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征伐四海-第3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薛凯琪,你负责待人前去天安,将方队要经过的一段路,一比一的测量下来,送到这里,进行汇总。”

    “是,军长!”

    “郭三,你前往西山健锐营的营址,选出一大片空地出来,作为训练场地,”

    “是,军长!”

    “晁军长,诸葛参谋,您二位负责从麒麟军和雷霆中选拔士兵,组成相应的方队,而崆峒军那边就由我来负责。”

    “好的,霍军长。”诸葛谋和晁晟异口同声的答道,很是认真。

    。。。。。。

 第五百六十三章 颠覆性吏治改革

    农历二月二十日,紫禁城内,养心殿之中,大厅里,桌椅摆设就像现代的医院会议室一般,又有所改进,中间是一个椭圆形的桌子,中心镂空,还有一排排椅子环绕,自内向外扩展,延伸。

    此刻,杨麟就坐于上处,双手摆在桌面上,那些官员分坐于两侧,像百里河、刘墉、纪晓岚等这样的大佬名人紧挨着杨麟,和杨麟同桌,其他稍逊一些的官员就只有一把椅子,围坐在周围,即便如此,这些人也是感觉幸福满满的,从古至今,洋洋华夏大地,什么时候官员能够与帝王同殿而坐,不用再行三拜九叩的大礼?

    一时间,这样的待遇,坐着议事,让这些人既激动又紧张。

    杨麟翻了翻桌子上的文件,会议的纪要,点了点头,这才看向百里河:“百里首抚,我让你草拟的那些部门,你们筹备的怎么样了?各个职位的官员,有没有好的人选?”

    百里河的神色一僵,有些不自然的说道:“元帅,那些部门很好筹备,不过,属下看完那些部门的职能描述之后,觉得,其中的有几个部门的职责与一些衙门的职能重叠,是不是可以不必设立了?”

    “喔~?重叠?百里首抚,你说怎么个重叠法?”杨麟的神色很平静,轻声问道。

    百里河看了看其他人,尤其是以王杰、纪晓岚为首的几人,得到鼓励的示意过后,心中重重呼出一口气,整了整思绪,缓缓说道:“元帅,像国防部、教育部、科技部、司法部、安全部、商务部、文化部、卫生部以及国土资源部,这些部门从来都没有过,现在成立也没有问题。”

    “可是,监察部与御史衙门重叠了,民政部、财政部、农业部与户部重叠了,还有人事部,就像是吏部的翻版,没有再成立的必要了吧?”

    这时,百里河还要再说,却被杨麟的手势制止了,杨麟看了看大眼瞪小眼的众人,略带歉意的说道:“咳咳,看来我事先没有和你们说清楚,对于的清廷组成架构,我全都不要了,像什么户部、吏部、刑部等等,统统不要了,我的大朝就按照我草拟的那些来,架设朝廷构成。”

    “自古以来,从三皇五帝,再到秦汉三国魏晋南北朝,时至今日,无论是哪个朝代,建国初期,基本都是继承前一个王朝的组成,即便是有所更改,但也是变化不大,然而结果呢?”

    说话之间,杨麟已经站了起来,迈步而行,不断来回踱步,整个人散发着一股气势磅礴的自信,一步一行间,脉动着一种莫名的气机,影响着会议室里的氛围。

    缓缓而行,看到众人都在深思,回味自己的话语,猛然间,杨麟的神情忽的一变,激昂陈词起来。

    “结果就是这些朝代兴亡更替,沦为历史,他们的子孙一代不一代,最后累及整个华夏大地的文明,被外族所欺所辱,既然如此,我还要那些狗屁的三省六部干嘛?不管别人怎么坐?怎么想?我杨麟不想做历史的罪人,来一个彻底的改革!”

    杨麟的话语停滞了一下,紧接着,欲扬顿挫的说道:“不可否认,那些制度或者部门,或许拥有某些可取之处,然而,那又怎么样?人生匆匆几十年,何必纠结在那些事情上?既然如此,何不彻底将他们清空,从新组建,这样一来,最起码刚开始的时候,由于官员要熟悉工作,那么他们就没有太多的精力去贪污,只能尽可能的熟悉自己的岗位。”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从新组建新的部门,无论是是谁,担任何官职,都是新的官员,我就不信他们的三把火用于以权谋私、贪污上?”

    “更何况,还有监察部门,纪委部门,监督着这些官员,防止他们滥用职权,贪污**。而且,咱们还设置了信访局,人大代表,这些就能自下而上的监督咱们的官员。只要有凭有据,就能查处那些害群之拿,贪官污吏。”

    “上有检查部门、纪委部门,下有百姓通过信访和代表监督、检举,官员的薪俸提高,养活全家没有问题,我就不信治不了这千年的吏治?!”

    这一刻,一些人听得血脉偾张,激动不已,眸子中闪烁着精光,以王杰的最为炽盛。然而,有人欢喜有人愁,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这种颠覆性的改革。

    不管从什么层面考虑,上到一到三品的官员,还是最底层的父母官,权力都大幅度缩水,不再总揽一地大权,财税,刑罚,兵务等等,不再归于一个人掌管。

    省、州、府、县,行政、司法和刑罚是分开而相互独立的,又彼此监督,即便是一省的巡抚,也管不到司法和刑罚部门,更谈不上军务。

    所以,当杨麟提出这样颠覆性的改革之时,几乎所有人心里都是抵触性的情绪。因为,没有那种大权在握、号令一地的感觉,让他们失去了做官的某些趣味儿。

    然而,杨麟不是在征求众人的意见,而是以命令的口吻说出,不容拒绝,天下是他带着兄弟们打下来的,怎么可能会听这些人的喋喋不休?

    更何况,杨麟又不是完全为了一己之私,最大的受益者还是大朝的百姓,整个中华儿女。

    短暂的寂静过后,等到众人想的差不多之时,杨麟继续说道:“你们刚接触这些思想,有些抵触,或者不熟悉,本能的抗拒,这些我都能理解,不过,这件事情势在必行,以前的那些刑部之类的全部取缔,从此再不使用。”

    说完这句话,众人的明显的感觉到,这个元帅大人明显散发出一股强大的气场,让人不容拒绝,更不容置疑,使得众人心里塞塞的,压得有些喘不过气。

    这时,不等众人来得及反应,似乎想到了什么,杨麟转而说道:“对了,我也没什么好遮遮掩掩的,我杨麟就是出身于商人之家,造反得到的天下,所以,我最烦官场的那一套,从现在开始,对于大朝的官员,不管是你叫别人,还是别人叫你,统统不准称之为大人二字,要么直呼其名,要么在官职的前面的加上姓氏,谁也不比谁大多少?”

    “而且,我曾经说过的废除跪拜之礼,这种跪拜不仅是咱们君臣之间,还是老百姓与咱们之间。不说别的,我最喜欢一句话,跪天跪地跪父母,这是人之根本,人的尊严所在。”

    此刻,众人的心里不再是那么抵触与兴奋,而是拔高到了一种全新的层次,非常的动容,胸中涌动着一股莫名的情绪,虽然杨麟的话语直白,但水平很高,让人不尊敬都不行。

    历代君王,都说什么苍生社稷为重,帝王次之,民如水,君如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可是,那些古代君王又怎么做的呢?还不是平民老百姓的叫着,又做了些什么呢?

    夸夸其谈,摆高姿态而已。

    不说其他,就凭杨麟最后的一番话,众人就没有反对颠覆性改革的理由,让他们信服。而且,他们也是实际的受益人,薪俸大幅度提高,虽然过不了贵族的生活,但也是中产阶级的水平,这是从来都没有过的。

    说话之间,杨麟停了下来,站在他的椅子之后,身体笔直,神色极为建议,郑重地说道:“或许你们有些人对这些部门不熟悉,不懂得如何运转,其中的分工又是什么,你们尽管放心,就在这两天,就会有一批专业人才过来,辅助各位。”

    与此同时,杨麟脑海里闪过一个意念,暗道:“只要筹备的那些人才抵达京城,充斥到各个部门,作为主导,有了这些前清老臣的辅导,就能快速熟悉全国的事情,百姓民生,不出五年,就能将吏治改革彻底推行,官场出现一种新气象,一扫官员在百姓心中是贪官的印象。”

    紧接着,杨麟神色一收,回归座位,缓缓坐了下来,双手放在桌子上,攥着暖呼呼的被子,再次说道:“好了,我就不说了,先走了,你们继续商议一些细节,那些部门设置在那里。”

    随即,不等众人反应过来,杨麟抽身而起,喝了一口茶,就转身而去,留下满会议室哑然的众人。

 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廣朝

    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之日。

    这一天,京城街道清洁无比,一条条彩旗插在街道两侧,上面的五爪金龙图案随风而舞,在空中飘荡,百姓们有序的站于道路两边,怀揣敬畏之意,没有了往常的那种看热闹的模样。

    一切的一切,只因为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那个人给予了他们尊严,赋予更多的安全感,生活将会越来越好,盼头与希望十足。

    午时三刻,猛然之间,京城之内,响起隆隆的号角之声,绵延不绝,悠悠回荡在京城内,响彻云霄,蕴含着磅礴的气势,雄伟而壮阔,让人油然而敬,不禁肃穆,人群停止了骚动,不再议论,昂首而立,转头看向同一个方向,紫禁城。

    太和殿,从广场直至大殿之内,两侧站着文武官员,素手而立,身着汉装,潇洒而飘逸,尽显中华服饰之美,薄薄的绸缎,柔软的风一吹就舞动起来。

    大量的士兵遍及四周,或是一排排站立,分布于各个通道两侧,把守在大殿门口两边;或是星罗棋布,零星散落于空旷的广场之上,面无表情,紧握着手里的钢枪,身体站的笔直,昂首挺胸,双眸犹如两柄利剑,绽放出锋利的光芒!

    号角声戛然而止,站在月台上的礼仪官员高声喊道:“大典开始,有请皇上!”

    沉闷浑厚的号角声再次响起,来自于四面八方,整齐而一致,有着某种律动,紧接着,两列宫女太监沿着大道两侧交替走出,神情庄重而肃穆,缓缓而行,不疾不徐,站在路两边的文臣武将躬身行礼,遥拜于太和殿的方向。

    杨麟出来了,金色耀眼的龙袍将其身体衬托的格外挺拔,一步一行,都是那么的矫健而有力,拥有王者之风,在一干群臣的簇拥之下,当先而行,向着太和殿而去。

    很快,杨麟来到月台的那个巨鼎之前,刚一站定,旁边的太监立即走了上来,地上三炷香,悠长的号角声再次停止。杨麟看也没看的接过,双手紧合,捏住三炷香,放在额头之处,随即躬身行礼,面朝巨鼎,对天三拜,这才将三炷香插入巨鼎之中。

    与此同时,杨麟洪亮的声音走然而起,响彻云霄,传遍整个太和殿前的广场之上。

    “大廣朝,成立了!”

    “拜见大廣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人山呼一声,再次躬身行礼,面朝地,此刻,无论是文臣武将,还是地位底下的宫女太监,都是躬身行礼,无人再跪在地上。

    见此情形,杨麟很是满意,大手一挥,衣袖翻飞:“免礼~!”

    “谢大廣皇!”

    众人再次山呼,躬身一拜,随即站直了身体,随即,杨麟转身而行,向着太和殿而去,众官员紧随其后,有序进入太和殿之内。

    坐在龙椅之上,俯瞰着众人,油然而生一股至尊的霸气,杨麟更是端直了身体,摆足了架子,朗声说道:“自今日起,京城更名为北平,延续后用。”

    这一刻,下方站着的众官员想到了很多,自古以来,京师就是战略要地,直面北方民风彪悍的游牧民族,北平二字,代表了太多太多,这位大廣皇是要北伐,彻底根除来自于北方的威胁。

    尽管如此,心中这样想着,众官员还是躬身一拜,附和道:“是,皇上,祝大廣皇功秋万代,永世长存,荡一切威胁,扫除所有宵小。”

    杨麟可不管众人心中怎么想的,也不在乎他们如何猜测,龙椅还未坐热,再次站了起来,朗声说道:“今天是朕登基建国的大好日子,就不议事论政了,时间已经差不多,咱们也该去天安门城门楼了,想必百姓们与军队已经等不及了,走吧!”

    “遵命,皇上!”

    众官员答应一声,还未来得及反应,杨麟已经走了下来,径直向金銮殿外面而去,走的是虎虎生风,将太监和宫女远远丢在后方。

    呼啦一声,文臣以百里河为首,武将以霍雄、晁晟为先,也是快速而行,急忙忙转身,等到杨麟从身边走过,就要走出太和殿之时,这才纷纷迈步而走。

    天安门,广场的外围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此刻的京城内,可谓是万人空巷,云集于此,无论是道路的两旁,还是周遭的民居,房屋和墙头之上,站满了许多平民老百姓。

    从清朝往前推,天安门只有皇帝举行大典之时,为征战的将领送行之际,才会有如此繁华的景象,然而,却不对百姓开放,仅此一项,可谓杨麟再次开了历史先河,打破惯例,让百姓目睹此种盛况。

    天安门的两侧站满了大小官员以及一些名士,还有商人,在城门楼上,杨麟已经站在那里,还有几个女子,分别是杨麟的老娘杨王氏,坐在高处,玲儿与静儿站在两旁,随时服侍着,更有杨麟的三个老婆李幽澜、高毓秀和尚薇儿,小女孩赵敏趴在城墙的边缘,目露兴奋的光芒,看着这一切。

    杨麟已经退去龙袍,换了一袭戎装,身材欣长而壮硕,挺拔的身姿,使得一旁的文臣相形见绌,与武将霍雄、晁晟等人想比,毫不逊色。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杨麟站在城门楼的正中央之处,武将文臣居于左右两侧,一起看着前方,目视广场之处,杨麟看了看天空,那越来越刺眼的太阳,随即看向旁边的霍雄:“好了,霍军长,可以开始吧~!”

    “是,皇上!”

    一语落罢,霍雄对着一个方向打了一个手势,顿时,最高处的旗令兵挥舞小旗,打出旗语,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