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贞观帝师-第2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幽飒眼中流出了一滴泪来,却默默的点了点头。

    看来她真的被镇住了。

    一连半个月无法合眼睡眠,这种痛苦和折磨是根本无法想象的。纵是她是意志坚定的刺客,也经受不住这样的折磨。

    “念在你有所招供,我会帮你说几句话的。今后也不会再受折磨。你只是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别想太多,安心养伤。”夏鸿升对幽飒说道,然后又对郎中交代:“她多日未眠,因而焦躁,给她开一济安神的方子吧。”

    “是!”郎中点头。

    夏鸿升从石室出来,同段瓒一起回去了营帐之中。

    段瓒挠了挠头,对夏鸿升说道:“兄弟刚才说的,为兄都记在心里了。兄弟说的对。即便是为了得出情报而使用了非常之手法,可那些手法用在人身上本身就终究是不好的。不过,为兄也不后悔,为兄是为大唐。而非是一己之私,所以问心无愧!”

    “小弟自然知道段兄是为了大唐。小弟也没有反对段兄用这些手法啊。”夏鸿升点了点头:“只要段兄明白这些手法是不好的,别滥用,只有在万不得已的时候才用,就可以了。小弟所担心的。不是那些犯人,那些犯人跟我有何干系。而是段兄你,小弟可不希望段兄变成一个不择手段毫无仁心的残酷鹰犬。”

    “哈哈哈哈,原来如此!”段瓒笑了起来:“不过,接下来怎么做?那个女贼首旁的地方不藏,偏偏藏到了你的故乡鸾州,分明就是在搞甚子针对你的阴谋。定然是你破了李建成乱党,她心中忌恨于你,意图报复了。我看,这事儿还是得尽快报于陛下知道。”

    “可我在鸾州城。除了几间破屋,也没有其他甚子了。”夏鸿升摇了摇头:“此女心思难测,诡计多端,我也猜不透她要干什么了。那女刺客怎么说?”

    “她只说是姐姐去哪里她就跟到哪里,却不知道为什么要去那里。”段瓒摇了摇头,说道:“说看她姐姐自从被你挫败了之后,就一直苦闷不乐,纵酒消沉,于是就心生恼怒,想要来刺杀了你。报了仇,她姐姐就能重新振作了,于是就只身前来刺杀你来了。”

    “苦闷不乐,纵酒消沉?”夏鸿升皱了皱眉头。幽姬恐怕不是这样的人吧?以她的性子,失败之后再次策划其他的阴谋,夏鸿升相信,可若说是就此消沉了,夏鸿升可怎么都不信。摇了摇头,想不明白。夏鸿升又说道:“不管怎么说,既然已经问出结果来了,那就禀报给陛下吧。若是知情不报,陛下定然会怪罪。报给陛下之后,再怎么做,就有陛下定夺好了。”

    段瓒点了点头:“也唯有如此了。”

    夏鸿升从间谍营离开的时候,已经是天亮了。离开之前又去看了看那个女刺客,她已经沉沉的睡了过去,以她刺客的警觉,夏鸿升唤了她好几声也唤她不醒,于是就离开了。

    一路上都在想为什么幽姬会藏到鸾州去。想着想着,就跑题了,心说这个幽飒简直就是一个坑队友的,本来两个人藏的好好的,结果她自己非要偷跑出来报仇,结果这一下不仅自己被抓住,还供出了幽姬来。本来,一直找不到,也便罢了,她只剩下一个人了,能掀起多大风浪来?李世民也不会太过在意一个女流之辈的。可这一下暴露了,也就只能汇报给李世民去抓她了。

    唉,可惜了。卿本佳人,奈何做贼啊!就算她是李建成不知道为什么都被说早夭的长女,可以她的心思,又岂能看不透已经是无力回天,无论如何也不是李世民的对手了?

    想着想着,夏鸿升突然自嘲的笑着摇了摇头,自己果然也是一个庸俗肤浅之辈。同样是一件挫事儿,若是颜值低,大家会说,丑人多作怪!若是颜值高,大家就会说,长这么好看,干点儿啥不好,怎么就偏偏……可惜了。

    这就是差距啊,看脸!

    若是幽姬长的五大三粗脸颊跑马,自己又岂会生出这恻隐之心来?

    回到家里,想了想,这事儿还是不能让嫂嫂知道。去找了当初护送嫂嫂从鸾州到长安的那几个亲兵,这一帮亲兵正跟着易秋楼在练武,见夏鸿升过来了,于是就过来拜见。

    叫了两个人来,让他们一起快马赶去鸾州,暗中看看嫂嫂的兄弟和弟媳,林二狗夫妇的情况,带几只鸽子一同过去,将查探到了情况飞鸽传书回来。

    那二人领命,就过去准备去了。

    正要走,就听易秋楼问道:“夏兄,先前你说的那事儿,皇帝可曾答应了?”

    夏鸿升回头摇了摇头:“易大哥莫慌,我还没给陛下说明呢。得先造个势,然后我才好去说。”

    “造个势?”易秋楼不解的问道:“造何势?”

    “哈哈,容小弟再写部话本出来,讲的就是个江湖大侠为国为民的故事!”夏鸿升笑道。
………………………………

第389章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想要达成一个社会目标,活又或者形成一种社会共识,舆论可谓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了。

    尤其是在百姓普遍欠缺自主判定能力的时代背景下,通过舆论的引导就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指引民意。

    这一点,夏鸿升在当初收复朔方的时候就已经确定,也见识到了效果了。

    而欲图树立一个社会风向,榜样也同样重要。

    一个受到人人推崇、崇拜的榜样所带来的,是其崇拜者对其行为的模仿、对其目标的再现,而当崇拜他的人数达到了一定程度的话,就能够在社会中形成一定的社会风向。

    这个榜样有时候可以是一个现实中存在的人,也可以是一个广为人知的虚拟人物。

    侠以武犯禁,夏鸿升想要建立一个集合天下正义侠士的组织,一来是为了在朝廷深入不了的江湖,实现江湖人江湖治,从而维护一个稳定的绿林江湖。二来,也能够使朝廷凝聚起来一批能力高强,又愿意为国为民出力的高手,来应对威胁。

    夏鸿升想要先树立起来一个榜样,从而引起社会上对这个榜样的追崇,如此一来,当可激发一批人,而那些想要加入这个组织的江湖人士,也有了一个社会舆论的基础。到了那个时候,朝廷推出这个组织,就成了顺应民意,侠客加入这个组织,也不会被人所看低。

    所以这个榜样的选取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他首先要是一个江湖侠客,身上没有朝廷的官场气息,而是江湖儿女的侠气情义。其次,他的行为应当是令人敬佩的,鼓舞人激励人的,让人崇拜的。第三,他最终所做的事情,应当是超脱了普通的江湖恩怨情仇的范畴,而上升到了家国民族百姓的大义层面的。

    凡此三点,就是夏鸿升所想要树立起来的江湖榜样身上最重要的三个必备特征。

    考虑到这三个特征。金庸大师笔下的那些为国为民的侠之大者最为合适不过了。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在金庸大师的武侠侠义精神和是秉承汉魏以来“捐躯赴难国, 视死如归” 的精神的。出现了很多救国救民的侠客,比如杨过, 郭靖, 萧峰, 石破天等。 金庸将这些英雄人物放置与特定的历史环境中。以历史的真实来烘托人物的精神内涵,并且把这种精神内涵与民族大义结合起来。

    比方说杨过在三番五次的想要刺杀郭靖,郭靖不仅是武林共仰的侠义大者,也是民族抗敌前线的中流砥柱,而在民族大义与个人恩怨之间,杨过最终还是将个人恩怨放下,杨过也最终由一个刺客变成了护卫襄阳的战士。这一身份的转变和角色的转换,也是杨过的立场和性格关键性的转变。不仅是为惊心动魄的情节段落,也是最能体现出杨过最终以民族大义为重的精神的段落。更是最具象征意义的段落。

    金庸将“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的思想贯穿与整部,从而将传统的民族精神推高至新的层次。在金庸的作品里,如果是侠客,作品中体现出来的将不再是你的武功的深浅,而是你对国家贡献的大小。 杨过与郭靖返回京城时, 在千万百姓的眼里,郭靖就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英雄,一位真正的大侠,而在这时。郭靖也告诉了杨过什么是真正的大侠,不在于有多么厉害的武功,而在于你对国家对人民的作为,即侠者内涵。“为国为民, 侠之大者”。

    同样的侠之大者还有萧峰,且更具有侠者爱国形象。《天龙八部》这部作品,金庸涉及到了辽, 西夏,吐蕃。北宋等多个国家的利益纠缠。而萧峰有契丹人的血统,却生活在汉族。金庸这样的安排使得萧峰的爱国气节在契丹与大汉民族之间陷入两难。在得辽王不侵犯中原的保证后,萧峰随即折剑自杀以谢罪,这就是民族矛盾集中在一个人物身上的必然结果,也是最悲情,最英雄的结局。在金庸的笔下,萧峰是契丹人,又是南院大王,皇帝的结义兄弟,宋辽开战,在萧峰的心里,念念不忘的还是百姓的安危,为难关头,愿以死换得百姓安居。这正是一个大侠的最高境界,和民族气节的最高体现。

    也正是这些有血有肉的人物,让我们不得不折服于萧峰,折服于金庸,折服于他的武侠庸的作品里的英雄人物,之所以可以走进我们的心里, 可以与社会结合起来,可以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怀,是因为那些侠客总会被赋予一种使命感,责任感。正是这种责任感,激荡着每一位读他的人的内心,激发起读者自身潜在的情感与动力。 金庸笔下的侠客更多的是对社会的忠诚,对百姓的怜惜。金庸的作品里面的英雄义举,赞颂了各类人物身上的“义”,从而使他的了令人热血沸腾的英雄侠义精神。而这些“义”最终又汇聚于家、国、民族、百姓的“大义”。

    夏鸿升深吸了一口气,铺开纸张提笔写下了几个书名来:《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

    当然,里面还有许多时代背景需要做出修改,而又不能够随便编造一个地方一个朝代,那样会降低代入感,所体现的爱国情怀就不够贴切,让人看了心中不够同感,效果会大打折扣。所以得从中国原本的历史上找出一个类似的时代背景,加以再创作。同样的,还要根据需要,对里面的情节和各个主角的戏份加以修改,使之更加能够体现侠客于民族气节的结合。

    反正年前这段时间也没有其他的事情了,就集中时间赶快将这几本来主义了,争取年后就可以立刻开印。

    两市的重建工作在春上就能够完成,争取那个时候这些东西都能够印出来,跟上书屋开业。

    明年后半年,恐怕就没有这么多空闲,要腾出时间来聚焦突厥那边了。

    整个大唐现在都已经蓄势待发,都在等着突厥叩关的那一刻,以一个正当的理由,去对突厥用兵了。
………………………………

第390章 军号

靠着看过无数遍的视剧的记忆,夏鸿升写了半夜,一晚无话,翌日清晨便带着军号去了军校了。

    军校的学员已经结束早晨的训练,开始上文化课了。夏鸿升前去找了李靖,他是军校祭酒,学校要举办什么活动,都需要李靖的点头。

    敲门应声进去,就见李靖正在伏案书写,见夏鸿升进去了,就搁下了笔头,笑问道:“你这个院正,整日里面却不见踪影,怎的今日知道来军校了?”

    “哈哈,小侄这不是最近略忙嘛,不过小侄可从未敢将军校的事情不放在心上。这不,今天就是来找伯伯禀报两件事情来了。”夏鸿升笑着拉开椅子坐下,说道:“伯父在写甚子东西?”

    “哦,先前马周找过老夫,说是学员们身为军校学员,终究是要上战场上去的,既上战场,便需要带兵作战为将之谋略。然后如今这方面的教材却也只有先前的那些兵书,教材到底还是欠缺。老夫便想,咱们大唐哪里缺少能征善战的将领,将各自的办法经验,用兵之所思虑谋划辑录成册,都能拿来作为教材之用。所以就先行将老夫自己多年来用兵之经验看法书写下来,然后才能去劝其他人不吝将其自成一体之兵法经验让于军校以做教材之用。”

    夏鸿升一听,立刻站起来拍手道:“那可太好了!伯伯若是能将自己的用兵之法记录下来供给军校学员学习,那我大唐平添无数军神啊!哈哈哈哈……早在军校建立之前,小侄就劝说过陛下,请咱们大唐能征善战的将军们将自己的用兵之法在军校之中教授,由军校帮忙记录,一来是这些学员能够学到各位将军的用兵之法,二来,也是留下来这些宝贵的作战经验,不至于失传,可以为我大唐培养出来一代又一代能征善战的将军。当时陛下十分赞成。还表示自己也要写下来用兵之法,自己也来军校讲授课程,起到带头作用,以身作则。只是后来因为乱党的事情给耽搁了。没有顾上,只是过来上了讲了几节课而已。”

    “哦?!”李靖面露惊喜:“那可就太好了!哈哈哈哈,此事万万不可耽搁,当早日进行才是。下一次老夫面圣的时候,一定要提醒陛下早日做成此事!”

    夏鸿升点了点头。现在还未有打突厥,李靖被尊为军神的巨大胜利还未到来,还没有功高震主。而历史上,李靖在获得了灭东突厥的巨大胜利之后,就开始远离政治,闭门以避嫌,李世民竟然默许,除了后来的几次战事启用李靖之外,也没有再让李靖参与朝政之中。唉,飞鸟尽。良弓藏,也好,李靖就可以将自己毕生的用兵之心血,专心在军校之中传承了。

    “对了,贤侄今日来,要说甚子事情?”李靖捋须笑问道。

    夏鸿升拿出军号来,说道:“这个东西是新作出来的,小侄管它叫军号,顾名思义,便就是军中所用的号声了。原本。军中传令近则靠呼喊,远则靠挥旗。然,乱军阵中,厮杀近前。谁又能顾得上谁喊了什么,顾得上再去左顾右盼的寻找旗帜?如此一来唯有从众,见人往前冲了,就跟着往前冲,见人往后撤了,就跟着后撤。可军令如山。令行禁止,分毫不能耽搁。所以小侄就做出了这么一个东西来,由传令兵所携带,对不同的命令制定不同的调调,然后根据主帅指令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