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暗黑大宋-第6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会烧掉很多钱,但这些产业一旦技术飞跃,会拉动多少产业得以技术进步?

    然后再对那些着重研发技术的企业进行强力保护。

    这才是经济能得以持续发展的最佳道路,而非是什么房地产……

    天朝不能拿出来举例了,但前面一些朝代也有类似的事例,只不过不那么明显罢了。

    章惇说道:“它就是太保所说的穿衣论?”

    “正是,但它比穿衣服更复杂,天冷了,大家都知道添加衣服,天热了,大家都知道减少衣服。然而放在一个国家,想透过种种迷雾与争议,找到正确的调节之路,却是很难很难。”

    “不过有的还是能看到的,比如国家经济,陛下即位之初,财政困难,不得己,介甫公敛财充塞国库,但现在国库渐渐充盈,又增加了新的财源,因此我不断地宽赋。然而没有介甫公将国库充盈,我又何德何能进行种种宽赋之举?这也是一种调节。”

    “人口膨胀,耕地紧张,会加剧兼并发生,国家就必须用一些政策控制兼并蔓延,这也是一种调节。”

    “但还有的,我没有看到,或者看到了,却找不到化解之路,比如越来越多的宗室子弟,不供养不可能,但供养之。几十年后恐怕连内库的收入也承担不了。可我却找不到解决的办法……”

    也不是没有办法。

    儿孙自有儿孙福了,比如未来的彼岸,若是王巨子孙多了怎么办,三脉各留一人担当那个名义上的国主。余下的人自己谋生去吧。

    但王巨敢说出来么?

    苏辙问:“这么说,介甫公变法是对的了?”

    王巨没有回答这个敏感的话题,而是说道:“介甫公实际不能称为变法,而是改革,何谓祖宗家法。齐人宽民,有限度的节制武将之权,这才是真正的祖宗家法。就象章子厚所说的,无论冬天穿厚衣,夏天穿薄衣,必须穿衣服。衣是法,变的只是衣服的多少厚薄。如果说介甫公是变法,那么祖宗家法那就不叫法,而是为道,大宋的治国之道!”

    也就是王安石与王巨所做的。并不是真正违反了所谓的祖宗家法,还是调节,只是调节的幅度比较大罢了。

    算不算诡辨呢?

    有的大臣在沉思。

    但王巨又说了一句:“诸公,临近三月,五月端午过后,我就要去陕西了,因此现在我所说的每一字每一句,都是肺腑之言。”

    “这么快?”蔡卞讶然。

    “我说过六年,三年京城,三年西北。我非君子,但同样一言,驷马难追!三年时间快到了……”

    …………

    “范公,此子执政后。天下再次纷纷嚷嚷,但与王安石不同,此子颇会收买人心,危害更大。”程颐说道。

    他指的纷纷嚷嚷,正是山陵滩涂湖泽的承包制度。

    只要它在执行着,争议声与不满声就会继续着。

    除非两条。王巨执政十年,能承包的山陵滩涂湖泽差不多都承包下去了,大家也接受了现状,争议声也就自然消失了。可王巨那可能执政十年?

    或者强行委派官员整理所有无主的山陵滩涂湖泽,不管有没有实际的主人,只要不在各县的田册上,都是无主之地,全部整理出来,承包给百姓。且不说这么做,会引起多大的抗议,同样时间也来不及了。

    总之,它是一个半吊子的变法。

    不过王巨也未指望过能全面执行下去,就象唐朝的均田制,能执行多少就是多少吧。

    但与王安石不同,王巨虽然用了一些严厉的处罚来保障各条措施的落实,不过也有恩的一面。

    比如银行司的分红,对利民监的一再让利,其实就是一种拉拢分化。

    还有去年的三千万,这个三千万也算是一种红利,但这个三千万采办主要就是放在了北方。

    北方才是各个豪强势力的范围,但为何放在北方,这也是一种拉拢分化,那怕运费多一点,成本高一点,也要用这个三千万商货的利润,买动部分豪强的心。

    不止这三千万,今年用金银收回那些借条了,同时还继续与各个商贾,实际就是各个豪强搭成一系列未来的合作意向。

    因此相比于王安石的变法,王巨执政后的种种措施,争议声与抗议声要小得多。

    甚至因此越来越多的中立派大臣,一些温和的保守派大臣,也继续倒向了王巨。

    范祖禹说道:“何止啊,就象京城的那个小小怀孕案,你以为是谁做的?”

    资治修完了,其他几本书也修完了,这些耆老们继续留在洛阳不走,便到处串门了,在这些人当中,小程地位不算高的,但他在授学,有很多学生,因此在影响力上不差,所以范祖禹来到了程家所在的私塾,这才有了这番对话。

    其实在王巨心中,小程之危险度仅次于司马光的。

    与理学无关,在宋朝程朱理学一直没有形成危害,但是朱元璋乱认亲戚,这才将程朱理学拿了出来,贻害了中国数百年。

    小程主要贻害的就是赵煦,也就是现在的赵佣。

    本来高滔滔对赵煦就十分残酷了,平时节衣缩食不算,连生病也不让医生看,身体差到了极点。

    但到了这个老先生手中,又套上了一个严厉的袈裟,赵煦听讲时,不顾他是皇帝,不顾他羸弱的身体,就让他站着听讲,一站就是好几个时辰。

    平时还配合着高滔滔,对赵煦的生活进行着种种严厉的限制。

    想一想,一个正发育的孩子,在这两人联手之下,还能有一个好身体吗?

    所以赵佶即位后,对小程立即实施了严厉的报复,甚至烧掉了他的著作。赵佶才即位时,还是可以的。

    为何打压小程,与打压保守派关系真的不是很大,主要就是报复小程的嚣张以及对赵佶胞兄的陷害。

    但确实,就算小程对自己也严格吧,可那时候赵煦才是一个羸弱的少年,当真一点不痛惜么?

    关于这一点,小程做梦也想不到的。

    可因为长兄之缘故,小程同样对王巨恨之入骨。

    “范公之意是……还是他自编自演?”

    “除了他,还有谁真的这么做?”

    还真让范祖禹猜对了,王巨之所以选了小小,不是小小说了那一句话,而是这个小小人品真的很差,王巨才对她下了手,至于那个假王巨,去年已随船去了彼岸的彼岸,王震上哪儿抓去?

    但王巨这一手,太黑暗了,所以连范祖禹也不大相信,现在说是王巨自编自演,他自己心中也大半是认为载赃陷害……然后继续在拼命地想,究竟是谁做的哉?

    两人谈了一会儿,各自回去。

    春色渐深,天气越来越长。

    虽是傍晚时分,但太阳还没有落山,小程从私塾向他家方向走去。

    来到一个僻静的巷子,忽然迎面走一个大汉,一下子将他拦住,问:“你就是程颐?”

    在古代不称名字,至少当面不会呼人姓名,那是很不尊重的行为。

    程颐十分不悦:“某就是,你是谁,居然如此无礼?”

    “你就是那个浑球,那就好,我让你天天污陷太保!”大汉说着,就要拨腰间的佩剑。

    程颐蒙住了,不过他反应挺快的,立即拨腿就逃,一边跑一边大喊救命。

    但他很幸运,这时候天气长,各街各巷有许多行人,听到他的呼救声,立即有几个行人从巷子另一头探出脑袋。

    终是光天化日之下,有行人过来了,那大汉也畏惧,果断撤退,拐到另一条巷子,迅速消失不见。

    程颐惊魂不定,好不容易心情平息下来,然后就在想了,这个大汉是什么来路?是不是王巨派来的。确实很有可能的,王巨因为手中有钱,豢养了许多傔客与剽悍的侍卫。

    他敢对自己施苦肉计,同样也敢向程颐下手。

    想到这里,程颐感到害怕了,是人,谁不畏死,于是立即向洛阳府走去,报案吧……(未完待续。)

    。。。

第808章 好消息

   
    程颐有惊无险,另一个人却是走投无路。

    宋朝变富裕了,准确地说,有钱的人多了,但贫困百姓还是那么回事,开国时什么样子,现在依然是什么样子。

    但产生了一些很给力的消费阶层。

    因此民间玩虫、玩花、玩鸟、玩马……甚至开始玩起古董字画。

    一只纯白色长相俊气的海东青,能值上千贯钱。

    但辽东深处,何止是海东青,还有人参、鹿茸以及各种珍贵的皮毛。

    去辽东的就是吴楠,正是他之前的表现,让王巨十分看重,此行十分冒险,于是王巨将重任交给了吴楠。

    然后吴楠认识了一个叫耶律吉的渤海人,他祖先不姓耶律,之所以姓耶律,乃是赐姓,就象李绩原来姓徐一样。

    他祖先随辽国东征高丽,立下战功,被辽国赐姓,又赐为详稳,详稳就是宋朝的将军之意,但团练使也是将军,指使也是将军,究竟是那个将军,十分含糊,详稳同样也很含糊。

    不过这个详稳大约很有实权,即便他祖先死了很久,但耶律吉兄弟数人,仍在辽国担任着一些官职,其家也是苏州当地的望门。

    两人打了两年交道,关系不错,也不是关系不错,主要这两年的贸易,给耶律吉家带来大量的财富。

    相比于中原的汉人,东北人,不是后世的东北人,现在的东北人汉人数量还是很少的,但一个样,性格豪爽而粗野。

    加上耶律吉家位于苏州,也就是后世大连一带,原先海路不是很通畅,有海路,就是那么大的渤海湾了,但辽国没有好的海船,宋朝有好的海船。但谁敢去辽国哉?

    所以耶律吉家与中原人打交通打得很少,吴楠做得不错,又赚了钱,耶律吉也就将吴楠当成了好朋友。

    吴楠听闻耶律吉有了一个胞兄叫耶律则的。在辽东深处担任官职,时常做为使者,前去辽东深处各部,替辽国征收各种贡品,而且哪里离长白山不远。南方就是长白山各部,回跋部,西北面就是各完颜部,东北面就是五国部。

    其实就是耶律吉,甚至呆在辽东深处的耶律则,对辽东深处也不大清楚,只知道有五国部、长白山部、完颜部、五国部、东海部、兀惹部、铁骊部这些大部族,甚至以为回跋部与铁骊部也是各生女真部,至于大河,则是混同江、纳水、他鲁河了。不过王巨手中的情报同样如此。总的来说,辽东深处各部很是落后,地广人稀,因此贸易了那么多年,王巨都没有得到更详细的情报,以及更详细的地图。不过相对而言,可能吴楠比耶律吉对辽东了解得还更多一点,特别是东海女真(黑龙东以东各部女真),当然,吴楠只会装傻卖疯了。

    吴楠便说。能否让我前去长一下见识。

    耶律吉很爽快地答应下来,差一点弄得吴楠很不好意思。

    太直了,实际吴楠也是一个直性人,用这些阴谋诡计。他本身就不习惯,况且对这些直爽的渤海人。

    不过他真想错了。

    耶律吉让家中奴仆带着吴楠去辽东深处。

    究竟去了哪儿,最后反正连王巨都没有办法判别了。

    吴楠只知道去了一个叫木鲁河的地方,但是穆鲁河呢,还是木鲁河呢,吴楠是搞不清楚的。

    但好在。现在汉语就象后世世界上的英语一般,周边各国都有许多人会说汉语,而且这两年交往下来,吴楠也学了许多契丹语。

    因此上,沟通是不存在问题的。

    越往前去,越是地广人稀,大山黑水。

    耶律吉家的奴仆带着吴楠找到了耶律则,耶律则见面就来了一个狠狠的拥抱。

    朋友未必当真,但正是因为吴楠的到来,给这个渤海耶律家带来了大量的财富。

    也许辽国上层也有一些人知道,但对待贸易,两国态度是载然不同的,宋朝富裕,相对来说,贸易差是利于辽国一方,而且辽国也没有齐备的商税制度,那么更利于贵族欢迎,除了战马外,余下的物资,尽管交换吧,因此对待贸易方面,辽国反而是更放松的,否则吴楠一行前去苏州都不会那么顺利了。

    这一条吴楠心中也有数,不是吴楠心中有数,而是王巨心中有数,吴楠只是根据王巨的计划去执行罢了。

    所以这一行,他大大方方的。

    不过到了这里,他也不知道位于辽国哪儿了。
    但好在现在春暖花开,尽管辽东深处依然比较峭寒,可这个寒意是能承受的。

    两人把酒言欢,吴楠便提出想随他看一看征收贡品的情况,耶律则也没有多想,反而以为吴楠只是想亲自去各女真部看一看女真人的物产,那就看一看吧,难道吴楠有本事将这些物产直接运到宋朝么?还不是需要自家的帮助reads;。

    至于地形的啥,那就更是一个笑话了,这一带连辽国都有许多人搞不清楚,宋朝就是知道了,又起什么作用,况且吴楠有什么本领,仅看一看,就知道其详细的地形?或者就有这本领知道,宋朝有本事用兵到了这里?

    耶律则爽快地答应下来。

    第二天,一行人前往一个女真部。

    吴楠还真认真的观察了一下,这个部族与陕西许多部族差不多,就是一个村庄吧。但这个村庄不小,足足有一百多户,至于这些女真人,看上去确实很剽悍,这时候天气还是比较冷的,至少在这里,吴楠依穿着厚衣服,但这个村庄的百姓,大多只穿着一件皮袄,两个胳膊与小半个胸口全部敞在外面。

    不论男女老少,皆带着武器,或者佩着弓箭。

    他心中想,果然民风很剽悍,就是人口数量少了一点。

    确实生女真百姓并不多,这种恶劣的天气,又是如此落后的生产耕牧方式,那可能有多少人哦,但就是这群人,两次入主了中原……

    但吴楠是不知道了。

    耶律则开始征贡品。吴楠便问:“耶律将军,这些人看上去很凶的,你不怕吗?”

    “哈哈哈哈,”耶律则大笑。又说:“你们这些南蛮子,胆子小,不是我们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