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建设盛唐-第2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坐上几遭,狄仁杰即认识了许多朋友,多是富商士绅。

    他自承是个帝都茶商,到各地游行,查访各地名茶,合意的则贩卖到帝都去。

    言谈中推崇西湖龙井,他娓娓地道来“世人总认为清前茶(清明前采摘的茶)比雨前茶(谷雨前采摘的茶)要好,清前茶细嫩品质好,但不耐泡,只能说赶的是一个“早”字!雨前茶已然长成,久泡仍余味悠长,论的是一个“味”字,我最爱喝雨前茶!”

    “狄公果然懂茶!”新朋友们恭维道。

    说起西湖龙井,就搔到了登州富商士绅的痒处,因为登州流行喝西湖龙井!

    以前登州人喝茶五花八门,爱喝什么就喝什么,自从那个贵人主政登州后,一夜之间,中上层尽爱喝龙井。

    那个贵人最爱喝的就是西湖龙井,他家将杭州西湖地带的山地几乎买了下来,专门种龙井茶。

    喝西湖龙井,倒不完全是巴结那个贵人,只因喝龙井代表了一种新时尚,啜一口,顿觉缕缕清香沁人心脾。

    “同道中人!”

    因此狄仁杰几乎得到了一切他想知道的东西。

    没错,登州地区除了正税,还有捐输。

    捐输这名词来源于后世,指的是向国家贡献财物,如康熙年间平定三藩之乱,因国家财政困难而让民间捐献财物。抗战时期,南洋华侨也来捐输给国民政府抗击小倭倭。

    登州地区有捐输,属于强制,或多或少,统统得交!

    也很狡猾,所有的捐输都以自愿的名义,都写了自愿上交的文书,但不交者则要关店。

    成了,看来庄敬之的弹劾确有实据。

    须知唐王朝还是比较圣明,对百姓友好,登州官府这么没得国家法令这么做,等于地区自设小金库,难辞其咎!

    不过,狄仁杰毕竟是狄仁杰,他不止是听风听雨,还继续查探,因为他发现似乎那些富商对于被强迫捐输并无什么不满。

    “不满?以前有的,但现在没有了!”一个爽朗的康员外笑道。

    “没有了?”

    “因为取之于民,还之于民!”另一位赵员外说道。

    “收到的捐输用于登州的铺桥修路清洁卫生赈济老弱病残和灾民教化培训等事务,每一笔开支都清清楚楚,由官府与地方士绅共同决定!”

    康员外拈须呵呵笑道“我最满意的就是我们登州城的卫生,自从官府设立了什么爱委会,城里的卫生比起任何城市要来得好,什么城市都比不上我们登州这么干净。”

    “话不能这么说!”有人不同意道。

    “那你又说哪里比我们登州要强?洛阳长安?它们都比不上我们登州,狄公你来自京城,你觉得怎么样?”康员外蛮有把握地道。

    确实,狄仁杰微微颌首,知道康员外所言非虚。

    “通湟县!”反对者说出这个地方名称,顿令康员外嘀咕一声,不能反驳。

    因为之前的通湟县令可是现在的登州刺史,爱委会还是最初从通湟县启动的。

    “还有,捐输是贵人带头的!”康员外失风,另起话题道。

    尊崇贵人永远无错,因此诸员外称颂不已。

    “贵人捐了十万贯,而他的妻子,太平公主殿下则捐了三十万贯!”所有的人肃然起敬!

    “捐输好哇,以前我们捐给寺庙道观,现在都给活人和地方,贵人说了,阳间所做的一切,阴间都有记录,他说施舍给穷人等于放债给阎王!等到了另外一个世界,作为债主,肯定有好的待遇!”

    “施舍给穷人等于放债给阎王?!”狄仁杰都给这句大胆的话震惊了!

    “别人说肯定不行,但贵人是天上星宿,他说的话必定有理!”康员外的话得到了一致赞成。

    谈下来,狄仁杰知道了许多新名词,例如专项资金公示职业培训爱委会城管等等。

    饶是他读书人出身,讲究子不语怪力乱神,对于朝廷说韦晞不是人的说法有保留,但给他亲耳听闻那些耳目一新的名词,让他的信心都有点动摇!

    接着他受到邀请,康员外等人热情请他一同参加下午的慰问孤寡老人的节前活动,属于捐输中的资金安排项目之一,狄仁杰欣然同往。

    ……

    当天下午,参加完活动,他与元芳到达海港区。

    他算长见识了,他见到了别致的观海长廊,用的是罗马式的立柱和拱顶,地板切割岩石成块堆砌,乃贵人亲自设计,宏伟大气,愚民皆称乃天上神宫建筑!

    识货者则说是西方建筑风格,但贵人怎么会这么熟悉西方建筑风格?唯有用他不是人的解释说得通。

    海港区给狄仁杰的惊喜不断,碌碌的海港,港中帆樯林立舳舻相接,那穿行迅速的渔船,稳重的载货船,还有一摇一晃,编队航行的战船……加上密集如鲫的人流,堆积如山的货物,真是叹为观止!

    这哪是海路,这是财富来源啊!

    狄仁杰明白了为什么登州税收增多百分之三十的原因!

    现有“海军陆战队”也给狄仁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时为隆冬,而海军陆战队的小伙子们上身不穿衣服,露出了健壮的身体每天早上跑步出操!

    他们在海滩上高呼口号,展演拳脚和兵器。

    动作一致,强劲有力。

    队列整齐,横竖斜都是一条线,令人震撼无比!

    他们高唱着《精忠报国》,大呼“忠于皇帝,保卫大唐!”

    每个人发自内心,忠诚不容置疑。

    没有一个人不对他们称赞,他们是贵人麾下的精兵!

    有人说“有此雄兵,我辈睡可安定也!”

    也有人说“雄兵还须大将带领,我们的贵人,就是天下第一战将!”

    狄仁杰听得真切,陷入了深思。

    ……

    回到客栈,他提起笔来,写下了“驸马大才,精忠报国,上马治军,下马治民,大唐幸甚!”

 第四七六节 回京

    晴朗天空上太阳热力高涨,而的热情来自高原上的军民。

    拉萨城外,锣鼓喧天,留守唐军与吐蕃民众十里相送回京唐军和文成公主和进京面圣的吐蕃人。

    “一切都交托给你们了!”韦晞含有深意地对两位留守主将契苾明和程伯喜道。

    “放心吧,大将军,我们会好好地关照这里的!”同样地,将契苾明和程伯喜都露出了一丝莫测的笑容。

    然后韦晞怀着歉意看挺着大肚子的娘钦十二娘,她已是眼睛红肿,咬着牙不能落泪。

    韦晞与她共度的日子里,瑟瑟合调,感情极好!

    作为现代人,懂得尊重人,爱惜身边人,娘钦十二娘觉得与他在一起的日子快活似神仙!

    但,现在,他要离开她了!

    再见面,不知道哪年哪月。

    高原险阻,别说见面,书信都难!

    她虽然年少,却也知道了许多事情,在大唐洛阳,有头母老虎凶悍无比,谨守她的地盘,敢入者杀无赦,不会与人共享,为安全计,只能在外,方可得生。

    可是在外,少年夫妻,怎忍得相思之恩!

    娘钦十二娘紧紧握着韦晞的手,只愿时间停留,马儿止步!

    当给韦晞狠下心来挣开时,她双眸泪下,哽咽地道“郎君,此回洛阳,勿忘妾身!”

    回答她的是韦晞的唱出的《梅花三弄》红尘自有痴情者,莫笑痴情太痴狂……那“问世间情为何物,只教人生死相许”一出,娘钦十二娘热泪滚滚而流,而其他人则与我心有戚戚焉。

    韦晞心里想的是什么呢?

    处处留情,则处处遗痛!

    哪怕他杀人不眨眼,此时此刻,连他眼圈儿也红了。

    “大将军!该起行了!”李谨行在侧,立即出声道。

    为大将者,不可人前露出软弱儿女状,正如至尊脚不沾地般,韦晞能做的是给了娘钦十二娘浅浅一吻,然后大步迈向电影御马,踩着马奴背上上马。

    不远处,长巴约则在悄声嘱咐娘钦战煞道“好好保护你的女儿,她若不测,高原将会血流成河!”

    “我省得!”娘钦战煞连连点头道。

    韦晞停马,眼睛扫过高原上的这座城市“我来过,我看到,我征服!

    今天我将离去,留下的沉甸甸的情意,愿我之英武,永镇此地!”

    他轻舒猿臂,取出弓箭,厉声对众人道“雪域高原,属于大唐,再不可分,若行不轨,有如此雕!”

    箭响过,雕落下!

    有如神迹,一头大雕应弦而落,在众人面前轰然掉地,有如一记千斤锤狠狠地砸在了吐蕃人心目中!

    所有唐军振臂高呼“大将军威武!”

    所有的吐蕃人尽皆下跪,颤声道“世属大唐,再不可分!”

    “走!”韦晞拍马离开,再不回首!

    娘钦十二娘向前冲出三步,给众人扶住,只觉得心成碎片,柔肠寸断!

    ……

    “真见鬼了!”行程半日,路上又遇大雕,韦晞手痒射之,结果连射三箭,接连失的,连根雕毛都没射下来。

    “我倒!”他悻悻地道。

    看他家老仆博尔扎出手,接连三箭,三头雕落地,轻松加愉快。

    “为什么你可以射中,我却办不到了?”韦晞问起来。

    “那次你可以射下来,而我绝对射不下来!”博尔扎回答。

    “WHY?”韦晞的韦氏胡语问之。

    “那是天意!”博尔扎耸耸肩道。

    诸人听得,深有同感地点头!

    “天意!”韦晞脸上隐浮一丝冷笑,低声道“狗P的天意,我命由我不由天!”

    ……

    回途的道路非常顺利,唐蕃古道经过修理,好走了许多,而且一路上都有补给,道路修理,不时遇到唐人,除了留守部队,还有新移民!

    点点数,至少一万五千唐人!

    看来郭待举和武承嗣办事极有力,不断地将唐人移民,韦晞们自然很高兴,而长巴约等吐蕃人则是别有滋味在心头。

    不知道百年后,还会不会有人记起“吐蕃”!

    他们很清楚这位大将军的为人,做的是全面汉化之大事,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让吐蕃人感到绝望的是他的年龄,才过二十五岁,就披紫配金,已经走到了朝廷重臣的行列中,对朝政有莫大的影响,他所主张的,必定实现。

    ……

    “前面是通湟县大桥!”

    除开长巴约,其余的吐蕃人连同文成公主见到了那横跨激流上方的大桥,桥下水声如雷,都震惊不已!

    而韦晞更注意的是路边百姓建房和修路!

    有了水泥,民间懂得使用混凝土,修建起来的房子是又快又坚固,如同雨后春笋般,大量的水泥房子出现在道路两旁,甚至还有漂亮的别墅区,取代了之间的石头房子和茅草屋!

    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他们一路走,从西到东,水泥房子的出现,改变了大唐百姓居住条件,而水泥道路的增加,让大唐交通更加的通畅!

    所有的人惊讶地看着他们的大将军下马,到路边的一个修水泥桥的工地上指指点点,不久,那里的工地负责人脸上露出恍然的神情,不住地向韦晞致谢,连声吆喝着工地的人干活,显然韦晞给他们解决了什么大问题。

    大家脸现古怪之色,这位大妖还能够教人做水泥的活儿?

    ……

    离长安越来越近,文成公主近乡情怯,坐立不安,想的是长安,还有什么亲人能来吗?

    她没想到回得这么快,四十年前(唐贞观14年,公元640年)她被封为公主,贞观15年她远嫁吐蕃,至此再没回过长安!

    出嫁的路上走了二年,而回来却是三个月不到!

    文成公主是宗女,其父乃江夏王李道宗,李道宗是唐朝开国元勋,大破吐谷浑击灭突厥薛延陀部,

    ……

    另一个不安的女人则是吐蕃太后,她带着她的小儿子被唐军胁迫同行,听报说快到长安,一时间心乱如麻,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结局等待着他们这些亡国奴!

    不过听闻其弟麴萨若已与唐人达成协议,想来唐人也不会怎么难为她们。

    哎,太后的眼里浮现出那个唐人的身影,他灭亡了她的国家,却对她不屑一顾!

    论起来,搞搞别国太后,甚有风味。

    但韦晞顾忌军中耳目众多,如吐蕃王宫玉玺太后这些敏感事物,实不宜接触。

    他还没有彻底控盘,家中母老虎也很凶悍,她家老母可敢连女婿都给饿死的!

    ……

    凯旋的大军终于见到了那座巍峨的大城,一队一队的骑士相迎,一个接一个官员出现,城外人头涌涌,笑脸相迎,为首的那个丽人,让韦晞情不自禁地快马加鞭。

    到达她的面前,韦晞迫不及待地跳下马去,疾步迎上,紧紧地将她抱在怀里!

    第四卷完

 第四七七节 太平公主的好

    冬十二月初,长安,太平公主府。

    韦晞与太平公主坐于堂上,观赏雪景。

    雪飘飘扬扬落下,如雪压冬云白絮飞,端的是美景如画。

    红泥小炉里木炭微光闪烁,欲煮沸的是山泉水,再泡上一壶西湖龙井雨前茶,和心爱的女子在一起,不亦乐乎!

    韦晞举怀,对太平公主道“敬你!”

    太平公主嫣然一笑,与他碰杯。

    他们现在非常悠闲,韦晞自从吐蕃归来,少理正事,只与太平公主厮守,享受温柔之福。

    一举二得,一来太平公主顶顶漂亮,她于公元665年出生,现在公元680年,不折不扣的二八年华,正是女孩子漂亮得不象样的时候,不多打几炮,岂不是暴殄天物!

    二来他要避免政坛风云,因为太子贤被废被了。

    去岁明崇俨在东都被盗杀,武后疑贤所为,遣同中书门下三品薛元超黄门侍郎裴炎御史大夫高智周与法官推鞫其事,近一年未果。

    不想事出转机,贤所亲近户奴赵道生被执,供称太子使己杀崇俨,武后派兵入东宫,于马坊搜得皂甲数百领,武后以此为太子谋反证据,废太子,幽于别所。

    政坛动荡,倒霉的人不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