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建设盛唐-第2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显怒道:“这山陵使缺了刘审礼就不成了么?”

    下诏曰:“礼部尚书韦待价执掌大礼仪,该为山陵使!”

    然后对于刘审礼的从军申请,竟亦不理,刘审礼只能继续做他的工部尚书,端的是哑巴吃黄莲有苦不出。

    裴炎出殿,与属臣曰:“陛下刚愎自用,若不改正,难持久也。”

    或有人谄事新君,将裴炎的话告之皇帝,皇帝逾恶之。

    而同样有人把事情报告给武则,此时的皇太后,只在深宫中崇道念佛,悼念亡夫,不理政事,闻讯后微微一笑道:“韦待价有韦晞帮忙,刘审礼也不会不管,皇儿所选之人妥当。”

    至少李显还没有彻底荒唐,另有一位检校礼部尚书武承嗣,同样执掌大礼仪,没选派上他,若是他,那就害苦大家了。

    没有皇太后干预,于是圣旨颁布,以韦待价为山陵使,加个尾巴:着工部择能员佐之。

    尾巴是裴炎所加,他也怕啊,万一老韦叔搞砸了呢!

    责任着落在工部头上,那么韦晞与刘审礼不会坐视不理。

    他是对的,韦晞招了郭待举、韦待价和刘审礼一起到公主府里商议山陵之事。

    郭待举负责给钱,他必须参与。

    道德坊公主府的迎风阁高有三层,可望见洛水,迎风吹来,时为新春隆冬,冷嗖嗖地。

    冷也有好处,韦晞请大家打羊肉火锅。

    大家见了面,韦待价大叫道:“老刘,你害俺不浅!害得俺不能去倭国花差花差!”

    他向往地道:“听那些倭女十分**,俺正想见识见识一下。”

    话出口,让韦晞们恶寒不已:“老韦叔的口味重哪!”

    韦待价督师丰州,结果突厥人望风而遁,甚至怕伤害了他,招惹来韦晞这个凶神恶煞。

    丰州地界三百里内,鬼影都没一个,同行的史万和令狐笑唉声叹气不已,史万跑到他的帅帐里晃荡道:“叔,你确定不是来这里度假的吧?”

    韦待价是个好人,写信向韦晞抱怨,很郁闷哪,韦晞就荐举他去倭国花差花差。

    倭国地势狭,无回旋余地,老韦叔想砍谁就砍谁,而且倭国金银多,老韦叔搬些金砖银锭回家享受,有得打有得拿,不是花差花差还是什么。

    岂料人算不如算,刘审礼把大家的快活都给揽黄了。

    老韦叔不爽,刘审礼同样是愁眉苦脸:“唉,俺想打仗,想杀人放火,特的要劳资去刨土吃灰!”

    两人都是苦瓜着脸,韦晞恼怒地道:“给我打醒点精神来,你们都是尚书耶,三品大员,位极人臣,还有什么想不开的,其他人还用得着活吗?”

    他转向郭待举道:“烦请郭尚书开导开导一下这两位尚书爷们!”郭待举为同中书门下三品(宰相),但韦晞还是习惯了以当初他是都尉时称呼郭待举为兵部尚书衔。

    郭待举倒是笑眯眯地,他对韦待价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韦尚书,虽不能够去倭国花差,但山陵使也是个重任,而且升官也快……”

    韦待价摇头道:“俺就是不想升这么快的官!”

    郭待举哑然,别人还嫌升官升得慢,这位爷倒好,有得升官也不想升。

    因为他怕升无可升!

    现在韦待价散官是正四品上的正议大夫,升到三品散官就升无可升,这时侯,朝廷会将其闲置,否则他再立功时,怎么样去作酬劳?

    做山陵使,顺利的话,一年完工,一年就可以升官,而且山陵使意义重大,升官的力度大。

    去倭国当都督,一任起码三年,还不一定能升官。

    不升官,那就有得做咧。

    “老叔父,升官不升官别想这么远,你既然领了圣旨,先把山陵使做好再。退一步来,实在不行你还可以帮我养马嘛!”韦晞则劝解道。

    “刘尚书,驸马爷若去北方主持军务,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你还怕打不了仗吗?”郭待举道。

    “是啊!”韦晞也同意道:“俺在北方的话,就有你一碗饭吃,放心!”

    一想也对啊,于是刘审礼笑逐颜开,而韦待价则化悲痛为力量,狠狠地吃起羊肉,等待着他的升官命运到来。

    吃吃喝喝着,面对着一帮死党,韦晞也畅开心扉道:“你们不爽,我同样不爽,我让老叔父去倭国,是想进一步观察,我想,我想灭亡倭国!”

    大家一惊,不由地停下了筷子。

    “老叔父去那里,帮我经营,若是好的,那么我就不一定灭亡倭国,现在我还拿不定主意。”

    按他之前所想,他要将倭国亡国灭种的,但给高宗皇帝劝了一下,就犹豫不决,想让韦待价先去坐镇,不想失算了。

    刘审礼归队是好事,将军中有的合适冲锋陷阵,例如史万、杨成献之流,也有的攻防兼备,例如刘审礼和范无伤,若果一路打下去,新打下来的地方需要都督管治,刘范之辈就是合适人选,而史万这些人则不成。

    工程事务固然重要,战争才是主旋律。

    战将不缺,懂得治理的军管干部严重短缺。

    马的巴子的,李显鸟人乱弹琴,坏劳资大事!

    宝宝苦,但宝宝当众不,只对好朋友们倾吐心事。

 第五五七节 大风波

    韦晞、郭待举、刘审礼、韦待价很快敲定了乾陵的大体事务,设定预算。   之后,韦晞、刘审礼、韦待价带着工部工头、工程兵部队指挥官一起动身,前去到咸阳的梁山视察那里的高宗万年吉地。

    很快地,三大臣联名上奏,将乾陵事务列明:

    因山建陵,掏空一座山,在山腹里建立帝王陵,陵区则仿京师长安城建制,分为皇城、宫城和外郭城,让大行皇帝生前在长安,死后也在长安。

    陵园规模宏大,建筑雄伟富丽,预计建成的建筑美轮美奂,如韦晞加上去的三道凯旋门,为次所见,分为破突厥、灭高句丽、亡吐蕃三门,无一例外均以皇帝为主角,突出了他的高大形象,运筹帷幄,文臣武将簇拥,展示各个的关键性战役场面,昭示了皇帝的巍巍功业。

    进谒陵园时,从三道凯旋门下走过,充分领略大行皇帝的武德。

    就连初次见到沙盘的现任皇帝李显看得都是一楞一楞的象个乡巴佬,万分羡慕:“自己大行的时候有没有这么给力的大臣来为他规划这么好的陵区!”

    他这个想法要不得,很快他就有麻烦了。

    而武则看到后,连连点头,只稍作修改,下旨按照这么办。

    朝廷有钱,国力充盈,又有良好的设计师,调动最好的工匠、工程兵一齐动手,韦待价干脆在工地那里驻扎,专心做他的山陵使。

    而韦晞、刘审礼两工部尚书都请假壹个月,一起帮韦待价打基础,同样吃住在工地上。

    现时乾陵重要无比,朝廷准了,恰好让他们避开了大风波。

    ……

    弘道二年(六八四)正月一日,以中宗即位,改元嗣圣。

    中宗皇帝李显召中书令裴炎议事,一曰立太子妃韦氏为皇后,裴炎爽快道:“此乃应有之制!当行之!”

    二曰擢皇后父亲,普州参军韦玄贞为豫州刺史,裴炎略一皱眉,但答应得很快。

    一般地,新晋皇帝即位,都有提升外戚宗族的动作,司空见惯,是以韦玄贞顺利升官。

    过得几,李显找来裴炎:“朕欲擢韦刺史为侍中,裴公以为如何?”

    他的口吻是肯定的,以为自己皇帝之尊,裴炎必从之。

    不料裴炎道:“侍中者,宰相也,非同可。臣闻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于卒伍,若陛下想提拔韦刺史,待其做足一任,进为尚书,可为侍中也!”

    皇帝此举,乃坏了规矩,参军升刺史没几,又升到侍中,属于擢。

    亦不是不可能,但裴炎知道韦玄贞没这个本事。

    当初韦待价做得很大官了,也很久了,人家让他当吏部尚书,他都不敢接下来。

    过吏部尚书的侍中,区区一个参军就敢坐!

    不要害了大家!

    照顾着皇帝的面子,裴炎话得很婉转了,但李显强势地道:“不然,朕之岳父,素有大才,可当得侍中。”

    皇帝的花花肠子,裴炎心知肚明,他这是要抢权。

    现在的三位大宰相,刘仁轨为尚书左仆射,他资格太老,又得军方支持,李显招惹不得。

    中书令裴炎,是大行皇帝遣诏的辅佐大臣,李显不能够轻易否他,那等于否定父皇,是为不孝,这名声不好背。

    只有侍中刘景先可以替换了,皇帝初时希望刘景先能够与裴炎打檑台,不想刘景先与裴炎沆瀣一气(李显认为),则刘景先请走人吧!

    裴炎劝谏道:“陛下,刘侍中刚刚上月升任,这个月罢免,令世人认为朝廷法度是朝令夕改,影响不好。”

    “刘景先处事不力,朕要将他换下,韦刺史甚是合格,可为侍中!”李显坚持道。

    “那么!”裴炎再退一步道:“刘景先换下,从同中书门下三品中提拔一个能员,最为合适不过。”

    “不必了!”李显硬邦邦地道:“就以韦玄贞为侍中,裴卿拟旨吧。”

    倏然见到裴炎退后一步,抗声道:“陛下,请恕臣不敢奉诏!”

    他的话如风暴般掠过了乾元殿,他这是抗旨!

    李显的脸涨得通红!

    暴怒之下,拍御案道:“朕以下与韦玄贞何不可,而惜侍中邪!”(我把下送给韦玄贞都行,还会惋惜区区一个侍中?)

    顿时裴炎眼睛瞪圆!

    其实李显话一出口,也觉得后悔,但皇帝脸面不能认错,结果他与裴炎大眼瞪眼,谁都不出话来。

    半晌后,裴炎哑声道:“臣突有不适,先行告退。”

    “去吧!”李显有点无力地摆摆手道。

    裴炎离开了乾元殿,他的脚步放得很慢,左思右想后,转身再入宫门,求见皇太后武则!

    他是重臣,很快得蒙武则召见。

    武则正在剪花枝!

    她现在很悠闲,拿了把金剪刀修剪花枝,给花枝喷水,一副颐养年的情形。

    听到裴炎转述李显的话时,她也仅是哦了一声,不为所动的样子。

    武则经历的风雨太多,李显这个毛孩子的荒唐话似乎不当一回事。

    她不置一词,裴炎失望而归。

    而李显听裴炎找他老妈告状,他老妈没表什么意见,不由得大大地舒了一口气,以为没啥事了。

    但他很快就知道他老妈的厉害了!

    二月初六不是大朝会,可是皇城里敲响了大朝会的钟声。

    文武百官不敢怠慢,纷纷入朝。

    李显莫名其妙:“朕都没有下旨开大朝会,谁敢乱敲钟,心朕敲爆他的脑袋!”

    内侍答曰:“是皇太后要开大朝会。”

    “这……”顿时李显心中忐忑不安,他匆忙换了皇帝朝服,急急上朝。

    一去到乾元殿就知道不好,只见三步一哨五步一岗,大队羽林军在羽林将军程务挺、张虔勖的率领下,把乾元殿团团围住。

    程务挺、张虔勖竟敢在没有皇帝圣旨下率兵进宫!

    脸色苍白的李显在宝座上坐好,却无人喊万岁去朝拜他。

    内殿门闪出皇太后近侍牛寺人,高声唱道:“皇太后驾到,皇帝、众臣迎驾!”

    大家统统跪下了,只见一脸寒霜的武则盛装昂然而进。

    “儿臣(臣)恭迎皇太后!”

    “众臣平身!”武则宣布给大臣平身,却没给她的皇帝儿子平身,牛寺人又唱道:“太后有旨意,请中书令裴炎宣读!”

    裴炎接过金盘上的皇太后懿旨,大声宣读道:“……子为万民之主,无威仪不可以奉宗庙社稷,今上言谈举止有亏,不可再为皇帝,当退大位,改封为庐陵王……”

    乾元殿里鸦雀无声,只有裴炎的声音,念罢,他看看四周,立即殿臣们齐呼:“皇太后圣明!”

    此言一出,大事定矣!

    “55555!”李显哭出声来,可怜巴巴地带着哭音,真象个受了委屈的孩子般问道:“母后,儿臣有什么罪吗?”

    武则叱道:“汝欲以下与韦玄贞,何得无罪!”

    唤内侍上前,无情地剥了李显的皇帝袍服,移这个可怜的娃出殿,幽于别所。

    至此,武则干掉了她的第三个儿子,真是个有毒的妈!

 第五五八节 临朝称制

    武则趁热打铁,第二,立雍州牧豫王李旦为皇帝,是为睿宗,妃刘氏为皇后,立睿宗长子永平郡王成器为皇太子,改元文明。

    睿宗乃高宗第八子,武后生,乃第四子也。始封殷王,领冀州大都督,单于大都护,徙封豫王,又徙冀王,迁右金吾卫大将军,洛州牧,复封豫王。

    对于他老娘的雷霆手段,李旦同样骇怕不已,登上皇位时战战兢兢的样子,好象一头待宰的猪。

    同中书门下三品郭待举位置靠前,看得分明,心忖道:“武后四子,真是一个不如一个,老大颇有皇帝之风,可惜不假年,老二也是可以,起码敢做事,奈何不懂得自爱,老三老四就差得远了。”

    “此番李显做事,一错再错,做事谋定而后动,若是不成,则干脆不做。不做则已,一做就要做到底,错了以后改正。要不就不提拨韦玄贞,要想提拨就要强势,裴炎不干,那就把裴炎打倒,这才是皇帝风范。”

    突地浮起一个念头:皇四子打下,以太平公主最贵,有乃母风范,挥洒自如不怯场,上殿敢大骂同中书门下三品岑长倩,对母后撒娇要好处,策略妥当,若她……

    随即摇摇头,把这个荒唐念头打消,借用韦式胡语:Ipssib1e!

    现在还有个李旦呢,就算没有李旦,还有李家的那么多的王子王孙,而且国朝的体制不允许公主登大位。

    李旦坐好,受过文武百官朝拜后,期期艾艾地道:“母后,儿臣有话要!”

    他老娘就坐在他侧边,也不话,只做了个同意的手势。

    李旦乃道:“太后、众卿家,朕得太后推举,进位为皇,兢兢业业,唯恐有负期望!”

    “皇位不好坐,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