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第5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不想听这些!”艾森豪威尔说:“我想知道这场风暴是否有‘间隙’,如果有的话,这个‘间隙’会是多久?”

    “的确存在这个‘间隙’!”威廉推了推鼻梁上眼镜,然后挂上了一张气象图,说道:“看这里,有两个低压系统,如果它们继续按现在的速度和方向运行的话,那么将在两天后在赫布里底群岛附近合并成一个低气压,接着……在24小时内,受这个低气压的影响,英吉利海峡的风力将会减弱到4级左右,云量也将减少!”

    “也就是说,这时会有好天气是吗?”艾森豪威尔有些听不懂,他只想确定是否有好天气。

    “是的!”威廉回答:“时间大慨是在两天后的凌晨,时间大约持续两天,5级西到西北风将逐渐减弱并转为西南风,最低云层高300米,浪高6米……在这样的气象条件下,运载空降兵的飞机将不会出现混乱,舰船在海上保持航向虽然有点困难,但对作战行动影响不大。而且,登陆区域也就是诺曼底……其海浪也较低、拍岸浪也较少,可以实施登陆。”

    听到这里艾森豪威尔及张弛等人不由喜出望外。

    ”问题是这好天气只持续两天!”威廉接着说道:“两天后可能还会出现狂风暴雨,而这次狂风暴雨会持续多久以及中间是否有间隙,现在从气象图上还无法确定!”

   


………………………………

第九百一十二章 登船

    “两天!”艾林豪威尔把目光投向了张弛。

    张弛知道艾森豪威尔的意思。

    之前是在担心有没有“间隙”的问题,如果没有“间隙”的话那就什么都不用考虑了,直接将登陆日延兵……虽然会有很多困难,但也没有其它办法了。

    但是现在有“间隙”。

    于是问题又出现了:

    两天是否足够盟军登陆并站稳脚跟?

    之后的风暴会持续多久?

    风暴持续时在英吉利海峡另一侧的盟军如何获得补给?

    ……

    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在冒险,因为这很有可能会导致盟军派出大部队登陆法国,却被风暴阻隔而面临被德军围歼的命运。

    “这是机会还是陷阱呢?”亚历山大自言自语的说道。

    不得不承认亚历山大这话还是很有道理的,它看似机会,却随时会变成一个陷阱,一个让盟军遭受惨败的陷阱。

    “你怎么看,少将!”艾森豪威尔问。

    张弛只说了一句话:“我们还有其它的选择吗?”

    艾森豪威尔点了点头:“是的,我们别无选择!”

    于是进攻时间很快就定了下来,就在两天后。

    因为是抓住风暴的“间隙”实施登陆,所以登陆计划又做了一些相应的修正,比如减少原计划中登陆部队的兵力而增加物资的投送……有时并不是兵力越多越好,就比如现在,运送更多的兵力就意味着消耗的弹药和粮食都会随之增多,而运输船的空间却是固定的。

    也就是说,减少兵力就可以把空出来的空间用来装载弹药和食物,而这些都是登陆部队在英吉利海峡另一侧站稳脚根所必须的。

    否则,真不敢想像美国大兵在弹药不足的情况如何面对德国的反击。

    两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气象局的预测很准确,前一天傍晚风势就逐渐降了下来,雨量也渐渐减少,只不过英吉利海峡还是波涛汹涌……至少在张弛看来是这样,那少说也有十几米高的浪看起来还是挺吓人的,张弛有些无法想像战士们将在这种情况下横穿英吉利海峡到另一头作战。

    不过佐阿夫兵团的士兵们似乎并不觉得有什么……他们中相当一部份人都是在海边长大的,阿尔及尔就是一座海边城市。

    小雨还在淅淅沥沥的下着,在灯光的照射下,一队队身着雨衣的佐阿夫兵团的士兵们排着整齐的队形在岸上等着,另一边则是在港口里随着海浪起伏的运输船,再远些就是一艘艘早已做好准备的军舰。

    为了这次战役,盟军一共准备了两百余艘的军舰,其中英军和加拿大军共143艘,美军和法军共83艘……美法军的军舰更少,是因为这里是英国,英军几乎出动了所有能动员起来的军舰投入这场战役。

    虽然英国人并不愿意进行这场战役,但他们也将在对岸投入数十万英军,仅凭这一点,就足以让英国倾尽全力了。

    “将军!”库克依跑到张弛面前敬了个礼,说道:“士兵们想让将军为他们训话!”

    张弛点了点头,这是欧美的习惯,在出征前习惯于让长官说几句话以鼓舞士气,甚至在即将开打时基层军官还会临时说几句话。

    当然,佐阿夫兵团不是欧美人,但他们却是法国殖民军,于是也养成了相近的习惯。

    张弛接过喇叭,对在黑暗和雨水中伫立的佐阿夫兵团士兵们说道:“士兵们,请你们相信,你们不是独立出征,我和我的部队会在这里做好准备,他们不仅是你们精神上的支持,还随时会出现在你们的身边助你们一臂之力,相信胜利吧,他们就在你们眼前!赶走那些德国人,你们将获得自由!”

    “赶走德国人!”

    “获得自由!”

    ……

    如果说佐阿夫兵团中还有许多士兵内心忐忑的话,听到张弛这话就像吃一颗定心丸了……他们最信任的就是中国部队,更确切的说是新一师,这不仅是新一师在战场上表现出来的战斗力,更因为他们是新一师的学生(教官来自新一师)。

    有句话叫“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之前佐阿夫兵团绝对是军队中的外行,虽然他们组建多年而且还有一定的军事训练,但他们的训练却是在法国军官下的训练。

    因为他们是外行,所以想当然的认为打仗不过就是装备加勇敢,一阵猛打猛冲也就是了。

    但是在中国教官的训练之后,他们才知道原来战争还有这么多的“门道”。

    接着他们就会想当然的想:从新一师中抽出来的中国教官素质都这样,那新一师还会牛到什么程度?于是自然而然的就把新一师当作神一样的存在。

    这时一听张弛说中国部队会成为他们的后盾,立时就放心了许多并增加了几分必胜的信心……战争有时就是这样,如果每个人都认为这场仗将获得胜利的话,那就是抱着抢战功的心态冲在前头,而如果大多认为这场仗会输的话,那就会下意识的保护自己想着开小差。

    只不过张弛不知道的是,他这句原本是想激发佐阿夫兵团士气的话,不久后却成为现实。

    库克依再次向张弛敬了个礼,说道:“将军,我想再一次对你和你的军队表示感谢,虽然我们中可能大多数都无法回来,但我们及阿尔及利亚人民都会记住这份恩情的!”

    张弛点了点头表示理解,库克依也知道这次战役的凶险,所以这话几乎可以说就是他的遗言了。

    “将军,下命令吧!”库克依说。

    “登船!”张弛下令。

    “登船!”

    “登船!”

    ……

    命令一声声传了下去,佐阿夫兵团的士兵们排着整齐的队形沿着登船梯走上运输船,他们在经过张弛身边时还时不时的朝张弛敬礼,他们是那么多,就像一排排蚂蚁似的,以至张弛回礼的手都放不下来。

    足足一个多小时,士兵们总算全部登上了运输船,随着几个灯光的信号,船队就在军舰的护送下朝海浪中驶去。


………………………………

第九百一十三章 登陆

    凌晨一时,天色一片漆黑,风势果然如气像局所预测的那样减弱到4级,海浪也降到了7米左右。

    但这样的风浪对登陆部队还是有相当的风险,尤其是在伸手不见五指而天空还在下着小雨的夜里。

    库克依站在船舷旁看着运输艇一侧悬挂着的20艘小型登陆冲击艇,那上面正坐满了身着救身衣等待登陆的佐阿夫兵团的士兵们,小艇离水面很高,不停地在空中随着风浪晃动着……库克依都担心他的士兵们会不会从船上掉下去。

    库克依看了看漆黑的另一面,虽然什么也看不见,但他却知道十公里外就是自己要登陆的地点奥马哈滩头。

    忽然,舰上的扬声器不停地广播着:“放艇!”

    “放艇!”

    ……

    吊艇架的绞车“嘎吱嘎吱”的响了起来,小艇开始摇摇晃晃的放下放。

    小艇距离海面越来越近,不一会儿海浪都打到了艇上,坐在艇上的士兵们都能感觉到海浪敲打船底发同“咚咚”的响声,小艇也跟着剧烈摇晃起来。

    “哇……”的一声,一名士兵终于按捺不住吐了出来,但他只能吐在自己身上,这是训练时就教他们做的,因为他们的双手必须紧紧抓住旁边的握环,否则就很有可能会被甩出小艇。

    “放轻松!”许云交待道:“这不是我们打过的第一仗,你们都是老兵了,能对付得了的!”

    许云是佐阿夫兵团第一军第一师的顾问团长,他将配合着师长哈穆尔进攻奥马哈滩头……从文件的资料来看,奥马哈滩头的地形是最不适合登陆的一个滩头,因为它两侧各有一道高达30米的悬崖峭壁,德国人在峭壁上修筑的碉堡工事俯视着整个宽仅6。4公里的滩面。

    只有6。4公里,德国人的机枪和迫击炮可以形成无死角的交叉火力覆盖整个滩面。

    更糟糕的还是,滩面是一段很长的鹅卵石岸。

    从战场走过来的许云知道这意味着什么……鹅卵石,只要有一发炮弹或是地雷爆炸,那些坚硬的鹅卵石都会成为一个个可以瞬间致人于死地的弹片。

    不过让许云感到欣慰的是:根据英国人获得的情报,驻守奥马哈滩头的德军是战斗力很差的海防第716师。

    德军在这时已到了兵员严重短缺的地步,于是就在本土大肆搜刮任何一个可以参加战斗的人,征兵体检标准一降再降,严重胃溃疡或是肺吸病患者都被穿上军装送往前线。

    海防第716师就是这样一支部队,该师的平均年龄为36岁(同一时期的美军平均年龄为25。5岁),而且他们还没有经过多少训练更没有打过仗,更严重的还是它们是没有汽车运输工具“动不了的”师,于是只能呆在一个岸边成为“海防师”。

    会出现这种情况其实一点都不让人意外,因为在此之前德国人一直相信盟军的主攻方向是加莱,于是就把精兵强将都调往加莱而在诺曼底只留下老弱残兵。

    “篷”的一声,正在许云想着敌情的时候,小艇终于落到了海面上。

    这时许云才发现自己想错了,他原本以为小艇落到海上会更平稳些的,没想到小艇一脱离吊索的束缚就像是脱缰的野马似的跟随着海浪大起大落,不时还有又咸又涩的海水猛打在脸上。

    “出发!”许云下令道。

    信号兵很快就用手电向周围划着圈,于是“突突突”的一阵马达声,小艇很快就乘风破浪的朝诺曼底方向前进。

    盟军在此之前做了很细致的准备工作,比如此时的佐阿夫兵团本应面临一个大难题:黑暗中该怎么朝目标前进?他们甚至都不敢开灯,因为担心灯光会引起德军的注意……虽然德军肯定会因为风暴而降低警惕,但如果海面上到处都是星星点点的灯光,这在黑夜中也太明显了。

    何况德军还在岸边布设下了水雷。

    但这个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水雷事先被蛙人排除,他们在雷区里开辟了一条安全通道,接着,就在通道两侧布置一排特殊的灯。

    这些“特殊的灯”其实很简单,就是用一个不透光的金属筒罩在灯上,只在朝向佐阿夫兵团一方留上一个不孔。

    这个灵感显然是来自迪索亚等非洲人在沙漠上用汽油筒罩着火把做为指示灯的做法,这样一来,佐阿夫兵团可以很清晰的在海面上看到一道由灯光组成的通道,这条通道一直延伸到诺曼底近海,而德国人却什么也看不到。

    当然,佐阿夫兵团还不是不敢直接把登陆艇开到诺曼底的滩面上……这种做法虽然很诱人,因为它可以为登陆部队带去更多的补给,但同时它也会成级数的增加行动暴露的慨率:马达声就不说了,德国人只要随便朝滩面上打一发照明弹,就能发现海滩处一艘艘登陆艇。

    所以,当登陆艇靠近滩头一千米的时候,许云就用特殊的信号灯发出信号,命令所有人关掉引擎改用划桨前进……风浪声以及海水拍打礁石的声音可以很好的掩盖划桨声。

    到了靠近目标两百米左右时,连划桨都有被发现的风险,于是许云一声令下,佐阿夫兵团士兵们就一个个翻身入海,带着一包包补给朝目标游去……英军的雨披在这里就再次发挥了作用,它有很好的密封性,把补给、弹药装在里头就不用担心会受潮,如果再填充一些空气的话就可以作为浮渡工具使用。

    等了一会儿,许云也翻身入海跟着佐阿夫兵团士兵们一起前进,小艇则调头往回走,它们要来回往返三趟才能把第一师的部队都运上来。

    上岸后许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用灯光朝后方发送了“顺利登岸”的信号……他不敢用无线电或是电台传递消息,因为这样很可能会被德军察觉。

    信号就像长城的烽火一样一道道的传送到了十余公里外的的盟军舰船上,军舰再将信号转发给司令部。

    于是正焦急等待的张弛及艾森豪威尔等人才接到了第一个情报。

   


………………………………

第九百一十四章 情报有误

    接着一个个情报陆续传来,第一师、第二师、第十五师……佐阿夫兵团的五个师已按计划成功的诺曼底各滩头登陆。

    这时张弛一颗悬着的心不由放下了一半。

    这可是五个师,一共七万多人……这么庞大的一支部队在黑夜里登陆海滩而没有被德军发现,这除了运气、计划以及佐阿夫兵团的训练和素质外,还有一点就是德国果然如他想像的那样没有防备。

    张弛猜的没错,虽然德军明知道盟军的进攻迫在眉捷甚至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