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第2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甚值钱的房产宅地。

  就算要拷掠逼问;也找不到多少对象。至于那些穷棒子苦哈哈就更不用说了;用上官交代的话说;去凌逼他们刮不了多少油水;反倒平白坏了自己的名声和人心;实在费力不讨好。

  反倒要从地方上的那些收获中;拿出些粮食物资来;招募他们做些简单粗重的杂役。只消举手之劳的一点点小恩休;就可以比较容易的树立起;公平交道的名声和口碑来。

  他正在烦恼纠结着眼下的任务;

  突然;城头高出望台上吹响了预警的鸣号;杜桑不由跳了起来;高喊这护兵的名字;给自己披甲挂刀。

  那些正在城墙下操习的士兵;也在各自火什的老兵叫喊和吆喝声中;迅速完成兵甲铳器的整备;列队奔上城墙来

  按照预设的位置;纷纷进入箭哨和门楼;或是在垛口蹲伏下身子;用三眼铳和弓弩;对着来敌预警的方向。

  正在城中巡曳的士官们;也此起彼伏的吹响集结的哨子;将那些正在别处执行勤务和休整中的士卒;都紧急召还回来。

  因此;当出现在天边的大队人马;开赴到近前之时;迎接他们的是严正以待的城墙和戒备。

  “稍安勿躁;貌似友军的旗号;”

  杜桑却松了一口气;放下长筒咫尺镜;高声道

  “城上小心戒备……须防有诈”

  随后他们从城下;得到了对方前来接防的手令。

  半日之后;我在宋城的本阵;也接到了类似的通报和军令;不由有些惊讶起来;

  按照惯例夺占了新地区后;就开始向前沿军行司纷纷送出;各种要人要装备要物资要援军的文书。但之前总是有各种理由;没有那么容易如愿;似乎这一次得到的回应和反响;却是快的令人难以置信。

  今天这是怎么了;我不由陷入深深的思考中

 …

第三百四十章 挖角和折转

  宋州也算是古城了;上古时代分别称亳、宋国、梁国;一度是商朝时商王帝乙长子、纣王的庶兄微子的封地;到了隋始置为宋州;治睢阳(既今河南省商丘市);唐代置睢阳郡后改称宋城。

  也就是另一个正常时空;大名鼎鼎的睢阳保卫战的发生地;一代名臣真源县县令张巡;就是在这里聚义兵抗击安史叛军;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情况下死守睢阳数载;屡屡大败安史叛军;杀伤敌军数万;血战以保障江、淮财赋重地;然后在贺兰进明等各路友军始终坐望的情况下;最终仅余饿的骨瘦如柴数百人时;方才城破而死。

  期间发生了许多“草人借箭”“城外奇袭”“诈降退敌”等可歌可泣的典故;最著名也最具争议的莫过于“杀妾以食军民”的故事。正是因为考虑到这个段子和兆头有些不好;打宋州前我才格外把苏苏给送走了;防止触发某些历史事件和成就。

  而在这个时空;那位穿越者前辈;显然出手于预了这位英烈级人物的命运;包括从河北亲自带兵南下救援;因此这位张中丞;最后没死在睢阳;反而以忠烈义勇之名在朝中青云直上;从军镇使做到节副、节帅、大都督;最终出将入相登阁为枢密使;成为梁公龙武系的重要政治盟友。

  而乙未之乱中;对于京畿梁氏倒台居中出了大力;事后又悔恨自杀的枢密副使张旬;便是出自其后人。期间时势迁变;可谓是令人稀嘘啊。

  话说回来;承光中兴之后;继立李唐大统的洛都朝廷;就在宋州置归德军;以刺史兼任军使;为河南屏藩之一。然后在后来洛都之变中;归德军因为站队的表现不佳;而差点被撤废掉;直到大梁北伐之后;作为参加徐州会战的外援;归德军大部在涌桥一战几乎全数覆灭;自此名存实亡。

  宋城;我回忆着这些种种;一边装作聚精会神的;正在逐一听取他们的抱怨;没错;就是抱怨;来自各地驻军的抱怨、可谓是反响如潮;都是在管理地方上遇到的困境和难题。

  毕竟;让这些三五大粗习惯拿刀砍人的军将们;去做那些拿笔杆子和书贴的官员文吏擅长的事情;委实有些勉为其难;没有些反响才怪呢。

  不过;把他们放到各地去秋收筹粮;也是某种政务雏形上的考验和锻炼;主要是为了将来治理地盘的需要;能够发掘出既能够领军又有治政潜力的人选。因此没有过多的指导和限定;只是派出些许擅长基本统计和书写记录的见习虞侯;作为当地的辅理。

  而是在有所限制和尽量避免使用军队作为暴力机器的前提下;让他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临机应变的想象力;来尽可能的完成任务。

  根据底下士兵委员会的反馈;手段比较聪明的;直接采取军管编户套用过去;然后按照人头支派需要;

  稳妥一点的就是按部就帮;本军对待破城后的老办法;把当地有所威望和影响的头面人物;强行从家里召集起来;然后给他们布置任务;直到完成才能放回去。

  比较粗暴的就是事先打听好谁的家业最大;然后直接上门讨要分派;派兵住在对方家中;就地督促整个进程。

  虽然有一些反抗、冲突和死伤;但是都在可以接受的范畴内;没有过多的滥施武力;也没有敢肆意扩大清算范围

  然后;底下反应最多的还是部队扩编后的连锁反应;之前是老抱怨人手缺乏;总觉得各种不够用。

  但是现在却是普遍在抱怨部队扩张的太快;因为按照现有相对成熟的操条和制度;培养合格的士兵和基层骨干;是需要相应的投入和时间;才能有所见效的;具体的人手就那么多;一摊薄开来;很多东西都没法跟上了。

  负责标兵团的穆隆主要反应是;通过标兵团培养出来的士官;周期颇长而数量都相当有限;这段时间被抽人换血的太厉害;已经影响到日常的运作了。

  而作为总训丨官的韩良臣;也难得表示出某种异议来;教导队的任务过于繁重;又是带队出外清剿;又是对内整训;实在有些疲于奔命不敷所用了。

  主要是军官和士官的培养;已经有些跟不上了;而部队的战斗力水准;很大一部分就是靠这些有经验的基层骨干和中坚力量。

  人的勇气和信心;是会相互影响和感染的;有这些基本点种子在;只要打过几场战斗的熟悉磨合;就可以可以很快形成整体的基本战斗力来。

  我的对策;就是把亲直团里的大半人手;直接借调支派给他们;作为暂时的替换和补充。反正不是在战地中;我个人的安危;也用不上这么多人来负责;没有必要闲着。

  然后是副材官孔吉吉抱怨;自从辅军接受了神彪军参差不齐的装备;而增强火器化比例之后;对于后勤维护修造的压力;那是水涨船高;翻了几番了。

  而他手下的军械小组;还要负责多种已经列装和预定投入的;制式武器的战地实验数据和细节改良。

  毕竟后勤军匠就那么点人;一下子变不出那么多合格的熟手;如果因为过渡操劳和疲惫;导致操作失误和差池;那是会要人命的。

  我只能答应他专门组织人手到各辅军大队去;进行现场的安全操作和保养的示范;然后把拆解清理搽试上油打磨之类的;日常简单维护和保养这一块;移交给士兵自行负责;好解放出更多专业熟手来;负责更专业的维修和改进实

  正当我分驻后方的部下们;正在和后续跟进的官军;相继移交出毫州、陈州方面的防务;当然撤走前;能帮空就尽量帮空的原则;帮助接防的友军“减减负”;带着满载的车马和蹒跚的人群;北上宋州的时候;我这里却又发生一件事情。

  江西行司居然派人来交涉;我第一反应是;难道我杀人劫夺的事情;就这么快就泄漏了?;然后才从片刻环路暗中不动声色的反应过来;他们恐怕什么证据都没有;不然就不是交涉这么简单了。

  随后我才知道;却是因为前期在争夺北军辎重队的纷争中;被我亢下来的那一团人;说实话;他们的效率也实在太慢了;等我敌人都打跑了战打完了;到现在才有所反应。

  然后我接到相应的文书;才知道就连这场前沿交涉;也只是附带的借口和幌子;对方根本不在乎这点人的死活;他们主要的目的;却是以比邻友军的身份要求我部提供协力;比如从许州出兵牵制汝州的后方;以间接帮助中路军;彻底打通都畿道外围的南部线。

  负责来书的也不是别人;而是结束了天南后方的闲投冷置;重新调到前线来的魏晨;他现在已经是中路大军的神卫军统制;兼汝南讨击使。

  他的来信除了叙旧;居然多少还有挖墙脚的意思;大抵是称赞了一番东南路这里人多势众;将星云集;但捎带了一下是竞争激烈也不容易混出头的情弊;而中路虽然补给东南路的规模。但在帅司说话管用的大人物里;很有些颜公的故旧;也对我颇为关注云云。

  暗示可以通过大本营的活动;想办法将我这只人马;以借调之名归列到中路军去;言称必有大用;凡钱粮淄给万事优先云云;显然实现也做过相应的工作;对于我部的尴尬地位;有所掌握。

  这个建议倒是让我很有些受宠若惊;又有些动心起来了;曾几何时我和我的人;居然成了别路帅司看上的香饽饽了;毕竟;据我所知的情况分析;中路军受挫于汝州一线;很是打了几个大战;前沿的军力有些紧张;如果借调过去;说不定还能够真的得到更多好处和重用。

  不过这也意味着放开眼前大多数;既成规模的基本盘和经营好的路子;跑到一个陌生的格局里去重新开始。我思前想后一时委决不下;还是决定暂时不予正面回应。

  给对方回了一封;只叙旧谊而不言其他;相信对方会有所明白的。然后以不敢擅专之名;把这封公文送到前沿军行司去;让上层的大人物们去踢这个皮球。

  然后新的军情传来;打下徐州后短暂蛰伏休整有日的前沿军行司;终于也再次大动了起来。几乎在两天之内;

  武宁军出沂州;天武左卫出兖州;踏白军入高州;海兵队登战密州;短暂的间歇之后;一时间兵火再起;战云密布;仅仅数天时间;地图上的战线就像被猛然突进了一大截;许多锋线直接推到了黄河边上。

  因此;我北方所面的曹州和珲州;倒是各种震动莫名自顾无暇;而令我方压力大减了。

  不过根据刘延庆那儿得到的内线消息对照;这次帅司的再次大动作;却是因为来自南方的援力;也再度抵达了。

  似乎是因为;很可能是今年来自海上的最后一次大规模补给输送;因此这次参与的船只格外多;甚至连东南沿海官私民间的闽船、浙船都被发动征调起来。

  同时在海州境内的六个大雄口进行装卸;正所谓帆幅如云;遮天蔽日;赫一时。走下来的士卒浩浩荡荡;如江河奔流汇海;装卸下来的物资可谓是堆积如山。

  另一方面则是来自后方江宁行在的某种压力;比如诸如“某只偏师都如此卖力;转战轻取数州;倒是帅司名下坐拥军制、镇号十数余;在打下徐州之后;却一直迟迟不见进一步的作为……”之类的训丨令。

  似乎是有人把我部的作为;给上达天听了;虽然不知道是处于恶意还是善意;或者只是某种功利性的有所利用而已;于是就成了压迫前沿军行司再度出战;某个临界点的催化剂。

  一直神隐在大后方的新军其他部队;也终于也随着后援抵达而正式参战了;新军中锋的初阵开场;就声势夺人击溃了河北兵渡河来援的先头;杀获各万而溺毙无算。

  因此;帅司以这些新加入的生力军为核心;专门编为一路别遣;由新军前锋;新军左锋;新军中锋三部;外加残缺不全的天武军;广胜军的余部;合计十七营人马;近两万员额;组成了所谓别遣河南讨击军。

  至于我这只新军右厢;则得到的命令是;短暂整备部伍后北上攻打珲州;同时协助另一路人马攻略齐州;就地建立防线。

  也就是说;我居然被调拨到北面的黄河边上去;就地防御那些来自河北的敌军;而将西面靠近都亟道的防线和阵地;移交给新建立的讨击别遣军。

  虽然有被人摘了桃子的嫌疑;不过中路军的协力要求;对于帅司似乎有所触动;因此也多少在其他方面采取了类似补偿的错失;来安抚和平衡我这只已经有些名气;而上达天听的外围偏师。

  于是;这次升格的是我这支部队本身;新军左厢游击部;增扩为独立番号的游击军;我除权毫州刺史并陈州观察使衔;改授归德军副使并宋州观察;以游击军统领的本职身兼之;如此下来我就得以;初步进入地方守臣资序的中阶;距离独挡一面的统制官;也就差一步之遥了。

  此外给与我个人赏钱五千缗;绢三百件;其余赏给自副将辛稼轩以降;军将官佐士卒;逐级递减而人人有份。此外还有犒劳全军的羊六百只;猪三千口;酒水果蔬于菜腊味等无算。

  不过仅仅这样;也不足以⊥我就范;所谓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不成绩要价更待何时。

  于是我适时让陆务观给我总结润色了一大堆;从现实到预期的困难和短缺;从士兵多数水土不服弊病不堪;到装备不全;钱粮匮乏;军械消耗过甚;事无巨细的列举了众多;没法马上开拔的苦楚和为难

  然后帅司方面一边严斥批驳;另一边为了催促我们上路;发文领开拔所需的粮草辎重一应优先共给;我所最缺乏的火药;再次得到敞开补充;一次就六千桶军用精研火药;其他铅锭、铁丸、及金属器具、备件无算。

  一直卡得很紧的兵员补充;也终于给松开了口子;不过必须先打下珲州之后;才能得到徐州方面的补充。

  好吧条件基本成熟了;要价满足的差不多了;我招还各部带队官;宣布北上攻击珲州;移镇黄河边上的命令;顿时一片哗然大喧;不满之情溢于言表;连毕竟奥倾向于服从命令的三营崔邦弼和大参陆务观;也没有什么话好辩说了

  而对我来说;则是某种军心可用的进一步标志。

 …

第三百四十一章 协力

  郓州;巨野泽之畔;波光千里;水荡绵连;已经被厮杀声所笼罩着。

  又一轮排射的震鸣像是吹过原野的无形风暴;当面之敌坚守的最后一点列阵;给吹的七零八落;在长短不一的尖锐喇叭声中。

  成群结队的战兵;喊着号子沿着节拍;保持着基本的队列;小跑加速穿过多次射击后积聚的烟霭;又一次将当前之敌;迎面捅杀驱赶的四散奔逃而去;然后又撞进下一重列阵中。

  用长矛戳刺拨打的那些盾牌;用刀斧冲击间隙更进一步的继续撕裂开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