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征伐四海-第4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四周的一片寂静,很显然,杨三达的解释并不是很有说服力。想想也能够理解,如果不是在大廣朝有着一定的地位,身份不够显赫,怎么会有如此的自信与气度?如何说出刚刚的那番言词?

    此刻,拿破仑对杨三达的重视程度又拔高了几分,有着奉为上宾的意味,对于杨三达的这番解释不置可否,而是笑着说道:“杨先生,法国代表团前往大廣朝之行,还要多多拜托你了。”

    看着两人相谈甚欢,有一个人的心里很不是滋味,那就是阮元超。从他的位置不难看出,坐在上座,可见拿破仑对他有多么重视。

    然而,这一切都变了,翻转了,所有的风头都被这个杨三达出了。可是,即便如此,阮元超也不敢有丝毫埋怨流露出,正如众人所猜测的那般,也担心杨三达是大廣朝的皇族,他可是招惹不起。

    似乎早就认证了杨三达的身份,就是大廣朝的皇族,拿破仑与杨三达相对而站,诚意十足地说道:“杨先生,法国使团正在组建,大概用不了一个月,所有的东西就会准备完毕,大概在三月份就会启程出发,前往中国。如果你还有什么事情没有办完,我可以帮你,免得到时候耽误行程啊。”

    出乎拿破仑的预料,杨三达回答的很痛快:“元帅阁下,只要您一声招呼,我杨三达随时都能够启程,带法国代表团前往大廣朝,不过。。。。。。”

    杨三达意味深长的停了下来,引得拿破仑心生好奇,紧接着问道:“杨先生,不过什么?”

    杨三达露出犹豫之色,思忖再三,这才徐徐说道:“元帅阁下,听您刚刚的意思,贵国使团之所以前往大廣朝,不仅是为了两国能够建交,还有结盟的打算。我杨三达虽然在贵国没有一官半职,呆的没有多长时间,在欧洲滞留的时日也不算短了,关于欧洲的形势还是有一些了解。”

    出于中国人的习惯,每每在一些权贵面前说出自己的观点之时,都会语速放慢,稍稍停顿一下,观察对方的神色如何,再决定是否说下去。

    看到拿破仑神色如常,并没有一点变化,杨三达这才继续说道:“据我所知,如果猜的没错的话,法国之所以想要与大廣朝结盟,就是为了反制以英国为首的反法同盟,拿破仑元帅,我说的没错吧。”

    拿破仑很坦然,出口就说道:“不错,我就是这个打算,难道不行吗?何况,法国与中国不仅有着良好的历史往来,现在更是没有任何的利益冲突。一旦结成同盟,对于大廣朝而言,没有任何的损失,还能收回北方被俄国侵占的领土,何乐而不为呢?”

    杨三达频频点头,很是认可拿破仑的这个说法,心里更是对对方佩服不已,虽然说话很直接,没有一点心机可言,却不失以理服人。如果换成了一个中国人,一定不会说的这么坦白而直接,而是拐弯抹角,绝不会轻易地亮出自己的底牌。

    脑海里闪过这些念头之时,杨三达也在组织语言,等到拿破仑说完之后,这才继续表达自己的观点。

    “拿破仑元帅,派遣使团,前往大廣朝,达成两国结盟目的,以应对反法同盟。我觉得,贵国不应该大张旗鼓,而应该秘密进行,所有的使团成员都要乔装打扮,伪装成商人模样,混入商队之中,前往大廣朝。”

    拿破仑的面色如常,没有一点情绪波动,一旁的缪拉突然插口道:“杨先生,你多虑了,再过十天半个月,我们法国就会与英国签订和平条约,如此这个时候,他们的皇家舰队不敢袭击法国的使团船只。”

    杨三达摇头反驳道:“缪拉将军,想必贵国也不相信这个什么和平条约吧。否则,贵国也不会组建代表团,前往大廣朝,结成同盟。既然如此,以英国为首的反法同盟刚在中国吃亏,损兵折将,深知大廣朝的海军不容小觑,他们怎么会眼睁睁的看着法兰西共和国与大廣朝结盟,视而不见呢?”

    这时,保持沉默的拿破仑才表态道:“缪拉,杨先生说的不错,与大廣朝结盟的事情最好是在秘密中进行,如此一来,不仅能够保证使团的安全,还能在达成结盟之后,打英国等反法同盟一个措手不及,更加有利于后续的一些事情。”

    缪拉露出恍然之色,兴奋地点点头,杨三达再次说道:“不仅如此,使团出发的越早越好,只有到了大廣朝,结成同盟,才能真的放心。而且,以我个人的看法,即便是英法达成了和解,那个和平条约也不会持续多长时间,离下一次战争不会太远。”

    这一刻,屋子里的人谁也不相信杨三达之前的解释,如此的关注法国使团,眼光如此的毒辣而见解独到,非是一般人所能具有的。

    事情都有两面性,拿破仑却是从另一个角度想问题,忽略杨三达来到法国的动机,眼前的这种中国人身份越不简单,越热心于法国与大廣朝的结盟,促成结盟的可能性就越大!

    想通了这一点,拿破仑露出了自己的慷慨一面,一拍杨三达的肩膀,爽朗地说道:“呵呵,杨先生说的不错,法国使团会在最短的时间里启程出发,混入那些商人的队伍中,前往大廣朝,这个神秘而又富饶的国度。”

 第六百二十二章 阮福映的不轨之心

    农历四月初一,北平。

    西苑,勤政殿之内,杨麟与刘墉相对而坐,屋子里静悄悄的,有一丝紧张的味道弥漫在空气里。这时,杨麟将一份折子递了过去:“刘总理,你看看这个。”

    看着皇上一脸的郑重之色,说的非常认真,刘墉疑惑的接过折子,缓缓展开,快速浏览起来,很快,刘墉的眉头就皱了起来,刚合住折子,就传来了皇上的问话:“刘墉,关于安南国更改年号的事情,你怎么看?”

    刘墉并未立即回答,而是稍稍思忖了一下,这才回道:“皇上,自古以来,安南都是我华夏的藩属国,历经几个朝代更迭,他的国名也有所不同,明朝之时叫做交趾国,到了清朝变为安南,如今是大廣朝主政天下,他们想要更换国名,也是人之常情,未尝不可。”

    “可是,安南国想要更改为南越,这里面就有一点玩味了,有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夹杂其中,值得深究,究竟有没有其他的深意,就不得不细细思量了。”

    杨麟面色如常,似乎没有听出话语里的弦外之音,只是适逢其会的问道:“哦~?刘墉,难道其中有什么道道,或者是不轨的企图?”

    两三年接触下来,刘墉对眼前的这位皇帝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虽然年轻,但不失睿智,将百姓的利益看得格外重,虽然好色一些,却从不搞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事情。行事颇有明君之风,频频有改革的手段,雷利而风行,短短不到两年的时日,大廣朝已经恢复八成的国力,民众更是安居乐业,生活越来越好!

    就凭这份魄力,不到一年的时间推翻清朝,两年之内恢复大廣朝八成的国力,行事老练,运筹帷幄,在吏治改革上更是大刀阔斧,各种措施堪称一绝,旷古烁今,他刘墉不相信杨麟不明白自己话里的意思,但还是进一步阐述自己的观点。

    “皇上,是这样的,根据史书记载,自秦朝开始,南越涵盖的地方非常大,不仅包括了安南国,还包括咱们大廣朝的广西省、云南省以及贵州和广东省部分地区。”

    杨麟露出恍然之色,轻轻点头:“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一旦同意安南国阮福映的要求,就等于落人口实,留人把柄,一旦日后有什么突发情况,安南国很有可能索要这些地方。”

    刘墉不置可否,继续说道:“皇上,最为关键的一点还是,这个阮映福并非正统,而是造反起家,作为宗主国,咱们大廣朝不能坐视不管啊。否则,难以服众,镇不住周边的藩属国,到时候,只会酿成更多的乱子。”

    闻听此言,杨麟微微一愣,转而乐了,这个八十多岁的老人一直不主张霸道用兵,插手他国内政。现在倒有意思了,这是要朝廷出兵镇压,平复安南国之内乱。

    心念及此,杨麟来了兴致,询问道:“哦~刘总理,你觉得朝廷该怎么管?”

    几乎没有丝毫的由于,刘墉张口就说了出来,还引经据典:“皇上,自古以来,历朝历代都有这样的事情,远的不说,就讲明朝嘉靖的时候,就出现过这样的事情。当时,明朝廷二话不说,直接派兵镇压,将安南国降为安南都统使司,从属国变为了属地,改其十三道为四散宣抚司,在安南各设置了宣抚、同知、副使、佥事,听都统黜涉。”

    此言正好迎合了杨麟的心中所想,杨麟当即一拍桌子,大义凛然地说道:“我大廣朝还能比不上一个明朝,出兵,直接出兵镇压,将安南国降为属地,省得他们总弄幺蛾子。以前的时候,阮福映和阮光缵都支持东南的海盗,这事儿一直都没有和他们算。正好,一并解决了,显示我大廣朝的国威,震慑那些宵小之辈!”

    身为大廣朝的总理,辅佐皇上,总揽内政,刘墉当然知道自己的工作。恍惚间,脑海里闪过一抹亮光,明白了皇上叫自己来得真正目的,并不是商谈安南国那么简单。

    心念及此,想通了这一点,刘墉立即表态:“皇上,您尽管放心,微臣这就去协调各个部门,划拨粮饷,调集到南方,为即将到来的大战做准备!”

    杨麟微微一笑,心里暗道:“别看这个老小子八十多了,脑袋还挺灵光,心思玲珑,这么快就洞察到我的意图,不错,不错。”

    心中虽然这样想,但杨麟的面色如常,保持王者所具有的气势,随即朗声说道:“好,就这样办了。刘墉,今天就说到这里吧,你赶紧回去准备一下,筹措粮饷,为即将到来的讨伐安南之战做准备,多则一个月,少则十天半个月,大廣军就会开拔,从广西、云南进入安南国,一举平复安南之乱,彻底解决这个祸根!”

    “是,皇上,微臣这就去着手准备。”

    刘墉答应了一句,随即抽身站起,向门外走去,相比于以往,步伐快了许多,急匆匆的,好像对平复安南国之战有些迫不及待的样子,恨不得立即就讨伐般。

    杨麟很是惊讶与疑惑,据他对刘墉的了解,这个小老头绝不是好战之人,行事多以息事宁人为原则。

    想了一会儿之后,杨麟这才想明白,东南海盗之乱,一直都是清廷的心腹之患,一直难以解决,为人们深恶痛绝,尤其是安南国背后支持的那伙儿海盗,更是烧杀抢掠,为祸广东、福建临海地区,那里的百姓深受其扰,被祸害的不轻。

    而且,最为关键的是,刘墉还是一个儒官,身手孔子思想的影响,兼济天下,为百姓除害,早已是深入他的血液骨髓里。在清朝身居高官,历经两代皇帝,他怎么会不知道东南海盗的背后黑手就是安南国?

    所以,刘墉对安南国的观感不好,坚持用兵,也就不难理解了。

    想通了这一点,杨麟没有停留在勤政殿之内,随之抽身而起,向外面走去,走出了勤政殿之后,直奔大廣朝的军事总参谋而去,包含着海陆空的各方高级将领,都是有着极为丰富的作战经验,杨麟前去的目的也就不言而喻了。

    时间不久,杨麟很快就来到了参谋总部,里面的人员依旧在在忙忙碌碌,各司其职,看到杨麟之后,只是象征性的行礼,就继续自己的工作。

    因此,杨麟的到来并没有引起什么骚动,仅此一点,就可以看出这些高级参谋与指挥人员的军事素质有多么的高,不会因为任何的特殊人物而慌乱手脚。

    而这一切都可以在参谋总部的一个仪容镜子上的几个字最能体现,也是高级将官的形势准则,高效而专注的完成本职工作,就是最好的保卫祖国,报效国家。

    杨麟的步子不急不缓,行走的过程中,也在留意着自己的这些将领,观察他们的行为举止,观看他们工作之时的状态,频频点头,露出满意之色。

    转眼之间,杨麟来到了一个作战会议室之中,环形的会议桌旁坐着十几个将领,涵盖海陆军,还有飞艇部队的直属长官。此刻,一张放大近十倍的南海疆域图悬挂在那里,打得岛屿以及与大廣朝接壤的南面各小国一一呈现。

 第六百二十三章 新兵源处

    整个作战会议室里静悄悄地,除了杨麟之外,所有人都在看着一份相同的文件,关于对安南国作战的事情。很显然,这些文件早就印刷完毕,可见,杨麟找刘墉的谈话早有预谋,并不是临时起意。

    杨麟没有闲着,尽管已经将大廣朝的地图熟记于心,就连周边国家的名字以及地理走势也有着一定的了解,杨麟还是转头看向身后的地图,明眸闪烁,深邃而幽远,边看边思索着,尤其是安南这个小国。

    一时之间,不禁想起了前尘往事,这个边陲小国在未来就是一个麻烦制造者,专门针对华夏,就连使用了近千年的汉语作为官方语言,也随之丢弃,往事种种,这个小国堪称忘恩负义。

    唯有强大,武力强横,才能镇得住周围小国,一味地友善邻邦,带来的只会是无穷无尽的麻烦,一念及此,杨麟暗暗决定:“友善邻邦,不如直接吞并,化为属地,那样万事皆休,后续想怎么友善都可以。”

    半个小时过去了,杨麟回转心神,询问道:“过去了这么长的时间,又留给了你们足够的时间思考,现在大家说说,关于对安南国用兵,发表一下意见吧。”

    众人彼此对视了一眼,很快,其中的一个参谋发言道:“皇上,安南国国小民寡,地处东南,整个国家是一个狭长地带,就像一个拉长的面团,与我大廣朝的广东、广西和云南接壤。而且,安南刚刚结束内战,国力空虚,只需要派出十万大廣军,就可以横扫整个南方诸多小国。”

    这时,有一个参谋站了出来,附和道:“不错,十万大廣军可以兵分两路,一路从南面的海上出发,进行登陆;另一路直接从广东、广西以及云南挺进,两面夹击之下,不出一个月,就能占领安南国全境,将其纳入大廣朝的版图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