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暗黑大宋-第7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乙逋无辄,便派出几拨斥候,向城外潜去,然而没有一个成功的。

    可是这批逃回来的战俘数量不少,足足有一百多人,消息便散发出去了。

    接着他们又发现一件事,兴州城离汉源渠还有一段距离,但离唐来渠很近,就挨着唐来渠,包括护城河也是从唐来渠引过来的。但现在唐来渠水位线慢慢地降了下去。

    即便上游围堤完全合拢,也不可能截断所有水流,有地下水源,还有各小支流的水源,加上与下游的水位悬差不大,水流缓慢等因素,因此水位线下降比较慢。然而这就代表着一个信号。

    同时他们又看到宋军大营继续有官兵在用筏木编制一些小木筏,于是终于引起了更多的军民产生恐慌。

    而且宋军用火力催毁了许多民舍,当时正打着,一个个眼红了,不要命了,可是宋军却停止了进攻,整整三十多天,就在搞这些古怪的工程,这口气也就松了下去。

    然后他们就感到了生活的“艰辛”,缺衣少食,生活在一片瓦砾中,如果能守住城还好一点,可问题未必能守得住,指望辽国,可是辽军这么久了,也未看到一个影子过来,许多人气沮了。

    再加上这种恐慌,若是能侥幸守住城池,那就继续守吧。关健是不久城池注定失守,不仅失守,洪水还会冲进城来。

    先是许多百姓带着行李向高处避难,但高处就那么多,于是陆续发生了冲突。冲突越来越大,不知是谁先引起的,导致大批夏兵哗变,要求打开城门,主动投降,至少不会被水淹死吧。

    梁乙逋派兵镇压,兴州到现在还能守住,是上下一心,这才在一个月前,宋军那天那么猛烈攻城中,依然守住城池不失。可现在自己人杀自己人了,大部分低级将领带着手下,抵抗梁乙逋的镇压。

    仅是半天时间不到,从城里到城头上,两方都开始了激烈战斗。

    王巨看到了,机会难得啊,也别淹了,下令三军立即攻城。这成了压死骆驼的稻草,没办法守城了,宋军顺利地登上城头,击毙了一些还在反抗的夏军将士,打开城门,三军杀进城中。

    王巨于第二天释放战俘,宣布了相关的政策,安定人心。不过对于西夏一些激进的贵族,还有梁氏一家,以及相关的宗室,一个也没有放过。王巨让士兵将他们全部押到河西,就在一片沙漠上将他们全部处死,埋在黄沙里。

    西夏终于走向了灭亡,可能这一战花费许多。

    但账得看怎么算了,没有了西夏危害,宋朝不用分心于西北,而是专心防御北方,又能得到大量战马,组织大批骑兵,仅是这个军事意义就非同小可。

    还有相关的经济账,不说以后节约的军费,就是一个青盐之利,一年最少也为朝廷带来两百多万贯的收益,原先这个收益也没有完全进入西夏国库,一部分为当地贵族所得,一部分为两国私盐商人所得,一部分还为一些胥吏收贿所得,现在这些收入能大多数借盐务之手为朝廷得到了。

    以及商贸之利,与阻卜那边无关,主要是西域的商道重新打开,这条商道在唐朝时唐朝受益不多,但在宋朝不同,宋朝已经制订了完整的商税制度,那么商贸之利,一年也可以为朝廷得到百万贯以上的利润。

    当然,宋朝还不能称为将西夏全部收复下来,古长城那边还控制在辽军手中呢。

    但后来朝廷听到战斗经过,赵顼很不放心地写了一份诏书询问王巨,如果兴州城中不内乱,王巨的水攻能否成功?

    原来是西夏人的,怎么折腾都行。但现在属于宋朝了,赵顼担心了。

    王巨看到后哈哈一乐,然后回信,写了详细经过。

    其实它是一场心理战术,从一开始王巨就未想到过用水攻破兴州。不过兴州城中西夏军民憋着一口气,只要这口气在,那怕没有城墙,一时半会也结束不了战斗。

    因此王巨想出这条计策,先让西夏军民松懈,宋军不攻城了,生活又是如此的困难,让城中的西夏军民生活在煎熬中,再加上谣传,人心必会从誓死一战转为恐慌。再刻意将那个水攻计划传给战俘听,战俘逃进兴州城。如果不是有意这样的安排,不要说一百多名战俘了,一个战俘也逃不到城中。就象辽军,也派了大批斥候潜到这边打探,但一个斥候都没有成功潜入到黄河河西。

    至于能不能淹到兴州城,也许能淹到吧,但想冲垮兴州的墙基是很困难的,于其担心兴州,还不如担心京师,那段黄河才是真正的地上悬河。

    而且那个简易的堤岸能不能囤积巨大的洪水还是一个问号呢,之所以河水变浅了,乃是上游所有陡门关闭之故罢了。

    但它是一个信号,那就是未来朝廷不仅要注意诗赋经义,也要重视这些杂学小道,如果不是火药,如何能动摇兴州城墙,那么以当时兴州城中的士气,说不定得要数月之久才能将它拿下,而且会付出无数将士的生命。到时候三军疲惫,又如何对付辽军?

    现在仅是黑火药,一些粗陋的火炮,如果将来有更先进的利器呢?

    一支粮草队伍陆续渡过黄河,然后进入金肃军城,斡特剌虽然带着大军进入夏境,但因为用兵有点急,粮草携带得不多,因此后方还在山后数州继续筹备粮草,况且斡特剌又向后方请求支援更多的粮草过来,不一定要运到前线,但先行搁在金肃城内,以防战事时间拖长与恶化。

    因此这段时间各州源源不断地将粮草运过黄河,金肃城中的辽军也没有太注意,就在这时候,忽生变故

    河东路有一块奇怪的地方,那就是府麟路,麟州、府州与丰州,真正属于朝廷管辖的只有麟州,府州归折家管,丰州归王家管。下面则是属于西夏的绥州。

    所以有人说这片地区孤悬于海外,特别是丰州,顶在了最上角,真正孤悬于海外,由是被李元昊攻陷,导致宋朝一度想废弃这三州。侥幸宋仁宗没有同意,才使得宋朝没有放弃这一重要门户。

    就在陕西节节惨败之时,府麟路保卫战却焕发了截然不同的光彩,无论是折家军,还是苗州知州苗继宣,以及后来调拨过来的高继宣,王凯,张岊,王吉等将,皆表现出色,数次击败兵力雄厚的夏军,将李元昊打得抱头鼠窜,惨败而回。

    朝廷这才渐渐恢复丰州编制。

    不过因为忽里堆之败,丰州段的屈野河,浊轮川,麟州段的屈野河西岸,皆陆续被西夏侵占。这种情况直到种谔开边后,才得以改善,并且府麟路的官员也多次击败西夏人,顺着黄河南下,开拓了数个堡砦,但还没有真正与延州沟通,依然是一块飞地。

    直到几年前,王巨回来后,开始经营西北,朝廷陆续收复了整个绥州,府麟路才与鄜延路联成一个整体。然后朝廷两路联手拿下银州,朝廷采纳了王巨建议,以东横山为界,银州等地一起交于府麟路管辖。

    主要未来府麟路依然顶在了最前线,得有足够的百姓耕种,这样才有充足的粮草调动,不然靠朝廷从后方调动粮食过来,成本太高了。其次想开战,除非是大规模的作战,否则一般都是各路自己处理,府麟路就必须有充足的兵力。面积小了,屯兵也少了,以后与辽国交恶之时,则没有足够的兵力保障胜利与全路平安。现在不但府麟路多了银州,同时宋朝也借机将屈野河西岸,丰州西侧的屈野川与浊轮川收复回去,陆续地修建了许多堡砦,又拨给边兵大量耕地,让他们耕种,同时全境修了许多重要的道路。

    现在的麟州知州,也就是府麟路首号长官叫訾虎,武将出身,此人可能在后世名不显,实际上在这时候的宋朝,颇有威名,乃是河东十二将第一将,英勇善战,多次击败西夏人。

    正是这种情况,王巨与章楶才想出一条不可思议的战术。

    辽军西下,进攻夏州城,同时许多宋军从延州进入到绥州,再从绥州潜入到麟州,府州,丰州!

    但在绥州做了一次休整,主要是让大伙休息几天,保障体力,另外就是三军汇齐。同时王巨又勒令三军主将必须听从章楶指挥,实际上未来这一战,王巨完全交给章楶了,他只在西边配合呼应。自己离开了,宋朝得找到一个合格的接班人。但朝廷某些人仍对章楶不大信任,接下来的会战便是章楶真正的正名之战。

    看到各方面的兵力调动得差不多了,许多物资也转到了麟州前线,王巨又拿下了兴州,主要就是最后面的一条,不拿下兴州,兵力就无法彻底释放。章楶下令总攻开始。

    刘昌祚、种师道、訾虎都没有上前线,他们得要负责一路安全,以防辽军狗急跳墙,到处乱窜。

    不过宋军出动的兵力不少,兵分二路,西路主力军主将乃是老将张守约,监军乃是从河西走廊调回来的李宪。

    这两人都是“老家伙”了,但他们因为上了岁数,所以行军会很稳。稳还是接下来一战的关健。副将乃是林广,苗履。

    前行乃是郭成,王恩等将。

    东路军主将乃是姚雄,副将乃是府州知州折可行,前行乃是刘法、贾岩等诸将。

    西路军兵指金肃城,东路军兵指宁边城。

    宋辽承平时久了,而且宋朝对辽国表现一直很懦弱,就包括王巨,虽然多次强硬地针对辽国使者,但或多或少有着一份色厉内荏,可确实是如此,即便是宋朝最强的西北军,也或多或少地患上了恐辽症。如果不是连番大捷,主战场又放在西北,即便西北军对辽军现在都不占什么心理优势。

    虽然斡特剌临行前再三嘱咐,大家要小心,不过就是包括斡特剌,再加上辽军多以为宋朝主力军都在兴州那边,都有些麻痹大意。

    前面訾虎做得很好,就包括大批物资调到麟州,都没有让辽军察觉。

    宋朝现在前线离两城太近,宁边城勉强还有一百来里,金肃城连一百里都不到。

    宋朝两路大军忽然出兵,辽国那边都有些猝不及防,其实辽国在这二军一州也设置了一些堡砦,包括宋辽边境同样有好几个堡砦,不过人家最强,只有打人的份,不会被别人打,所以这些堡砦修得不坚固高大,说是堡砦,还不如说是哨所,留守的兵力也不多。虽然多扼守在关健的位置上,但宋军猛地扑过来,猝不及防,迅速被宋军拿下。

    到了这时候,作战计划已经完全改变。

    本来王巨也不想与辽国过份交恶的,就包括这二军一州,虽是根刺儿,王巨都没有打算收回来。

    然而辽国公然出兵了,出的不是阻卜兵,而是辽国真正的军队,伐夏也结束了,那还犹豫什么!

    宋朝两路大军继续挺进,又迅速地推到两个城池下面。

    张守约的主力军再次分兵,郭成带着前行扑向了河清军,张守约开始攻城。

    这三个城池最关健的就是金肃城,因为关系到辽军的后勤,所以斡特剌于此还留守了数千兵马。

    攻城开始。

    两军惨战了一天,互相休息。夜晚降临,忽然城中大乱,一拨来历不明的人到处杀人放火,随后又杀向城头。

    这就是章楶的安排。

    宋辽两国边境都有着许多私商,也就是走私商人。

    章楶找到了河东两名走私商人,他们对辽国那边比较熟悉,至少对边境那边比较熟悉,然后允诺了一些好处,让他们带着一伙赶死队潜入到辽境。潜入到辽国后,用一些手段获得了相关的消息与口令,然后用高价收购了一些车辆牲畜与粮食,伪装成各地支援前线的民夫与小吏,渡过黄河,进入金肃城中,留了下来,为的就是今天。

    张守约立即下令夜攻金肃城,里应外合之下,迅速夺下此城。

    要的就是速度,虽然斡特剌的大军是来不及返回了,但还有许多布置要安排呢。

    辽国河西这二军一州迅速被宋朝拿下。

    宋军开始编织囚笼了未完待续。

第855章 囚笼(下)

    战前王巨和章楶都分别在脑海里做过反复的推演。

    想要打败辽军易,只要辽**队大咧咧地来到夏州,他们就注定了败局,就更不要说后面分兵宥州、洪州,又分兵盐州。

    但想打得他们心寒难。

    因为这一段向北,就是著名的南河套了,它方圆数千里之大,面积几乎相当于大半个河东路。因此当年李继迁被宋军打败,往河套里一钻,然后宋军傻了眼。

    辽军不是李继迁,但南河套这些游牧民族对西夏比较忠心,辽国是来支持西夏的,因此对辽军好感度较高。包括这一行,辽国就请了许多河套地区的牧民做向导,如果往深里说,则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之间的矛盾。宋朝是农耕文明国度,岂能指望游牧民族对宋朝有多少忠诚度?除非宋军强大到足以辗压任何对手,迫于宋朝的威严,他们也就老实了。

    在这种背景下交战,辽国会损失惨重,但损失的会是那批人呢?

    民夫!

    但这些民夫都是从山后组织起来的,基本上都是汉人,放掉吧,没有震慑力了,杀同样不能杀,不顾民族立场吧,这一杀,山后所有汉人会彻底倒向辽国。

    辽国的主力部队因为有当地牧民带领,又是骑兵,又是一个宽阔无比的所在,会迅速进入南河套,然后撤回去。

    但问题还没有完,实际上从辽国真正出兵西北起,两国脸皮等于抓破了,战事结束了,宋朝不可能在这里布置几十万大军,象铁门关等处,顶多驻守一营官兵,就是河套除了组织一些边兵节约财力,正规的驻兵不过数将官兵。最好的例子,原先河东十二将官兵,八将官兵于府麟路轮流驻戍,也就是分成两班倒,每班四将,防御麟州与丰州,余下四将各分成两将,防御代州火山军。

    这才是正常的防御兵力,但问题来了,因为这场战事,南河套的游牧民族与辽国绞在一起,又是若大的面积,由他们带领,那么到处都是空子,到时候轻则南河河套丢失了,重则威胁到整个西北的统治。因此这一役必须将辽国打寒,打得他们以后提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