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庶子风流-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何提学只是微笑,忙将一边喊着‘宗师,是学生无礼,学生该死,竟敢质疑宗师不公’的老童生刘文扶起,笑容可掬道:“这是做什么?老夫不过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而已,老夫案临宁波为朝廷伦才,不料居然收了这封书信,哈……春秋的文章做的极好,若是老夫使他名落孙山,岂不是于心不安?况且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本是分内之事,怎会因为一封书信,而改变老夫的心意?”

    此起彼伏的啧啧称赞声又响了起来。

    “正德天子登基,本是励精图治之时,可是老夫却是听说,阉宦刘瑾蒙蔽天子,巧言令色,排挤忠良,这样的人老夫岂可与他为伍?”

    何提学一甩袖子,晨曦洒落在他的脸上,这一张像是木头雕刻一般的脸上显得格外的庄重:“罢罢罢,无非就是得罪了权阉而已,大不了,马放南山,再坏,也不过是梃杖,流放,抄家,老夫但求无愧于心,如此而已,老夫在昨日,已经上了奏疏,上告陛下,请陛下格外开恩,准老夫告老还乡,回到杭州之后,朝廷的申饬只怕也就要来了,无妨,乌纱帽不要也罢。”

    无数人眼角里闪烁着泪花,竟有人开始呜咽起来,有人大叫:“阉宦误国,其罪当诛。大人这样的忠良,岂可受小人戕害。”

    人群沸腾起来,一个个要挽留何提学,有人痛哭流涕,有人高声痛斥。

    何提学抿嘴笑了笑,一副淡漠之色,似乎对于刘瑾接下来的报复不以为意,却是转身拍了拍叶春秋的肩:“老夫本不欲将这书信公布于众,只是有人大喊不公,若不澄清,只怕于心难安,叶春秋,你好自为之,老夫也只能帮到你这里。”

    叶春秋有一种感觉,感觉这是一场预谋。

    在这场预谋里,刘瑾是主角,何提学也是主角,而自己很不幸,却成为了他们之间角力的一枚棋子,何提学利用这一封意外得到的书信,对刘瑾进行了一次三百六十五度全方位无死角的吊打,也因此将得到一个名垂青史的诺大名望。

    这个人**爆了。

    ………………

    哎,不太给力呀,明明捧场的读者也不少,可是成绩还是远远不如,或许是两章连发的缘故吧,毕竟连发读者连续看两章只算一个点击,票票也不太如意,拜票,求支持。

第六十五章:大难临头

    叶春秋突然发现,这个宗师虽然在历史上没有留下他的名字,可是手腕之高,却给刚刚得到功名的自己结结实实的上了一课,叶春秋一脸崇拜的道:“恩师如此保护学生,学生感激涕零。”

    “呵……”何提学笑了笑,意味深长看了叶春秋一眼,又拍了拍他的肩:“来日再见。”

    叶春秋恍惚了一下,他发现何提学居然朝他不经意的眨了眨眼,那眼中的神情居然带着促狭。

    然后,他看到这位大宗师已是整了整衣冠,步履轻快,走上了码头。

    码头上,无数人高山仰止的目送着这位不畏强暴的提学,一个个高声挽留,人头攒动,那称赞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

    何提学已是登船,腰间不知什么时候,插了一柄油伞,他目光看着码头,一脸洒脱,随着波涛翻滚,官船徐徐荡漾开水花,他的身影已是越来越远。

    明日……他就要名动江南……不,名动天下了吧。

    叶春秋抿着嘴,目送着舟船顺水而下,翻滚的河水拍打着河堤两岸,却很快被此起彼伏的议论压下去,声音中有不甘,有愤怒,有惋惜,也有人意味深长的看着那湍急的河水,似有领悟,于是和叶春秋一样,若有所思。

    而这时候,再没有人呼喊什么不公了,一个不畏强暴,与恶人做殊死斗争的大宗师,怎么可能会有不公允的地方呢,连那刘文都是心服口服,没法儿,来年再考吧。

    叶春秋几乎趁机赶紧回到客栈,他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今日接受的信息太多了啊,一时之间还难以接受,而且他有一个预感,这事儿没完。

    ……………………………………

    北京紫禁城。

    在一处偏殿,一声咆哮嘶声而起:“他……他……好哪,好哪,真好,这读书人就没有一个好东西啊,怎么读了书,就会有这样的花花肠子,缺德啊,真是缺了大德了,咱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跪在殿中的刘瑾干儿子刘欢瑟瑟发抖,干爹怒了,这一次是彻底的暴怒。

    居然被人耍了,当宁波来的快报送来的时候,干爹还有些不可置信,谁不晓得今儿是刘公公一手遮天,谁不晓得,连帝师王华都不是干爹的对手,让他滚,他不照样跑去南京玩泥巴去了吗?

    刘欢小心翼翼的抬头,看到这殿中阴暗的空间里,穿着一身钦赐鱼服的干爹握着拳头红着眼睛在殿中来回走动,而后发出不甘的咆哮,反反复复的念:“呸,不要脸!”

    刘欢赶紧低头,不敢去看干爹的怒态。

    刘瑾咬牙切齿道:“咱要撕了那狗东西,非要撕了不可,做人怎可缺德至此,怎可如此厚颜无耻,他……他……居然将咱的私信公布于众,居然……”

    说到这里,刘瑾的眼泪都要流出来。

    招谁惹谁了,做了这么多年的太监,入宫来吃了多少苦头,好不容易翻了身,按说好歹现在自己也是一个人物吧,办点小事让人通融下有什么,天知道那杀千刀的,居然把自己的书信拿出去嚷嚷,这不是打脸吗?

    刘欢眼看着这样不是法子:“干爹,不如索性……”

    一脚便迎面飞来,正中刘欢的面门,踹的刘欢七荤八素,他更冤枉,自己这又是招谁惹谁了。

    在地上打了个滚,刘欢忙不迭又赶紧趴下,磕头如捣蒜:“儿子死罪。”

    刘瑾气的话都说不出口,只是身如筛糠的看着刘欢。

    过不多时,有个小宦官魂飞魄散的冲进来:“不妙,不妙了,银台通政司送去了一大箱的弹劾奏疏往陛下那儿去,都……都是红头的奏疏,是弹劾刘公公的。”

    刘瑾倒吸口凉气,山雨欲来呀。

    现在这事儿闹的人尽皆知,那些御史们可想而知早就摩拳擦掌了,这一次是新仇旧恨,是要一并来算。

    刘瑾感觉自己特委屈,不就是写了封书信吗?怎么那些御史就好像苍蝇盯上了臭鸡蛋一样。

    他哪里晓得,外间的清议早已是沸腾了,何提学的刚正不阿已经感染了所有人,现在到处都是群情激愤,这个时候无论是哪个御史,即便是不敢捋刘瑾胡须的,也得乖乖上书骂上几句,你得合群啊,别人都骂了,你却不骂,你配做御史吗,你还好意思自称清流,你要不要脸?

    刘瑾现在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刘瑾不禁道:“那杀千刀的,他的请辞奏疏,陛下还没有批吗?”

    小宦官哭笑不得:“送去了内阁,内阁的刘公、谢公、李公、焦公都勃然大怒,也是闹的厉害呢,几次要请见陛下,陛下都没有准,不过递了条子进去,说是要请辞,若是陛下准了何提学的请辞,他们就辞官,不干了。还说陛下要远小人,近君子。”

    远小人,小人不就是说自个儿吗?

    可是刘瑾这时候却时候却打了个冷战,他突然感觉事情没有这样简单,那姓何的,不是素来和谢迁关系不和睦,所以才一直郁郁不得志吗?可是现在谢迁居然跳出来力保姓何的,刘瑾感到四面楚歌,仿佛天下人都成了那姓何的朋友。

    更可怕的还不只如此,问题出在那小宦官所提到的焦公身上,这焦公乃是焦芳,去年的时候,因为刘瑾闹得实在不像话,所以有一些大臣串联起来,想要弹劾刘瑾,本来刘瑾几乎要大难临头,焦芳却想巴结刘瑾,暗中让人给刘瑾私传了消息,于是刘瑾事先跑去天子面前哭告,说自己要遭人陷害,这才转危为安。也正因为如此,刘瑾每日在天子面前吹风,焦芳这才成为了文渊阁大学士,得以位极人臣。

    在刘瑾心里,内阁的焦学士可是自己的亲密战友啊,万万想不到,居然连他也跑去保姓何的了。

    刘瑾是何其聪明之人,这时细思恐极,竟有大难临头的感觉,他万万料不到,小小一个提学风淡云轻的公布一封书信,再上一封请辞的奏疏,就引发了如此严重的后果。

    “还……还有呢……”

第六十六章:仗义执言

    刘瑾瞪着眼睛,老半天才道:“说,说,一并说吧,咱……咱受的住。”

    “南北国子监现在都已经闹将起来了,北国子监更是不像话,一群生员跑去了午门,说是要清君侧……”

    清君侧……

    刘瑾眼泪都要出来,自己有这样坏吗,怎么好似自己成了众矢之的似得。

    他一下子急成了热锅的蚂蚁:“不成,不成,陛下素来怕麻烦,若是闹的这样大,收不了场,陛下一时松了口,咱可就完了,这是真要完啊,那些读过书的,姓何的,姓叶的,还有姓刘、姓李的没一个是好东西,咱啊……心太善……太善……”

    他捶胸跌足,只恨自己平时没在天子耳边多说这几人的坏话,现在悔之晚矣。、

    “刘欢。”刘瑾有点六神无主了,他毕竟在宫中长大,哄天子虽然有一套,可是应付这样的事却经验不足,他忙不迭道:“去内阁打听一下,问一问焦阁老,无论如何,看他怎么说。”

    刘欢忙道:“好嘞,干爹少待,儿子这就去。”

    刘瑾手足无措的在殿中等候,他坐立不安,时而站起,时而又坐下一脸蹉跎的样子,偶尔发出几句感叹:“东宫的时候,那些人多单纯来着,怎么进了紫禁城里,人都坏到这样的地步,可怕啊可怕,真是太可怕了,原以为最坏不过张永,现在看来人人都比张永可怕。”

    张永也是当初东宫的旧人,和刘瑾一样都是当今天子的伴伴,几个宦官里头,刘瑾和张永关系一向紧张。

    此时的刘瑾,毕竟还只是初出茅庐的幼鸟,凭借的不过是天子的宠信而已,如今遇到事,已经开始六神无主了。

    焦心的等了半个时辰,那刘欢才马不停蹄的赶来,挥汗如雨道:“儿子要见焦阁老,焦阁老不肯见,儿子没法儿,就跪在他的值房外头,他便开了门,斥责儿子,说是干爹欺人太甚,何提学是何等清正之人,居然也敢欺负,还说叶春秋一个小小秀才,干爹也容不下……”

    刘瑾脸拉下来,这焦芳又是演哪出,难道真跟自己翻脸了,不至于吧,大家之前不还是亲密战友吗?他有些恼羞成怒,禁不住要痛骂读书人几句,却有听刘欢说下文:“焦阁老还说,到了今儿这个地步,公公还敢在宫中闲坐吗?换做是他负荆请罪都来不及,解铃还须系铃人。”

    刘瑾却是微微愣住了,他似乎听到了一丝弦外之音,猛地意识到了什么,最后不甘心的喃喃自语:“咱明白了,解铃还须系铃人…哎……坏透了,打了咱、骂了咱,咱还得赔笑,不甘心哪…走,咱得立即去见陛下,陛下还在暖阁吗?”

    “在呢,陛下在躲诸公,便关在暖阁里,假病不出。”

    刘瑾已是不敢怠慢了,忙不迭的匆匆去了暖阁,这暖阁近着崇文殿,乃是天子休憩读书之所,阁前白玉为阶,黄墙之上便是闪闪生辉的琉璃瓦,蔚为壮观,数十个大汉将军穿着鱼服按刀顺着玉阶一字排开,不怒自威。

    刘瑾蹑手蹑脚推门进去,便见那阁楼的深处,小天子隐在阴影之中,御案上的金漆烛台打翻在地,地上还散着一地的碎纸片儿,刘瑾晓得天子动怒了,忙弓着身,谄笑道:“陛下,怎的不掌灯,这儿门窗小……”他习惯性的掏出火石,正待要将烛火都点上,那个子还未长开的天子哑着嗓子道:“不许点。”

    “是,是,奴婢不点。”刘瑾连忙收了火石,退开几步。

    “今儿不是你当值,你怎的来了。”天子看着阁边满架子的书,却没有回头看刘瑾一眼。

    刘瑾小心翼翼的抬眸看了天子的背影一眼,哭笑不得的道:“陛下,奴婢听说,浙江提学都督何茂上书请辞……”

    “嗯?”天子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悦。

    刘瑾继续道:“奴婢私以为,陛下万万不可答应,何茂乃是忠良,素有贤名,连奴婢也听说过他,他学问好,品德又高,为人率直,最紧要的是他还两袖清风,这样的人陛下万万不可将他马放南山,不但不能准他致士还乡,还理应将他诏入翰林,许以侍讲之职,好生重用不可。”

    “啊……”天子不禁发出惊诧的声音,这时他旋过身,只是内里实在有些阴暗,看不清他的面容,不过他的清澈的眼眸却乍现刘瑾眼前,眼眸里显然带着狐疑:“朕以为刘伴伴巴不得他告老还乡。”

    刘瑾像是一下子受了天大的委屈一样:“何茂这样的大忠臣,正该为陛下效命,奴婢怎会起这样的心思。奴婢是什么样的人,陛下难道不知吗?”

    “哦。”天子显得松了一口气的样子:“朕只是没想到罢了,想不到你竟如此懂事,倒是为朕省却了一个大麻烦。你当真认为何茂可堪大用,不会糊弄朕吧?”

    刘瑾伸长脖子,一脸神圣:“此乃仗义执言。”他脸不禁抽搐了几下,心里像是被刀割了一样,然后小心翼翼的道:“还有一个宁波秀才,叫叶春秋……此人……”

    小心翼翼的察言观色,见陛下的脸上凝重的神情舒缓了许多,他也不有舒了口气:“此人也是极好的,奴婢很喜欢他,国家有这样的俊杰,都是因为陛下的福气。”

    天子扬了扬眉,叶春秋……有一点印象,他嘴角微微勾起,又将脸侧到一旁,留下了半张稚气未脱的脸在朦胧光线下。

    天子抿抿嘴:“哦,那么,就如此吧,朕也可以松一口气。”

    …………………………………………

    啦啦啦啦啦,有高考的同学么,加油,看老虎书长智商,不信给点支持票、打赏什么的试试看。

第六十七章:穷

    宁波住了两日,叶春秋反而不急着回去。

    如今是秀才的身份,出门在外已经便利了许多,从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