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铁血宏图-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胡林翼点头说道。

  “在贵州八年,正是因为有你在我身边,我才省力不少,宦黔八年,我自认为成效不错,任达,这里面有你许多功劳啊!我真的要好好的谢谢你!”

  张墨谷连称“不敢”,他只是一个师爷罢了,这功不是“师爷”的,而是“大人”的。

  胡林翼又继续说道。

  “此去湖北,又是一番艰险,我如果以一人之身前往,没有些资本,行起事来恐怕不便,且安危亦不可知!”

  “大人的意思是……”

  张墨谷看着大人,立即想到其来贵州八年来为剿匪操练的那三百练勇,那三百练勇皆是精锐老兵,无不是经数年剿匪磨练,可谓是悍勇非常,大人显然是准备把这些人带至湖北。

  “我想将所招募的三百练勇带往湖北!”

  胡林翼说完又补充道。

  “再则,有了他们在身边,将来到了湖北,我说话才能为人所重!”

  胡林翼焉能不知吴文镕所任用自己的地方在那里?这三百练勇便是他去湖北的胆气,更准确的来说,他知道,在湖北那种地方,现在最紧要的不是官位,而是手中是否握有兵勇,只有掌握兵勇,他的话语才会为人所用,更重要的一点是吴文镕要他,要的是他知兵擅剿之能,而不是要他治世之力。

  大人的回答让张墨谷连声说道。

  “大人,好主意!”

  忽然他的话声停了下来,又问道。

  “那皇上和吴大人同意吗?”

  这才是最重要的,毕竟多年来的官场规矩如此,那有离任后带练勇离开地方的?若是人人如此,这国家岂不乱了套。

  “我正在上奏朝廷,想来是会同意的,毕竟咱们的练勇,虽说不过三百,但却锐健果敢,远近闻名,既然朝廷让我去救湖北之急,我带练勇又会助我大力,其自然不会反对。”

  相比于张墨谷的担心,胡林翼却显得极为自信,在他看来,这根本就不是什么事情,毕竟现在这离任时带着练勇上任,已经有先河,就像那死于武昌的张亮基、江忠源等人,无不是携勇上任,若是身边没有几百亲信,又焉能于湖北乱局中立足?

  再则,朝廷之所以调他去湖北,为的不正是剿灭湖北“匪逆”吗?不带兵,他用什么去剿?

  “如此甚好,大人手中有了一支队伍,到了湖北之后,定能使大人所向披靡,威望倍增!”

  胡林翼含笑点头,他的心中这会反倒是对湖北之行充满了期待与希望,乱世不正是好男儿建功立业之时吗?

第150章 宏图(第二更)

  

  咸丰三年四月,就在太平军十万大军开始西征之时,胡林翼离开了贵州,奔赴风雨飘摇中的湖北。一行人马浩浩荡荡,三百练勇分成三批,第一批前面开路,第二批中间护驾,第三批殿后,有一辆大车缓缓而行,这里面装的是胡林翼的书籍,这些书将会在中途分开,送回益阳故里去。

  坐在轿中的胡林翼向外望去,贵州多丘陵,地势起伏不定,但轿夫们抬的很稳当,他在轿中坐的很是舒服,虽是时值暖春,天地间一副生机盎然之色,可天色却灰蒙蒙的,让人的心情在这样的天气中不由的低落下来。

  默默沉思的胡林翼想到自己八年来为官贵州的经历,安顺府、镇远府、里南府、黎平府,他调动了几个地方,从知府升至贵东道员,一切还算顺利,在贵州期间,也同样得到上自朝廷,下至百姓的称赞,这说明自己的治理还是卓有成效的。

  长舒一口气,胡林翼靠在轿背上,满意的闭上了双眼。队伍在前进,他的心情在这晃晃悠悠中缓缓的舒展着,忽然,胡林翼掀开帘子令轿夫停下,向随从说道。

  “给我一匹马!”

  随从依言寄过一匹马,马虽非骏马,可却也比普通西南马更为高大,胡林翼便踩着马蹬想要上去,但他用力一蹬却没能上去,随从忙过来想帮他,他却恼怒的摇了摇头,把那随从的手吓的缩了回去。

  此时胡林翼的心情却显得有些低落,甚至涌起一阵悲哀之意,自己难道真的老了?几年的操劳让自己的身体大不如从前了,居然连马也上不了了,他勒住马缰,又用力蹬了下马蹬,终于勉强翻身上马,他缓了缓气儿,说道 。

  “继续前进!”

  队伍再次向前行动了,骑在马上的胡林翼缓缓而行,他坚持要骑兵,是想看看这贵州的山水,毕竟这里曾倾注着他太多的心血,注视着前方,起伏不平的丘陵一直向前延伸着,绿油油的莽山中,树木随山风而动,他注视着这量的一草一木似乎想要把这一切都印在心里。然后他又看着那三百练勇,这些练勇苦别亲人,远离家乡,所以心情也颇为难过,他们个个表情肃穆,低头缓行。

  瞧着这些兵士,胡林翼觉得自己有些残忍,硬生生的将这些兵勇从这块土地上拉走,去投奔一个陌生的异地。

  想到这,胡林翼不由失笑了,他奇怪这一阵以来,自己为何如此多愁善感,一直想些婆婆妈妈的问题,这可不像自己素日的性格,要尽忠报国,那能顾得了这么多的“缠绵”之事。

  振作精神之后,胡林翼又思索了一下自己的将来,有了这些练勇作为资本,自己的腰杆子也就硬了,不过三百人似乎有点少,需要再招募一批,他自己训练的这些练勇,一定能给他带来新的机遇。

  一想到为“汉逆”横行的湖北,胡林翼的眉头不由的紧紧皱起,想到其凭数千之兵,不过月余功夫,便夺占半个湖北,随后又练数万精兵,逼的湖广总督步步后退,他的心中又恨又敬,同时还有一些恐惧。他恨这些“汉逆”为害国家,祸乱地方,同时又不能不佩服这些人,别的不说,单就是其凭千余精锐奇夺武昌之行,便令人敬佩之余又心间惧意,令人不敢将其小看。

  越想,胡林翼便越觉得的发秋,他愁的不仅是这些“汉逆”谋乱,他更愁的是,现在朝廷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内忧处患一起发作,让朝廷根本无从招架,甚至大有坐不下天下的势头。

  “难道满人的气数当真将近?”

  胡林翼暗自如此寻思着,若是如此,自己还这般卖力又是为了什么?所为的难道就是为这满人续以气数吗?这气数之事,天地间不早就定数吗?

  突然,他自己这个大逆不道的想法吓了一跳,他慌忙看了看四周,生怕有人看破他的心思,周围士兵不作一声,缓缓前行,没人注意到他的表情变化,这时胡林翼才算放下心来,他为自己刚才的举动感到有些好笑。接着又自责起。

  “胡润芝啊、胡润芝,亏你还读以圣贤书,素怀经世之志,怎能做此乱想?”

  自责之余,他又暗自下定决心,只有忠心报国,才能不辜负父亲、岳丈、恩师以及友人的厚望。更何况越是国势不昌,自己越应尽跺如此,才能对得起朝廷。同时,他又想到多年前与左宗棠在一起时说过的话。

  “既不能扭转乾坤,亦应尽力补缀乾坤!”

  想到这里,胡林翼的心中有一种悲壮之感。

  “天下事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这不正是孔圣人传来的教训吗?圣人明知“道之不可行”,却还要游说众王实行仁政,难道自己在饱读经书,并且身体力行八年之后,却要退缩吗?

  想到这里,胡林翼勒紧缰绳,胯下的骏马缓缓的停了下来,队伍也跟着停了下来,就这样,胡林翼暗自己对天发誓。

  此去湖北,一定要剿平乱逆,还天下一片朗朗乾坤!

  在发出这一誓言时,胡林翼想到八年前自己来贵州之前,不也是这样发誓吗?他的心中突然涌起一种奇怪的感觉,默默的祈祷着,乞望着苍天助自己成势。

  随后胡林翼便带着他的队伍一路加速行进,沿途之中,胡林翼更是又招募了七百余名出身良家的忠厚稳重、体格健壮的青壮,其麾下的练勇扩大到千余人,如此他便信心百般的朝着奔赴湖北 。

  几乎是在胡林翼奔赴湖北的同时,在武昌的大都督府内,明烛映着墙上的地图,朱宜锋瞧着厅堂内一众人等,展颜笑说道。

  “这几个月来,大家伙都辛苦了,这阵子,大家日夜操练部队、维持地方,我是看在眼里的!”

  先肯定了一番这些人的成绩,随后朱宜锋又把话锋一转,先是从当前的形势上说道起来。

  “现在天国已经开始西征,照理,咱们应该出兵协助,毕竟,咱们现在名义上也是听其所封嘛……”

  提及“听其所封”时,朱宜锋的唇角微微一扬,面上带着若有若无的嘲讽之意,现在的他已经接受了太平天国的册封——“冬官又正丞相”,这是什么官儿?

  不过对于这个什么鸟“冬官又正丞相”他并不在乎,就像他根本没打算听其所调一般。

  “不过既然太平军西征,江西一带清军为其所吸引,那么咱们暂时也就没有了多少后顾之忧,再则,我军经历几个月的养精蓄锐之后,也应该拉出来练练了,因此我以为,我军应该主动出击,争取在未来数月内,夺取湖北全境……”

  借太平军西征之机,夺取湖北全境!

  这才是朱宜锋的想法,现在杨秀清等人已经将西征的目标改安徽、江西两省,至于湖北,这里可是他们的“友军”,自然无须分兵。

  “大都督所言极是,若是再这么歇下去,没准弟兄们都得歇出病不可……”

  歇出病倒不至于,但肯定会练出毛病来,虽说现在每日至少六个时辰的操练,兵勇们都已经习惯了,可那般日夜操练着重复着固定的动作,莫说是普通的兵士,便是这些军官现在也生出了那么点懈怠之心来。毕竟对于他们来说,日夜重复着的便是队伍与步行,至于射击每六天才排枪射击一次。枯燥乏味的训练,着实消磨人们的意志。

  “歇?这一次,怕弟兄们没有歇的功夫了!”

  笑摇着头,朱宜锋自然知道,即便是打完这一仗,他们也歇不下,这几天,随着莱纳斯的到来,他正在制定一个新的“教学方案”,而接下来的这场仗与其说是打仗,倒不如说是一场“总演习”,通过这场实战,让莱纳斯对义军的战斗力有充分的了解,只有如此,才能有针对性的对义军的官佐进行再次培训,再次培训的时间可能长达半年,甚至一年!

  而这意味着,在未来的一年内,义军上下所有的官佐都将接受培训,军官如此,士兵们同样也是如此,一年之后,这支部队又会锐变成一支什么样的部队呢?

  对此,朱宜锋并不清楚,但他却非常清楚的知道一点,在一年后,自己将拥有一支这个时代东亚最为近代化的军队,不仅仅只是在装备上,在兵员上、在训练上都是近代化的,当然还有军官团队伍上,也同样是近代化的!

  “好了,现在,咱们讨论一下这场战役的部署……”

  在朱宜锋提及战役部署时,作为其军事顾问的莱纳斯则只是静静的于一旁看着,看着他们的表现,因为对于地形、交通等问题的一无所知,使得他根本没有发表意见的余地,但这并不妨碍他去观察这支军队,进而制定新的计划,也正是因为过去一段时间的了解,使得他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大都督会把军官的培训看得如此紧迫,那是因为他的下属之中,几乎没有一个称职的军官!

  而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是怎么击败敌人的?

  他们的敌人又是什么模样?

第151章 鄂北(第一更)

  

  地处鄂北、汉江江畔的襄阳,自古以来便为“兵家必争之地”,其宽达六十丈的护城河以及那高大的墙城,更是令其有了“铁打的襄阳”之称,也正因如此,在湖北半境“陷贼”之后,作为湖广总督的吴文镕,便把行辕所在临时设于襄阳。试图借着襄阳的高墙宽河为屏,以阻挡“逆匪”。

  不过纵据以坚城,吴文镕却依然满面的愁容,此时的他,却是满面的愁容,并不住的叹息。

  他觉得自己已经走投无路了,从今年两个月前调任湖广总督后,到襄阳接篆视事,那时候,大半个湖北已经尽数落入“汉逆”之手,至于省城武昌更是为其数百奇兵所夺,那会成日里他最担心的便是贼逆打到襄阳。

  不过那担心似乎有些多余,在其打下武昌后,那些贼逆便止步不前了。不过还未等他松下一口气,这边坏消息便传了过来——武昌贼逆出兵夺以远安县,然后坏消息便一一传来,当阳、宜昌等地先后陷贼,因为贼逆闹的正凶,他自然要避其锋芒,选择坐守襄阳,准备来个依城而战。

  可谁知道,那个旗人、湖北巡抚崇纶居然向皇上参了一本,说自己躲在襄阳城内,不敢出战,这个崇纶真不是个东西,贼逆兵锋如此之强,自己不是为了保存实力吗?皇上也不派人来查查,就直接下了一道旨意,指责自己用兵迟缓,以至于汉逆大有兵逼荆州之势,弄得自己没个台阶下。

  迫于圣命,吴文镕只好带着上万兵勇沿江南下,行至宜城,以便进攻“汉逆”。

  “该死的崇纶!”

  想到这,吴文镕恨恨的骂了一句,他恨崇纶把自己逼到这个份上,而他更怕的是,如果不能打退汉逆,让汉逆顺利夺了荆州,到时候,荆州丢了,他怎么向皇上交差。

  若是荆州被汉逆夺了,到时候,死的可是上万旗人,到时候……

  想到这,吴文镕猛地打了一个寒噤,他下意识的又往椅深处缩了缩。

  这时,帐门开了,一股冷风窜了进来,吴文镕烦燥的皱皱眉,他抬一看,是自己手下的幕僚王发桂,于是例武器中问道。

  “仁平,外面的情况怎么样?”

  王发桂连忙答道。

  “长毛倒没什么动静,只是……”

  王发桂犹豫了一会,接着说道。

  “将士们耐不住寒食,便拆了几座民房,取了柴烧饭,其间还杀了几个百姓……”

  “不就是杀几个人吗?”

  挥了挥手,吴文镕说道。

  “几个人,几间房算得了什么,将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