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建设盛唐-第4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连武三思都办不到,两张更是笑话。

    ……

    万一硬来,只要韦晞不死,结局就象酷吏不死一样,动手的人就准备自我了断得了。

    他们想另辟蹊径,才发现实在不好对付,采买时韦家的侍者出动都是成群结队,要不是货摊送货上门,而韦晞的护军,则极为谨慎小心,几乎不逛街,出动时同样是成群结队。

    后来知道了,韦家护军在神都的态度是。。。视为战区!

    在战区内时时一级战备,枕戈待发,随时准备打仗!

    而且韦晞贴身保护圈那些力量,都是家在西域,高侍遇,双薪!

    亦即是京城同级军人工资的四倍!

    钱多到一定程度就是个数字而已,他们得到的荣誉是武三思等人无法给的,他们的忠心度根本不会动摇。

    ……

    事情回到原点,武家兄弟和两张兄弟商量来商量去,最终还是决定利用在西域的谋反之事,

    这个说等西域之事确切之后,一旦成事,立即对韦晞下手。

    但武承嗣私底下对韦晞怕得要命,说韦晞神通广大,万一我们这边得到成功消息,他也知道,立即发动,将满城市得风雨交加,你们信不信?

    信!

    天知道韦晞私底下有多大的力量,保不准他一呼百应,城里的军队都响应他的召唤,那大家就死定了。

    再有一件事情,西域那边叛乱若是不成功,韦晞的态度会怎么样?

    放任他在外,凶险极大,万一他即刻造反呢?

    掌握了京城兵权的两张起初是雄心勃勃,临动手前,才知道烦恼,方才明白为什么两武明明对韦晞恨之入骨,却始终不敢下手!

    轮到两张睡不着觉了!

    ……

    决定与西域之事同时发动,除去韦晞这个眼中钉!

    他们以兵部名义,请韦晞于八月十四日上午到兵部大堂会商“云南兵事”。

    原来,韦晞以军力称雄,他回神都带出极大的威慑力,北方胡族胆怯,要不远遁,要不归顺,北方享受太平,平安无事。

    但南方土人不知道韦晞的厉害啊,尤其是云南地区,那里山高皇帝远,险要的地势更增长土人的自信心,常与武周朝官兵打对台,大玩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敌驻我拢,敌疲我打的正确无比战略(许多有力量的家伙们天生的技能),让官兵疲于奔命,不堪其拢。

    并无大规模入寇,但疥癣之疮也是讨厌。

    云南地界的官府的报告上到朝廷,武则天觉得不能容忍,着兵部拿出切实可行的方略解决问题。

    韦晞是大军头,兵部呈文送到王府给他观阅,再请他于兵部大堂与诸大臣会商,此举是合情合理的。

    “情报很明显!”王府里负责情报的总管韦铭告诉韦晞道:“一天前宫里没有消息出来了!”

    皇宫里的消息出来,来自上官婉儿,现在没有消息,是上官婉儿那里有了麻烦,肯定是封锁了宫禁,不是上官婉儿叛变,她若有贰心,只需要送出假情报,不必停止送出情报。

    ”两张秘密调动了军队进城!是精锐的特种部队,曰为飞龙军,共三千人,与我们的飞虎军针锋相对!”

    “他们是想调虎离山!因为我们王府坚固,万一他们打不下来,那就举城轰动了!什么变故都会发生,而在兵部大堂将王爷您给解决了,那就省事得多。”

    “他们大概是怕西域之事不理想,怕我方报复,所以他们铤而走险,依臣之见,以静制动,看西域之事结果如何,不必理会他们!”韦铭知道西域将有叛乱之事,给出建议道。

    “去,为什么不去,我从来没有怕过的!”韦晞面带微笑地道。

    ……

    八月十四日上午,兵部里的武三思听到韦晞即将到达的消息,不由得冷汗直冒:“他真的来了啊!”

    “他来是怎么样?”

    “如前一样,带了三百人来,没有带更多的兵!”有人向他禀报道。

    见到武三恩心颤手抖的样子,他旁边的一条大汉嘿然道:“王爷就放心好了,事情交到我身上,包他有去无回!”

    那条大汉满脸横肉,凶悍气色沉重,正是飞龙军的统领,目前官拜中郎将的云海风,本是北方的一个都尉,作战勇敢被两张兄弟看中,纳为私人,大力提拔。

    云海风说话豪迈,反倒令武三思心里更没底:轻视韦晞的人统统都去找阎罗王喝茶去了!

 第九四七节 兵部之事

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请记住   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

 第九四八节 入侵欧罗巴

    以武承嗣为主导的西域造反闹剧传到神都,又有武三思在兵部里的拙劣表现,时人讽刺这两家兄弟,以反讽的手法说可完全信任这两个王爷的忠心,他们昏庸而非操、懿之才也!

    而两张兄弟(易之和昌宗)的眼高手低也同样被人看在眼里,他们日益权柄大,却处事拙劣,识得内幕的人都来充当赵括纸上谈兵,说要对付韦晞,根本不应该这么做,外面引了大军进城,宣布韦晞谋逆,群殴之,前怕虎后怕狼的,成得了什么大事!

    又有的人将现时朝廷朝政混乱归于两张兄弟,封建社会里,为尊者讳,帝王是决不会犯错地(前朝的亡国之君除外)。因此当我们纵观历史时便能发现,凡是文臣武将有了成绩,必会提及君王英明神武,统御有方,知人善任,即使只花过三分钟加以部署,此后再也不闻不问,君王也能功居榜首。

    而一旦出现不光彩的事儿,就定然是臣子蒙骗主上所致,好像做决策的皇帝只是一个一无所知的无辜者、被奸狡下属欺瞒的可怜人,全无半点责任。所以,武则天后期朝政昏庸,被解读为权臣当道,蒙蔽圣聪,把她摘得干干净净,连其查察不明的责任都只字不提。。。等到哪怕是韦晞上台,也不论武则天的过错而诿过于两张兄弟。

    ……

    与两张、两武相比,韦晞太平公主两夫妇的水平深被推崇,人们对他们的钦佩有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

    韦晞一身都是胆,明知对方做足准备,形势险恶,却偏向虎山行!

    堪与《三国演义》的第回“关云长单刀赴会”相提并论,对方与他相比,则相形见绌矣!

    至于太平公主则显示出了她宽大无比的气量和做事缜密,对方密谋造反,尽在她的掌握中,又在镇压的过程中决定“一个不杀”,兵不刃血地平定叛乱,表现可圈可点,已有一代名君气概!

    ……

    且说史万超保了杜奇微,带了三百家将,径投小亚细亚而去。

    他是正式发遣,他要将过去错过的东西给抢回来!

    也是他名声在外,大家知道他犀利,遂告诉他去小亚细亚,那里负责军事的唐甜、扎拉汉都不是正规军出身,不会笑话他。

    ……

    见到史万超的到来,唐甜大喜!

    这是员勇将,破阵冲锋极是有力,用得好了,是一把剖向敌人锋利无比的剑!

    不过她有意板起脸道:“在我帐下,须听军令,不可擅动!”

    史万超满口答应地道:“放心,放心,三嫂你说东我就向东,说向西就向西,我可不想第三次变成小兵了!”

    这后果太惨重了,搞得连鬼鬼怪怪都找上门来,闹得自己要做余则成,要是位高权重的将军,对方望都不敢望他一眼!

    “很好!”唐甜欣然道:“你说的哦!”

    “肯定!”史万超点点头,自来熟地找个位置做下道:“你们继续!”

    ……

    连绵不断,一列挨着一列的小山边缘上接着一片海,岸边的桅杆林立。

    面前的是马尔马拉海面积一万一平方公里,相当于四个太湖这么大,是世界上最小的海,位置是属于拜占庭地区的内海。

    史万超与唐家的唐庭芝分别为正副先锋,他们带领一个万人队,将走在大军的前面开路。

    唐庭芝其貌不扬,罗圈腿,长着一对有点畸形的麒麟臂膀,看上去象螃蟹的大钳子般,事实上,他正是射雕手,开两石五的硬弓。

    他年龄接近三十岁,称呼唐甜为姑,是唐家新生代中的佼佼者,不仅单p能力强,也善于指挥,还很善于做人,见了史万超的面就一口一口的叔称呼过去,让史万超也不好意思来摆威风,如此大家大有合作余地。

    临近大海,风浪很大,海风刺骨,非常寒冷。。。接近冬天了,但唐甜照样出兵。

    所有的人不管冷酷的风,心头一片火热,他们是唐军家第一批渡海作战,攻入欧罗巴的军队,也是头一批西军进攻欧罗巴的部队。

    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候,唐甜亲自为他们壮行,还有军乐队高奏乐曲。

    授旗!

    史万超自唐甜那里接过了一面飞凤金旗,大力招展起来。

    前锋军手臂举起,高呼道:“有我无敌,大唐万胜!”

    然后敬酒!

    所有的将士们都举起泥碗,干了这碗烈酒,生生世世还做大唐人!(谑:干了这盆恒河水,来世还做印度人!)

    amp;bsp;泥碗摔烂,军人们出动,他们军歌嘹亮,拖着战马依次下船。

    ……

    船只参差不齐,有大有小,百舸齐发,场面壮观。

    没有什么阻挡,在唐甜的望远镜中,先遣的船队逼近对岸!

    拜占庭帝国的海军还是很强大的,但他们给封在马尔马拉海两边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过不来。。。他们遇到了唐人的炮船!

    双方交战的结果不必多说,拜占庭帝国海军见势不妙,立即收兵回营,拱手相让出马尔马拉海的制海权,让唐船顺利过海,毕竟宽度不大。

    ……

    海那边有座小城叫做“杰拉卡城”,那里的海港很快挤满了唐船,军士们蜂拥登陆,赶快地将马匹、牛、驴等牲畜拖到岸上。

    过海时,它们的眼睛被蒙上黑布,有它们的主人陪伴着,没闹出什么大乱子。

    迎接他们的正是唐人!

    杰拉卡城的城主和防军都被收买了,价格很便宜,城主三千两白银,高级军官一千两白银,将城防和港口拱手相让。

    而在马尔马拉海中最大的马尔马拉岛上有一座城堡,上面的守军同样被收买,唐军不费一兵一卒就完成了过海。

    先头部队序列有二万二千人(另有三千民夫),其中一万二千人是步兵,他们将留下一千人在“杰拉卡城”加固城防。

    上岸后,所有的唐军将士心中大定!

    踏足所在地面是一片平整的原野,绵延伸向远方。

    在杰拉卡城有一个唐人和二个大食人加入先头部队,他们是向导,带着大军前往马尔马拉海北岸的大城市特基尔达,预计它将作为唐军的重要支撑点。

    一支拜占庭的部队姗姗来迟,出现在唐军的面前。

 第九四九节 天时在我

    这支部队有三千人,基本上都是步兵,他们执宽大的盾牌和投枪,腰配利剑,身披装甲,看上去威风凛凛!

    但是很快就证明了步兵在弓骑兵面前的巨大劣势,全副武装的重骑兵压住了阵脚,而轻骑兵在拜占庭的部队周围如潮水般地往来驰骋。

    马蹄踏碎地表上的植被,带出沙砾尘埃,很快腾起一阵暴风骤雨般的尘雾,使拜占庭人看也看不清楚,说话也听不分明,不得不挤成一团。

    然后暴风骤雨般的攻击来临!

    箭枝如马尔马拉海的海风般劲袭而来,拜占庭人惊恐万分地发现他们的盾牌无法顶住唐军弓箭的侵袭!

    他们把盾牌连在一起组成龟甲阵,事实证明那是一件愚蠢无比的事情。

    有的盾牌被直接射穿,箭枝射在不能置信的拜占庭人身上,还有一些没能洞穿,但射在可怜士兵的手上,让他们根本抓不住盾牌。

    拜占庭人的盾阵原本很齐整,但唐军的飞箭更厉害!

    将拜占庭人射得东倒西歪,互相枕藉,鲜血狂流。

    三棱箭头加倒钩的箭枝,让他们不是一下子死掉,而是痛苦的死去,他们翻腾和扭曲着身体,以至把箭弄断在伤口里。

    当他们使劲拔出那带钩的箭头时,箭穿透了血管和肌肉,他们把自己搞得遍体鳞伤,血肉模糊。

    许多人被命中要害,要不失血过多地死去了,剩下的人也丧失了作战能力。他们的手被钉在盾牌上,脚被穿透,深深钉在土地里,他们既无法逃跑,也无法自卫。

    场面混乱无比,而箭雨毫不留情地倾泻下来,将所有的拜占庭人弄成了一堆堆死肉!

    ……

    史万超感慨地道:“能够对付骑兵的只有骑兵!”

    此战纯属屠杀,拜占庭的步兵在唐骑面前毫无还手之力,唐骑不损一人歼敌三千。

    唐庭芝老到地吩咐清理战场,给所有的尸体补刀,然后民夫上场回收箭枝,将所有的盾牌都销声匿迹,以便让唐军的秘密保留更久一些。

    不过这是白费功夫,还是有民众在远处观察到这一幕,他们报告了自己的官府,层层上报,之后唐军弓箭就不那么地利害了。

    之前在小亚细亚,与拜占庭人打过仗,唐人封锁海岸线,消息传不到海那边,而在这边就难以保留秘密,打过一仗,拜占庭人就知道了许多情况。

    但不得不说,唐甜这次出兵,占了大便宜,因为拜占庭正在内乱中,结果直到特基尔达城下,拜占庭人未能采取有力的措施。

    ……

    公元685年,拜占廷帝国强有力的君主君士坦丁四世英年早逝,他的长子查士丁尼年仅 16 岁就继承了这份庞大的家业,称为查士丁尼二世。

    君士坦丁四世在位期间,阿拉伯哈里发穆阿维叶一世调兵遣将围攻君士坦丁堡达四年之久,可君士坦丁堡岿然不动,到得678年,拜占廷人用“希腊火”击溃阿拉伯舰队,取得重大胜利。

    天不假年,打败了阿拉伯人的君士坦丁四世如流星般飞逝,将帝国留给了儿子查士丁尼二世。

    这个年轻人生性残忍、任性,权力欲很强,处处想模仿他的祖先查士丁尼一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