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工程师-第1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多久,李植就听到消息,说李老四和钟峰都说媒成功,订下了婚事!

  李植暗自叫好。看来是李兴的带头示范作用起得好,让自己手下的光棍们都着急了。如今这些军官订下了婚事,以后带兵打仗也就更沉稳了。这是个好消息。

  ####

  八月底,李植把一万两千虎贲师全部开到校场,检验训练成果。

  如今李植有一万多士兵,他依旧把这些士兵分为四个团,每个团下辖六个营,也就是每个团三千人。

  二月份招募了四千新兵后,李植把新兵编入单独的新兵班,这样方便于新兵班统一管理,做基础的训练。李植又把新兵班和老兵班在排一级混编,这样有利于老兵向新兵们传授经验,提高新兵们的战斗力。

  新兵们白天苦练队列、射击和行军,晚上则在营房里休息。上过战场的老兵们白天的训练相对轻松,尚有余力,所以晚上都去李植设置的学校学识字。到如今,老兵们已经认识不少字了。

  八千识字的士兵,在这个时代是从未有过的一支武装力量。

  李植目前装备了两千骑兵:这些骑兵是由选锋团一千五百名老兵,和抽调的其他团五百名入伍三年老兵组成的。这些老兵练了三、四年的搏斗,马上格斗本领已经十分精熟,可以和其他明军的家丁媲美。而且李植还给他们装备了步枪,手铳,让他们在短兵相交之前可以完成两次射击,让他们可以击败几倍于自己的敌人。

  这些骑兵,由选锋团副团长薛三库率领。

  李植还在选锋团内武装了两个营的炮兵。这些炮兵七人操作一门六磅炮,一千人共装备一百四十门火炮。选锋营原先就有五百老炮手,新增的这五百炮兵抽调的也都是经历过厮杀的老兵。经过半年的训练,新增的五百炮兵们都已经能熟练的操作火炮。

  一千名炮兵也装备了手铳。如果敌人冲到炮兵跟前,炮兵可以用手铳击毙敌人。装备了手铳的炮兵不再惧怕敌人的贴身格斗,士气更加高昂。

  这些炮兵,由选锋团第二副团长吕虎率领。吕虎是李植第一批招募的家丁,说起来是李植家的远房亲戚。他因为资历老逐渐升为军官,因为作战勇猛治军严格,麾下部队战斗力很强。李植最终把它提拔为副团长,成为负责一千炮兵的高级军团。

  八月二十三日,新兵入营也已经半年,虎贲师在校场向他们的将军,李植,展示他们的训练成果。

  首先是列队入场,士兵们排着整齐的队列,齐步走,以连为单位从校场的西边进入校场。入场时候士兵排的是五排纵队,走到指定位置时候队伍向左转,站到校场前排停下来。一万二千士兵整齐入场,没有一个人走错掉链子。

  接下来是四个团轮流展示转换阵型。三个团走出校场,留一个团在校场上演示:随着校场中间的令旗招展,连长们不断调整命令,让各连的队伍不断变换队伍厚度——有时候变成三排纵队,和其他连站成一条长线。有时候变成五排深度的队伍,和其他连队一起组成方阵。方阵四个面都站有五排战士,没有侧面和后部给敌人骑兵冲击。还有时候组成五排纵队、或者四排深度的圆阵,总之按照作战时候的具体要求不断变化阵型。

  新兵和老兵都训练了很久的队列,组织阵型时候非常熟练。

  看到士兵们训练有素地排出各种阵型,李植站在校场前面的高台上,点了点头。

  接着展示齐射。

  选锋团两千骑兵模拟敌人冲阵,骑马朝表演齐射的部队冲去,在荒芜的地面上踏出雷声一样的滚滚马蹄声。各个团士兵们在骑兵的压力面前,冷静地完成装弹动作。

  打开火门,咬开定装火药尾部装火药,关上火门,用通条清理枪膛,咬开定装火药头部,往枪膛中装颗粒火药,用通条压实颗粒火药,将锥形子弹装入枪膛,用通条压入子弹。

  装完子弹后,士兵们在排长的命令下挪动队伍,对着天空开枪。

  射击完的士兵立即往右挪动一步,转身往后面走去,走到队伍后面再一次装弹上膛。而第二排的士兵快速走到发射位置,对天空齐射。

  四个团都圆满地完成了齐射,除了一个新兵有些紧张,射击完后退时候撞倒了后面的另一个新兵外,九千步枪手没有其他人出纰漏。

  李植对新兵的表现很满意,说道:“不错,练得不错!”

  郑开成笑道:“这些士兵每天练六个时辰,整整练了半年,就是个傻子也练熟了!”

  李植笑着点了点头。

  接着是检验打靶命中率。九千步兵和两千骑兵开到打靶场,每人打靶三发。打了两个时辰的靶子,最后汇报出来的成绩是:老兵两百米上对人形靶的上靶率是九成九,新兵上靶率九成七。

  士兵们打靶命中率接近百分之百,在战场上即便有些紧张,打两百米的目标七、八成命中率也还是有的。这样的精度,足以让虎贲师傲视这个时代的其他军队了。

  李植的新兵每天打靶十发,每三个月就要把一把步枪练到报废,需要回炉重造。老兵们练得少一点,但一年也要打废一把步枪。这烧的不是步枪,烧的是银子。这个时代的其他部队,哪个有这样的训练强度?

  虎贲师的强悍,是一枪一枪练出来的。

  最后是展示火炮射击:一百四十门火炮在火炮试射场上一字排开,朝四百米外的目标射击。在铳规、铳尺和矩度仪的帮助下,炮兵们第一次射击只偏离目标几米,第二次射击全部命中直径五米的圆形目标区域。

  炮手们还展示了极速霰弹射击——在敌人冲到近前时候,炮手们就不冷却炮管了,也不把炮车推回原位,更不用铳规之类的仪器瞄准,只七人合作最快速度装填火药,对准冲到近前的敌人集群进行霰弹射击。李植站在火炮后面估了估,在这样的极速射击条件下,六磅炮十七、八秒就能射击一轮霰弹。

  如果敌人的骑兵冲阵的话,十七、八秒只能冲锋两百米。也就是说李植的火炮极速状态下可以给敌人冲阵的骑兵两次霰弹打击。

  霰弹一打大片,一次冲锋被霰弹打两轮是非常可怕的。

  李植对新兵老兵的训练成果很满意,大声说道:“练得不错。”

  中军鼓声响起,象征着师长李植对士兵们的鼓励!

  一万两千士兵受到鼓舞,大声喊道:“万胜!”

第二百二十七章 兵灾再起

  崇祯十一年九月二十二日,京畿兵灾再起!清军集兵十万,浩浩荡荡再次入寇京畿。

  京畿的百姓,又遭受了一次家破人亡的兵灾之苦。

  清军分二路:以睿亲王多尔衮为奉命大将军,统左翼兵,贝勒豪格、阿巴泰为副将;贝勒岳托为扬武大将军,统右翼兵,贝勒杜度为副将。两路清军分道伐明,从墙子岭、青山口越过长城杀入京畿。

  明蓟辽总督吴阿衡、总兵鲁宗文力战不敌,战败而死。总兵吴国俊、监军太监郑希诏逃走。清军遂长驱直入,兵屯于京郊顺义县牛栏山。

  天子朱由检接到消息,无比震惊,下令京师戒严。其后,朱由检再下旨诏宣大总督卢象升及总兵杨国柱、王朴、虎大威及总兵以下率诸军入卫。

  九月二十五日,朱由检在乾清宫召见兵部尚书杨嗣昌,讨论局势。

  朱由检很信任杨嗣昌,可以说是倚为干城。

  杨嗣昌去年提出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灭贼之策,如今已经取得了效果。去年八月,熊文灿率领李植大败六家流贼联军,斩首近四万,浮尸十里。三月,总督洪承畴令曹变蛟与贺人龙率兵在洮州大败李自成,李自成率残军逃入山中,潜伏不敢出。四月初熊文灿率左良玉、黄得功再败罗汝才。四月中旬,数次被熊文灿击败的张献忠托总兵陈洪范求情于熊文灿,求得一条生路,于谷县投降。

  杨嗣昌上任兵部尚书一年来,虽然增加了田赋加重了农民负担,但也沉重地打击了流贼,让平贼的形势一片大好。朱由检很自得于自己用人的眼光,对杨嗣昌更加倚重。

  杨嗣昌听到朱由检的召唤,快马赶到了皇城外,一路小跑进了乾清宫。进了乾清宫,他一看见朱由检,就大礼匍匐在地,喊道:“杨嗣昌拜见圣上!”

  朱由检说道:“杨卿请起!赐座!”

  杨嗣昌这才恭恭敬敬地站起来,拿半个屁股坐在太监搬过来的椅子上。他前倾着身子,一副随时听天子训导的模样。

  他的这种姿态让朱由检很舒服,这杨嗣昌就是和其他的文官不一样。他不但能够任事,而且忠心耿耿,是个值得大用的人才。

  崇祯初年时候,朱由检就曾经大用杨嗣昌的父亲杨鹤,杨鹤当时力主招抚流贼,结果流贼时降时叛,最后杨鹤被充军戍边。没想到过了几年,朱由检又发现杨鹤的儿子杨嗣昌人才了得,其才足以平定天下。

  此时清军入关,情势危及,朱由检也不和杨嗣昌客套了,上来就问道:“如今东奴再次入寇,杨卿以为该当如何?”

  杨嗣昌看了看天子的脸色,恭敬说道:“臣以为,如今流贼之患,正若顽疾发于腹心。东奴之祸,譬如急症发于肩臂。肩臂虽重要,但腹心之祸更加可怕,一日不治愈,便有气血干枯流尽之险!”

  朱由检问道:“杨卿的意思是?”

  杨嗣昌看了看天子,说道:“攘外必先安内,臣提议当先和东奴款和,歼灭流贼后,再回来对付东奴。”

  听到杨嗣昌的话,朱由检愣了愣,一时陷入沉吟。

  见天子沉吟不语,站在一边的内侍太监高起潜上来说道:“皇爷,如今我大明内外两线作战,兵力捉衿见肘。刚打了流贼,东奴又来。刚逼退东奴,流贼又起来了。如今之计,只有先和东奴议和,把流贼先剿灭了,才能把兵力抽回来,回过头来打败东奴。”

  朱由检看了看高起潜,没想到这个内臣也提议议款。

  然而和东奴议款,内外难度极大。

  在大明朝,和外敌议和从来就是道德上无法通过的政策。从成祖起,大明朝以天子守国门,直接将国都置于燕赵百战之地,从未有对胡虏言款的国策。如果朱由检准备和满清议和,能不能成两说,朱由检首先要面对朝中百官的攻击。

  崇祯初年,袁崇焕私下和东奴议款,击斩毛文龙,最后就被朱由检凌迟处死。朱由检既然摆出了死战东奴的架势,现在又怎么能转头议和?

  但议和如果成功,收获实在太大了。

  朱由检忍不住思索:如果议和成功,如今的形势会变成怎样?朝廷可以专心剿灭流贼,再不需要在蓟辽宣大布置重兵防范清军。只需要一年的时间,九边的精兵就能把苟延残喘的流贼杀个干净。

  想到这里,朱由检抿了抿嘴唇,有些被议和成功的前景吸引。

  然而,和东奴议和,还要东奴同意。东奴会提出什么条件尚不可知。如果自己提出议和而东奴提出的条件太过苛刻,到时候朝中百官一定会直接攻击自己这个天子。

  想到这里,朱由检看了一眼杨嗣昌。

  莫不如,把议和议款的事情交给杨嗣昌私底下去做。如果做成了,自己事后表彰一下杨嗣昌便可。如果做砸了,责任全在杨嗣昌身上,百官们不会攻击自己。

  朱由检吸了一口气,没有说话。

  杨嗣昌问道:“圣上?如何?”

  朱由检看了杨嗣昌一眼,淡淡说道:“说不清!”

  杨嗣昌愣了愣,又追问了一句:“圣上,可否议和?”

  朱由检再次含含糊糊地答道:“说不清!”

  杨嗣昌不敢再问。他是个极聪明的人,沉吟片刻,立刻明白了天子的意思。天子的意思,是让自己私下操作,做好了才禀报他。

  杨嗣昌站了起来,大声说道:“臣明白了,臣告退!”

  在朱由检满意的目光中,杨嗣昌退出了乾清宫。

  送走了杨嗣昌,朱由检看着乾清宫上“敬天法祖”的匾额,叹了口气。这大明的天子,做起来当真是不容易。所谓敬天法祖,不知道列祖列宗是不是也遇到过议和这样不能明说的事情?遇到自己这样的困境,列祖列宗会如何处理?

  不过朱由检很快想到了天津,得意的用手在御案上敲了一下——我朱由检还有一张王牌。

  “王承恩!”

  王承恩小跑着上来,说道:“奴才在!”

  “李植所部兵马,修整得也够久了!”朱由检大声说道:“传旨下去,让范家庄参将李植率兵入卫,到京城来勤王!归入兵部尚书卢象升麾下听命!”

第二百二十八章 杀尽胡儿方罢手

  九月二十七日,天子圣旨和兵部三百里加急行文到达范家庄:清军入塞军情紧急,急调李植部赴易州,听兵部尚书,总督天下援兵,赐尚方宝剑的卢象升调遣,抵抗入塞的清军。

  清军大兵压境,李植不敢怠慢,立即行动起来调动兵马,准备往易州去。

  九月二十八日清晨,李植忙着收拾行李时候,崔合抱着儿子李欢坐在一边看着,看着看着竟哭了起来。

  李植赶紧抱住崔合,笑道:“不哭,崔合不哭!”

  崔合抽泣说道:“怎么又要调你到外地打仗啊?打输了怎么办啊?”

  李植笑道:“不会打输的,你夫君是多厉害的人,怎么会打输?”

  崔合擦了一把眼泪说道:“万一呢?清军那么多,你只有一万人。而且清兵那么凶,要是冲到你的军阵里,要死好多人的!”想了想,崔合哭得越发厉害起来,说道:“前年打鞑子,去年去打流贼,今年又要打鞑子!每年都要打仗,就不能好好过一年的太平日子!”

  “倾巢之下,岂有完卵?”李植帮崔合擦着眼泪,说道:“不怕,我见好就收,要是打不过,我就带兵逃回范家庄好不好!”

  崔合眼睛一亮,说道:“说好了,要是情况不对就逃回来!”

  李植点了点头,说道:“放心,你夫君要救国的,不会死在战场上的。”

  崔合这才不再哭泣,呆呆地看着李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