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氏家族全传-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层披纱。她手里捧着一束用银白色缎带系着的淡红色的“康乃馨”。

当时共有4位女傧相伴随着新娘宋美龄,就见前面两人穿的是桃红色软缎衣,上面镶着钻石和桃花色珠子。软缎袖子长仅齐肘,在肘部用浓淡相宜的桃红色乔其纱做成宽大的袖口。另外两位年纪小的女傧相,穿着同样的衣服,但是颈上装饰的是带褶的乔其纱,袖口也带褶。女滨相后面,跟着撒花的两个小女孩周小姐和陈小姐。她们身穿撑开来的桃红色塔夫绸衣裙,手持装满花瓣的小花篮。最后是两位小侍从孔珍妮小姐和孔路易少爷,他们亦身穿黑色丝绒衣和缎子马夹。

这是一次高雅文明的婚礼。与基督教的习惯相反,新郎。牧师或其他人都没有拥抱或亲吻新娘。

新娘款款走到新郎身边停下,镁光灯闪烁着,拍下了一张张动人的画面……

“向宋老夫人鞠躬!”

“向来宾鞠躬!”

“夫妻对拜鞠躬!”

新郎、新娘按照主婚人的指挥,一丝不苟地做了。他们知道,不认真做,观众是通不过的。

接着,蔡元培先生宣读结婚证辞。宣读完毕,一个大印盖在结婚证书上,一式两份,新郎新娘每人一份。在接受证书的时候,一对新人向主婚人蔡元培先生躬身施了礼。然后他们又向证婚人蒋介卿施礼,向周围观众施礼。

“向新郎、新娘献花!”在蔡先生的口令下,只见两个十一二岁的小姑娘(据说其中之一是宋蔼龄的女儿),头扎红头绳,手捧鲜花,跑上台前向新郎、新娘献了花。

在乐队的伴奏下,美国男高音歌手霍尔唱起了《哦,答应我!》。于是宏亮的歌声,伴着人们有节奏的掌声,弥漫于大厅之中。

“先生们,女士们!为新郎新娘祝福!为祖国的统一祝福!唱吧!跳吧!”顿时,舞厅活跃起来,一对对舞伴结伴走出,挽臂搭肩,轻歌曼舞。

那一天下午的舞会一直持续到晚上7点钟,接着,大华饭店又为来宾举办了盛大的宴会。宴会中,新郎新娘又举杯向1000名来宾致谢……午夜12点钟时,蔡先生宣布晚宴结束。在雷鸣般的掌声中,蒋介石和新娘快步穿过廊子,走到由鲜花组成的大钟下面的椅子边。缎带拉开了,数百数千的玫瑰花瓣从花钟里落下来,撒在新郎新娘的身上。

蒋介石和宋美龄退席了。他们悄悄从后门出去,乘车到西摩路宋家府上换装。旋即蒋介石和宋美龄带着200名卫兵上了已经备好的专列,去莫干山青帮的一个寺院。在那里,他们开始了新婚蜜月的生活。

《纽约时报》第2天在头版头条的位置报道了婚礼的盛况:这是近年来的一次辉煌盛举,也是中国人的一个显赫的结婚典礼……国民党将在星期六召开全体会议。该报还说:“如果会议开得圆满,蒋将再次成为中国的实权人物。”不久蒋介石也发表了一项声明,说他准备重新掌握指挥权:“我们结婚以后,革命工作无疑将取得更大进步。因为我今后能安心地担起革命的重任!从现在起,我们两人决心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最大的贡献。”

旁观者没有忽略参加婚礼的整个外交团。人们注意到美国的布里斯托尔上将参加了在西摩路举行的家庭婚礼仪式和在大华饭店公开举行的婚礼,他手下的人同他一起参加了大华饭店的婚礼。这表明,宋氏家族的新成员蒋介石得到了国际认可,美国感到满意了。

宋美龄和新婚丈夫刚到莫干山寺院的次日一早,蒋介石就被叫去参加一个据说是“党的重要会议”。那天会议从早上8点一直开到晚上8点。

正如宋庆龄当时所指出的那样:“他俩的结合是政治,不是爱情厂

1927年12月10日,即蒋、宋婚后第9天,蒋介石恢复了其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的职务,后来又被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

12月的莫干山寺院,正是梅花盛开的时节。这里天然的风景不用人工煞费心机地设计,十分醉人。因为莫干山高,白云缠在山腰。毫秒之间,景物不同;同一地点,瞬息万变。一忽儿阳光灿烂,一会儿雨雪飞驰。却永有云雾,飘来拂去,整个寺院藏在其中。当年蒋介石和宋美龄的蜜月,正是从这里开始度过的。

当时他们住在寺院里,青帮特意为他俩准备了新房新床。清晨6点,他们起床洗漱,然后到林中小道散步;早饭后,也就是上午时间则接待各方来宾;下午,他们一对新人讨论国家大事及对时局的看法;晚上,蒋介石陪同宋美龄跳舞。殊不知宋美龄的舞姿在学生时代就是出了名的。尤其是她跳的爵士舞、帕斯舞、丛林舞和摇滚舞等,跳得别致,清新活泼。蒋介石学跳舞也就是从此时开始的。不过,他老踩宋美龄的脚尖,气得宋美龄喷他:“你真是个不开窍的阿木林。”每逢这时,蒋介石总是笑笑:“夫人,我们是会合作好的!”

在宋氏三姐妹中,宋美龄这个人脾气反常,她具有超凡的能量和强烈的支配人的欲望。说穿了,她具有一般女性所不具备的特点,那就是权欲心。宋美龄在政治上极右。她不像二姐宋庆龄那样浪漫,一切寄托于理想和对于穷人的怜悯;她也不像大姐宋蔼龄那样过分的爱钱,养成一种贪性,以至于发展到嫉妒人,包括姐妹之间。所以说,当时有人把他们三姐妹比做“龙、虎、狗”不能说没有几分道理。当时人们的意思是说,孙夫人宋庆龄女士道德高尚,思想进步,政治上的操守极为纯洁高贵,为全世界民主人士所敬仰,所以是“龙”;蒋夫人宋美龄帮助蒋介石做“外交”工作,在蒋介石的家庭里是只母大虫,所以是“虎”;而孔夫人宋蔼龄则一贯的贪婪成性,只要有利可图,什么事都能做,包括小妹美龄的婚事,任何事情她都在所不惜,所以是看家“狗”。但就她们三姐妹之间,宋蔼龄和宋庆龄二人是相互看不对眼的、是有矛盾的,而宋美龄则居间。她同情二姐宋庆龄的不幸遭遇,并且也不同意大姐那样恶言恶语地攻击二姐,以致于双方没有了姐妹之情。

“嗨,政治把我们姐妹分开了!二姐要是来看看我该多好哇广那天宋美龄忽然不胜感慨。

“她……她算老几,我们宋家就权当没有了她!她要是现在来,我站脚就走!”宋美龄的一句话马上燃起了宋蔼龄心中的一团火。

就当宋美龄和蒋介石结婚时,她的二姐宋庆龄已经来到苏联的莫斯科。当时宋庆龄已寡居两年多。她才30岁出头,丰姿不减当年,本可以再嫁。母亲也多次劝过她,但是她却不。她一生不仅深切怀念孙中山,而且像她所阐明的那样,她将致力于使孙中山的主义和理想永存下去。

宋美龄刚当上第一夫人,就急于行使新获的权力。蜜月刚刚结束,她就使蒋介石同青帮发生了一场纠纷……

那是他们俩从莫干山回到上海以后。要知道,上海是青帮所辖地,当年青帮有一项规定:每一个要人都要给青帮支付一笔保护费。蒋介石过去是定期向青帮支付这笔“费用”的。而宋美龄这些年来的保护费,则一直是由宋子文悄悄地替她支付的。关于向青帮支付保护费的事,宋美龄还是这一次在莫干山度蜜月时得知的。她听了很气愤。当天夜里,便在枕边向蒋介石吹了风:

“青帮在上海这么坏,无恶不作,你为什么老跟他们走?”

“人吗,社会中的人,哪有不交往的。古人云,多个仇人多座山,多个朋友多条路吗!往后你慢慢地就知道了。”蒋介石答道。

“哼——我就不信!人以群聚,物以类分。靠近他们的人,也决不是什么好人。”

“看你说到哪里去了。”蒋介石当即辩道:“你把我跟他们划到一块儿去啦,实在是冤枉!”

“不是我把你和他们划到一块去了,而是你自己把自己划到他们那儿去了。”宋美龄道。

“夫人有何证据?”蒋介石瞪起了眼睛。

“我问你,以前你为什么要向青帮支付保护费?”

“这是规矩。”

“哪家的规矩?”

“青帮啊。”

“哦,这不还是嘛!”宋美龄说到这里,像抓到了把柄似的说:“我警告你,现在你当上了领袖,是中国最重要的人物了,今后不应该再交什么保护费了!”当时她把最后一句话倒说得很恳切。

蒋介石笑笑:“好好好,听夫人的。”

可是,这番夫妻对话后来不知怎么,很快竟传到杜月笙那里。杜月笙气坏了,心想:“看我给她来个下马威,也让她这个第一夫人知道知道我的厉害!”

没几天,蒋介石便和新娘下了莫干山,悄悄回到了上海。然而不久,可怕的事情便发生了——宋美龄失踪了。

那天清晨,蒋介石吃过早饭,便对宋美龄说:“今天我有约会,需要晚些时候回家。”

“好的,祝你一路平安。”宋美龄当即和蒋介石接了一个吻,蒋介石便匆匆地驱车离家了。

两个小时以后,一辆豪华的罗尔斯——罗伊斯轿车开了过来,嘎地停在西摩路的宋家门口。宋美龄听到车响,以为丈夫回来了,便出门迎接。谁知车里坐着一个司机和一个美丽的姑娘,全是陌生人。

“夫人,我是奉您大姐的旨意,来接您到她家去。”

“谢谢。容我换一下衣服可以吗?”一听大姐来请,宋美龄十分高兴。

“当然可以。”

宋美龄换完衣服,锁上门旋风似地走过来,坐上汽车。汽车把她带走了。但这辆汽车只在上海市绕圈,根本没往来蔼龄家开。宋美龄憋不住地问:“你们要把我带到哪里去?”

“带到哪里?”姑娘冷冷地答道:“这就不由你啦!”

“啊!你们这是干什么?”宋美龄大声吼叫:“我是第一夫人,你们无权限制我的自由!”

“哈哈,好大的口气!”司机却在一旁嘲讽地说。

待蒋介石约会后回到家里,不见了宋美龄,他很焦急:“怎么,连个条子也没留下!”当时他等了一小时,还不见宋美龄的影儿,感到事情有些不妙,便立即回到屋里操起电话。直接通话是不可能的了,他拨通了宋子文的电话。

宋子文一下子就明白了蒋介石讲的事情。他挂了电话,又重新拨了起来。当即他要了一个当时只有几个人知道的秘密电话号码。一分钟后,一个熟悉而又令人恐惧的声音传过来了。这人便是杜月笙。

“子文,你放心吧。蒋夫人平安无事,不要担心,她身体很好。有人发现她只有一个姑娘陪伴,坐着汽车在上海危险的大街上穿行,考虑到无时无地不存在的危险,这样做是很不谨慎的。为了她的安全,我已把她护送到一栋舒适的别墅,她受到了殷勤的接待,因为她是中国新统治者的夫人,大家都十分尊重她。大家极力想让她高兴,但她似乎很生气,什么都不肯吃。”说到这里,杜又埋怨道:“蒋总司令结婚后太忙了,应该给夫人安排一下可靠的保护。要知道,在上海这样一个危险的城市,这确实太大意了。宋先生是否麻烦来一趟,对这件意外的事作出妥善安排呀?”

“好,我马上就去!”宋子文放下了电话。

宋子文随即匆匆赶到杜月笙戒备森严的寓所,办了“手续”并交了保护费,把宋美龄从那个受到“照顾”的地方接走,送到蒋介石那里。

这个事情是很清楚的:杜大耳朵等于猛抽了蒋介石一皮带,让他知道,你当官的要严管夫人,不要忘记我们是老朋友,要知道,弟兄们也是不好惹的!

宋美龄在同蒋介石结婚时,尚没有意识到自己还嫁给了蒋的“家族”。但当时宋蔼龄知道,孔祥熙知道,宋庆龄知道,宋子文也知道。后来,宋美龄直到被软禁之后,才知道杜大耳朵眼下是她的严厉教父了。

那一不愉快的事件,使她永生难忘。

3.陈洁如指天发誓

当年宋蔼龄包办宋美龄的婚事,完成了宋氏家族在中国成为一个王朝的真正奠基礼。而当她饱餐过宋美龄的结婚宴、心满意足地用甲鱼骨刺剔着牙缝的时候,另一个女人却用骨针刺进了标有宋蔼龄名字的泥人像的心脏。

这个女人就是蒋介石当时的前委陈洁如,原名陈凤。

船上的锣声响了,这是通知开船的讯号,也是催促送行的客人赶紧下船的讯号。陈洁如站在轮船甲板上,拼命挥动手臂。起锚的轮船开始驶动,将黄浦江的浑水搅得翻滚不已。陈洁如努力向外滩上那些著名的高楼大厦望去,发现那些建筑竟然被迷雾所包围,她用劲揉着眼睛再看,这才弄清迷雾来自于自己的眼泪。

轮船经过吴淞炮台,海水逐渐变成黄绿色,这是江水与海水的汇合处,上海已在眼中彻底消失了。陈浩如把陪伴她赴美的两位“宫女”——张静江的女儿海伦和黛瑞莎扔在甲板上,独自回到了客舱里。

她打开多年来一直坚持每日必记的日记簿,刚写了一行:“1927年8月19日,乘船离开上海”,就再也写不下去了。如烟往事,一幕幕浮上心头。

陈洁如1906年出生于一个纸商家中,家景小康。10多岁时母亲就向她讲授贞操观念,提醒她当心一些男人对女孩子连番设计的引诱。陈凤身材高挑,到1919年13岁时,已出落得如同成熟女性一般。一天,她到张静江府上找她的女同学时,遇上了蒋介石。后来当陈风回家时,蒋介石提出送她回家,陈凤没有答应。但蒋却问了她家的地址,以后到家里去找。陈凤母亲当时对蒋的唐突造访很不满意,告诉他说:“我的女儿虽然长得高些,但她只有13岁,正在上学读书,我不希望任何人来打扰她。”蒋介石走后,仍不断给陈风打电话,搅扰得她不得安宁,只好与蒋介石相会。在一个公园里,蒋介石说:“阿凤,我要向你发誓:海可干枯,山可崩塌,我对你的爱永不改变。答应我吧,作我合法的妻子。”陈凤当时被这几句甜蜜的话哄得心里热乎乎的,可她还不懂许多事,只好闭口不语。蒋介石看她不说话,就从口袋里拿出一把折刀,拉出发亮的刀片说:“如果你不相信我爱你至深,那就换一种方式证明我的心意。好吧,只要你说出那个‘不’字,我就切下我的一个指头,用我的血为你写下一纸永爱不休的誓书。”蒋介石说着真把指头放在石头上,作出要切的样子,陈凤当时又感动又害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