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建设盛唐-第2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此,作为第一位投诚吐蕃实力派,长巴约得到了朝廷左金吾卫将军、检校扬州都督的好位置!

    扬州是大州,检校扬州都督这个位置相当不错。

    ……

    “易帜!”

    长巴约一声令下,吐蕃人纷纷抛弃了吐蕃军旗,唐军给他们送上了早就备好的大唐旗帜!

    看着唐旗在吐蕃军阵在飘扬的一幕,那是非常激动人心的一刻!程伯喜连连催促随军画师阎师古快快画下!

    阎师古,前右相阎立本(即丹青宰相)族人也,得阎立本真传,擅长画画,此次唐军进军吐蕃,他亦从军,记录与见证唐军的每一个值得画下来的情景。

    韦晞非常注重历史记录,留下第一手材料。

    后来这幅《吐蕃易帜图》与其它名作一起,成为了皇家的收藏品。

    然后韦晞向他们吐蕃人发表了演讲:“吾与长巴约结为兄弟,他之部属,亦我之骨肉也!今后一视同仁,让大家得享幸福生活和荣华富贵!”

    长巴约亲自做起了翻译,将韦晞的话说给吐蕃人听,并带头鼓掌,欢呼!

    ……

    当晚,两军联欢,庆祝共同的胜利!

    双方高层坐中间,两军分列,唐军拿出了一直舍不得使用的西海酒,将宰杀的牲畜配上药材熬煮,大吃大喝。

    文工团大显身手,表演歌舞杂耍等节目,让吐蕃人惊喜的是唐人居然会唱吐蕃歌,他们的歌喉唱出优美动听的吐蕃歌曲,让吐蕃人大为喝彩。

    吐蕃人则也表演了民族歌舞,当他们跳起了欢乐的舞蹈时,在场的唐军、吐蕃人高层悉数下场共舞!

    大家手拉手,共祝民族大团结!

    干碗(不用杯),庆贺大唐万胜!

 第四三二节 最大的带路党(三)

    唐军进占温泉,这里密密麻麻的石头屋子,比起河卡更见繁荣。

    两边和解,唐军的到来深受吐蕃人的欢迎,唐军后勤部门几乎把温泉一切值得买下的东西给买走了。

    而唐军也执行了严格的纪律,从将军开始,不宿民宅。。。投降的吐蕃人的住宅,所有的唐军依旧住在帐篷里。

    不骚扰居民,专门出动了巡逻队,保障吐蕃人家宅平安。

    对于占领区的管治,属于和平进入的,成立驻军和当地长老联合办公的治理委员会,对当地事务进行联合管治。依法为“公平买卖、不得强买强卖,杀人者死、伤人及盗者抵罪。”如此,吐蕃人遂安。

    ……

    唐蕃古道上每一个镇子都弥足珍贵,那里有充足干净的水和较多补给:粮食(多是青稞)、草料、燃料(牦牛干粪和难得的树木、炭等)、皮毛和大量的牲畜。

    还有,人口。

    唐军可以把同行的牲畜吃掉,换上新买的牲畜,带在路上吃,如此补给线等于延长了。

    吐蕃人很聪明,他们没有要唐人的铜钱(要来有货卖给他们?)他们与唐人易货交易,获得茶叶、丝绸、用具等等,双方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在温泉镇,唐军获得了一百余位吐蕃人的从军支前,他们为唐军运输物资。

    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这批吐蕃人有更高的机率培养出唐人的同盟和支持者,将来地方政府的官吏。

    未来这样的人将会变得越来越多。

    ……

    离开了温泉,唐军减少了千人却多了万人,长巴约的部队加入唐军,气势更足。

    世事公平,在唐军取得第一个大战果后,道路先是平缓,然后进入了陡峻的盘山山路。

    山高路折,前方道路无边无际,人们唯有奋力前进。

    起初大家还有点声气,但不久后都用披巾蒙紧了脸,埋头赶路。

    按照部队军医的说法,大伙儿都含着茶叶或者桂皮,以增加唾液分泌。

    天空蔚蓝,烈日当空,颇有点热。

    唐军不会死要面子活受罪,人们戴帽撑伞,倒是吐蕃人浑若无事的样子,他们晒惯了!

    唯一的好处在于这里的水源还是挺充沛的,人们煮开了水,泡茶喝,边咀嚼着肉干解闷儿。

    道路遥远,仿佛没有尽头一般,韦晞、程伯喜和长巴约一道行军,程伯喜问起来道:“我们真的要把路从长安修到逻些吗?”

    “没错!”韦晞答道。

    “你们要修路?修水泥路?”长巴约知道水泥的威力。

    “是的,肯定要修路,最终要修成水泥路!为了大唐帝国的统治!一切征服的地方都要通路,吐蕃尤其重要!”韦晞认真地道。

    “几千里的道路啊!”长巴约震惊地道。

    “我们唐人绝对可以办得到!”韦晞冷静地道。

    因为他很清楚,随着水泥的广泛应用,一个令到各个民族都会恐惧的基建狂魔之国就会出现!

    给我足够的水泥,我可以把道路从东海之边直修到英吉利海峡边!

    “即使修了道路,这些地方都很荒芜啊!”长巴约婉转地表示出不看好。

    “等打下逻些,迁二十万唐人到青藏高原居住,十万唐人住在逻些,所以,必须在他们到来之前修好路!”韦晞指出方略道。

    “吓!”长巴约更是吃惊。

    ……

    “听说你投降了唐人,带着唐人来打我们了?”一位块头很大,堂堂相貌,眉正鼻直,须髯盈尺的吐蕃贵酋嘿然道。

    “不!德尚,我只是遵从了论钦陵大相的教导!我还带了我兄弟的友谊与问候!”长巴约微笑道。

    “你兄弟?”德尚知道论钦陵大相的教导是一旦论家兵败,论家的亲戚朋友们可以投靠大唐。但长巴约的兄弟又指的是谁?

    “大唐逻娑道行军大总管韦晞已与我结拜为兄弟!我们约定,共破逻些,为论钦陵大相报仇!”

    “他要我向你问候,希望你能够加入我们的行列中!”长巴约从容不迫地道。

    “论钦陵大相!”德尚低吟着,然后他望向长巴约道:“我可以信任你吗?或者是信任……你的兄弟?”

    “我的兄弟完全可以信任,他连一文铜钱都不贪我的!”长巴约告诉德尚道:“当时进攻迫在眉睫,形势已经很严峻了,我们设在通湟县的榷场的人员、物资和钱财,唐人按照我兄弟的吩咐,没有丝毫为难,将我们的人礼送出境,物资运送出去和钱财账目清楚,一文不少!”

    长巴约给韦晞鼓吹道:“我兄弟,世间奇男子也,仁义道德,英明神武,样样神通,大相,也都不如他!”

    背后含义:他打败了论钦陵,试问你德尚能有什么作为?

    “如果我们加入你们,为大相报仇,我可以得到什么呢?”德尚问起来。

    长巴约精神一振道:“明码标价,公平交易!”

    德尚引军上万来投,其中精锐的帐兵有三千,总兵力为一万!

    不同于长巴约的货真价实,德尚兵力有水份,少年老人都不少,但韦晞依旧热烈欢迎他的加入,张开双臂与他拥抱!

    如此德尚得到郎将(比将军低一级)和下州检校都督职位,加上爵位为子爵,而长巴约是上万帐兵,则爵位为侯爵!

    两位吐蕃将领充当带路党,与唐军沿唐蕃古道急进,沿途收拢部族,打着“为论钦陵大相复仇”的旗号,大大小小部族纷纷来投,或三百、五百、或上千,竟然足足有了三万吐蕃人来投,皆为可战之士,一时间唐军声势大振!

    没打一仗,唐军顺利进抵扎陵湖地界,这里是长巴约的老巢,受到了长巴约部族的热烈欢迎!

    大家于湖边欢庆,这一次,唐人与吐蕃人混合一道,不分彼此。

    在长巴约有意与唐军合作时,他已经派人在唐蕃古道上设卡,拦截一切往吐蕃后方报警的骑传,他作为地区最大的领主,他本身不发警报,又设卡,没有一个人能通过关卡向逻些发警报。

    唐军已经深入,吐蕃人还丝毫不知情,不知道自己的国家面临着唐人可怕的进攻。

    不仅如此,长巴约是合格的带路党,他率军先行,以给逻些贵人送礼物名义去通关!

 第四三三节 过巴颜喀拉山口

    方才觥筹交错的宴席瞬间变成了杀场!

    “为什么?”来自逻些城大族朗氏的朗格巴,喃喃地道。

    他的腹部插了一把刀,被长巴约握在手里,用力一转一搅,朗格巴的眼神转为黯淡。

    长巴约脑袋凑近朗格巴耳边,轻轻地道“你不听大相的话,就到地下陪大相吧!”

    他作了试探,感觉到郎格巴并不反对逻些现政权,立即下手铲除他。

    用力地将朗格巴一甩,长巴约冷酷地一挥手道“都杀了!”

    “杀啊!”

    朗格巴部族的营地时杀声大作,长巴约部族猝起发难,将诚心诚意款待他们的吐蕃人有如斩瓜切菜般地斩杀殆尽,尽夺他们的奴隶和牲畜。

    由长巴约亲率三千精骑打头,一路突进,横扫了路遇的种族,待到消灭朗格巴部族,它是前进道路上最大的一个,消灭了他们,往著名的巴颜喀拉山口的道路打通!

    之间的上百公里都是无人区,剩下的事就是走啊走的事了。

    这一带地区海拨过了四千米接近五千米,很幸运的,因为一直没有打大仗,无激烈跑动,唐军中发生高原反应的士兵不多,且没有严重发病。

    事实上,出发至今,第一师奇迹般地保持了齐装满员,既没有被高原反应夺去任何一名战士的生命,也没有给恶劣天气突发什么泥石流洪水塌方等等干掉一个人。

    两旁的大山白雪铠铠,草原碧绿如上了油很是肥沃,山头挂着朵朵白云,映照在蓝天下,简直就是天堂!这种美,不同于前一天的风景,是不同风格的天堂!

    这不是郊游还是什么!

    虽说军队不斩首级难以封侯,但在这么个高原上能活着真是件幸福的事儿!

    唐军将士上上下下感到庆幸,都心平气和,就连最好斗的武士也没有叫嚣着杀光吐蕃人。

    部队作好准备,开始翻越巴颜喀拉山口,又名越紫山,在蒙语中意为富饶青色的山,唐人并不懂蒙语,是大将军取下的名字。

    路途是布满牢固嵌入路面的石块以及大小形状极为不均整的坑洼,一路爬升,自早到晚,终于看到了那座豁口。难道这就是巴颜喀拉山口?

    这一带的山脉有众多的山峰高耸入云,巴颜喀拉山口海拨上升到五千米,人们常会产生强烈的高原反应,人感觉飘飘的,反应开始有点迟钝头有点疼,等越接近山口,该有的高原反应都出现了,有恶心呕吐的,有头痛头胀的,耳膜疼痛,十分之一的人反应强烈,晕晕沉沉,有的靠战友扶持,有的则靠忠心的马拉着。。。马也不行了,路上多匹马高原反应强烈,呕血而死,它们可没有人类的多种预防手段。

    军令下达,刷在路边的红漆字,有

    绝不抛弃一个战友,相互关心,保证人人翻越山口!

    不要急着跑,越跑越麻烦,保持匀速!

    嚼茶叶、桂皮或者枸杞子,务必做到嘴里不停。(红景天在进军前已然服下)

    保持精神愉快,时刻记着,你们追随着韦大将军,在征服吐蕃!必定成功!家乡的人们在等待你们凯旋而归!

    人们露出了会意的笑容,他们是有信念的!

    他们在追随他们的大将军,建立着不朽的功业,从来没有唐人成功过,但他们正在创造。

    “山口啊!”

    巴颜喀拉山口就在我们的脚下,寒风呼啸,卷地而过,遥看四周雪峰林立,庄严肃穆,有种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唐人征途中的一小段路程,但给人的感受是毕生难忘!

    往下看,一条巨龙也似的部队蜿蜒,

    韦晞停止了脚步,眼里含着热泪。

    后世他路过巴颜喀拉山口,印象中,大的景致并无多少变化,亘古不变!

    “哈哈哈!”他拭去眼泪,突地大笑,自然有手下凑趣道“大将军因甚发笑?”

    “取纸笔来!”韦晞吩咐道。

    “大将军要作诗了!”人们又惊又喜地道。

    大作问世,人们争相低诵浅吟。

    《忆秦娥·巴颜喀拉山口》

    “北风烈,长空云翻,雪冻天、雪冻天,马蹄声碎,军号声咽,雪岭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似血!”

    “雪岭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是大作中的精华!

    “苍山如海,残阳似血!”韦晞大作出,正是落日时分,天气明朗,残阳端的似血,映红西方。

    “雪冻天”也不错,这里哪怕盛夏,气温不过十度,十分寒冷。

    人们赶快找合适地方,工程兵中的石工马上开工,勒石记忆大作,落款为“大唐逻娑道行军大总管韦、右骁骑卫大将军韦晞”,时间为“大唐仪凤四年六月初十”。

    前锋过后,后继部队登上山口,他们看到右边写着红色的地名为巴颜喀拉山口,山高五千米。

    右边则有金字记下了了大将军韦晞的大作,他们念诵着这首词,感受着大将军率领他们把雪岭踩在脚下的豪迈气势油然而生,所有的将士们仿佛劳顿不翼而飞。

    再过一个月,唐人新移民五千人路过巴颜喀拉山口,也看到了朝廷大将军的大作,许多民众停住脚步,冲着字迹跪拜,祈求大将军力量的保佑。

    “大将军,赐我力量!”

    嘿,您还别说,求过大将军的人,感觉到浑身充满力量,走到逻些也不在话下。

    这等神奇一传十十传百,传到后面部队和移民,所有的人等都去膜拜了。

    精明的商人立即吃进大量的香火,供军民点燃祈求。

    因为风大,所以燃香特粗,加料也更易燃

    等韦晞回军,再路过山口处,看到的他的大作前香火出奇地鼎盛,让他真是哭笑不得。

    唐军和吐蕃联军越过巴颜喀拉山口,因为事先做了充分准备,保障得力,而且部队人人强壮,无一人减员,别说唐军舒畅,就连长巴约等人也感到不可思议,因为他们从来没有这么顺利过!

    ……

    随军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