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乱世太平王-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离石距离隰城县今汾阳近两百里,薛公岭就是横亘其间的一座不大不小的丘陵,是困扼晋陕的咽喉制高点,刘从虎与刘昂带领着的兵马有四千人之众,可以说是自己部族中的全部家底倾巢而出,正一路急行军赶去接应刘钦。他们选择了在夜半时分从离石城内突然发起了冲击,打了晋军一个措手不及,不到半个时辰,竟然以极少的伤亡代价冲出了包围圈,关键还是晋军用于围城的部队人数并不是很多,包围圈并不厚的原因。
行进到薛公岭山脚的时候,天色已经大亮,刘从虎对刘昂吩咐道:“传令,全军原地下马修整,派出游骑巡查,前推十里,看有无晋军伏兵。”
刘昂说道:“父亲,晋军总兵力不过比我们多出一倍而已,用于围城尚且捉襟见肘,哪有多余兵力伏击我们,天黑之前,我们要走出薛公岭,可不能再耽误时间了。。。。。”
刘从虎哼了一声:“为将者每遇大事必须要沉得住气,越是着急越是不能大意,游骑哨探侦查是大军的开路先锋,敌情不明的情况下,凭自己想当然就贸然进兵那是求死之道。”
刘昂心中虽然不服气,但脸上不敢表现出来,恭敬的应了声“是”,便转头布置哨探侦查的事去了。
刘从虎不敢有丝毫懈怠,军队虽然下马休息了,他却马不离鞍,人不卸甲,继续围着自己的营盘游走,看到军士们下马之后三三两两,东一堆西一块的围坐在一起,刘从虎不禁大怒,他强压怒火吩咐传令兵:“速命各营首领来见我。”
片刻功夫,几个首领便到齐,刚要行礼,被刘从虎拦住了:“你们自己看看,如果晋军此刻来攻,这个仗我们还怎么打?”
众人看了看东倒西歪的士兵,不禁脸上也是讪然,有人大着胆子说道:“昨晚连夜冲杀出了重围,将士们也确实是累了。。。。。。”
“这些是理由么?你们不是第一天带兵了,像这样不成营垒,不做防备,晋军如果此时杀到,不用打,我们立刻会成为一盘散沙。”刘从虎沉下了脸训斥道:“各自去整理自己的队伍,将马和车辆置于外围,结成车马防御大阵,一律不准卸甲,三通鼓罢整顿完毕,违令者斩。”
众人不敢再辩解,分头下去结营布阵去了。军鼓三通不到,四千人团团围住了中军大帐,将车马置于外围,人列于阵内,弓弩防御准备完毕,看了看井然有序的大阵,刘从虎脸上才露出了一丝满意的神情。
当马隆带着兵马赶到的时候,看到了缩成一团,如刺猬似防守得密不透风的车马大阵,心头不禁一凛。晋军没有骑兵,一路紧赶慢赶,当终于追上了刘从虎的时候,马隆还有几分高兴。按照他的预想,刘从虎急于赶路接应刘钦,一定是纵兵急进,队形不整,自己率领了一万多兵马,只要能追上对方的后队,死死咬住他们,刘从虎就必然要回援,那时,匈奴骑兵的冲击力和机动力便无法发挥出来,凭借步兵的近战优势和兵力优势,匈奴自然会溃不成军,在乱军中捉拿刘家父子自然是手到擒来。他没有想到的是,刘从虎在急于驰援刘钦的过程中竟然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不禁对刘从虎的带兵能力刮目相看。
两军相隔着两三里的距离,晋军便缓缓停下了前进的脚步,这也是弓弩无法射到的安全距离。匈奴各营的首领这才对刘从虎刚才紧急调整部署的举措由衷的钦佩。如果再晚哪怕一点点,晋军此刻若发起突然冲锋,匈奴只怕已经一败涂地了。
刘从虎焦急的问刘昂:“哨探回报前方军情没有?”
“还没有。”刘昂回答道:“父亲,现在该怎么办?是坚守还是发起冲锋?”
刘从虎不露声色,极目远眺:“你看到对方的中军帅旗没有?”
刘昂仔细看了看:“父亲,挂得马子旗,莫非对方的主帅到了?”
刘从虎哼了一声:“还真看得起我们,主帅亲自带兵来追,你立刻派出一队骑兵,绕过晋军防线,从他们侧后迂回赶到离石城,向单于报信,告诉他我们拖住了地方主帅,对方围城兵力一定空虚,让他派兵出城和我们一起夹击晋军,只要能杀了对方主帅,离石之战咱们就赢定了。”
刘昂迟疑了片刻问道:“父亲的意思是说,我们按兵不动,拖住对方,等待单于主力前来前后夹击?”
刘从虎点点头:“对方是步兵,也跑不快,所以他们现在不敢轻易撤兵,我们又有车马阵防御,他们想取胜也没那么容易,战机稍纵即逝,你赶快去安排人马给单于报信。”
刘昂立刻会过意来,不禁喜形于色,赶紧下去安排。
远远的看到匈奴骑兵大阵后方冲出来了两三百骑兵,远远的绕过自己的军营,往离石方向疾驰,马隆突然意识到不好,他立刻下令:“全军听令,盾牌手居前,弓弩手居中,长枪手居后,准备攻击。”随着金鼓之声交鸣,阵型迅速在做着调整。刘从虎下令道:“弓弩手准备,死守大阵,不许进攻,不许后退,违令者斩。”
两军的交锋从第一轮的弓弩对射开始,匈奴人境遇骑射,晋军有盾牌护身,这第一个回合竟然打了个旗鼓相当,只是置于阵外的马不同于人,虽然被牢牢的用拴马桩固定在原地不能动弹,但也是原地打转,不住的嘶鸣,很多中箭的战马轰然到了下来,阵型一阵大乱。刘从虎大声吼道:“固定马匹,严守阵型。此战只要拖住对手,我们就能胜利,不要舍不得战马。”
第九十一章 火攻破阵
匈奴人自幼长于马背,与马为伴,和马有着很身后的感情,刘从虎作为匈奴人,对这一点知之甚详,所以他咬紧牙关,命令部队以马做盾牌,抵住敌军的冲锋。
看到第一轮的进攻虽然引起了匈奴的骚乱,但很快他们就稳住了阵脚,马隆心中越发焦虑。他是百战老将,如何看不破刘从虎的意图。如果自己陷入了和刘从虎的对峙与胶着状态,刘渊接到报信之后,事情只怕要产生重大的变化。清洗刘从虎是内斗,打败晋军则是外斗,外斗不赢,刘渊才选择了投降,同时清洗政敌,一箭双雕。但如果有了夹击晋军主帅的机会,这个筹码就远远的要比干掉刘从虎重的多了。刘渊很可能会幡然变计,弄不好会倾巢而出,不顾一切的来包围和攻击自己。如果自己现在也去调动兵马来援,仓促之间就演变成了在这平原地带发起与匈奴的决战,而平原决战正是自己一直规避的情况,匈奴无论是从兵种还是单兵战力上都要优于晋军。如果自己现在撤退,一是不一定走得掉,搞不好还会兵败如山倒,就算走得掉,生擒刘从虎的计策就会全盘落空。就在这短短的一瞬间,马隆心头已经闪过了无数个念头。他明白这次他犯的最大的一个错误就是太低估了刘从虎了。自己根本没有预料到刘从虎竟然放弃了骑兵的战法,而改用防御的打法来对付自己,让自己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刘从虎拔出了佩刀:“全军冲锋,务必要冲破对方的大阵。”此时此刻,马隆已经顾不上生擒刘从虎父子的计划了,赶紧打败刘从虎,占据主动权,才是当务之急。
本来是一场追击战,突然演变成了对攻战,战前的部署和方案临机改变,晋军依仗着人多的优势发起了一轮轮的冲击,一万多人山呼海啸般的冲向了匈奴的车马大阵,狠狠的撞向了敌军的防御阵地。此时,弓弩手已经发挥不了作用了,如林的刀枪近身肉搏,血肉横飞,惨呼声不绝于耳,几轮的冲锋过后,匈奴人的阵地如在狂风中飘荡的一叶小舟,但奇迹般的就是岿然不动。两军阵前已经倒下了成片的残缺不全的尸体,鲜血浸染得土地一片腥红。马隆知道,两军作战,士气最为要紧,一而盛,再而衰,三而竭。如果陷入僵持状态,对于进攻方的士气来说,将是致命的打击。他将佩刀还鞘,随手抄起了一把长枪,吩咐身边的亲军营:“下马,准备加入攻击。”
亲军头领急忙劝阻:“大将军,您是三军主帅,不能。。。。。。。”
“少废话,执行军令。”马隆厉声喝道。
亲军营都是跟随马隆多年的心腹精锐,当然知道马隆的脾气,不再争执,纷纷下马开始做攻击准备。
突然之间,马隆的身边出现了一队人马,如一排江潮越过他们,滚滚涌向了匈奴的车兵大阵,马隆侧头看去,杨柯与唐彬并辔而来,冲向匈奴大阵的正是杨柯的一千精锐亲军营。
马隆大喜过望:“休烈,儒宗,你们怎么来了?”
杨柯来不及寒暄:“大将军,我让亲军营用火攻打开缺口,你下令前军暂退五十步,等大阵起火,再集中全部兵力,冲击刘从虎的帅旗,只要拿下了他,匈奴兵必然溃败。”
话音未落,亲军营已经抵近了匈奴大阵,突然停下了脚步,将一排排的黑陶罐临空掷向了匈奴的阵中,陶罐破碎之后,一股黑色的液体流了一地,黏黏糊糊,滑不留手。
马隆还没有弄明白投掷的到底是什么,但情急之下也不及细问,立刻下令让前军暂退五十步,随着鸣金之声大作,晋军前军纷纷脱离了和匈奴的接触,一时之间匈奴人都愣住了,战阵之前陷入了很诡异的短暂的寂静。
杨柯的亲军营不等匈奴人回过神来,投掷陶罐的军兵纷纷后退,从他们身后闪现出来了一排排弓弩手,每人的箭杆上都绑缚这丝绵之物,被黑色的什么东西浸染得漆黑,每个弓弩手的身边都有一个人为他们打着了火镰,转眼间,一排排火箭从天而降,落向了匈奴的大阵中,那些黑色的液体被点燃,立刻冒气了冲天的大火。
马隆看着匈奴阵中一片大乱,兴奋不已:“兄弟,多亏了你了,这些陶罐子里是些什么东西?”
杨柯看着在火中挣扎哀嚎的匈奴人,脸上却没有一点点喜悦之情:“这些叫火油,回头我再给你解释。大哥,下令进攻吧。”
马隆连连点头,随即下达了进攻命令,晋军这一次很轻易的就突破了匈奴大阵,遵照马隆的军令,各营的将领一齐扑向了刘从虎帅字大旗所在的方位,如几把尖刀一般,所向披靡,对于四周呼喊奔逃和各自为战的匈奴人,他们视若不见。这种集中兵力攻其一点的打法立见奇效,不到小半个时辰,已经杀透了刘从虎的亲军大营。还来不及反应过来的刘从虎举刀正要自刎,被一员五大三粗的晋军将领飞起一脚踢到了脸上,刘从虎重重倒在了地上,刀也脱手飞出,被一拥而上的晋军捆了个结结实实。
看着刘从虎脸上大大的一个脚印,那踢人的晋军将领骂骂咧咧:“你他娘的要是死了,老子不就白忙活一场了吗。”说完这句话,他一刀砍断了刘从虎的帅旗,对手下吩咐道:“跟老子一起喊,刘从虎死了、刘从虎死了。”
先是一个人的声音,继而是一群人,最后是上万人,“刘从虎死了”的呼喊声响彻云霄,还有一部分尚在苦苦支撑的匈奴人此时再也坚持不住,开始四散奔逃。杨柯看了看倒下的刘从虎帅旗,听到中军的呼喊声,知道已经大功告成,抱拳向马隆一揖:“恭贺大将军又打了个大胜仗。”
马隆哈哈大笑:“没有老弟你,还打个鸟的胜仗啊,走,咱们回营好好庆贺庆贺。”
第九十二章 阶下之囚
被去掉眼罩的刘从虎努力适应着突然变强的光线,眯缝着眼睛,一点点打量着周围的环境。
这也是典型的军帐,只不过军帐内的陈设与一般的统兵大将的营帐陈设得有点不同而已,极大的一个军案,军案之上有一半堆得满满的都是书,另一半有茶具,竟然还有一盆开得正艳的花,刘从虎不认得这是什么花,他这辈子干得最多的就是三件事,带兵打仗、喝酒吃肉、还有找女人。这三件事有以外的东西,他一般不太关心。但此刻,作为阶下囚的刘从虎突然发现,这盆花开得姹紫嫣红,竟然让人赏心悦目。
一个年轻人坐在军案的后面,正悠然自得的喝着茶。他看起来一点不像带兵打仗的将军,脸上没有胡子,样子看起来很清秀,比自己见过的很多女人还要清秀许多,只是当他的目光扫视过来的时候,刘从虎才从他的眼神中发现了一股很强大的威慑力,仿佛能洞穿自己的肺腑一般。
“我叫杨柯,是这支部队的监军,我不杀你,会派人将你送回中原软禁起来,有好房子给你住,有人伺候你,有好吃好喝的供着你,除了不让你逃跑,其他的和你在自己家里没什么两样。还有一点,你不能自杀,否则你的儿子刘昂就会给你陪葬。”年轻人的话很简短,但十分有效,刘从虎一直在找机会自杀,在他心中,雄鹰必须要在天空翱翔,如果像麻雀一样被人关在笼子里,那还不如痛痛快快的死掉算了。而自己就是匈奴人中的雄鹰,怎么可能忍受被人捉住,关进囚笼的这种羞辱。但儿子刘昂的命此刻就在对方手中,这个年轻人谈论自己儿子的生死就好比随口聊家常一样那么轻描淡写,不过刘从虎一点都不怀疑他话里的真假,作为高高在上的当权者,刘从虎心里明白,人命在他们眼中一点都不值钱。
杨柯打量着眼前的刘从虎,心里有着说不出的厌恶,但脸上依然习惯性的平静如水:“我知道你是这场战争的鼓动和发起者,甚至刘渊也不得不向你暂时屈服,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一万多人为了你个人的私欲送了命,我很想送你去给他们陪葬,但你还有价值,所以我不得不留着你们父子的命。”
刘从虎刚想问为什么不杀自己,杨柯就直接了当说出了原因,这让刘从虎第一次感觉到了自己的渺小,渺小得如同一粒尘埃,对方自说自话的时候,将自己完全当成了透明的空气一般。
“如果有一天,刘渊要是敢发动对中原的战争,我就将你放回去,让你们内斗,你肯定在想,我为什么要听从你的摆布。顺便告诉你,你落到今天这个下场,罪魁祸首不是我,是刘渊,你看看这个就明白了。”杨柯说完,将刘渊送来的那一封箭书丢到了刘从虎的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