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势凌云霄-第2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下去吧。”

    “是。”

    对于凌月明的表现,吴峥多少是有些佩服的。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口是心非,亦或者摇尾乞怜。不然,吴峥怕是不会如此轻易放过他的。

    眼看凌月明匆匆离开,赵友春再次跪倒行礼,刚要解释两句与凌月明谈话的内容,却听吴峥问道:“是吴刚派你来接收易县县城的?”

    “回逍遥王,正是。吴将军说易县是逍遥王的故土,要尽量保证易县不要遭受战乱之苦。”

    “你总共带来多少人马?”

    “一千名步兵,五百名骑兵,三百名弓弩手,共一千八百人。”

    “其中多少新兵,多少老兵?”

    “有一多半是在临山城临时招募的士兵。”

    “每天夜里参与巡逻的士兵有多少?”

    “共十二个小队,每个小队九名步兵,四名弓弩手。分作两组,每组六个小队,值守三个时辰。”

    “去把县衙门外的巡逻士兵叫进来。”

    赵友春虽心有疑惑,却还是站起来躬身退出县衙大堂,随即转身大步流星走了出去。

 五百一十章 再回吴家堡

    当赵友春把领吴峥和顾柔过来的那队巡逻兵的小头目叫进来后,吴峥也只是训诫了一番。心里清楚,想要纠正士兵的不正之风,还是要从源头上下手。也就是从军队的训练上入手才行。

    “赵将军,我们招兵买马组建军队的目的是什么?”

    “回逍遥王,为保一方平安。”

    “是啊,保一方平安不就是为了百姓能安居乐业吗?若是反过来手下的士兵却在百姓面前作威作福,岂不是适得其反?”

    “末将知错。”

    “回头要记得经常训诫手下,到什么时候都不要忘了入伍的初衷。百姓才是我们的衣食父母。”

    “是。末将谨遵逍遥王教诲。”

    当晚本想住客栈的顾柔,只好随吴峥在县衙后院安寝了。

    当然,这里的待遇并不比客栈差。

    “柔儿,刚才在城墙上为何不让我强行冲下去?”

    “我本以为这座县城是在贾奕的伪朝廷手中,所以想夺下来送给公子。”

    总感觉顾柔说的好像不是实话。虽然他们两人完全可以不拿一两千人的军队当回事,可是要想收服整座县城,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公子,骗你的。”

    本就对洗漱一新的顾柔心痒难挠,何况顾柔突然流露如此可爱的小女儿姿态?吴峥一把把她搂进怀里,刚要低头去吻那双因刚刚沐浴过,更显娇艳的唇瓣,却被顾柔的一只玉手给挡住了。

    “公子,在孝义县城时我就说过,等有一天公子手下有合适人选时,则把我辛苦建立起来的信息通道交给公子。刚才来到这里,我一下想起来在这易县县城还有一处,公子感兴趣吗?”

    “今晚吗?”

    吴峥哪里还有心思去想其他,不由分说就用嘴巴把顾柔的纤纤玉手叼开,迫不及待地吻了下去。

    ……

    夜很静,也很温馨。而且,在吴峥眼里也很短。似乎只是与顾柔温存了一会,双修了一会,天便亮了。

    “柔儿,我们走,回老家去。”

    “嗯。”

    顾柔已经彻底进入小媳妇的角色当中去了,那温顺的样子,哪里还有一点杀伐果断的女侠影子?

    时隔近两年重回吴家堡,并没有因为认了生父萧英就减少了对于吴家堡的乡梓之情,不仅如此,反而更觉吴家堡的一草一木之亲切。特别是站在曾经的院门前,早已被吴立山翻修并改建为祠堂的祖屋前,吴峥的心情难免有些澎湃。

    因受自己连累而死去的奶奶,以及养父吴立鹏,尽管谁都清楚自己并非吴家血脉的亲传子嗣,却一直视自己为己出,从未流露出丝毫的厌恶之情。这份感情,吴峥知道这辈子是无缘得报了。

    “吴大人。”

    正站在院门口沉思的吴峥,猛然看到从院子里走出来,倒头就拜的吴立山的父亲吴友金,急忙伸手把他拉起来说道:“大爷爷怎可行此大礼?!”

    “我,我……。”

    “大爷爷,我不是什么大人,永远都是吴家的子孙,咱是一家人。”

    吴友金知道自己不善于表达,所以也就没有再说什么,低头弯腰在前面领着,领吴峥到祠堂内给吴家的祖宗磕头行礼后,又要忙活着烧水沏茶。

    “爷爷,让我来吧。”

    “哎,哎,……。”

    早就看见跟在吴峥身边的女孩子了,可是吴友金并不知道该如何称呼,所以只能是含糊其辞地答应着。

    幸好这时吴立山的女人,也就是当年曾经对吴峥有一饭之恩的谢妙英领着女儿玉儿走了进来。

    “民妇吴谢氏叩见吴大人。”

    “谢家姐姐快快请起,请起。”

    尽管按照堡子里的辈分,吴峥应该称呼谢妙英婶子,但吴峥还是习惯如此称呼她。

    无需吴峥伸手,顾柔早已一把拉起了谢妙英。

    言谈之间,因没有看见吴立山,吴友金与谢妙英也都未提及,吴峥虽心有疑惑,不过并没有出言询问。

    虽然吴峥代理临山府府尹时,看在谢妙英一家的一饭之恩的情分上没有严惩吴立山,只是让他归还祖屋,并改建为祠堂,平时上心洒扫,于四时八节加以祭奠,以赎失手摔死奶奶之罪。毕竟吴立山虽没在跟前,而其父吴友金却做到了吴立山该做的事情。同时,此一时彼一时,贾奕谋逆之后,照例下过一道大赦天下的诏书,老百姓并不在乎是谁当皇帝,遇到这样的诏书之后,吴立山定然不会再遵循原来的判决。

    三人并没聊上几句,听到消息的吴刚家人就到了。

    “草民吴猛叩见逍遥王。”

    来者正是吴刚的大哥。

    吴峥怎能让他跪下去,伸手拉住吴猛,随即把他按到一张椅子上坐下。开口问了问吴刚父母的情况后,在吴猛的询问下,吴峥也道明了来意。

    “大哥,我已经带回父亲的遗骨,这次回来正是要让父亲入土为安。”

    “这可是大事,找人看过日子没有?”

    “这倒未曾。不过,我想不必如此了。只要这两天天气晴好,就请人打制棺木,开圹下葬吧。”

    既然吴峥都说没必要,吴猛自然不好再多说什么。

    “走吧,到我家歇息歇息,晚上就住在家里,至于请工匠的事情,吴大人就不必费心了,一切有我。”

    吴峥想了想,最终还是答应了吴刚大哥吴猛的邀请。若是自己一个人回来无所谓,身边跟着顾柔,一个女孩子家和自己一起守在祠堂里,是不合当地风俗的。

    “柔儿来见过吴猛大哥。大哥,这是顾柔。”

    “顾柔见过大哥。”

    规规矩矩行了礼,随即便退到吴峥身侧。

    吴猛也只当顾柔是吴峥的妻子,所以也按照当地风俗还了一礼。

    由吴猛领着,先到吴刚父母那里坐了坐,最后才回到吴猛家中。在吴猛妻子下厨忙活午饭的时候,吴猛才对吴峥提起了吴立山的去向。

    “朝廷下了大赦天下的诏书后不久,友仁大爷爷就回来了。过了总共不到两月,友仁大爷爷带上立山叔说是外出经商,这一走到现在也没再回来。想必应该与家中时常有书信来往,不过堡子里并不知道他们在何处,又是做的什么生意。”

 五百一十一 明理村妇

    听了吴猛的话,吴峥不由心头一动。若只是吴立山一个人外出,或者不是与吴友仁一起,吴峥自然不会多想。可是与吴友仁在一起,事情就不一样了。

    十有八九,吴友仁与吴立山两人的出走和始终不见踪迹的吴继宗有关。

    吴继宗,那可是关系到母亲宁云燕死亡真实内情的关键人物。

    至于能否从吴继宗那里获得有关暗神组织的更多消息,经历了吴淦、罗久天的事情后,吴峥已经不怎么抱希望了。

    很快,吴峥回乡安葬父亲吴立鹏的消息便传了出去,根本无需吴猛外出找人,曾经与吴立鹏生前关系比较近的人家纷纷主动找上门来。而且,那些听闻吴峥被封为逍遥王,又没有明显得罪过吴峥的人家也相继而来。对此,吴峥均以堡子里的辈分与来人行礼问候,丝毫没有摆出一点架子,而顾柔更是以吴峥妻子的身份帮着吴猛的女人招待来人。尽管开始时心中难免羞涩,不过很快就适应并进入了角色。

    吴峥出钱买来木材,于改为祠堂的祖屋院子里打制棺木的同时,吴猛则带人在祖坟中,吴峥母亲宁云燕的坟墓旁重新开圹修建新坟。虽然有人提议要让吴立鹏与宁云燕合葬,不过吴峥并没有同意。

    至今吴峥也不知道母亲宁云燕与养父吴立鹏之间的真实关系,贸然选择把二人合葬未必符合母亲的意愿。若是奶奶还在的话,自然还可以询问一二,现在的吴峥却只能以不便打扰母亲地下的安宁为由而搪塞众人的提议。

    忙忙活活就是两天过去,棺木已经基本打制完毕,只等新坟修建好后,择期入殓即可。

    就在这天深夜,守在祠堂为吴立鹏守孝的吴峥突然看见本是住在吴猛家的顾柔一身紧身衣出现在了眼前。

    “柔儿?”

    “公子,我刚刚去过吴立山家,从吴立山寄来的家书中看到如下两句:我在这里还好,三爷爷待我们如在家里时一样,你转告爹娘放心就是。”

    “如此看来,吴立山真与吴继宗在一起。可有发信地址?”

    顾柔摇摇头说:“没有,信中无一字提及所在的具体位置。也没有一字提及在那里做什么。”

    “嗯,想必这封信是出自吴友仁之手,吴立山虽说认得几个字,却所认不多。再说,为了防止泄露消息,吴立山想要对家人说的话,必定要经过吴继宗的允许。”

    “我也去过吴友仁家,可是一无所获。”

    “并不难理解,吴友仁做事大有吴继宗之风,是不可能让家人留下他行踪的点滴消息的。应该是看过家书后,便付之一炬了。谢谢你,柔儿。”

    “公子还是那么生分。”

    听到顾柔略带埋怨的话,吴峥虽然很想揽之入怀加以抚慰,只是于祠堂之内不好亵渎,最终还是忍住了。

    “待此处事了之后,我们再去一趟清河。”

    “嗯。”

    “柔儿辛苦了,快回去睡会吧。”

    “好吧,公子也不要多多注意身体才是。”

    送走顾柔后,吴峥一直在心里琢磨,要不要找谢妙英好好聊聊,她应该能知道吴立山的落脚点,即便不能知道准确地址,也应该知道一个大概。只是,一直到天光大亮,吴峥也没拿定主意。

    因这两天吴峥守在祠堂中,吴友金只是白天来走一趟,而谢妙英则是每天早饭前就会赶来打扫一遍。所以,吴峥要想找谢妙英好好谈谈的话,眼前就是个不错的机会。

    不出意外,吴峥洗漱后又修炼了一会,谢妙英就到了。

    “民妇给吴大人请安。”

    “谢家姐姐不要客气。”

    看着谢妙英手脚麻利地先把祠堂内洒扫一遍后,又来到院子里仔细打扫,吴峥还是没有拿定主意。

    直到谢妙英把祠堂里里外外都打扫干净,放下手中的家什,却没像往常那样行礼告辞离开,而是站在院子里似乎有话要说,吴峥终于决定先试探一下时,却没想到谢妙英先开口了。

    “民妇给吴大人叩头。”

    这多少显得突兀了些,因男女有别,吴峥只能劝她起来,却不方便伸手去拉。

    “谢家姐姐若是有事只管说来就是,再不必行此大礼。”

    “民妇恳求吴大人原宥夫婿当年之过。”

    “谢家姐姐,吴立山之罪当初已有定论,如今又遇伪朝廷大赦天下,我已经不愿再与他计较。不过,他若是依然执迷不悟而助纣为虐,不远离是非中心,即便我不追究于他,到时恐怕仍会有池鱼之殃。谢家姐姐是个明白人,无需我多说什么。”

    “民妇明白了,多谢吴大人不计小人之过。夫婿现在清河三爷爷身边,虽民妇多次寄家信于他,让他回转吴家堡守着爹娘妻女过安生日子,可始终不见他应允。因每次写回的家书都是出自友仁大叔之手,民妇实在不清楚那究竟是不是夫婿的本意。”

    “自古贼船易上难下,不过有谢家姐姐这份心意,若是将来真的遇到吴立山,能力所及之处,我还会放他一马,谢家姐姐放心就是。”

    “民妇多谢吴大人,有生之年定当守护好祠堂,以报吴大人大恩。”

    听得出来,谢妙英所说应该是肺腑之言。

    见谢妙英一直跪在地上不肯起来,让吴峥很是为难。刚好这时顾柔从门口走了进来,不用吴峥示意,早已走过来把谢妙英扶了起来。

    “时辰不早了,姐姐快回家做饭去吧。”

    顾柔把谢妙英送走,回来后不等开口询问,吴峥已是把刚才谢妙英的话复述了一遍。

    “民谚有‘一人有福带满全屋’,想不等谢家姐姐一乡野山村的农家妇女,竟然有如此见识,真是让人敬服。”

    “柔儿,我也是乡野山村出身的放牛娃。”

    “哦,怪不得公子经常会流露出一丝小家子气,不时说谢谢、辛苦之类见外的话呢。”

    “柔儿?!”

    “公子有事吗?”

    看到朝阳下顾柔那张明艳的俏脸上故意流露出的顽皮神色,直把吴峥弄的心里痒痒,却又实在拿她没有办法。

    “嗯,是有事,不过不是在现在。”

 五百一十二 巫峡遇险

    当然,吴峥并没有忘记小飞侠吴立英,刚到吴家堡时就从吴猛那里得知,在吴继宗等人失踪后,吴立英的家人早已把吴立英埋在大东山下的遗骸取出来,并安葬到祖坟中去了。所以,吴峥打算待养父吴立鹏的遗骸下葬那天,到吴立英坟前祭奠一番。

    来到吴家堡的第五天,一切都已准备就绪,于是便把下葬的日子定在了第二天上午。作为养父吴立鹏唯一的孩子,吴峥自然是要以孝子的身份摔盆哭灵,而且也披麻戴孝。只是顾柔的身份有些特殊,毕竟还没有与吴峥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