在雨天作战,但兵无常态,也不是没有雨天作战的先例。三国时曹操会合孙策、吕布等讨伐袁术时就遇上淮南大雨,但因大雨,粮食转运困难,为了能尽快消灭袁术,曹操军还是顶着风雨泥泞作战,士卒苦不堪言,最后还是凭着意志战胜了袁术。还有关羽襄樊之战,借着雨天山洪暴发,一举击败庞德、于禁,水淹七军。

    但这些战列比较少,是以在雨天作战非得不可为的时候,方才会冒险而动。如今在大雨中对阵的宋金两军也已经到了这个地步,金军为了夺回主动,击破宋军东西夹攻的态势,借着雨天宋军火器不能发挥优势的天气,定要猛攻宋军西进兵团。而三娘所部西进兵团也不肯坐守营砦,甚至是退守虎牢关,而是全军出阵,与金军野战。

    战前文仲容也劝谏过三娘,或许西进兵团可以退守营砦或是虎牢关,凭借地利固守。但虎牢关地形狭窄,一旦被堵在关上,便难以再出关展开兵力,只靠东进兵团是没有能力击败金军的。若是和金军形成长久对峙之势,是三娘不愿看到的,她要尽快歼灭南犯的金军,然后班师回朝,她要尽快回中枢去,才能把朝局和主动掌握在自己手中。

    所以,宋金两军都有着不得不冒雨拼死一战的理由,于是乎,一场雨中恶战在所难免。

    在雨水的侵润下,战袍、旌旗皆湿透,战鼓擂响时,上面的水珠如琼花四溅,马蹄、皮靴踏着泥泞的土地好似踏雪纷飞,在大雨中,两军士卒开始了冲锋。

    只因下雨,弓弦松软,是以两军都没有进行弓箭准备,就全靠马步兵卒肉搏,三娘号令全军摆布出车悬阵势来,与金军对阵。这车悬阵势经过三娘改良,除了原本该有的圆环布阵外,三娘还将各个补充阵列化为鱼鳞小阵。

    放眼望去,只见雨天之下,宋军摆布出的车悬阵好似一个巨大的螺旋,螺旋外面是机动力极高的轻骑、重骑等骑兵,随后是步军方阵,每个方阵千余人,都布成小方阵,好似鱼鳞一般,然后每个小方阵按照螺旋布置。宋军整个车悬阵就好像一个巨大的螺旋一般,翻滚着朝金军阵势滚将过去。

    在金军阵中,宗望见得宋军这个阵势,顿时吃了一惊道:“宋人这是什么阵势?”左右皆答不知,需知金人立国不久,一切兵法阵势都是从实战出发演化而来,同时游猎民族的纪律性较差,很难研究排布阵势的,因此金军逢战多是步军为中坚方阵,两翼骑兵迂回游击。如今见得这车悬阵,自然是不识的。

    金军首先出阵的依旧是重骑铁浮屠,按照以往用兵,金军会派出精锐骑兵,寻找敌军的薄弱部位,迂回冲锋,一旦敌军阵势被迂回冲破,随后金军便会一拥而上,趁势击败敌军。

    但眼前车悬阵好似螺旋一般,回转而来,外围皆是骑兵运动,毫无破绽可循,很快两军的骑兵便绞杀在一起。宋军一队队重甲龙骑兵排成五人一组阵列,滚滚而来,车悬阵阵法的最大威力开始发挥,龙骑兵前队冲锋与铁浮屠交马而过,厮杀一阵后,也不回头,立时迂回变后队,绕道后面,随着螺旋之势而进。

    当前队龙骑兵拼杀绕过之后,便会趁着行进的机会,恢复体力、马力。而后队接着冲锋,如此反复接敌攻击,都是生力军,反复冲击敌阵,就是铜墙铁壁也阻挡不住。

    虽然车悬阵威力巨大,但这种阵势需要极为高超的战术临阵指挥能力,也要麾下士卒操演良久,否则一旦螺旋运转不畅,极易造成自家军马混乱。

    但三娘麾下山东路军马多年操演各种阵势,这车悬阵各军各部皆是演练梳洗的了,上至一军主帅,下至每个十夫长,皆是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下一步该往哪里走。于是全军在战鼓的鼓点声中,按部就班的车悬而进。

    金军铁浮屠很快抵挡不住如寒鸦赴水般不断而来的生力龙骑兵打击,纷纷退了回来,随后宋军开始接近金军步军方阵,两军很快绞杀在一起。

    宗望抬眼望去,只见宋军旗号往来不断,眼前只觉得纷至沓来的都是敌军,阵前的步卒开始抵挡不住,纷纷后退。宗望亲自擂鼓助战,金军各级将领亲自带着督战队压阵,胆敢后退的一律都斩了,这才稳住形势。随后宗望又命铁浮屠冲将上去,要不顾一切冲破敌军阵势,搅乱敌军这致命螺旋的回转节奏。

    很快铁浮屠们又冲了上来,两军都陷入苦战之中。在宋军中军阵内,三娘已经料到了这一切,金军始终是这个时代夜战的王者,肉搏战宋军是占不到便宜的,基本都是一换一的局面,而且金军比宋军人多。

    就在这时,三娘吩咐身旁女兵护卫琼英举起旗号,给阵后的乔道清发信号。阵后乔道清见了旗号,便登坛作法,掐诀念咒,很快运起道术来。

    乔道清那里做起法来,原本的雨势、风势开始转变,风势变强,雨势加大,都倒卷着地上的泥泞往金军脸面上扑去,宋军变成顺风作战。

    金军阵势很快遭到一股股强劲的风雨侵袭,难以张目,一抬眼都是风雨灌来,甚至风雨到卷着地面泥沙蒙了脸面。须知肉搏厮杀,两军恶战,哪里容得你有片刻迟疑?一瞬间与宋军对阵厮杀的金军下意识的纷纷扭头闭目,宋军将士们抓住机会猛砍猛杀,金军前阵瞬间开始崩溃。

    很多时候,冷兵器战役中,失败几乎都是在一瞬间的事,就好似当年苻坚南征一样,八公山上草木皆兵,也只是短短功夫,百万大军就此崩溃。而此时金军被风雨侵刷,不论将军士卒皆难以张目,登时便开始出现了混乱,宋军抓住机会开始猛攻。

    见得如此机会,三娘立时吩咐左右传令,教各军散阵,随后以鱼鳞小阵密密层层猛攻金军。左右吹响号角,阵仗之内此刻已经看不到旗号,只能以号角传令。

    宋军各部听得号角三长一短的号令后,立刻散了螺旋形的车悬阵,骑兵散开往两翼迂回包抄,步军以鱼鳞阵势密密层层的冲锋猛攻上去。三娘改动的车悬阵就是如此,可以很快从车悬阵便为鱼鳞阵,而后全军冲突。

    这场战役胜利的天平朝着宋军很快倾斜,就如同另一个时空历史中的一片石大战一般,李自成的军马被沙尘吹袭,清军与吴三桂军马趁势猛攻,李自成的数十万大军在一片石不到一天工夫就飞灰湮灭了。

    而此时宗望勉强用手遮挡风雨,从指缝中看到前面的情形,知道今天败局已定,便是他父亲完颜阿骨打此刻复生在这里,也难以挽回败局了。

    “这风雨怎么会只望我军阵势刮来?”宗望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