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暗黑大宋-第4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河堤暴晒之下浸水,终于一处河堤溃崩。但因为雨水不大。河汛也不大。

    因此文彦博在奏章里写道:“河溢坏民田,多者六十村,户至万七千。少者九村,户至四千六百,愿蠲租税。”

    但文彦博夸大了。

    这是大名府地界,地势平坦,那可能九村就有四千六百多户百姓?有一些大村庄确实有五百户百姓,可这样的大村庄在宋朝极少极少的,即便边境的大寨子,一州超过五百户的寨子也是一巴掌能数得过来的。况且是九个在一起的村庄。

    再说,是六十多村一万七千户受灾。还是九村四千六百户受灾?不能误差这么大吧。

    赵顼也没有太在意,既然受灾了。那就罢其租税吧。

    然而文彦博那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不是受灾百姓的免税。而是针对了程昉去的。

    程昉犯了严重错误,有水灾,不上报朝廷。

    赵顼便让都水监官员责问程昉,文彦博更是利用手中职权,对程昉进行种种诘难。

    若是历史不变动的话,实际宋神宗时,人口增涨最快的不是熙宁之时,而是元丰之时。原因很简单,正是王安石实施了农田水利法,从河北种种水利到南方的江东圩,它们的出现,养活了更多的百姓。

    河北这块,程昉得占据一半功劳。

    然而因为程昉是太监,又不附从文彦博韩琦等人,现在又凭空增加了一道恩怨,那就是王巨与他走得很近,结果种种诬蔑。

    在文彦博的带领下,无数士大夫对程昉疯狂地群起夹攻,导致其提前两年忧愤而死……

    但老文事儿摊大了,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第二个原因,便是契丹来敲诈了。

    熙宁七年这场大旱,都能在整个中国历史排上号的。

    如果辽国能略略表达一些善意,那怕派使前来慰问一下,也许赵顼也不会那么愤恨,以至留下遗嘱,谁能收复燕云者,立授异姓王。

    但辽国没有,看到宋朝大旱,立即派了使者到宋朝,对赵顼说,我们两国重新商议一下边境。

    赵顼立即蒙了。

    他又想到了王巨奏章上所说的话,宋辽两国久未开战,边民松弛,边军不能战,甚至连有的堡砦都快荒废了。一旦有变,京城危矣。所以必须要训练一支强大的禁兵,以及禁骑兵,然后酌情于河北河东置设边军。

    果然来了。

    现在不但边境松弛,而且百姓都在逃荒中,整个河北一片混乱。

    想一想一旦辽国此时乘机入侵,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因此他让刘忱与吕大忠陪着辽国使者萧禧前去边境谈判,在刘吕临离开京城时,他含羞忍愤说了一句:“辽国那边都是粗野之人,道理说不通就会动粗。他们想要什么,就给他们什么好了。”

    意思是只要你们能将辽国稳住不发兵,那怕适度地割让一些土地,朕都不怪罪你们!

    不管历史改不改变,辽国的这次敲诈,实际是一次毁灭性的敲诈,一再地趁我们大宋困难时过来敲诈。

    反正你们辽国不遵守信诺,那么我们宋朝为什么还要遵守信诺,一旦我们大宋强盛了,为什么不能撕毁条约,向你们辽国发兵!

    好了,若是历史不改变,海上之盟来了……

    不过赵顼这一回派错了人,他根本就未想到这二人热爱大宋爱得过了份,连命也不要了,正是这二人不要命,韩琦临终前迅速掉了逼格。(未完待续)

第612章 北部湾海盗

    “东良,是我想发起一个计划……北部湾海盗,让你来主持。”王巨说道。

    所谓的北部湾海盗,这个名字纯粹是王巨恶搞。

    但其意义,却比杰克船长那种恶搞式的冒险要重要得多。

    王巨说完,先递过来一个袋子,袋子里有几张纸,也就是他那个北部湾海盗计划。

    吕何让看完,不解地问:“交趾有这么厉害?”

    “怎么说呢,如果他们军队到了两广路,我朝有备,那么一点儿也不厉害。只是一群猴子罢了。”王巨讥讽地说。然后话音一转,又说:“然而我朝大军深入到交趾境内,那就会很麻烦。首先天气更热,不仅热,河流诸多,丛林密布。那是真正的丛林,浓荫几乎能蔽住天日。”

    吕何让去过交趾,也比较了解,因此点点头。

    “就说海外吧,这种地形下,我为何反复戒告,勿要深入,其实海外那些部族,文明更落后,武器更落后。正是因为这种地形,在不熟悉地形情况下,冒然深入,必会产生重大的伤亡。况且是交趾,他们的文明不弱于我朝多少了,而且人口更多,各方面的工艺也渐渐成熟,制度完善。这还不是可怕的,可怕的是大军兴起,以前征河东南唐时,因为湿热的天气,都使军士产生了疟疾,况且是更加湿热的交趾”

    这样说,就能说得通了。

    北方也有森林,不过以落叶与针叶树木为主,各个山林里的灌木丛也比较少。

    然而南方的热带雨林与北方的丛林却是两样的。

    吕何让又问了一句:“以前如何征服的?”

    “以前他们的文明更落后。人烟稀少。就如同海外那些丛林各部族一般。”

    实际也不能说是部族。能说是国家了。不过这些国家很小,象菲猴那个群岛,现在最少有一千个以上的大大小小的国家。因此与宋朝相比较起来,只能算是部族。

    “但是现在却不一样,所以我再三戒令,移民不得与外族通婚,毕竟现在人口基数太少,通婚了。反过来就被他们同化,因为血脉不同,以后弄不好就会成为第二个交趾。”

    王巨说到这里,略有些忧虑,就是血脉相同,真的不会出现第二个交趾吗?

    但这个不能想的,那能想那么遥远呢。

    “而且朝廷各个重将对南方不熟悉,若是轻视地远征,纵然不败,也未必能建全功。”

    “子安。你打算还要去广南?”

    “恩,最好再避开几年。广南建功后,回到朝堂,才是最佳时机。”

    为什么王巨有这个打算?且看王安石为何下台的,一旦赵顼学到王安石的法门,国家积欠也渐渐没有了,可是王安石变法,权倾天下,那么必然不能被赵顼容忍。

    这也就解释了为何文彦博一直在朝堂上掣肘着王安石,大约明年王安石来到京城后,不久又立即被罢相的原因。

    一是赵顼不能容忍朝堂上产生新的权臣,二是变法带来了许多人反对,正好将王安石拿下,用此抵消一些人的怒气。

    王安石就成了牺牲品……

    这才是真相,赵顼是一个强势的皇帝,控制欲极强,不然都不会进行改制了,为何改制,无外乎让权利进一步地集中。

    在这样的君王手下,自己能做什么?

    于其在朝堂上引起无数的争执,不如在地方上多做一点事,实际上一个海外,让王巨布下了无数的后着。包括退路、以及庞大的经济,还有其他的资源。

    因此晚一点去朝堂反而有利。

    不要说友情,做为人君,能有多少友情?

    想到这里,王巨喃喃道:“韩琦害死人哪。”

    若不是韩琦,如何让赵顼产生这种悲催的防范心理?

    “韩公他……”

    “不要管他,他们已经都是长江的前浪了,不久全部要死在江滩上。这里还有一些情报,你再看看。”

    王巨又递过一个袋子,袋子里有更多的情报。

    “子安,现在需要丁壮哪。”吕何让看了许久后,说道。

    对于王巨发起的大规模移民,许多大臣不敢作声,还有一些人持着反对的态度。但并没有多少人细想其中的过程,甚至以为很容易。

    那有那么容易?

    王巨到了泉州后,立即做了几件事。

    首先拉拢许多豪强,参与到航海当中,让他们获利,当然,走的还是主航道,也就是与马六甲附近一带的南海国家贸易,远就是天竺、大食与东非一带。

    王巨起的作用,就是将他们绞在一起,人多了,力量就大了,就会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不再害怕海上的海盗,不再怕一些海外的小国勒索敲诈。

    然而东南方向的航道王巨没有让出来,那个方向有着太多秘密。

    这是其一,其二因为贸易增加,王巨也有基础推动各个作坊的发展,不仅是造船业,各种生活用品,包括陶瓷、器具、果脯、茶叶等等,因此迅速拉动了制造业、运输业、商业与种植业,让这些豪强们从低廉的土地收入里释放出来。

    不要再敛可怜的贫困农民了,那能给你们增加多少财富?

    同时又以捐赠的名义,兴修道路。

    不仅是在泉州推广,还推广到了附近漳州、汀州、南剑州、兴化军、福州、邵武军,甚至今年又重新扩建了几条山道,使得江南西路的虔州、建昌军,也联系在这个商业圈里。

    只有让大家一起吃到肉了,包括官员有了财政收入,等于有了政绩,各州军的豪强收入增加。那么反对声音才会减少。

    甚至王巨不要脸面的做了一件事。将寺院也拉了进去。

    怎么办呢。宋朝大和尚,可是公开吼出钱如蜜的。而福建路的寺院特别多,不带着这些大和尚发财,也是一个大大的麻烦。

    有时候王巨看到这些大和尚,就不由地想到了前世少林寺的那个释大方丈……

    理解就好,否则看到和尚们贪财如此,那会让人更郁闷的。

    然而好在,经过几年积累。十家商户,以及王巨自己名下,拥有了一大批能**做事的经济人、管事,甚至王巨还暗中雇佣了一批伤残退伍的老兵。

    尽管他们伤残了,但战斗经验还在,至少能训练各个丁壮,以最快速度熟悉手中的武器。

    否则这一大摊子,弄不好就大乱套了。

    这是拉拢的一面。

    有的人熊掌想吃,鱼也不愿意放过。

    那么就不客气了。

    现在王巨手下拥有可用的人才之多,远超过任何人的想像。只不过这些人不能放在台面上。

    在他们的暗中盘查下,将这些人的罪状。包括和尚在内,想一想一旦视钱如蜜了,那怕如来佛祖坐在他们面前,手底下也有不干净的事了。

    然后或举报给各州县的官员,或者支持受害人诉讼,直到这些豪强被弄得家破人亡为止。

    第一年第二年,这些豪强没有察觉,看到在王巨支持下,各个海商不停地将百姓向海外迁徙,陆续通过各个渠道,弹劾王巨。然而王巨悲情地来到泉州,本人又十分强势,加上附近各州县官员又因为王巨推动而得利,他们的反对声音无效。结果呢,这些豪强们莫明其妙地一个个倒下。

    时间久了,都不是傻子,想要不放弃那个鱼,就会有灭亡的危险。那么为什么不吃更美味的熊掌,而舍掉这块鱼肉呢?

    结果投入这个利益圈的人更多,大家利益绞在一起,无形中一张网就织出来,反对声音也就渐渐消失。

    当然,还有人不高兴,王巨迁徙的百姓都是贫困户,还有一些更可怜的流民、逃户、隐户,这些人可以尽情的剥削,一起迁徙走了,就再没有便宜的百姓替他们种地种荔枝了。

    因此,又有一些聪明人,从江南西路那边将贫困百姓与逃户诱骗过来。

    这个王巨是不反对的,甚至巴不得他们这么做,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疏散更多地区的百姓。

    总之,在王巨带动下,这一带很是热闹。

    但还好现在是王安石变法,在财政考核政绩,只要有了钱,大多数官员也就装作看不到了。反正是好是坏,连赵顼身为皇帝都说不清,况且是他们。

    但为什么吕何让说要丁壮。

    在户册上王巨迁徙的百姓并不多,两万户,不足六万百姓,也就是多是家中困难的,于是长子留下继承家业,次子去了海外,虽是两万户,但这两万户百姓一半以上的亲人还呆在内陆,只有部分人迁徙到了海外,不过这些人成色很足,丁壮占了大部分比例。去了海外,并不是想像的那么风光,虽然确实有很多耕地,多得让他们无法想像,收入同样很高,可一切得重头再来,同时还要与当地土著人进行战斗,争夺地盘。所以也必须以丁壮为主。

    除此之外,还有两万余户隐户逃户,这些户数人口就更多了,足足有九万多人。但他们是不计入户册的。

    并且南方隐户之多,也出忽了王巨意料。

    许多老人还盘着童子髻,以逃避国家的赋役。俺不算是丁壮,未成年……

    尽管朝廷派官员搜刮了江南西路与两浙路的隐户逃户,现在又产生了大量隐户与逃户,福建路因为官员一直没有搜刮,那么则更多。

    然而不在朝廷户册上,虽然规避了税赋,其命运反而更悲催,既然不在户册上,同样也不受国家保护了,于是各个主户尽情的剥削。其实这也没有办法,在古代生产力很落后的情况下,一旦人口膨胀起来,这种情况是避免不了的。

    不过总的来说,丁壮占了多数比例。

    但现在渐渐安定了,一旦安定了,最少比在内陆做五等以下户生活要好得多。

    于是一部分人提出接家人过去。

    张铨之带着密州灾民去了大洋彼岸,陶青秘密去了润州。

    哪里大半的船只还是属于王巨与延州十个商户的,其中王巨占据了七成契股。其实现在的财富收入,已经让十家商户麻木了,要这么多钱干嘛,能花得完吗?但对王巨来说,财富是多多益善。

    其中有一部分就是跑倭国,这同样也很早之前的安排,在王巨提示下,刘绍先还刻意去了一趟倭国,也真找到了两个银矿,储藏量不算大,加上采矿炼银技术的落后,产量也不算太高。不过有了这个依据,就可以继续寻找。贸易也要对等的,这些国家与宋朝相比太穷了,那么只好形成铜币外流局面了。

    所以王巨才推动了用船只拉木排的形式,将倭国的木头拉到密州,再加上银矿,可以将交易量放大了,至少阻止了一部分铜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