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势凌云霄-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突然看到衣服中似乎露出一角纸张,吴峥急忙伸手取了出来。

    “弟弟,请恕姐姐不告而别之过。

    念及近五年来得自弟弟的救护与关照,姐姐莫不铭感肺腑。怎奈家有家规,姐姐实有难言之隐,再次请弟弟原谅。

    如若弟弟心中有姐姐,万望中秋月圆之夜戌时之前,准时赶往江宁府闹龙街。到时一切自会水落石出,切记切记。

    姐姐铁凝万福。”

    反复看了几遍铁凝的留言,吴峥知道铁凝主仆三人并没有危险,这才放下心来。

    同时,由铁凝模棱两可的话语,以及一直以来铁凝总是故意躲避谈及自己身世的举动看来,吴峥基本可以肯定:首先,铁凝必定出身于武林四大家族之首的铁家无疑。不然,既不会对自己的身世讳莫如深,也不可能说出“家有家规”这样的话。普通人家,即便有家规,也不会严格到不准对外泄露身份的地步。

    因此,吴峥也明白了,为什么行云大师会说江湖中人极少见铁家弟子行走江湖,应该是铁家有严格的家规,不许门中弟子在外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所致。

    其次,冷静下来的吴峥,很快就联想到最近一段时间以来,自己所疏忽的,来自铁凝的异常之处。比如那天早晨在卧云寺之外的相逢,若不是铁凝事先知道道路,或者有人指引,怎么可能会连夜赶路呢?

    继而来到京城之后,时时刻刻表现出来对自己的依恋和柔情,显然铁凝早就打算好,或者早就知道,殿试之后就会离开自己。

    所以,吴峥想主仆三人的离开应该既不是临时起意,也不是心甘情愿,定然早就有铁家人前来迎接。那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吴淦会突然放弃挟持铁凝的原因了。一定是铁家来人恰好碰到了被吴淦劫持的铁凝,或者说危难之际,铁凝也许用上了与家族秘密联系的秘法。如铁家那样的世家,是不可能不在京城留有联络点。

    至于在顺天城何以没有联系到家人,极有可能是柳史青本身就知道铁凝的来历,所以暗中做足了准备,根本没有给铁凝留下任何机会。

    可是该怎么解释铁凝和铁线娘的关系呢?

    吴峥可不相信铁线娘也是来自铁家。因为,若铁线娘真是铁家子弟,是绝不可能拜入铁剑门的。

    脑子里越想越乱,吴峥干脆不想了,反正铁凝在留言中已经说好,八月中秋月圆之夜戌时前赶往江宁府闹龙街,自然一切都会水落石出。算起来也不过五个多月的时间,并不算长。

    何况自己即将前往铜锣城做县尉,由那里去江宁府倒也方便。

 一百二十三 吏部巧遇

    可是吴峥万没料到,小半个时辰之后,却接到了这样一道圣旨:

    新科探花临山府铜锣县吴峥,品学皆优,实乃少年杰俊。难得文章锦绣且言之有物,故封为临山府府学六品学政,命一月内赴任不得有误,钦此。

    在吴峥以为,皇上应该只是封自己为八品铜锣县县尉,怎么都没想到会封了个六品的学政。

    若是按照惯例则只能是县尉,或者破格留在京城,不论是入翰林院,做一个从六品翰林编修,还是进御史台做从八品侍御史,都远没有府学学政的品级高。

    不过,转念一想,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府学学政要比县尉高整整两级,论实权的话,却远没有县尉大。府学是什么地方,是管理合府穷秀才读书的衙门,是天下最清最清的清水衙门。

    好在吴峥之所以走上仕途,最初只是想给自己找一条生路。继而是因为铁凝的争取和鼓动。若不是铁凝在临山府等待的三年里,冒名顶替考回来个举人,吴峥说不定早就放弃参加科举了。

    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不止是打打杀杀才叫江湖,官场同样是江湖,而且是更险恶,更勾心斗角的江湖。里面可是什么人都有,比如太师柳史青。

    大隐于朝,小隐于野。

    于是吴峥打算先到临山府上任后再做详细打算也不迟。

    当然,上任之前必须要先到吏部领取官凭印信,也就是走马上任的凭据。

    接待吴峥的自然是吏部侍郎章几道。直到再次见到章几道,吴峥才想起当时拜座师回去,铁凝随意询问一声之后,当时脸上露出的惊容。

    “姐姐要么是认识,要么一定是听说过章几道。甚至,”

    突然,“铁章崔云”四大武林世家的名字在脑海里一闪,

    “难道章几道也是出生于四大家族的章家不成?”

    “吴峥见过章大人。”

    “呵呵,本官在吏部多年,还是首次遇到朝廷封新科进士为六品学政的事情,可谓皇恩浩荡啊。”

    有意无意,章几道把“六品”两个字咬的很重。

    “承蒙皇上赏识,吴峥亦是诚惶诚恐。”

    客气话吴峥自然会说。

    就在与章几道打着官腔,并接过对方递过来的官凭印信时,门口突然传来一个洪亮的声音。

    “章大人,好久不见。”

    “哦,是顺天节度使宁大人,请进,请进。”

    一边热情地招呼稳步走进来的一位四十岁出头,一身儒雅气息的中年人,一边说道:

    “宁大人放着顺天府节度使不做,怎么弃武从文,要去江南东道做八府巡按了?”

    “呵呵,听章大人的意思,似乎想做什么官是下官说了算?”

    说到这里,两人同时哈哈大笑了几声。

    自从进门,眼光就一直在吴峥身上逡巡。不过,直到此时,宁大人才开口询问道:

    “想必这位就是新科探花,圣上亲封临山府学政的吴峥吴学政了?”

    从刚才两人的对话中吴峥已经听出来,眼前这位曾经的顺天府节度使,如今的江南东道八府巡按,正是自己接下来的顶头上司。心中难免有些小小吃惊。

    自从与铁凝在临山府重逢之后,吴峥已经知道当时把自己逼下落魂崖,名叫钟离群的那人,正是顺天府节度使帐下的一员偏将。而且,发生在顺天城和博野城两地的盗窃案,均是顺天府节度使宁云举,也就是眼前之人的一对孪生女儿,宁小倩和宁小坤所为。

    “临山府学政吴峥拜见巡按大人。”

    “呵呵,无需客气,以后便是同僚,相互提携就是。”

    一双丹凤眼再次上上下下仔细打量过吴峥之后,宁云举接着问道:

    “不知吴学政打算何时动身赴任?”

    “回巡按大人,圣上旨意是一月内到任,下官在京并无故交好友,所以打算明日一早就动身启程。”

    “富贵不归乡如锦衣夜行。圣上此举可谓体恤下情之至。不知吴学政今日傍晚可有闲暇?”

    “巡按大人如有差遣尽管吩咐学生就是。”

    吴峥急忙躬身向宁云举躬身施礼。

    “呵呵,不是什么差遣,只是本官想请吴学政到府上一座。”

    这是吴峥没有想到的,就连一直静听两人对话的章几道也是有些惊讶。这似乎有些过于反常了吧?往往都是下属拼命找寻机会去巴结上司,还是第一次见上司亲口邀请初次见面的下属去府里做客。

    “恭敬不如从命,下官定当准时前往尊府拜见宁大人。”

    一边答应下来,一边向两人告辞,吴峥离开吏部后,心里却一直有些忐忑。

    由铁凝那里知道,宁小倩和宁小坤是一直想见自己。如今宁云举突然打破常情亲自邀请自己去府上做客,会不会是他已经猜出来自己就是当年在顺天府大闹柳府的人了?或者说,他早就知道曾经寄居在博野城宁府中铁凝的身份了呢?

    回到客栈简单收拾一下,已是日薄西山,该前往宁府赴约去了。

    吴峥信步来到街上,先是到杂货铺买了一张拜帖,并借铺子里的笔墨,在上面写下“临山府府学学政吴峥拜”的字样。本想要买点礼物带着,可是转来转去也没发现合适的。要不是没看上,就是看上的太贵重。虽然那张只用了几千两的银票还在身上,不过吴峥暂时还没打算动用。

    最后,斟酌再三,吴峥还是打算空手去得了。若真是带着贵重物品登门拜访,反倒有巴结顶头上司的意思,这可不是吴峥喜欢做的事情。

    如宁云举这样的人家,即便吴峥不知道宁府所在,也是十分好打听。

    一边朝城东宁府所在的永宁街走去,一边在心里思索。

    在勤政殿遇到的,明显武将出身的右丞相也姓宁,究竟是不是外公宁泽中呢?若是按照母亲的年龄推算,外公宁泽中也应该是六七十岁的年纪。

    那么,今天的宁云举呢?难道当今朝中还有另外一个宁家?

    宁云举,宁云燕,一字之差,到很像是按照族谱中辈分取的名字。

 一百二十四 做客宁府

    来到宁府门前,把手中的拜帖递给门房,吴峥随即往旁边一站,意思要等候门房通报。

    不想,门房接过拜帖展开一看,马上对吴峥说:

    “吴大人请进,老爷早已吩咐过,大人到后无需通报。”

    越是如此,吴峥反而越是忐忑。跟在门房身后进入前院,随即一名十四五岁的小厮上前,躬身向吴峥一礼道:

    “老爷在后院小书房恭候吴大人,吴大人请。”

    说着,轻手轻脚在前面领路,经过前院东侧的过道,直接来到后院偏西一间宽敞的书房门前。

    “老爷,吴大人到了。”

    “请进。”

    小厮掀起门帘,吴峥抬脚走进去,见八府巡按宁云举已是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刚要上前行礼,蓦然发现中间的椅子上还端坐一人,正是在勤政殿遇到的右丞相。

    急忙趋前几步,吴峥心中犹豫了一下,还是跪倒在地口称:

    “临山府学政吴峥叩见丞相大人。”

    “罢了,罢了,请坐下叙话。”

    宁云举上前把地上的吴峥拉起来,并示意做到对面的椅子上。

    吴峥还是先向宁云举躬身一礼,这才走到对面椅子上坐下来。

    一时间,右丞相和宁云举都没有说话,而是随手端起茶水一边喝一边仔细观察吴峥。

    不能不拘束,在两人目光的注视下,吴峥也只能端起茶水喝了一口,借以掩饰内心的紧张。

    “年轻有为,年轻有为啊。”

    坐在上位的右丞相接连夸赞了两句,虽然谁都知道是夸赞吴峥,可因为没有指名道姓,吴峥还真就不好接口。

    “看吴学政的出身来历,是临山府铜锣县李庄乡,可知道一山之隔的易县吴家堡吗?”

    果然,自己的真实身份对方已经知道,起码是开始怀疑了。

    吴峥放下手中茶杯,微微欠身恭敬地回复道:

    “丞相大人,学生自幼苦读,虽听说山北有个名叫吴家堡的地方,却从未去过。”

    “哦,是这样啊。”

    “吴学政外家是何方人士?”

    宁云举非常直白的一句问话,无疑是告诉了吴峥,眼前的右丞相定然是外公宁泽中无疑,而宁云举则正是自己的亲娘舅。不然,是绝无初次见面就打听人家母亲及外公姓氏来历的道理。

    “学生外家与宁大人同宗,乃江宁府太仓县人士。”

    吴峥明显发现,当听到自己前半句话时,两人脸上均流露出惊喜参半的表情。而后半句话说完,则马上变成了满满的失望神色。

    应该是母亲从萧家出走之后,外公一家没少寻访母亲的踪迹。只是吴峥不敢确定,宁家究竟是什么时候才发现母亲是去了吴家堡的。

    许是没有得到他们想要的结果,宁泽中和宁云举的情绪失落之下,谈性也就没那么浓了。

    又简单说了几句话,无非还是围绕着吴峥的年龄,求学的经历等等。知道不能再待下去,站起身婉言谢绝了在宁府用饭的挽留,吴峥便起身告辞了。

    早已经打定主意,只要一天不弄清楚母亲出走的原因,尤其是其中的是非曲直,将一天不会与外公和祖父相认的吴峥,一边想着心事,一边在街上随意吃了点东西,回到客栈,先是收拾好行李,便躺到床上倒头睡去。

    送走吴峥,宁家父子并没有马上用晚饭,而是一直留在后院的书房中。

    “父亲,不论年龄,还是长相,吴峥的确与小妹的情况十分吻合。”

    “若非如此,也就不会让你约他到府中来了。”

    “是吴峥在撒谎吗?”

    宁泽中透过窗口目视着外面越来越浓的夜色,沉思一会后,继而问宁云举:

    “听你说过,在博野城的时候,小倩和小坤曾经结识了一位姓铁的女孩子?”

    “是,和小倩小坤同岁,叫铁凝。而且,正是大闹顺天城柳府的吴峥,从柳府水牢中救出来的女孩子。”

    “真不会武功?”

    “千真万确。”

    “据大理寺的密探报告,铁家留在京城联络处的人员今天突然少了几个,其中就有联络处主事之一的常青建。而且,有人亲眼看见常青建带人把一位女孩子,及其两位贴身丫鬟送出了京城。”

    “父亲怀疑被送走的女孩子是铁凝吗?”

    “若是小倩和小坤在就好了。”

    可是宁小倩和宁小坤自打四年前剿灭了刀剑门,随同门中师姐师兄前往凌霄派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过。

    “如果被常青建送出城的女孩子真的是四年前博野城里的铁凝,那么眼前的吴峥就一定是来自吴家堡的吴峥。”

    “可他为什么要撒谎呢?除非是已经知道了自己的身世。既然知道了身世,又何必撒谎呢?”

    “父亲,据从吴家堡回来的人报告,小妹当年随同吴立鹏回到吴家堡后,生下吴峥的当天便过世了。而吴立鹏也在吴峥九岁那年一去不归。虽然没有打听到确切的消息,但是,按照当地人口中打听到的吴立鹏的为人来看,如果还活着是不可能不回去照顾年迈的母亲,和幼小的儿子吴峥的。”

    “你的意思是,吴峥极有可能还不知道自己的身世?”

    “小妹没有机会告诉他,而吴立鹏又是突然走失,应该也没有机会。”

    “那他何必要撒谎呢?”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