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庄子的故事-第3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读懂的前提,是先要懂得什么是道。学习,学习道家都必须先懂得什么是道。

  道家认为:道是万物的本源。我们的一切都来源于道,包括宇宙星空,一切一切。

  道并不是一个神秘地东东,只是不好解释它。

  什么是道呢?

  道家认为:万物都是道。能够变化的一切物质的东东都是道。道就是变化、进化。它现在是这个东东,经过变化就变成了另外一个东东。

  万物经过变化、进化、演变,经过无数年的变化、进化、演变就变成了另外一个全新的东东,变得物是人非了。也有些东东,是通过变化立即就可以变成另外一种东东。比如说:现代科学中的化学反应。

  能够变化的东东都可以称之为道!所以!在一书中,经常讲到道,讲到变化,还举了许多例子。

  跟现代科学讲的进化论一样,道家认为宇宙星空地球人类万物都是经过进化而来。这个不断变化的东东,它就是“道”。所以!所有东东都是道。

  因为!所有东东都在不断变化中。现在是这个样子,以后就不是这个样子了。所以!所有东东都是道。

  也就是说:一切都是由某个最初地物质进化出来的。而某个最初地物质,也许就是现在的随便的某个东东。由现在的某个东东,变化出后来的一切,一个全新的世界。那个全新的世界也许就是某个宇宙星空地球人类万物……

  当然!这是比方说了!现在某个东东到底将来变化成什么,没有人知道。就好比我们不知道我们和我们的宇宙星空是怎么变化来的一样……

  懂得什么是道后,就开始讲人。

  道家认为:人与大地上的万物一样,都是一个适时而生的物种而已。大地上的万物都是一个物种,包括野兽和植物,也包括泥土、石头、空气……

  再说大一些!宇宙中的星辰也是一个物种。站在星球与星球的角度上,星球与星球之间彼此不都是星球吗?不都是在更大范围内的一个物种?

  站在更高更远的角度上,太阳系算什么呢?是不是?太阳系在浩瀚地宇宙中,它也许逑都不是。

  当然!在庄子时期是还没有太阳系这么一说的,那个时候对于宇宙的了解还很少。但是!道家站在道的高度上,站在进化论的高度上,认识到了这一点,在中就提及到了。

  站在道的高度上看问题,看待宇宙、看待地球。看待人类,看待人生,我们就会获得新的人生。

  因为!人生观、世界观、宇宙观的不同,决定了我们人生命运的不同。

  我们没有一个正确地人生观、世界观、宇宙观,我们的人生就活得糊里糊涂,人云亦云。别人怎么活我们就怎么活,以为那就是人生。

  在里面,主要还是讲“境界”的,讲人生观、世界观和宇宙观的。我们只有树立正确地人生观、世界观、宇宙观,站在道的认识高度上,我们才能做到“逍遥人生”,真正做到“逍遥游”。

  不然!都只是羡慕和不理解庄子和道家的逍遥人生,不能享有真正地“逍遥游”。

  如果我们没有正确地人生观、世界观和宇宙观的话,可以这么说,人类就永远没有真正地和平。

  什么叫人生观、世界观和宇宙观?

  其实就是我们处世的观点、态度!就是你用怎样地观点、态度来对待自己的人生,对待别人,对待这个世界。自己怎么生活?怎么与人相处,怎么看待这个世界?怎么看待人在宇宙中的位置、地位,人在宇宙中人算什么?

  这就是人生观、世界观和宇宙观!

  如果你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宇宙观是错误地,你就没有快乐人生,只有糊涂人生,活一辈子都不知道为什么而活着。如果你不懂得什么是道,你就没有庄子所说的“逍遥人生”。

  道家认为:人类与大地上的万物一样,都只是一个适时而生的物种!

  读前,你必须懂得什么是道!什么是人!

  如果你接受了:人类与大地上的万物一样,都只是一个适时而生的物种!那么!你就可以读了。也许!你就可以“逍遥游”、逍遥人生了。  

第2章 庄子《逍遥游》原文加简介

 ?

  现在流传下来的是后世大能根据庄子的文章、理论拼凑出来的。并非庄子亲手写的完整的文章。文章是庄子的文章,是把庄子以前写的文章摘录、整理组合出来的,取名为。

  可见!这位大能对道家、对庄子的体悟,还是很到位的。能够把庄子所写的据说有五十多篇文章总结、归类、摘录组合成独立的文章,真的不容易。

  在以前庄子时期,是没有内篇、外篇和杂篇的。庄子写书是为了讲道,是为了给弟子们解疑释惑,把重点写下来的。然后!通过弟子们相互传递而流传下来的。

  而现代流传下来的,是后世大能把这些散乱的书简整理归类出来的,分为内篇、外篇和杂篇的。内篇是重点,外篇和杂篇是辅助读物。

  所以!现代人要想找到原汁原味的庄子手稿,只有在外篇和杂篇中寻找。

  逍遥游,符合庄子的思想。挣脱一切束缚,不被社会和他人束缚,释放自己,我们才能过上逍遥快乐地生活。

  庄子追求活着,完成做人的完整的生命过程。

  活着,好好活着是道赋予我们的人生使命。活着!就是我们的人生意义、目标和方向。

  人活一世,草木一春,就是这个意思。所以!我们要珍爱生命,珍惜这一次人生。

  人与万物一样,来源于道,死后回归于道。活着!只是完成一次做人的生命过程。人与万物一样,都是一种适时而生的物种。适时而生,不适时而亡。

  活着!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机会难得。

  所以!活着是我们做人无法回避地使命。

  本来!人类有了智慧,可以利用自己的智慧,战胜自然,战胜其他物种对我们的伤害,好好活着。可是!结果却出人意外!人类的智慧并没有战胜自己,人与人之间却成为了敌人。

  当人类有了智慧,成为高级动物的时候,却始终没有摆脱相互残杀的命运。

  逍遥游的人生,就是教导我们如何摆脱社会和他人对我们的束缚,对我们的伤害、残杀,过上那种没有束缚的自由生活。

  其实!我们摆脱社会的束缚和他人的束缚都是很容易的,我们可以选择逃避或者是隐居。

  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可事实往往不是那么回事,而是!束缚我们的往往不完全是来自于社会和他人,往往来自于我们自己,来自于我们的观念。

  也就是我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宇宙观出了问题。

  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智者等等,他们没有给予人类正确地活下去的思想、方向。指导人类正确地思想、方向,往往被庸俗地主流文化给淹没了。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并没有明白我们为什么而活着。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以为别人的生活方式就是人生,从而效仿之。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以为自己的生活方式就是人生,坚持这种方式活下去。结果!却是错误地人生。

  原因就出在这里:我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宇宙观出了问题。

  在这篇文章里,庄子就列举出了例子,告诉我们,怎样才是正确地人生。

  通过这篇文章,庄子告诉我们要站在道的高度上,看待人生,我们才能做到真正地逍遥游。我们要先认识“道”,然后了解人类的来源和归宿。只有知道什么是道,知道了人类的来源和归宿,我们有了正确地活法,我们的人生才能逍遥起来。

  全文分三个大的部分,和里面的几个小部分。先看原文,然后解读。

  庄子原文如下: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者,志怪者也。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χ唬骸氨饲肄墒室玻课姨谠径希还鸲拢肯枧钶镏洌艘喾芍烈病6饲肄墒室玻俊贝诵〈笾缫病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肩吾问于连叔曰:“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反。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迳庭,不近人情焉。”连叔曰:“其言谓何哉?”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吾以是狂165而不信也。”连叔曰:“然。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是其言也犹时女也。之人也,之德也,将旁礴万物以为一,世蕲乎乱,孰弊弊焉以天下为事!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是其尘垢秕糠将犹陶铸尧舜者也,孰肯以物为事?”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尧治天下之民,平海内之政,往见四子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窅然丧其天下焉。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瓠,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人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今夫斄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第3章 如何才能做到《逍遥游》之一
 庄子《逍遥游》的第二部分,是从“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到“尧治天下之民,平海内之政,往见四子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窅然丧其天下焉。”止。

  “汤之问棘也是已”明显是后世大能编辑整理时添加上去的,第二部分与第二部分所说内容也不同。

  第二部分前面一段是衔接,从“汤之问棘也是已”到“此小大之辩也”止。这一段是衔接文,上下过渡文。然后!把境界、高度往下降,站在人的角度上,来具体讲解。

  《逍遥游》的第一部分是站在道的高度上,站在更高、更远的高度和境界上来讲解的,可能有人还是不明白,如何才能真正地做到逍遥游,逍遥人生。

  也就是说,第一部分讲的太远、太深奥、太高大上了,一般人无法理解其中的道理。一般人达不到这个认识的高度,没有这个境界。

  所以!从第二部分开始,上下文衔接之后,就开始讲“人”,站在人的角度上来讲解,这样就能让人容易理解和接受。

  你站在道的角度上,站在万物平等的角度上,一般人可能不懂、不理解,觉得太深奥了。

  因为!没有系统学习道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