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征伐四海-第2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压境,勒保追了上来,即便咱们侥幸逃过一劫,躲入深山老林之中。可是,这么多的人马,没有粮草供应,根本就坚持不了多久,都会被活活饿死。”

    闻听此言,王三槐的眉毛微蹙,不禁一拧,瞬间又舒展开来,化为平静之色,没有被几人发现。

    还是刚才那个人,右侧表现理性者,接过话茬,朗朗说道:“不错,咱们白号义军是处于重重困境之中,但并不是没有解围之策,只要咱们再坚持一段时间,向其他各路义军求援,特别是咱们的八路义军统帅,总指挥王聪儿所部。”

    “只要将咱们的处境告诉她,想必总指挥一定不会置之不理的,只要咱们能够拖延一段时间,一定能够等到他们的援军,化被动为主动,改变目前的处境。”

    听到这些话,大多数面露激动之色,双眼直冒精光,放佛看到了希望,认同的频频点头。

    然而,平静的王三槐心里却是悻悻然,并没有被这番话所激励,所鼓舞。别人或许不知,但身为白号义军的他却清楚地知道,王聪儿所部远在陕西西安附近,虽然比邻四川,但要想回援自己所部,抛开中间的山川天险不说,还有大量清兵呢。

    因此,对于向王聪儿所部求援的事情,王三槐是持着不置可否的态度,表现的很淡定。

 第四百一十三章 出乎意外

    几天之后,陕西的地界,位于汉中府与西安府之间的某个地方,王聪儿所部就驻扎在那里,旌旗招展,随风而舞,兵士多是破衣烂衫,很是契合他们农民起义军的身份,他们的武器也是各种各样,新旧不一,或长矛,或大刀,或农具,等待。而且,令人惊讶的是,还能发现有人手持鸟铳,不乏一些火器。

    大军之中,临水溪一侧,处于各个营帐包围之下,赫然就是王聪儿的中军大帐。一队队士兵巡逻而过,目不斜视,手持武器而行,虽然衣衫不整,有些破旧,各色各样,但军容十分严谨,纪律分明,远胜于王三槐所部。

    绿草如茵之中,群山环抱之下,炊烟袅袅,马嘶鸟鸣,余音阵阵,此起彼伏,不断回荡。

    中军大帐里,各个头目整齐的分两侧站立,恰是营帐的门口两边,人人神情肃穆,不苟言笑。不难发现,众人之中,一个面部丑陋之人居于前方,站于左侧一列之首,正是效忠于杨麟的**,暂时担任雷霆与王聪儿的中间人,负责洽谈一些矿藏和军火交易,同时也兼任着王聪儿的军师之职,为其出谋划策,提供一些建议。

    位于上座之人,身着主帅服饰者是一个女子,面容姣好,很是美丽,美丽的外表之下,散发着一股英姿飒爽之意,给人以果敢利索之感,有着巾帼不让须眉的英气,此人正是白莲教八路义军总指挥王聪儿,也是原名齐林的**之妻。

    此刻,望着前方的这个女主帅,隐约之间,**有些痴迷,似乎是在回忆,忽然间,眸子中又闪过一丝黯然,是那么的无奈,不久又恢复正常,没有被任何人发现他的异常。与此同时,王聪儿那爽朗而又不失温柔的声音响起,是那么的富有磁性,具有号召力,回荡于大帐之中。

    “各位元帅、先锋、总兵,身为白莲教八路义军的总指挥,你们的掌柜,我刚刚得到飞鸽传书,咱们白莲教在四川的几路义军处境非常不好,在勒保的步步紧逼之下,节节败退,现在的形势十分危急,随时都有可能被清军包围,亟需咱们的支援,助他们脱困,化解危局。”

    然而,王聪儿的一语落罢,刚一说完,还没有发问,就有人站出来说话了。

    “掌柜的,同为白莲教之众,都是贫苦农民出身,属下明白你的意思,救援其他几路义军,咱们责无旁贷。可是,咱们现在身处陕西,虽然距离四川不远,但中间也隔着大量的天然屏障,山路崎岖,还有沿路的满洲鞑子军队阻挡,等到咱们的援军到达之时,他们不知道怎么了呢?他们能坚持到咱们的到达吗?”一名将士出列,中肯的说道。

    “邓先锋说的不错,先不说咱们救不救援,那几路义军能够坚持到多久啊?能坚持到咱们的回援吗?何况,咱们打下的这些地方不容易,轻言放弃,是不是太不值了?”又一人出列,虽未明言反对,意思却非常明显。

    “掌柜的,咱们能够打开现在的局面非常不容易,一旦返回四川,清军就会从青海、甘肃、陕西、湖北、湖南出兵,形成合围之势,彻底将咱们白莲教的各路大军困于四川之内,配合着他们的坚壁清野之策,咱们的实力就会被慢慢削弱,最后变得毫无反抗之力,被清廷剿灭。”

    。。。。。。

    一个个将领出列,表达自己的胸中之意,虽未明说反对回援四川的白莲教几路义军,却都是同个意思,那就是回援有待商榷,值得吗?

    隐约之间,恍惚之际,众多的将领给人以一种错觉,好像他们商量好似得,达成了一致的意见,虽然话语内容不同,但是他们言之凿凿,铿锵有力,一看他们早就有了准备,组织好语言,只待一个发难的时机。

    如此情景,完全出乎王聪儿意料之外,原本以为,自己的这些将领一旦听到其他几路兄弟义军有难,定当义愤填膺,纷纷请战,进行回援。然而,事实恰恰相反,使得王聪儿始料不及,一时不知该如何抉择,不禁举目望去,看向**的方向,环顾四周。

    至始至终,当众人在议论与建议之时,**都是一言不发,没有表明自己的态度,就是那么的站着,听着众人的述说,神情淡然,看不出是赞同,或是反对。

    此刻,望着镇定自若的**,一时拿不定主意的王聪儿不禁心中一动,出言问道:“张军师,对于四川的各路义军,不知道你是什么态度?怎么看,是立即回援,还是隔岸观望?”

    一语落罢,其他将领的建议声全都消停了下来,纷纷退了回去,整齐一致的看向**,散发着某种同样的气机,似乎知道**的回答一般,没有人的担忧之色,不会提出相左的看法,**也没有让众人失望,只见他淡淡地说道:“掌柜的,我听从大家的意见。”

    接着,**就不再言语,负手而立,静静地站在那里,气氛有些诡异。

    闻听此言,王聪儿很是惊讶,奇异于**的表现。以往之时,值此之际,只要自己出言询问,**都是有问必答,进行答疑解惑,说出胸中之意,为自己分忧,很少像今天这样,随大流,最起码也会给自己一些建议或者分析。

    虽然心中疑惑,但王聪儿并没有继续追问,多说什么,而是用目光再次一一打量众人,面露思索之色,心中一动,似乎在确认着什么。片刻之后,轻声说道:“行了,你们先下去吧,关于是否回援四川义军之事,容我再好好考虑考虑,想一想。”

    就在诸多将领退去之时,大多数人已经走出大帐之际,王聪儿突然叫住了**,朗声说道:“张军师,等一下,我还有一些事情想要向你请教,商议一下。”

    不久,众多将领离去,大帐之内唯有两人,相视而望,一坐一站,都很平静。等到大帐之外再无声响之后,王聪儿的声音这才再次响起,甚是笃定:“张军师,他们之所以出奇的一致反对,是不是由于你的原因?议事之前,你是不是劝说过他们?”

    “不错,掌柜的,在此之前,我的确找过他们,让他们阻止你的行动,不要回援四川的几路义军。”**没有任何的辩驳,径直地承认,说的如此坦然而无所愧疚,如此情形,再次出乎王聪儿的意料。

    虽然没想到**回答的如此直接,但王聪儿只是稍稍意外了一下,也没有因为**的煽动众人反对自己的行动而生气,心中了然,知道**这样做,肯定有自己的原因,于是平静地问道:“为什么?给我个理由,我需要一个令我信服的答案。否则,我还会力排众议,一定会派兵支援四川各路义军,帮他们脱离困境,免遭清军的围剿而覆灭。”

 第四百一十四章 张林的用意

    那一瞬间,**的眸子中闪过一丝温柔,那是对王聪儿的爱恋,心里也在暗暗说道:“你还是没变,依然还是那么固执,没有十足的理由劝说,谁也无法更改你的决定。”

    千思万绪转瞬即逝,**没有继续沉浸在过去的回忆之中,瞬间就醒转过来,徐徐答道:“之所以这么做,劝说众将领阻止你的行动,我的理由有三,他们已经说了其中两个缘由,最后一个是最重要,也是我最想说的。”

    立即之间,王聪儿被勾起了胃口,下意识的打断道:“不错,那些将领的观点无非就是两个,其一就是四川各路义军能否坚持到咱们的回援。其二,开创如今的局面不容易,打破了清军的包围圈,可以进一步向中原一带渗透,如果回援的话,之前的一切努力和付出就全白废了,而且还有可能将所有的义军拖入被动的地位,陷入不利的局面。”

    **点了点头,露出赞同之色,没有继续在上面两个原因上纠缠,郑重地说道:“理由三,白莲教起义虽是早有谋划,但起事之时,却是发生在仓促之间,由于事先被清廷察觉,才不得不举事的。因此,各路义军的组成很是驳杂,成分不一。”

    “经过将近三年的演变和发展,战火的洗礼,虽然义军多达八路,成员将近五十万之众,是清军的两倍有余。但是,各路义军的心思不一,并不能形成统一的思想,不能发挥最大的战斗力,只因为内部大致分为三派,激进派,推翻清廷;中间派,固守起义之地,与满洲鞑子分庭抗礼;投降派,拥有一定实力之后,想要投降清廷,获得清廷的加官进爵。”

    此刻,王聪儿虽然默然不语,但并未出言反对,却也是一种默认,认可**之言,对于起义军的当前形势分析很是认同。

    毕竟有着好些年的夫妻关系,相濡以沫,看到王聪儿的这番表现,**也就知道了她的心中所想,揣摩个大概还是没问题的,于是继续说道:“八路义军的内部派系繁杂,虽然他们也有着一定的战斗力。可是,为了后面两派而撤兵回援,因此损兵折将,掌柜的,这样做真的值得吗?”

    此言一出,一下子就问住了王聪儿,让他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作为八路义军的总指挥,她当然知道白莲教的内部情况,并不像表面的那样团结。尽管心知如此,但还是不由得不说道:“可是,四川的几路义军也是白莲教之众,有着一定的战力,可以牵制住不少的清军,为咱们的挺进中原之地,可是有着很大的帮助。”

    “一旦他们被清军镇压,完全剿灭,咱们这边的压力就会大增,将会面临几倍于我的清军,来源于四面八方的敌军。如果眼睁睁的看着他们被消灭,也就意味着,咱们这一路义军离灭亡不远了。白莲教的八路义军,可以说是唇亡齿寒的关系,尽管有着实力强弱之分。”

    似乎早就想到了这一点,知道王聪儿会有如此一说,**没有任何的迟疑,径直接过话茬,朗声说道:“掌柜的,你说的不错,分析的入情入理,完全符合咱们的情况,四川的各路义军不能不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被清军剿灭。”

    **的语气停顿了一下,看到自己的老婆露出疑惑之色,很是不解的样子,继续说道:“我之所以联络各个将领阻止你的回援,并不是不同意,而是在等一个时机,最适合救援的契机。”

    “掌柜的,如果你现在回援的话,最理想的情况下,无非就是一解四川几路义军的燃眉之急,缓解他们的困境。可是,却对白莲教的内部问题起不到丝毫的解决效果,而且还会使得咱们处于被动之中,面临覆灭的可能。”

    “咱们不妨按兵不动,先等等,看看四川几路义军的情况和表现。他们之中,不乏想要投降者和中间派,一旦面临极其危险的境地,真的投降的话,就会完全看清清廷的真实面目,清廷绝不会接受他们的投降,容不得他们的存在。”

    “直到那时,只要有一两个义军被清军所蒙骗,一些人被坑杀,其他的义军就会意识到招降之策只是一个幌子,完全清醒过来,不再幻想着固守以待和投降,知道如果继续那样做的话,最终只会走向死亡和毁灭。”

    “到那之时,才是真正的时机成熟之际,才值得咱们挥兵回援,重回四川,救他们。如此一来,白莲教各路义军就会达成一个统一的共识,形成真正的战斗力,拧成一股绳,共同对抗清军的铁桶合围之势。”

    这一刻,王聪儿才真正明白**的用意,为何非要阻止自己立即行动?同时心里也在暗暗庆幸,还好自己留下**,请教为何阻止自己回援?否则,如果没有刚刚的一番言语,不能说服自己,她王聪儿一定会坚持自己的意见,立即挥师救援四川各路义军。

    然而,与王聪儿的心境不同,**此时却想起了杨麟,尤其是最近一次离开广州府的时候,那番千叮咛万嘱咐。如果没有杨麟的那番分析,关于白莲教内部的种种问题独到见解,将来可能面临的情况,他**怎么可能会有如此的一番长篇大论?怎么可能会向自己的老婆提出如此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短暂寂静的过程中,二人都在消化心中所想,尽管十分想要和王聪儿多待一些时间,**不得不离去,他还不想自己的这个冰雪聪明的老婆认出自己,不想身份暴露。

    此刻,**的内心哀怨而又无力,更多的是深深的自卑,毁容之后的那副丑态,让他不敢去相认。

    没有再停留,**向大帐之外走去,仅仅是留下一句轻飘飘的话,听不出丝毫情绪夹杂其中,很是平淡。

    “掌柜的,我先出去了,如果有什么吩咐,你可以让人传唤我。”

    当**说这句话之时,王聪儿还沉浸在刚刚的一番分析之中,慢慢品味着。等到**刚刚走出大帐,帘子还没有放下之际,这才反应过来,看着**那渐渐消失的身影,只来得及张了张嘴,却没有说出一个字。

    那一瞬间,恍惚之际,王聪儿的神情一滞,有些迷离,发呆的看着**离去的方向,喃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