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势凌云霄-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除了见面时礼节性地叫了吴峥一声府尹大人外,段其昌也就没有再弄那些虚情假意。

    “本来前段时间想打发四哥到铜锣城看看,不想因为其他事情给耽误了。既然大叔已经不再经营书肆,待我忙过这段时间,便前去府上拜望。”

    “切莫如此,身为一府之长,须臾离不得府衙。还是大叔前来比较方便。”

    “也好,那就让四哥待我送大叔回去,顺便认认家门。等闲下来的时候,好让四哥前去接大叔大婶来府城游玩。”

    送走段其昌的当天傍晚,从府衙回到家里时,却发现罗依依正领着儿子隋旭,女儿梦儿,站在前院与甄玉儿说话。当发现翠柳正怯生生站在旁边时,吴峥紧走几步上前,先是与罗依依见过,便急忙与翠柳打招呼。

    “翠柳妹妹来了。”

    “民妇拜见府尹大人。”

    吴峥赶忙虚扶一把,而极有眼力的甄玉儿早已把翠柳拉了起来。

    “看翠柳妹妹的气色,果真如依依姐所言。”

    自然不好再称呼少奶奶,吴峥也只能称之为姐姐了。

    好在有能说会道的甄玉儿在,要不吴峥还真不知道该如何接待两位女客。简单寒暄几句,又摸了摸隋旭的头,问问他有没有进学。都是读的什么书。随即便把梦儿抱在怀里问道:

    “梦儿还记得我吗?”

    “记得,娘说了,叔叔是世上最有出息的男人。”

    俗话说童言无忌,小梦儿怎么可能会记得吴峥。那时候还襁褓之中呢,不过是从罗依依口中听来的几句话罢了。

    看看三人脸上,以及裸露出来身体部位上的伤痕已经变淡,甚至有些看不出来了,吴峥也放心了许多。

    毕竟都是有夫之妇。晚饭时吴峥不好同坐,只能由甄玉儿代劳,陪着一起用过晚饭。临走时,罗依依才抽空向吴峥说:

    “这次是专门来谢谢吴大人的。铜锣县那边只是训诫了夫婿一番,功名是保住了。如今正在二叔家用功苦读,性情已基本恢复如初。”

    “这次恩科报名了吗?”

    “没有,不要说已经荒废了近一年时间,即便没有荒废也未必能中。所以,大家都劝他苦读几年再起心不晚。”

    专门从街上雇来一辆马车,让甄玉儿陪着把四人送回去。在翠柳上马车时。吴峥发现其行动多有不便,猜测应该是有身孕了。俗话说母以子贵,即便是填房,只要有了自己的骨肉,翠柳算是在夫家站稳了脚跟,也就不用再为将来的日子犯愁。

    站在门前目送马车渐行渐远,吴峥心里却在想:如今曾经有恩与己的人基本上都有了着落,比如罗旭东,比如吴刚,比如青莲。比如罗依依,比如翠柳,包括甄庆义与隋兴,还有早晨才告辞离开的段其昌。顿时便有一种轻松感袭上心头。再不用像逃往顺天城时那样自怨自艾,总觉得自己是个不祥之人,以至于所有与己亲近者都要跟着遭殃。

    转眼来到二十这天,天刚黎明,吴峥与甄庆义便在甄玉儿的亲自服侍下用过早餐,并亲手替甄庆义拎着下场的文房四宝。以及三天所需吃食等来到了贡院门前的大街上。

    “先生入场之后,万一要有什么不方便之处,千万不可勉强。”

    这已经不是吴峥第一次如此叮嘱甄庆义了。毕竟已是五十九,近六十岁的人,三天下来,在那个小小的号房里肯定十分煎熬。

    如往常一样,甄庆义总说自己身体如何硬朗,绝不会有事。

    并没有把甄庆义送到入口处,不然势必会影响在那里负责搜检考生是否有夹带的褚存明。所以,吴峥只是目送甄庆义通过入口,一步步走入贡院中。

    不出所料,虽然甄庆义坚持到了最后交卷的一刻,人却彻底累夸了。是吴峥派人把他给抬回了永临巷的家中。

    连夜请来郎中,又是诊脉又是熬药,吴峥衣不解带整整服侍了一夜,到黎明时分破例没有练武,而是稍微迷糊了一会,便草草用过早饭,嘱咐甄玉儿和吴刚好好在家侍候甄庆义,这才前往府衙投入到更加繁忙的事务中。

    “吴大人,病倒的花甲学生是何人?”

    “实不相瞒,乃是下官的授业恩师甄庆义甄先生。”

    章几道看了吴峥一会,若有所思地说:

    “年近花甲还贪图功名利禄,……。”

    只说了半截话,章几道摇摇头便打住了话头。

    “人各有志,甄先生五十五岁才得以进学,其精神让学生敬佩。”

    吴峥是诚心诚意说这番话的,绝无半点取笑之意。

    章几道没有再多说什么。

    接下来的几日便是誊卷阅卷。

    所谓誊卷,是为了防止考生的笔迹被阅卷者认出来,从而徇私舞弊。所以,收卷之后,必须先安排人手把生员答好的墨卷全部用红笔誊写一遍,才能交到阅卷官手中。

    几乎每天都要忙到天黑,终于到六月二十六一早如期张榜。

    毫无意外,甄庆义名落孙山了。

    身体稍有起色的甄庆义听到这个消息后,竟然埋头大哭一场,以至于病情加重,大有一命呜呼的意思。

    心急如焚的吴峥不得不请甄玉儿火速赶回顺天城报信,同时又派吴刚赶回易县后坡村,查访到甄庆义的大女儿翠莲的地址,把其父病倒在临山城的消息告诉他们一家。

    等青莲的姐姐翠莲带着女婿赵诚,在吴刚陪伴下赶到临山城永临巷时,甄庆义已经口不能言,神智也渐渐不清楚起来。

    就在翠莲夫妻二人到来的第二天,甄庆义便一命归西,呜呼哀哉了。

 一百五十四 莫名的弹劾

    由于时值盛夏,吴峥不得不先买来棺椁把甄庆义入殓,而且不能让棺材停在家里,只好在东城门外一处空地上简单搭起一座席棚权当灵棚,等待远在两千多里,近三千里之外顺天城,先生甄庆义亲人的到来。

    每天,吴峥除去回府衙料理政务外,早晚都会在这里陪着翠莲和赵诚夫妻,以及甄玉儿为甄庆义守灵。

    也不知是怎么传出去的,满临山城里的学子几乎全都知道了府尹吴峥与死者甄庆义的关系,于是纷纷前来吊唁。当然,府衙各级官吏也全部到场了。出于礼貌,吴峥无法把众人送来的丧仪退回去。不得不造册登记,等待以后慢慢找机会还上这份人情。

    罗旭东在吴刚的协助下,作为甄庆义的同乡责无旁贷负责起每天的迎来送往。看其佝偻着身体,每天忙忙碌碌,反倒让吴峥难免暗暗担心。按年龄,罗旭东还要大甄庆义一岁。所以,时常私下里嘱咐吴刚,千万要好生看护罗旭东。

    知道吴峥这里需要人手的新晋举人邹荣,也带着两名同年每天早出晚归前来帮忙。还有身体渐已恢复的隋兴,虽然见了吴峥脸上还是讪讪的,不过做起事情来却毫不拖泥带水。

    堪堪来到七月十八,顺天城里的甄庆深和甄庆义的女婿,也就是青莲的丈夫王金龙,以及青莲的母亲才赶到了临山城。

    当然,甄玉儿也去而复返了。并私下告诉吴峥说:莲儿要不是已身怀六甲也会跟着来的,即便这样,听闻大伯的凶信还差点动了胎气。

    甄家亲人到来之后,吴峥无疑轻松了许多。

    当甄庆深取出银两要归还吴峥的花费时,吴峥说什么也没要。虽说仅靠那点俸禄银子不足以办理先生甄庆义的丧事,可吴峥不是还有那张花费了不过三四千两,尚余九万多两的巨额银票在,倒也不用为银子发愁。

    包括所有前来吊唁的仪礼吴峥也一点没留,全部交给了青莲的母亲。

    好在灵柩不是运往顺天城。而是运往易县后坡村的祖坟中安葬,虽说也有几百里路程,比起去顺天城近了可不止数倍。

    总算忙活过先生甄庆义的丧事,刚要喘一口气的吴峥。却突然接到了舅舅宁云举的一封来信。

    拆开来一看,吴峥都说不上自己此时究竟是一种什么心情。

    只见舅舅宁云举在信中说:听闻有御史在朝堂上弹劾新任临山府府尹吴峥,于朝廷特开恩科之际,徇私舞弊,顾念故旧之谊。私泄考题与其授业恩师生员邹荣等人云云。

    吴峥又想笑,又想发火。

    也不知是何人向御史告密,竟然把先生甄庆义与邹荣混为一谈。而那位御史也是糊涂,事情都没搞清楚就在朝堂上弹劾自己。若到时候真相大白,他该如何收场?

    仔细琢磨一会,最初知道自己与先生甄庆义关系的,不过吏部侍郎章几道和长史朱鸿明二人。

    本来在操办甄庆义丧事时,临山府里的学子全部赶来吊唁,吴峥就有所怀疑,是不是两人之中的哪一个故意走漏了风声。现在看到舅舅宁云举这封信。心中就更加确定,一定是他们二人之中的一人所为。

    也就是说,之所以要故意泄露自己与先生甄庆义的关系,无非是想混淆视听,让自己无从猜测究竟是谁向御史告密而已。

    只是,为何会把先生甄庆义与邹荣给弄混了呢?章几道和朱鸿明绝非如此糊涂之人。

    想想先生甄庆义一直住在自己家里,把泄题之罪加到其身上最为合适不过。好在先生没有中,不然还真就说不清楚了。

    至于邹荣,从开始就委托其代理府学事宜,如今又中了举人。自然容易引人怀疑。

    想了一会,吴峥干脆把舅舅宁云举的来信随手扔到了书案上。

    “管他呢,如果朝廷真要听信传言,自己一走了之就是。”

    本来走到今天这一步。对于吴峥来说多属于巧合。

    逃到铜锣城走投无路之下,想为自己找一条生路,所以才动了要参加府试的念头。若不是结识了书肆掌柜段其昌,又机缘巧合其有一位中了童生,却已身故的妻侄,不然弄不到童生的凭执。也就没有资格下场,吴峥自然也不可能考中秀才。

    后来又因为铁凝冒名下场替自己挣回来一个举人,这才有了进京赶考,勤政殿对策封官的后续。不然,在天道门苦心修炼三年多的吴峥,出来后是肯定不会再走上仕途的。

    一想到铁凝,吴峥不由心内一惊。

    今天已经是七月二十三,眼看距离铁凝留言中约定的八月十五只剩下二十来天时间,是该安排一下,好动身赶往江宁府了。

    第二天前往府衙之后,清闲了许多的吴峥突然想起来,自从同年褚存明到来之后,一直忙于各种事物之中,总没有机会与其坐下来好好聊聊。于是当天晚上便约褚存明到临山城一家不错的酒馆内,要了一间临街的包间,点了四五个本地特色菜肴,两人把酒叙话。

    “褚兄切勿怪罪,实在是近来事物繁忙,一直不曾得空为褚兄接风洗尘。”

    “大人言重了,下官自然看得清楚。”

    闲聊几句之后,褚存明突然话题一转,转到了京城左丞相贾奕身上。

    “由于吴大人勤政殿被玉口亲封为临山府学学政后,便匆忙离京赴任。下官却是迟至不久前才得到吏部通知,前来临山府接任吴大人学政一职。行前,特意赶往贾丞相府上叩谢。期间提起吴大人来,贾丞相可是赞不绝口。”

    “哦?”

    吴峥流露出一脸受宠若惊,多少还夹杂着点好奇的神情看着褚存明。

    “的确,下官绝无虚妄之言。在丞相府短短一个时辰不到的时间内,每每提及吴大人,‘青年俊杰’四字丞相就从未离口。”

    “呵呵,过誉,丞相大人过誉了。”

    说来说去,吴峥也就明白了褚存明的用意。

    ——朝廷众臣是要选边站队的,而贾丞相是希望吴峥能够占到他那一边去。

    很显然褚存明就是贾丞相贾奕的人。

    这不能不让吴峥怀疑,会不会就是褚存明向左丞相贾奕告密,再由贾奕指使御史在朝堂上弹劾自己呢?

    只是,怎么也不应该出现把先生甄庆义与邹荣弄混的事情,这究竟是什么意思?是无意还是有意?

 一百五十五 灭门惨案

    江湖,不单单指武林,几乎涵盖了天下所有的角角落落。诸如官场,诸如凡俗市镇,无处不在。

    所以才会有如此一说,——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

    尽管刚刚进入官场没多久,吴峥已经明显感觉到其中的暗流涌动。——拉帮结伙,争权夺利,勾心斗角,蝇营狗苟,等等,等等。

    当然并不都是阴暗的,吴峥心中还是相信,阴暗的一面固然存在,但是基本面还是阳光而美好的。

    就在吴峥琢磨着该找一个什么样的理由,请上半月假期,以便前往江宁府,赴铁凝八月十五月圆之夜的戌时之约时,临山城内突然生了一起惨绝人寰的灭门惨案。

    一夜之间,城中大户赵林琛一家一百一十三口,无论老少男女无一幸免,全部被砍杀致死。

    不错,仵作所报一点没错。吴峥仔细巡视一遍后现,的确都是死于刀剑之下。明显是武林人士所为。

    家主赵林琛,六十五岁,一妻三妾,共生育五子六女。儿子均已娶妻生子,六个女儿尚有两个待字闺中,不过均已定亲。赵林琛是做土特产生意的商人,临山城内共有三间铺面。另外在江宁府也有一间铺面,由其长子赵森俊一家经营。

    究竟赵林琛得罪了什么人,才招致如此惨绝人寰的灭门惨案?

    命衙役拘来赵林琛的左邻右舍,以及所在街道的保甲,详细询问过后,均说赵林琛虽是商人出身,做生意却向来公平,几乎可以说是童叟无欺。平时待人也算和气,尤其是街坊上有人家遇到难事了,只要求到门上,无不伸出援手帮上一把。也就是说,赵林琛与人结仇招致报复的可能性并不大。

    仔细清点被杀的一百一十三口。除去赵林琛长子赵森俊一家六口在江宁府,以及四个已经出嫁的女儿外,其余赵林琛夫妻,三位侍妾。两个未出阁的女儿,四个儿子,及其妻妾儿女,即便襁褓中的婴儿也没有放过,共五十四口直系亲人。外加五十九名下人,一个不少。

    就在吴峥毫无头绪之时,有衙役从赵林琛一位邻居那里听到一个,听起来似乎无关紧要的消息。那位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