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钢铁皇朝-第3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臣附议。”罗权恰时说道。

    先是内阁大臣,后是军机部和参谋部的主将,现在朝堂上再傻的官员也明白怎么回事儿了。

    在驱逐了蛮族之后,皇上这是要一统大渝国,彻底解决藩王们的问题。

    短暂的沉默之后,官员们一个个出列指责藩王之害,整个朝堂上一片火热。

    在正大光明殿的西南角落里,《青州日报》的记者正在奋笔疾书,今日朝会上的内容将出现在明日的报纸上。

    面对群情激愤的官员和将领们,萧铭露出了笑容,这就是他要的效果。

    虽然这样唆使官员跳出来指责藩王之害有些无耻,但是身为帝王怎能不腹黑。

    “诸位爱卿,虽然如此,但是雍王和淮南王在北方战争中都立下了汗马功劳,如此行为岂不是让朕背信弃义。”萧铭显得有些为难。

    庞玉坤说道:“自古以来赏罚需分明,当初北方战争之后皇上已经给了二人相应的奖赏,如今削藩乃是为了大渝国的千秋基业,皇上又何必担忧。”

    “没错,皇上,如果雍王和淮南王真的心怀大义就该为了大渝国的前程考虑,而不是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斐济说道。

    萧铭叹了口气,他说道:“此事朕实在有些为难,此事改日再议吧。”

    说罢,他摆了摆手宣布散朝,今日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他现在是要给藩王们一个信号,让他们现在思考改如何做。

    毕竟在没有宣布皇命之前主动权都在他的手中。

    散了朝,萧铭向御书房而去,这时报社记者带着稿件回到了报社,刊印出来第一份报纸,他立刻送到了宫中。

    “皇上,明儿这报纸一出去可就天下皆知乐了。”钱大富将报纸交到萧铭手中,“老奴不担心这削藩的事儿,但是这皇贵妃现在可有了身孕……”

    萧铭皱了皱眉头,在削藩这件事上定然是要触动崔雪儿的,只是他岂能因为女儿情长而罔顾大渝国当前的局面。

    “皇贵妃会明白朕的苦心的,她是个懂事的人。”萧铭说道,在这件事他下了决心,不会因为崔雪儿改变。

    钱大富点了点头,他不再说话。

    审阅了报纸,萧铭对上面的内容感到满意,在头版的报道中详细记录了朝堂上关于削藩的事件,同时撰写该文的记者发表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分析了藩王的弊端,这符合他的要求。

    将报纸交到钱大富手中,萧铭说道:“送到报社去,让他们明日发型。”

    “是,皇上。”钱大富应声离去。

    送走钱大富,萧铭转身向后宫而去,这些年为了国事他倒是鲜有时间陪伴自己的家人。

    很多时候都是匆匆而来,匆匆而走。

    今日钱大富的提醒让他忽然觉得自己有些事该和崔雪儿提前说,免得她们措手不及,同时他也希望崔雪儿能在这件事上发挥一些作用,毕竟她也是淮南王的女儿。

    踱着步子到了寝宫,这时一个小小的身影忽然向他冲了过来,同时奶声奶气的“父皇”声响起。

    “来,父皇抱。”萧铭露出温和的笑容,将已经三岁多的萧逸抱在怀中。

    时间匆匆而过,如今的萧逸已经到了现代孩子上幼儿园的年龄,为了让萧逸摆脱大渝国落后的文化,他和斐玥儿正准备亲自教导他。

    斐玥儿同崔雪儿,绿萝和紫菀坐在凉亭温婉地看向父子二人,虽然萧铭陪伴萧逸的时间短,但是萧逸却最是喜欢粘着自己的父王。

    “皇上日理万机,今儿怎么有时间在这个时候到园子里来。”斐玥儿笑着说道。

    萧铭望着萧逸,这个小家伙的眉毛和嘴像极了斐玥儿,眼睛和嘴倒是很像自己,模样说起来倒是更像斐玥儿,正应了儿子随娘这句话。

    他走到四人身边坐下,看了眼崔雪儿已经七个月的肚子,说道:“朕今日和皇贵妃有些话要说。”

    斐玥儿眼睛转了转,她冰雪聪明,隐隐猜到萧铭要说什么,她笑着对萧逸说道:“逸儿,不要缠着你父皇了,我们一起去湖边赏鱼去。”

    说话的时候,斐玥儿还对绿萝和紫菀使了个眼色。

    二人会意,起身跟着斐玥儿走了。

    萧逸有些不乐意,他抓着萧铭的手说道:“父皇,父皇,陪我玩一会儿嘛,玩一会儿嘛。”

    萧铭摸着萧逸的小脑袋,小家伙睁着大眼睛可怜巴巴地望着他,他无奈地说道:“你先去,父皇今天陪你玩一个上午好不好?”

    “父皇说话算数。”萧逸闻言顿时蹦蹦跳跳地向湖边跑去。

    三年来的相处,崔雪儿和萧铭已经不再陌生,因为肚子里的孩子她和萧铭更是多了一层亲昵,正因为如此,她有些时候也能够猜出萧铭的心思。

    只剩下二人,她忽然叹息一声,“皇上终于是要削藩了吗?“

    “朕估计你也猜得到,自你入宫之后其实一直在担心这件事不是吗?”

    崔雪儿点了点头,哀怨道:“虽是如此,但如今要看见自己的夫君和父亲生了嫌隙,臣妾又如何能够忍心。”

    “所以朕想让你给淮南王书信一封,你告诉他,只要他交出军权,朕不会动他,这淮南国还是他的封国。”


………………………………

第八百六十章 明朗的形势

    阵阵北风卷动崔雪儿如墨的长发,丝丝凉意让她缩了缩身子。

    萧铭将自己的披风为崔雪儿裹上,接着他起身看向正在嬉戏的萧逸。

    对他来说,这个问题对崔雪儿的确也有些残酷,于是他说道:“当然,朕也不勉强你。”

    “皇上误解臣妾了,如果皇上下定了决心,臣妾愿意去信规劝父王,毕竟臣妾身为大渝国的皇贵妃,也愿意和天下的百姓一样看着大渝国越来越富强,臣妾相信父王也会明白的。”崔雪儿脆生说道。

    萧铭看向崔雪儿,良久他说道:“如此便为难你了,朕答应你的不会变,你父王和哥哥对朕有功,朕也不愿意与他们兵戎相见。”

    崔雪儿闻言重重点了点头。

    隔日,青州日报如常发行,头版的上内容立刻在青州城内引起轩然大波,大街小巷的人们议论纷纷。

    生活在青州这个大渝国的政治中心,他们对政治都极为敏感,这一片报道中透露的信息太多。

    在他们看来,大渝国马上又要不平静了。

    “要我说,这藩王早就该削了,否则等到他们尾大不掉,将来还是个麻烦。“

    一个早点摊上朱五六正在吃油条豆脑,随着工业的发展,现在大渝国物产越来越丰富,尤其是炒菜的兴起让民间广泛种植大豆,油菜这些东西,炒菜的油随之越来越多,价格也越来越低廉,甚至早点摊上都能用油炸油条了。

    在朱五六的对面是朱三四,闻言他说道:“这政务上的事情你少掺和,做你的生意便是。”

    “哥,你也太大惊小怪了,这报纸上都刊登出来了,我还不能议论一下吗?”朱五六撇了撇嘴。

    朱三四皱着眉头,他说道:“总之这是为你好,我可不想有一天在战场和你相见。”

    朱五六被说的莫名其妙,只得无奈地摇了摇头,“哥,你说的也吓人了。”

    朱三四看了眼自己的弟弟叹了口气,其实有些话他不便明说,这次回来几天他就要南下了。

    关于商人议会和楚国的事情他们这些将领都已经了解,正因为如此他才有所担心,生怕自己的弟弟也会走入歧途。

    这种担心不是没有原因,因为随着青州府的发展,现在百姓和商贾越发热衷于讨论国家时政。

    本来这倒是没有什么,但是如此一来,不同的声音难免出现,甚至一些还很极端,他很担心朱五六会误入歧途。

    这几年他们老朱家的日子越来越富庶,不仅在朱家村拥有数百亩良田,朱五六的生意也在高丽打开市场,现在每个月都能有八百金龙的收入。

    如此丰厚的利润让朱五六在青州城内置办了一个大宅院,这次回来他正是住在弟弟的府上。

    “这可不是吓唬你,这些事情你嘴上说说也就罢了,切记不能有什么其他的想法。”朱三四再次提醒。

    朱五六点了点头,不再说话,而是竖起耳朵听其他商人议论去了,朱三四见了微微叹了口气。

    正在这时,他忽然感觉肩膀被人拍了一下,转过头来他吓了一跳,立刻起身敬礼,“崔师长。”

    被朱三四称为崔师长的人不是别人,却是崔尚安,此时他一脸的愤懑之情,似乎十分不开心。

    “报纸你看了。”崔尚安看似无意地说道。

    在朱三四的手边正是一份青州日报,这正是朱五六买的,他不禁苦笑道:“看了。”

    崔尚安脸上露出一副自嘲的神色,“你不要担心,现在这件事整个青州都知道,没什么。”

    说罢,他坐下来要了一份豆脑和油条。

    朱五六有些莫名其妙地看着崔尚安,他刚想询问一下却被朱三四打断了。

    “五六,你的生意不是很忙吗?你现在就回去吧。”朱三四命令的道。

    朱五六怔了一下,每次他的哥用这种口吻说话定然是有很重要的事情,他应了声,担心地向自己的工坊走去。

    崔尚安瞥了眼离去的朱五六,他说道:“你对你这个弟弟倒是很关心。”

    朱三四正色道:“他自小缺心眼,不管着他实在没有办法。”

    崔尚安笑了笑,“我也是这样疼爱我妹妹的,只是她现在成了皇贵妃,如今见到她却要行礼了。”

    朱三四有些搞不懂崔尚安在想些什么,很不幸的是在这种节骨眼上,这个崔尚安却是他的顶头上司。

    他是师长,他是旅长。

    似乎看出朱三四在想什么,他忽然笑了起来,“你不要担心,我不是来劝你和我一起叛乱的,在青州生活也有两年了,我很清楚自己的斤两,也很清楚淮南国的斤两。”

    顿了一下,他继续说道:“我就知道有这么一天,以皇上的性格是不可能容忍还有藩王存在的,只是虽然如此,这削藩削到自己头上还是不舒服的。”

    “其实我懂得不是太多,但是我明白有舍才有得,不是吗?”朱三四模棱两可地说道。

    现在天下的形势明眼人都能看清楚,统一是大势所趋,国家和民族概念的普及更是让百姓渴望拥有一个完整的国家。

    何况他们明白在这个世界上还存在这么多国家,其中一些国家还是他们的威胁。

    崔尚安点了点头,他说道:“你是老实人,说的也是老实话,父王是斗不过皇上的,这点我比他清楚地多。“

    说完,他匆匆吃了饭便离去,留下一脸尴尬的朱三四,在军中他和这位淮南王世子的关系倒是不错,他倒是真的不想这位世子做傻事,否则他只能对不住他了。

    削藩事件在青州发酵的同时,消息也很快传到了冀州雍王府,而这时已经过去了两天。

    当看完报纸上的内容时,雍王不但没有生气,却是重重松了口气,一旁的雍王妃说道:“上次的事情已经露出了苗头,现在终于还是要削藩了,殿下,皇上现在还没有明确表态,这是给咱们台阶下,我看明日我们便启程去青州吧,这提心吊胆的日子也该结束了。”

    雍王长叹一声,“你说的没错,是该有个了结了。”


………………………………

第八百六十一章 淮南王的见闻

    荆州。

    读完女儿的亲笔书信之后,淮南王微微叹了口气,接着他拿起长子崔尚安的书信。

    令他意外的是身为未来的淮南王,崔尚安不但没有在信中露出一丝不满,相反却劝他亲自入京和皇上详谈这削藩之事。

    这两人一个是的他女儿,一个是他的嫡长子,二人必然不会害他,而且在信中他们都详细告诉了他如今皇家的强大。

    淮南王不是傻子,北伐之战的胜利已经让他清楚了自己和皇家的差距,曾经顷刻之间能够让大渝国万劫不复的蛮族只是数月便被打垮,他又有什么斤两去和皇家对抗。

    “收拾一下东西,本王要入京。”淮南王对王府管家说道,他心中有了决定。

    隔日,一队千人规模的骑兵从荆州出发,向青州而去。

    十日之后,这只队伍抵达了青州城下。

    “父王。”

    崔尚安提前得到消息已经等待门口,看见自己父王的一瞬间,他的眼眶忽然有些泛红。

    淮南王望着一身戎装的崔尚安,比起在淮南国的时候他现在更有将领气质。

    从马上下来,淮南王走到崔尚安面前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都说皇家的军队最能训练人,看来这话果然没错。”

    崔尚安笑了笑,“父王这话一点都没错,在军中可没有一个将领把孩儿当淮南王世子对待,他们对待普通士兵和贵族可谓是一视同仁。”

    “所以皇上才能够轻易击败蛮族。”淮南王由衷地说道。

    如果说在淮南国的时候他还有些不满,现在他却是一点脾气都没有了。

    为了衡量一下皇家的实力,这次他是特意观察了一下现在皇家土地在发生的变化。

    可以说,这一路走来他几乎每时每刻都处在震惊中。

    北方战争结束两年之后被收复的燕国和魏国土地上正在发生着惊人的变化。

    不知不觉间当初青州推行的生产队已经覆盖了这些地方,在生产队的管理下曾经因为战乱而荒废的土地正在重新焕发生机。

    豪族无论是在乡间还是州县的影响力都在急速下降,甚至很多豪族已经变得和富裕的百姓之家没有区别。

    而这还不是他最惊讶的地方,在生产队兴起的同时这些地方建立起了数目不少的公孰。

    上至曾经的豪族和权贵,下至平民百姓的子女都必须在公孰中接受大渝国新式学政教育,而且为了鼓励贫寒百姓进入公孰,现在公孰的费用完全是朝廷在承担,进入公孰学习完全免费,甚至刊印的书籍也是免费的。

    这个政策让大渝国权贵和百姓从此站在了同一个起点上,人才的选拔将全部通过考试来决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