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乱世太平王-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哦?那下官可得要去问个安,监军大人为国家操劳。”

    马隆沉吟了片刻:“监军正在出疹子,所以四面不能通风,为防疾病流散,中军营也被大人的亲兵封锁了,连本将无事也轻易不去探视,不过大人乃朝廷礼官,理当请见。”说完这番话,马隆做了请的手势。

    礼部官员听说是出疹子,心下先自肝颤了几下,但话已出口,哪能收回。何况此来明面上是奉旨宣读朝廷迎军礼仪,以示对得胜将士的荣宠与重视,暗地里就是得了司马颖的嘱托来刺探情报的。于是乎咬咬牙,跟着马隆和唐彬一起奔中军营而去。

    隔得老远就看到兵卒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将大军与中军营远远的分开,戒备十分森严,一座巨大的中军营帐四周包裹得严严实实,密不透风,六七个随军的医官正在帐外熬煮这汤药,浓烈的汤药味道在空旷之地也随风飘扬,十分刺鼻。营帐中偶有进出的随身亲兵全身上下也包裹得十分严密,头上绑着面巾,只露出两个眼睛。这一副场景立刻震撼了礼部官员,他硬着头皮走到大帐门口,恭声道:“礼部侍郎赵瑞奉旨探视监军大人,监军大人为国操劳,万岁褒奖有加。”

    那名随身亲兵撩起了小半扇帐帘,赵瑞从缝隙中看去,帐内的军榻上横卧这一个年轻人,一袭白衣,身形修长,脸上隐约可见微微的疹子,擦抹了厚厚的药水,大帐中也是药味弥漫:“谢万岁体恤下臣,柯身有恶疾,不便款待大人,请大人见谅。”

    赵瑞等得就是这句话,假惺惺的又安慰了两句,便如遇大赦般逃离了大帐门口,临走的时候,看着熬药的医官,突然灵机一动,对马隆道:“差点误了大事,临来之时,万岁口谕,听闻监军大人染病,随军太常毕竟比不上宫中的御医,令下官将监军大人的药房和熬煮得药渣带些回宫,让御医会诊和审定一下药方,再将诊治的药火速送到军中来。”

    马隆呵呵笑道:“如此甚好,只是要有劳赵大人了。”

    几个御医围着药渣会商了良久,推举其中年纪最大的一个钱太医开了口:“王爷,这生麻黄、芫荽子、西河柳、紫浮萍是用来煮沸蒸熏,继而外用的,这三黄石膏汤和犀角地黄汤配着人参是内服的。这两副药是用来治麻疹的”

    司马颖哈哈大笑道:“几位不愧是御医圣手,正是用来治麻疹的,小王有一个至交好友,突发此疾,只是人不在京城之中,还要烦劳几位先生开一具良方。”

    “王爷,只是没有问诊,不知轻重如何?有没有寒热,我们也无法用药啊。”

    司马颖这才将药房递了过去:“这是我那位朋友的医方,诸位先生据此可以用药么?”

    钱太医接过了药房,和几个同僚商量了片刻,便笔走龙蛇,开出了药房:“王爷,您这位朋友据医方来看,应是寒热渐退,热降疹收,此时宜养阴清热,给您朋友诊治的先生手法过猛,我们斟酌了一下,换用这副药应该能对症。”

    “几位先生是高人啊,凭着医方就能断人手法,给我这个朋友问诊的是随军的军医,他们治跌打损伤是内行,但这寒热之症,恐怕就力有不逮了。”司马颖接过药方,转头吩咐管家:“来人啊,速速去采办这几味药材,用快马递送军前,不得延误。”管家应诺,即刻操办去了。

    送走了几位御医,卢志从堂外踱步进了客厅,司马颖说道:“礼部赵大人带回来的消息很准,杨柯确实是在出疹,他所用的汤药也经几位御医验看过了,就是治出疹的药。这下你该放心了吧。”

    卢志沉思片刻道:“按道理,王爷此次的布置是万无一失了,但下官始终觉得有些担心,要多做一手准备。毕竟是生死之搏,差之毫厘就谬以千里啊。”

    司马颖问道:“你还有什么主意?”

    卢志压低声音在司马颖耳边低语了几句,司马颖脸色微变:“大庭广众之下,这样做岂不是授人以柄?”

    “王爷,我们备而不用,如果真到了用这招的地步,宁肯授人以柄,也要一招制敌,小心行的万年船啊。”

    司马颖凝重的点点头:“你在我府里头挑人吧,此事就交给你亲自操办,事机一定要密。”

 第一零八章 千钧一发

    杨芷将王祥的奏章递给了张华:“两天之内,这已经是第三道奏章了,这个老王祥是要干什么啊?”

    张华结果奏章,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从容回复道:“太后不必担心,在这个节骨眼上,王大人连着三道奏章,意思其实很明显,是在向太后表明心迹。”

    “表明心迹?表明什么心迹?”杨芷不禁有些疑惑。

    “太后想想,最近朝中暗流涌动,藩王与士族蠢蠢欲动,王大人这个请辞的奏章为什么早不上,迟不上,偏偏在这个时候上,而且一连三道坚辞太后的挽留,其实是在告诉太后,他是和士族划清界限,最起码也是不想掺和到眼前的朝局之争中来。”张华耐心的解释道。

    杨芷细细一想,确实如此:“依张大人之见,哀家该怎么办?”

    “太后只需驳回,继续挽留,他辞几次,您就留几次,朝局评定之日,他自然就不会再辞了。”

    杨芷点点头:“就这样办吧。”说完,转头看了看蒯钦问道:“大军班师之后迎接的事宜现在办得怎么样了?”

    蒯钦恭声道:“启禀太后,一切准备妥当,而且出奇的顺利。cd王十分卖力的筹备迎接大军凯旋的事,自告奋勇充当天子迎军使,届时杨太尉也会亲自去迎接,臣反而插不上手了。今日臣领太后懿旨巡视了一遍,礼部、吏部均已准备妥当。”

    杨芷沉吟了片刻问道:“唐大人和文候回朝了没有?”

    “还没有,唐大人只是差人给臣来了一封信,说回乡之后病体沉重,还需要将养一些时日,一待病体康复,立刻回朝。文候巡查京都近卫军营,非十天半月时间不可,现在行程估计刚刚过半。”张华回答道。

    “不知道为什么,哀家今日老是觉得有点心绪不宁。”杨芷看起来有点心事重重。

    刘伶劝慰道:“太后今日想必是过于操劳了,还请保重凤体,朝中的繁杂琐事,臣等愿为太后分忧。”

    “有劳几位大人费点心吧,临晋侯身子不适,哀家也想去探探病。”杨芷听到这句话,略微有点宽心,毕竟这些人都是弟弟杨柯千挑万选出来的近臣亲信,办事也比较得力,所以,尽管心中有点没着没落的,但还是有自知之明,如果他们想不到和疏漏的地方,自己也未必能考虑周到,与其空费心力,不如让他们放手办差。

    三人一起辞出了大殿,一路往宫城大门方向而来,刘伶看看四顾无人,压低声音对张华和蒯钦道:“两位大人,可觉得有些不对劲么?”

    张华是厚道君子,玩弄权谋本非他的长项,蒯钦虽然办事尽心,但机变不足,听到刘伶的这句话,均不由自主放慢了脚步,诧异的问道:“有什么不对劲?”

    “cd王此次办差如此积极,任劳任怨,我们几乎没插上手,他就将迎接大军的事情弄得面面俱到,井井有条?”刘伶说道。

    “也许是cd王刚来京都,急于借着这个机会向公子示好,也好让自己能在洛阳站稳脚跟吧。”蒯钦说道。

    “不对。。。。”刘伶缓缓的摇摇头:“cd王素来都是心高气傲的性子,身份又尊贵,当年贾谧权倾天下,贾后一手遮天,他都敢当面泼贾谧的面子,这不是他素来的个性。”

    张华沉吟片刻问道:“刘大人的意思是?”

    刘伶深吸一口气,仿佛下了很大决心似的开口说道:“适才我是在宽太后的心,但我隐隐觉得不对劲。一来近日cd王与士族往来频繁,据朝中传闻,这一行人还专门泛舟洛河之上饮酒作乐。cd王折节与士族下交,必有所图。二来杨太尉与临晋侯公然反目,引得朝中大臣公议沸腾,人心思变。三来张子平处报来的消息越来越少,我们竟然如聋子和瞎子一样,完全不清楚对方在打的什么如意算盘。”说到这里,刘伶停了一停:“还有,老夫子称病归乡、文候巡视近卫军营同时发生,而且在公子班师,cd王入京,杨太尉和藩王士族走到了一起这几个大事交汇的当口,他们和公子竟然都好似视而不见一般。这些事每一样单单一件,都不是了不得的大事,但这么些事碰到了一起,就一定是大事了,我们竟然都摸不着头绪。”

    蒯钦心直口快:“如果有什么变故,公子不可能不告诉太后,可你看,连太后都毫不知情,老刘是不是太多虑了?”

    张华将刘伶的话放在心里揣摩来揣摩去,心中暗暗心惊,他虽是君子,但君子与小人最大的区别就是在于不会将人性朝着最坏的地方去想,而不是因为小人的计谋就一定要比君子告上一筹。诚如刘伶分析得那样,这些事情每一样拆开来看,都不值得大惊小怪,但碰到一起来了,就十分反常了。张华皱着眉头,极力思索着,想在这些看似互不相干的事情当中找到相互关联的线索,这样一来,越想越深,越深就越是惊心动魄,张华突然蹦出一句话:“不好,这里面只怕有着天大的阴谋。”

    张华一向厚重端方,老成持重,从不大言,突然冒出这么一句话,不仅是蒯钦,连刘伶都被吓了一跳,两个人,四只眼睛齐刷刷紧张的盯着张华。

    “第一,这件事情一定要对太后保密,让她安心如常,不要流露出一丝一毫的异常之处。第二,蒯大人你和裴瓒还有些交情,待会你就去他府上走一趟,以访友喝酒为名,暗中探探他的虚实,但千万不能打草惊蛇。至于刘大人,你在洛阳交游广阔,务必要设法打探一下cd王与士族近日都有什么样的风闻和消息。如果有重要的消息,立刻派人十万火急送至公子军中。”张华面色凝重的向两人一一交代。

    “张大人您呢?”刘伶问道。

    “我要派人火速出京都,立刻赶到公子军中向他面陈此事。如果老夫没有料错的话,洛阳城中我们此刻已经调动不了一兵一卒,权柄尽数归于cd王和杨太尉之手了。”张华看着宫城上方渐渐笼罩的苍茫暮色,自言自语的说道:“我就坐镇宫城,无论如何都要保住太后,太后如果有什么闪失,公子的根基就毁了。”:appxsyd 

 第一零九章 声东击西

    烈烈旌旗一片肃杀,数万将士陈兵于城门之下,除了偶尔的战马嘶鸣,三军鸦雀无声,一众将佐在马隆的带领之下齐齐的站在军前,众亲兵护卫的杨柯的车驾就在身旁。司马颖宣读完诏书之后,三军山呼海啸一般的回应之声气贯长虹,声振寰宇,看着这难得一见的壮观场面,司马颖心中却没有多少新潮澎湃,眼睛一刻也没有离开过封闭得严严实实的杨柯的车驾。

    随着马隆一声令下,除了随同自己参与陛见的七八个受封的高级将领之外,其余将校各归其位,军令之声此起彼伏,大军分作几路,如黑压压的潮水一般退去。

    礼仪官高声唱道:“万岁有旨,着大将军马隆、监军杨柯及一众十一人入城受封。”

    马隆带队,领着部下,带着亲军护持的杨柯车驾缓缓步入了洛阳城,时间刚过正午,司马颖抬头看了看城楼,刺眼的阳光照射着城头的旌旗,一片血红。

    禁军护卫之下的一众人进了宫城,适才夹道相迎的百姓刚刚散去,往来不绝,顶盔带甲,全副武装的禁军如同从地底下冒出来似得,刚刚欢声笑语,一片祥和的气氛荡然无存,洛阳的各处城门随着“吱吱呀呀”的声音纷纷关闭,城楼和街道之上,满是军兵。直到马隆等人入了宫城,宫城也开始四门紧闭,朝臣和百姓们隐隐都察觉到了有一丝异样。

    马隆等人进了宫城之后,才发现偌大的广场之上除了迎风而立的司马颖的上千亲军,竟然空无一人。

    “王爷,这是。。。。。。。”马隆的眉毛拧成了一个疙瘩。

    司马颖不动声色的看了看一旁的礼仪官,礼仪官大声喝道:“黄门宣旨。”

    亲军之中一人越众而出,原来是一名宣旨的太监黄门,手捧圣旨,高声宣读:“万岁有旨,革去马隆以下十一人兵权,着即交出符印,暂由cd王代为掌军,监军杨柯有不臣之心,锁拿下狱。”

    话音未落,司马颖的亲军立刻将车驾围了个水泄不通,护卫车驾的杨柯的亲兵立刻被控制住了,也没人反抗。

    “王爷,这人是个假冒的。”事先负责带队抓捕杨柯的人见过杨柯,打开车门的一瞬间就发现了不对,也顾不得什么出疹传染了,将冒充之人一把从车里拖了出来。

    司马颖猛的扑了上去,也顾不得什么王爷的体面了,刚才的沉稳淡定和风度翩翩荡然无存,死死的抠住那人的脖领子,双目血红,声嘶力竭的吼道:“你是谁?杨柯在哪里?快说,快说,否则,本王灭你九族。”

    看到那个冒充杨柯的人一言不发,卢志冲上去拉住了司马颖:“王爷,不过是杨柯的一个死士而已,问他也没用了,咱们命悬一线,中了圈套了,立刻去万岁寝宫,万岁可以救我们。”话音未落,潮水一般的禁军突然从广场四周的宫殿内涌了出来,将通往皇帝寝宫的要道堵了个严严实实。

    “杨大人,杨大人,杨济呢?他怎么没来?”司马颖心中抱着一线希望。

    卢志大吼道:“咱们上了杨济的当了,他是渔翁得利,咱们和杨柯一个是鹬,一个是蚌。王爷休要慌乱,进宫的路堵死了,速速下令亲军护着我们退回王府。”

    司马颖一屁股坐在了地上,面如死灰。卢志不由分说,大声命令亲军道:“赶快搀着王爷,速速冲出洛阳城,回到军中,咱们还有希望。”一众亲兵架起了瘫软在地上的司马颖,亡命的向宫城外冲去。防守宫道的禁军也无人上前阻拦,任由这些人逃出了宫城。

    马隆和唐彬等人此时反而成了壁上观的看客,一直冷眼打量着司马颖的亲兵和皇宫禁军之间形势的风云变幻。

    “太尉有令,各位将军请暂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