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明贤王-第1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短刀正中鞑贼的脖颈。

  忽见短刀闪电般回收至井云飞身侧,下一刻,“噗”的一声,殷红的鲜血喷涌而出,在旷野中形成了一朵妖艳的血花。

  “呜嗬!”

  紧随而来的三百明军齐声高呼。

  虏阵中响起一声高叫,只见鞑贼失了先前的从容与傲气,仗着人多势众,齐齐策马杀奔过来。

  “快撤到民房那边!”

  井云飞喝令部属先退,自己舞动长枪,与离众而出的五名鞑贼锐骑纠缠在一起。

  “你这个愣头青,还不快撤!”

  眼见井云飞仍在恋战,城楼上的朱祁铭急得直想跳脚,一旁的景泰帝也是暗中替井云飞扭了一把汗。

  高地上的大明骑兵将士亲眼目睹一个年少的皇戚如此骁勇,顿时群情振奋,那些勋戚子弟更是豪气爆棚,恨不得当即就拍马过去助战。

  那边井云飞将一杆长枪舞得呼呼生风,转眼间就取了三名鞑贼的性命。

  就在大队鞑贼即将近前的那一刻,井云飞拍马离开余下的两名鞑贼,暗中取了弓箭,转身朝虏阵放了一箭。说来离奇得很,那支飞矢不偏不倚,正中一名虏酋的面门。

  无数鞑贼不禁一怔,这一怔让他们稍稍迟滞了片刻的功夫。

  井云飞大笑一声,策马加速朝三百部属追去。

  留在身后的两名鞑贼最终给井云飞充当了挡箭牌,等大队鞑贼越过那两名惊魂未定的突前同伴,相继放箭时,井云飞已在弓箭射程之外。

  鞑贼恼羞成怒,不顾一切地朝三百明军狂追过去。

  “自古英雄出少年,此言不虚!”于谦望着井云飞的身影,心中对他激赏不已,“武清伯,依我之见,日后京营的把总与小旗、总旗、百户等职,都该让勇猛之人出任,如此方能带出一帮铁血猛士。”

  “于尚书说得是。”石亨应道。

  城楼上的景泰帝与朱祁铭见井云飞安然脱险,各自长舒一口气。

  但见黑压压的鞑贼离德胜门愈来愈近,急骤的蹄声滚滚而来,似将碾碎旷野上的每一寸土地。

  景泰帝的双手再次抖动起来。

  数十名禁卫一拥上前,团团护住景泰帝。城外呼啸声骤起,空中飘起一片如蝗的飞矢。

  


第三百九十一章 宝刀不老

  因距离太远,鞑贼洒出的箭雨掠过那片民房,坠落在旷地上,激起一地的沙尘,尖厉的呼啸声直抵城楼。

  景泰帝嘴角抽搐着,差点就跌坐在地。

  “越王,莫非朕真的怯弱?”

  朱祁铭快步钻入御前侍卫丛中,嘴角挂着一抹浅笑,平静地望着景泰帝,“陛下初临战阵,难免会略感不适。可是,陛下有大勇,能立志与势头正劲的鞑贼决一死战,且亲临城楼督战,这便是大勇!”

  景泰帝一把握住朱祁铭的手,堪堪敛住怯意,二人相携移步至城楼垛口,就见城外鞑贼已冲过民房区,进入民房与德胜门之间的旷地。

  忽见一片铁蒺藜撒去,鞑贼十余匹战马嘶鸣着倒地。在鞑贼前方十余丈远处,密布的木马子横亘在那里,组成了不可逾越的巨大障碍。

  “轰!轰!轰······”

  城楼上的碗口炮、信炮相继开火,鞑贼顿时乱作一团,许多人马被当场炸飞。

  鞑贼抛下数百具尸体,急忙回撤,刚进入民房间的空地,顿闻“砰砰”声大作,埋伏在民房内的神机手分班开火,密集的火力吞噬着鞑贼的性命,将其三成人马送上了西天。

  余敌侥幸逃过火器的绞杀,奔逃里许,惊魂未定,就见两边密林中涌出了许多步兵,刀斧手与长枪手杂陈,向其两翼一顿猛攻。

  “杀!”

  鞑贼身后响起震耳欲聋的喊杀声,石亨、于谦率骑兵杀奔过来。

  这是一场堪称完美的伏击战!

  “嘿嘿嘿······我明军胜了!”景泰帝惧意消尽,兴奋地叫道。

  朱祁铭倒是平静,“经此一战,德胜门外的鞑贼已无力攻城。”

  “井云飞立下大功,朕要重重赏他!”景泰帝眉飞色舞道。

  “谁是英雄谁是狗熊,战场上方能见真章!大明不乏井云飞这样的少年英雄,囿于承平时僵化的规制,他们难以崭露头角,何况京营内选拔武官······”

  朱祁铭本想直斥京营官风败坏,选官不公,但念及这是兵部尚书于谦面对的积弊,便赶紧截下了后面的话。

  景泰帝只是略一蹙眉,随即开怀大笑。“你不说朕也知道,你便等着看朕的作为吧!”

  “陛下!陛下······”

  景泰帝正高兴间,忽闻城楼下传来兴安的叫声,转身望去,就见兴安顺阶一口气登上了城楼。

  “陛下,有夜不收探知,也先列阵于西直门外数里远的地方,都督刘聚守在城楼下,右都督孙镗只率二万六千人突前与也先对峙,恐不济事呀!”

  景泰帝脸色一沉,扭头看向朱祁铭。

  朱祁铭脱口道:“高礼、毛福寿统军万余,二人并无守门之责,可往西直门应援。还有,德胜门大胜,石亨所部稍作休整,即可分兵出援孙镗部。”

  景泰帝急忙转视兴安,“兴安,你速去传旨!”

  ······

  孙镗奉旨率军驻扎于京城近郊,也怪他点子低,碰上也先亲率大批鞑贼抵近了他的营地附近,没办法,他只好硬着头皮摆下阵势,与也先大军对峙。

  他与年轻后辈截然不同。北京保卫战正好给年轻后辈提供了大显身手、脱颖而出的良机,可孙镗已是年近花甲的人了,于永乐二十年承袭父职从军,至今官拜右都督,他已经知足了,再拼上一条老命与凶悍的鞑贼血战,去博取公侯伯爵位,风险也大得太过离谱了,还不如静待风险极小的战事临头时再去立功,又何必急于一时?

  在大明的高级武官中,像毛福寿那样无论年老与否,活着只为战争的猛将并不多,其他人临战时各有各的心思,有人图的是政治上的重新站队,有人还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侥幸心理。像石亨那样的人是不得不拼死戴罪立功,谁叫石亨在阳和一战中腿快当了逃兵呢?

  而孙镗也有孙镗的算计,他与许多武官一样,操行实在是无法令人恭维,赶上紫禁城换了皇帝,万一自身的一大堆污行日后被人乘机抖露出来,那可是有灭族之忧的!与别人不同的是,他选择了听命于景泰帝,且选在这个节骨眼上不惜与也先大战一场。嘿嘿,若在关键时刻立下奇功,日后一旦被人参劾,所有的罪行或可得到赦免,也能福延子孙后代不是!

  可鞑贼实在是一堆难啃的骨头,但见白晃晃的弯刀齐齐亮在虏阵中,晃得孙镗有些眼花。

  也先更是草原枭雄,此刻正死死盯着孙镗,“我知道你是孙镗,我送正统······”

  “住嘴!”还别说,孙镗一大把年纪了,依然宝刀不老,朗声打断也先的话,随即手腕一抖,一柄大刀舞得呼呼生风,身手竟像石亨一样了得!“要战便战,废话少说!”

  “不识好歹的蠢货!”

  也先目中闪过一道凶光,猛然挥手,一名先锋大将策马出阵,扬刀直取孙镗。

  孙镗并未号令手下参将出战,而是自己抡起大刀,拍马迎上前去。

  两骑相接,孙镗奋起虎威,一柄大刀沉沉砍下,当真是力愈千钧,可以开石!

  正所谓一寸长一寸强,孙镗使的是大刀,又是带长柄的,可以在更远的距离之外先手发动攻击。只见大刀落下时,鞑贼举刀一格,却是晚了一步,那边血涌如注,也先派出的先锋顷刻间身首异处。

  “杀!”明军阵营中响起冲天的吼叫声。

  孙镗咧嘴一笑,目中有分得意。哈哈,老子原来并不老,比廉颇幸运多了!

  忽闻滴答的蹄声响起,又一名鞑贼先锋扬刀猛扑过来。孙镗一抖手腕,突然眉头一皱,感觉肩部吃痛。

  特么的,方才用力过猛扭伤了左肩,看来,不服老还真不行!

  “都督歇上一阵,让末将迎战鞑贼!”

  几乎是话到人到,年不足四十的都指挥佥事徐凯拍马赶来,从孙镗身前疾速掠过,抡起大刀,朝鞑贼兜头砍下。

  徐凯正值壮年,身手较孙镗灵活许多,只一刀,便挟雷带电,斩鞑贼于马下。

  连失两员先锋猛将,也先不得不放低身段,开始正视明军的战力,号令大军一股脑冲杀过来。

  孙镗不甘示弱,挥师与鞑贼混战。此战堪称京城保卫战中最为惨烈的一场战斗,明军死伤惨重,而也先也付出了不小的伤亡代价。

  可是,鞑贼越聚越多,明军渐渐不支,一群死忠部属拥着孙镗杀开一条血路,退至西直门城楼下。

  “快开门,放孙都督入城!”

  在西直门城楼上当值的是给事中程信,奉旨不得打开城门放人入内,一眼瞥见人丛中的孙镗,当即慨然道:“孙都督骁勇善战,皇上视您为股肱之臣,您回去与鞑贼续战,我等在城楼上为您呐喊助威,哈!”

  你特么就会洗脑!孙镗嘴一撇,巴巴望着程信,眼泪花子都快掉下来了。

  


第三百九十二章 鏖战犹酣

  在城楼上督战,或赴京中各营提督军务的文官全是死硬的主战者,他们抱定了与九门共存亡的决死之心,故而断然不会临阵退缩,更不会准允各营人马脚底抹油逃回城中。

  孙镗有些气馁,想这个程信恰恰是个给事中,原则性极强,让他徇私?这不见得比太阳从西边出来靠谱!

  他收起心中的那丝幻想,狠瞪了程信一眼。

  时运不济呀!罢了,与其事后被你这副铁嘴铜牙给参死,还不如此刻回到阵中战死,为国捐躯,泽被后人!

  “砰”的一声,孙镗一刀砍在城墙上,溅起一团粉尘,而后奋起余勇,调转马头挥刀杀向鞑贼。

  “杀!”

  在战事最为惨烈的关键时刻,孙镗的部属并未溃散,这是自阳和一战、土木堡事变以来,明军表现得最顽强的一次。

  双方正在捉对厮杀,胶着间,孙镗冷不丁率数百人杀了个回马枪,这让也先的部属有些吃不消。

  “去死!”

  孙镗大喝一声,手起刀落,一名虏酋的躯体应声断为两截,鲜血喷出,溅了孙镗一脸。孙镗呲牙望向西侧,就见约十丈远处,也先正率十余名鞑贼与近五十名明军恶战。

  也先乘隙瞥了孙镗一眼,目中尽是凶光,喉间发出一阵猛兽般的低吼声。

  “生擒也先,拜将封侯!”

  孙镗这嗓子叫唤差点没让也先吐血。但见周遭的明军闻声顿如服下神药一般,无不抖擞精神,奋力搏杀,都想早早撂倒对手,腾出手来去也先那边碰碰运气。

  转眼间,就有近百名明军涌向也先,也先率众且战且退。

  “吼······”

  突然,在冲天的吼叫声中,约两千鞑贼从南侧杀奔过来。不消说,这是从阜成门那边赶来应援的虏寇。

  这两千锐骑如狂飙一般,在现场掀起了一阵腥风血雨,明军力不能支,攻守之势立马易手。

  “嗷!”

  一名膀阔腰圆的虏酋拍马近前,一刀劈向孙镗,尖厉的啸声乱人心魄。孙镗举刀一挡,顿觉对方劲力奇大,手上的大刀扛不住对方雄浑的压力,缓缓下沉。

  滴答的蹄声掠过耳际,孙镗移目望去,只见数丈远处,一名面目狰狞的虏酋顶着数点飞雪,舞着弯刀疾驰而来,仿佛带来了阴曹地府的气息。

  吾命休矣!这边被一名劲敌压制,那边又有一名悍贼奔来,孙镗万念俱灰,差点就要撇下大刀,闭上眼睛引颈就戮。

  “嗖!”

  一支飞矢在离孙镗数尺远处呼啸而过,掠向虏阵,孙镗扭头一瞥,就见那名斜插上前的鞑贼中箭落地,“哧溜”一声,滑行的尸体几乎就要撞到正以弯刀压制孙镗的那名虏酋的坐骑。

  “杀!”

  耳闻喊杀声四起,孙镗知道援军来了,心中大喜,拼尽全力翻起大刀。

  就在这时,毛福寿拍马赶到,乘虏酋愣神的当口,毛福寿挥起长刀狠狠劈下,“咔嚓”一声,那名壮硕如熊的虏酋就在孙镗眼前轰然坠地。

  “多谢毛都督相救!”孙镗长出一口气,笑道。忽闻蹄声近前,侧头望去,瞥见高礼策马疾驰,一时间未收住缰,往前奔出数十丈远。

  “多谢高都督舍命······”

  孙镗还没把道谢的话说全,就见高礼被流矢所伤,伏在马背上,回首冲孙镗就是一顿怒视。

  舍命?临阵也不知说句吉言,哼,舍你妹的命!

  那边也先见明军增添了万余人马,料无胜算,当即号令部众撤退。毛福寿正想率军追杀过去,却见佥都御史王竑策马驰来。

  “高都督······”瞥见高礼肩上插着一支箭,王竑摇摇头,“高都督快回营疗伤。”转对毛福寿道:“毛都督,我奉旨前来提督军务。彰义门那边战事吃紧,皇上命你我率兵驰援。”

  ······

  京城九门战事相继平息下来,只有外城彰义门外鏖战犹酣。

  都督王敬、武兴及都指挥王勇率军两万,以神机手居前,一举击退万余鞑贼。

  明军阵营里有自告奋勇前来报效的内官数百人,他们勇气可嘉,但纪律性奇差,见鞑贼奔逃,众内官急于立功,自后阵跃马而驰,争相出阵,导致明军阵型大乱。鞑贼乘势杀了个回马枪,明军败逃。

  王敬等人率众一路奔逃至土城一带,右都督武兴不幸身中流矢,当场一命呜呼。

  明军中步兵居多,人腿快不过马腿,王敬料逃跑也是个死,咬咬牙,号令部众列阵迎击鞑贼。

  不待明军列阵完毕,就见鞑贼重骑风驰电掣般席卷而来。

  关键时刻,现场出现了神奇的一幕。土城附近的居民纷纷登上屋顶,一边怒吼着,一边以砖头、瓦块掷向鞑贼,一时间,砖瓦纷落如雨,不少鞑贼被敲破了头,坠落马下。

  一名半大小子抡直了胳膊,身子一旋,一板砖下去,竟然砸倒了两名鞑贼。其中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