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贞观帝师-第2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夏鸿升笑了起来,觉得此刻少了一份冷清,多了一丝娇嗔月仙极为罕见,却因而更显得有种意外的风情。放在后世里面,或许这就是反差萌了。

    “绿蚁新焙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夏鸿升提起小火炉,往月仙的跟前凑了凑,然后笑着吟咏道。

    月仙又抿嘴笑了,轻声说道:“若是公子想要小酌几杯,奴家自当陪着公子。”

    大雪纷纷扬扬,标志着一年又到了岁末。

    (期考复习、考试、评卷、填通知书……期末的这一堆活,到今天总算是彻底结束了。明日开始恢复每天六千字更新。)
………………………………

第375章 朕请你们吃火锅

贞观二年的第一场雪,断断续续的一直持续了四天的时间,这才总算是放晴了开来。不过虽然天放晴了,可这温度却并没有上去,风刮在脸上跟刀子割似的,冷的人连打雪仗的心情都没有。夏鸿升鼓了好几次勇气,这才从充满暖意的房间中出来,锁着脖子直冲上了马车。马车上有红泥小火炉,夏鸿升抱着它的心都有了。冷,天太冷了,什么世纪寒潮百年难遇之类的都弱爆了,在没有棉衣没有羽绒的大唐,只能靠着皮裘子一层一层的裹,夏鸿升都快要把自己包裹城北极熊了,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直奔皇宫里面,李老二正在丽正殿里陪老婆,长孙皇后生了李治没有多久,今年又这么冷,李老二跟长孙皇后是有真感情的。

    丽正殿里面比夏鸿升家里还暖和,最大号的煤炉子摆了好几个,夏鸿升暗道李老二**,腹诽了好一会儿,李世民才从后面出来。

    “微臣拜见陛下!”夏鸿升躬身行了礼。

    “今日非是朝会,你就不必多礼了。”李世民摆了摆手,说道:“你今日前来,可是专利法已经草拟好了?”

    夏鸿升点了点头:“是,微臣草拟好了大唐专利法案,特来呈于陛下。”

    “好!夏卿辛苦了!快给朕看看!”李世民闻言一喜,立刻说道。王德匆匆过来从夏鸿升手中拿走了手稿,呈给了李世民。李世民接过手稿,说了句:“王德,给夏卿赐坐。”

    夏鸿升在旁边的煤炉子边上坐下,李世民拿着手稿仔细看了起来。厚厚的一本手稿,李世民静静的看,夏鸿升也静静的等……得爬在煤炉子上面睡着了。

    “侯爷?侯爷?”

    夏鸿升迷迷糊糊的睁开眼睛,就见王德那张老脸杵在旁边看着自己,这才惊醒过来,想起了自己是在皇宫里面。连忙坐起身子来,就听见李世民说道:“夏卿这段时间编纂此法。着实累坏了啊。”

    “臣失仪。”夏鸿升赶紧起来躬身说道。

    李世民摆了摆手:“无妨,夏卿一人编纂此法,其中劳累,朕想想也能制动啊。专利法朕已经通篇看完。很好!若以此法行之,我大唐当再出无数公输班之才。先前,朕和朝臣们,都太过于忽视这一方面了。自从你出现之后,朕就一直在反思。朕总能从你的身上看到拥有他人所不知道的东西所带来的好处。制盐之法。只有你知道,你不拿出来,就不会现如今大唐百姓不缺盐吃的局面。茗香居的新茶,只有你会,其他人便做不出来,你就可以独获其利。白酒、玻璃、蜂窝煤……无不如此。往大处看,百炼钢,大唐会做,突厥不会,所以突厥的兵锋不如的大唐。养马驯马。突厥人会,大唐不如突厥,所以大唐的战马不如突厥的战马。从汽油做出来之后,朕更加深切的体会到了技艺的重要性。我大唐拥有制作汽油的技艺,其他国家没有,那就只有我大唐能做出来,自然只有我大唐拿这东西去烧他们的份儿了。技艺之领先,威竟然若斯,此前是朕和朝臣们都没有想到的。但愿这专利法案,能让我大唐有更多的技艺!”

    “会的。陛下。”夏鸿升点了点头:“咱们大唐从来不缺少聪明的能工巧匠,只要朝廷拿出来了保护他们,保护他们的成果,支持他们的态度。那么这些人就会像是进入狂欢一般,引发大唐各种技艺爆发式的出现。未来的大唐,将会拥有大量的独有而先进的技术。”

    李世民目光灼灼,捏着手中的手稿,转头对王德说道:“王德,传三省首臣即刻入宫。朕有要事相商!”

    “大家,这会儿……”王德提醒了一句。

    李世民哈哈一笑,说道:“却是朕心中激动,忽略了。先去传膳,这么冷的天,中午吃火锅好了。去告诉他们,朕今日请他们吃火锅。”

    王德躬身行礼,然后匆匆出去传旨去了。

    不多时,火锅就被张罗了起来,三省的大佬也陆续到达,李世民让众人坐下,火锅咕嘟咕嘟的翻滚着,下去了一锅肉类之后,李世民笑了笑,对众人说道:“今日召集众卿前来,是想要给众卿看一样东西。”

    说着,李世民将手稿拿了出来,交给了杜如晦。杜如晦接过手稿来,与众人相视一眼,然后低头看了起来。

    先大略的翻看了几页,杜如晦抬起了头来,惊讶的看着李世民,行礼说道:“陛下,这是……”

    李世民笑了笑,抬手拿起筷子亲手给杜如晦面前的碗中放了一片肉片来,说道:“朕欲新定一部律法,旨在鼓励世人拿出自己的独门技艺,让世人敢于、乐于去做出更多如马刀、马掌、百炼钢、乃至于汽油等有利于我大唐的东西来。杜卿手中的,正是大唐专利法之草案,今日召见众卿,是想要同诸位一同商议,完善此法,以便施行。”

    “谢陛下!”杜如晦合手行了礼,略微有些惊讶。不仅是他,听了李世民的话,众人都有些吃惊。听李世民的语气,是已经决定了要用这部律法了。所以只是让他们都看看,一齐分析推敲,让这部律法更加完善。而不是同他们商议要不要使用这部律法。

    “朕有一个想法,告诉给你们,大家一起看看能不能行”,和“朕有了一个决定,告诉你们一声,准备着实施吧,顺便提出点看法,补充补充”,这是两件截然不同的事情。

    于是众人都又齐齐看向了夏鸿升,他也这里坐着,而且显然已经来的比他们久多了,众人就知道这一定又是夏鸿升的缘故了。

    夏鸿升笑了笑,解释道:“诸位大人想必也知道,也不怕几位看不起,在下庄子上有个煤场,这冬日里烤煤炉子的蜂窝煤,就是出自在下之手。此前,云中有个落魄的子弟,在长安见识过,回去云中之后就有模有样的学着做了。不仅做了,还拿去贩卖,可他又不大会,所以卖出去的蜂窝煤难以烧着,又极易碎,不仅坏了我的蜂窝煤的名声,也抢占了我的生意。虽然在下并不在意,派人去将烧煤的技术都传授给了他,收取了他一文钱以作传授蜂窝煤技术的代价。不过在下却由此想到了另外一些事情。那就是自古以来,朝廷都缺乏对于个人独有之术的保护,因而造成了人们习惯于将独门的东西隐藏起来,只传血脉之亲,而不广为人所用。就拿药方来说,听孙神医与何太医说过,自古以来不知道有多少良方失传,造成了现如今不知道多少的病症无法可医。盖因这些独门的良方被私藏起来,以保全执方者的利益,却因不为人知,而其后继无人,因而失传。”

    李世民笑着点了点头,示意夏鸿升继续。

    于是夏鸿升继续说道:“诸位伯伯也都知道,在下鄙薄,张口闭口的都好讲一个利字。所以在下细细想来,若是能够保证这些持有独门的记忆或者其他的有用的东西的人,他们将这些独门的东西公开之后,利益仍旧能够得到保证,且获利比私藏起来自己死守着获利更多的话,那岂不是他们就不愿意藏起来,反而愿意拿出来了?所以,在下才想出来这么一个办法来,通过朝廷立下律法,以律法保护其独有的成果,如此一来,有了朝廷的保护,这些人便敢于将自己的东西拿出来了。如此,这些人得到了利益,大唐的百姓得到了好处,朝廷也能够对民间出现的新的技术及时获悉,针对其用途确定是否推广,对这些民间的技术和独有的知识形成管控。”

    众人听了夏鸿升的解释之后,点了点头,然后又从杜如晦的手中拿过来手稿,也都先粗略的看了一遍。

    “夏侯,老夫有一个问题。”房玄龄粗略看过一遍之后,说道:“此法之中既然说了,个人所独有之技艺或其他事物,需先行向朝廷申报,经由朝廷组织人员评审,对其进行分析和判定,确定其是否有用,确定其是否属于申报者先有或独有,通过之后,方可授予其专利之权。,老夫对其他并无异议,只是对此,不知该由何处进行评审?”

    “在下是这么认为的,可以单独成立一个联动式的部门,人员从六部之中抽取,组成一个专门来评审专利的机构。该机构为专利的评审和签发机构,若有人申请专利,须先将申报之项目上报,该机构按照其专利的原理和用途,再临时调取相关方面的朝廷人员一同进行评估,若是不能通过,则予以驳回,若是能够通过,则上报陛下,然后下发朝廷特制的专利文书,授予其对申请项目的专利权,则其申请专利成功,专利权收到朝廷和律法的保护。”

    房玄龄捋须想了想,然后点了点头:“如此,倒也可行。若此法行之,日后专利定然多种多样,许此部门从他部临时调取之权,当可应对。”
………………………………

第376章 欣喜若狂

一顿热气腾腾,吃的人汗流浃背的火锅下来,李世民和三省的大佬们就已经就颁布和实施大唐专利法案完成了讨论。然后用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包括李世民自己在内,众人将这部法典中间扔存有的漏洞仔细挑拣,也是夏鸿升编纂的时候用心,这种漏洞并不多。

    到夜幕降临,众人这才结束,李世民做出了决定,下一次朝会,就会宣布公布这部大唐专利法案,过完年,贞观三年的元日正式开始实施。

    临离开皇宫前,李世民给夏鸿升放了个假,说是他一个月来编纂出来了这部完备的法度,十分辛苦,所以让他明日早晨可以不必早起上朝,接下来的几天也可以在家中安心休息。夏鸿升自然巴不得了,当即谢过了李世民。

    回到家中,已经是日落之后了。

    老实说,专利法案的通过,带给夏鸿升的高兴劲儿,比之前发现治疗疟疾的药物更大。

    这个时代,再也没有能比他还了解先进技术的重要性的人了。

    后世里面,中国所经历过的苦难就是深切的教训。两千人的八国联军能够让十九万的清兵溃不成军,几艘军舰就能够震慑一个四万万人口的泱泱大国,极尽侮辱。

    倘若没有闭关锁国,倘若工业革命发生在中国而不是欧洲,那不知道又会是一番如何的景象。因为没有技术,中国吃了太多太多的亏和苦。

    正是尝过这种剧痛,才深切认识到了这一点,后来的中国人才憋着一股劲儿,靠自己做原子弹,靠自己做氢弹,靠自己做神舟飞船,靠自己探月,靠自己做“天宫”……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科学,没有先进技术,那就只能一打就垮,任人宰割。

    在绝对领先的技术面前。人力、武力、努力……这些都是浮云。数千艘的阿拉伯战船,被拜占庭人只用几艘破旧的民船,以石油做的希腊火烧的只堪堪逃回去了两艘;十九万人的天津守军,别两千人的八国联军一路追杀的溃不成军,致使北京陷落。圆明园被焚毁……无数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例子,全都是明证。

    所以夏鸿升高兴啊,大唐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以立法的形式鼓励和保护技术发明的国家,专利与其所带来的利益,可以成为推动民众技术发展的强大动力,同时专利和其所带来的利益,也可以有效的保护和传承技术,或者是还未成形只有雏形的简单科学形象和概念,使之可以进一步的发展。

    大唐将成为技术研发人员的天堂。这带来的不仅仅是大唐境内技术的井喷,更有对其他国家的技术人员的强烈吸引。就像二战时的美利坚吸引了无数欧洲战场的科学家一样。其他国家的先贤,也必定被这一片科学与技术的温床所吸引,纷纷投身大唐。

    然而这只是第一步。技术需要靠理论的支持,而古代的中国却恰好并没有一套完善的形式逻辑思想,很难产生严密的理论武器。

    之所以回出现李约瑟难题,在古代中国没有产生近现代科学,中国古代的一切技术只能归结为经验技术,而非科学技术,就是因为缺乏对科学的一种理论性的支持。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那就是:希腊哲学家发明形式逻辑体系以及发现通过系统的实验可以找出因果关系。而在古代的中国,所有的技术出现的原因都是因为在经验的基础上更加的有效和实用。这固然可以让技术更加贴近日常生活,让技术更易于投入实践而方便人们生活。可是也就只是止步于此了,因为没有理论的支撑。所以难以更加深入,也就难以发现其中暗藏的规律。所欠缺的,恰恰正是这种“形式逻辑体系和通过科学实验发现因果关系”的基础。

    所以在专利法施行之后,夏鸿升会进一步搜集西方的哲学、思想、自然科学方面的著作,引入大唐,让更多人了解。这不是看不起大唐原有的哲学思想体系。而是一种兼容并包,共同发展。东方思维方式通常不注意思维工具或手段的理性研究和系统锻造,而是注重工具的直接使用。西方思维则不同,他们固然注意术的研究,注意思维手段及其他手段运用的研究,更注重工具的系统的锻造。夏鸿升此举,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是引入思想,引起争鸣。百家争鸣,才会因碰撞产生思维的火花,才会发展。

    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自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其他的诸子百家都已经渐渐消亡,或许隐藏在少数人的大脑深处,却不敢展露。夏鸿升也希望以此重新唤出他们,重新缔造出一个百家争鸣的局面。只是这一次的争鸣,夏鸿升为它制定了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