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玄真剑侠录-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颅回来。”

无央禅师也没说什么,扶起明素真人,自朝内屋去了。

这时忽见六皇子周淳风从大屋中走了出来,他与无央禅师擦肩而过,也不与诸位真人见礼,满脸怒气的径直走到俞和面前,甩手掷出一物,砸在俞和脚下。

俞和有些诧异,低头去看,那竟是一个七寸圆径,没有任何雕饰的钵盂。他眉头一皱,惊呼道:“这是,大涅钵盂?”

第一百三十六章淳风斥,说佛相

大屋中俏影一闪,宁青凌也跟着走了出来,看见六皇子周淳风与俞和两人之间,那几乎凝固起来的气氛,她使劲撅了撅嘴,躲到俞和身后,小声唤道:“师兄,这人失心疯了,从大镇国寺一回来,就是这副想要杀人似的表情。”

“俞大人。”周淳风那脸上,带着一股毫不掩饰的傲气,望向俞和的眼神中,透着深深的鄙夷,“淳风有一事不明,还想向俞大人当面请教。”

俞和也是满头雾水,这大涅钵盂又是从哪里来的?可他还是沉下了一口气,挑眉应道:“六皇子殿下请讲吧。”

“我听大镇国寺中的师兄讲说,纯一大师带话给俞大人,若俞大人愿引淳风拜入大镇国寺门下修佛,便自可将大涅钵盂交给俞大人,以救回我家母后与承云兄长。但纯一大师此番善意,却被俞大人一言拒绝,可有此事?”

俞和心里咯噔一翻,已大致猜到了内情。他嘴角一扯,淡淡的道:“确有此事。不过却非纯一大师传言于我,而是北宫赋chūn娘娘现身,说若想得大涅钵盂,要么引你入佛门,要么去斩了潜藏于定阳城外樵山的魔门修士。诸位前辈刚与魔修一场大战,已将魔门修士尽数逐离樵山,正要去大镇国寺找赋chūn娘娘,讨要大涅钵盂。”

周淳风冷冷的一哼,手指俞和道:“俞大人莫非不知赋chūn师姐乃是大镇国寺妙慧大师的外门弟子?妙慧大师乃是纯一大师的同门师妹,赋chūn师姐正是代纯一大师传言与你。”

“赋chūn师姐?”俞和一撇嘴,“看来毋需俞和引荐,殿下已然拜入了佛门。”

“正是!”周淳风一挺胸,自他的金红二sè穿花大红箭袖袍的领口,露出一根细细的金线,金线上坠着一颗琥珀sè的佛指骨舍利,散出一片淡淡的金霞。

“俞大人没想到我周淳风竟然身具慧根吧?我已拜入大镇国寺山门,得蒙佛祖垂青,忝为纯一大师座下外门弟子。想我那祖父光武帝君,晚年枯参佛理十年,终得纯方大师收入门下。我周淳风天降佛缘,竟被镇国寺首座纯一大师亲点入门,这是何等的尊荣?淳风从此,即便是见了我那父皇,也再不用屈膝下跪。就算我皇兄周承云尽复旧观,也难与我一争太子之位,将来我为大雍帝君,还能研习无上佛法,随我师尊纯一大师共参长生妙谛,古往今来第一位长生帝王可成。俞大人,淳风不懂你心思何在,但却知道若不是我今rì再赴大镇国寺一行,这场天大的机缘,便已葬送在你的手中!”

百灵叟翻着眼皮,在六皇子周淳风身上身下扫了一匝,鼻子里轻轻一哼,甩袖朝大屋中走去。张真人与长桑真人摇了摇头,脸上皆带着一丝古怪的笑意,也迈步进了大屋。

院中便只剩下了周淳风、俞和与宁青凌三人。

“既然如此,殿下是要对俞和兴师问罪了?”俞和依旧是淡淡的笑着,可看向周淳风的眼神,却显得那样淡漠。

“看在俞大人同淳风一路奔走涉险,救治我家母后之情,我也不好怪罪俞大人了。不过淳风有一言相劝。俞大人,你既已踏上了仙途,却为何要阻别人的机缘?大道三千,各取一条,淳风得入佛门,又与你俞大人何干?你等修道之人,上体天心,下悯庶民,胸怀当要放得开阔,若是眼中容不下别人的机缘,淳风实不知俞大人这等狭隘心xìng,在道途上还能走得多远!”

六皇子周淳风这话一说,俞和与宁青凌一时间都不知道是该笑还是该哭,错愕的张了张嘴,俞和把头一摇,再也懒得去分辨什么,周淳风此人在他眼中,已然形同陌路。

俞和伸手扯下了腰间的护国真人玉牌,抛给了周淳风,随意的一拱手道:“保重。”

说罢头也不回,转身便进大屋去了。

宁青凌朝周淳风翻了个白眼,也扯下了腰间的护国镇人玉牌,塞进了周淳风的手里,口中咕囔道:“既然不识好人心,就好好拜你的佛去吧,这东西谁稀罕啊!”

说完追着俞和也进了大屋。

就听百灵叟嘿嘿笑道:“我该叫一声淳风太子殿下,还是淳风禅师?这里是道家的门庭,你快去那边镇国寺侍奉你的光头老和尚师尊吧。莫让他回寺见不着宝贝徒弟,等得心急了,便跑来这边讨人。”

只听见“呜”的一声,一道怪风从大屋中冲出,把周淳风的身子硬生生的推出了小院。两扇木门重重的合拢,门闩落下。

“少则一rì,多则三天,你母后与兄长痊愈,自会有人送去寝宫。”一道声音破空传来,之后小院中再没了声息。只剩下六皇子周淳风手捧两片玉牌,对着紧闭的木门发呆。

小院大屋中,俞和有些闷闷不乐的坐下,拿起茶几上的瓷碗,咕咚咚的吞了几大口茶水。

张真人拍了拍俞和的臂弯,笑着问道:“是不是觉得我本将心照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俞和用了摇了摇头:“以前乞讨为生的时候,我与小溪两人饿的神志不清,昏倒在路边,被山间小庙中的和尚救起,拿化缘来的白面馒头给我们吃,舀山泉水给我们喝,砍柴生火给我们取暖,那时我曾觉得,出家人是如此的慈和,他们简直就是行走在世间救苦救难的佛陀。可今天我第一次觉得那些和尚颇为令人厌烦。”

张真人叹了口气道:“俞和,如今你站的立场已不同了。从前你不过是一个庶民,而且还是个苦苦挣命的乞儿,他们用垂怜的目光去看你,你对他们是无害的。救了你,他们亦是一场功德,所以和尚们,自然会悉心照料,在佛门,这叫修善果。而现在,你是道门的剑仙,天下道佛魔三大宗源,道佛两宗皆修善念,是为正教。但这天下气运与证道机缘,冥冥中皆有定数,三宗各争气运机缘,彼此又是对立的,因而你站在与佛道对立的道门立场上,自然看得见他们的真面孔。”

“再一者,你以前见过的和尚,都是凡俗的僧人,他们只修佛法,不修长生神通。这样的僧人,其实才真正是最贴近佛的本义。他们心中只存一尊佛,守定大慈悲、大清静、大怜悯的善念,几乎没有分毫的yù念与执念,所以凡俗常有无yù无求的苦行僧。而大镇国寺的那些修长生神通的和尚,他们因为有一身通天彻地的本领,因而为了不断追求佛力至境,必须存有执念,而这种执念,也自然会演化为yù,对一切机缘、气运的yù。若没有这种yù,他们自然也无法将佛力修进。只是有了执念与yù念,便会争,这一争,诸般丑态尽出。”

“其实你若是站在佛宗的立场之上,看我们这些道门修士,也尽是丑恶的。盖因损人则利己罢了。那凉厚真人等,还有这六皇子周承云都是一丝气运所系,我们争得了一份,大镇国寺自然不会甘心让我们暗府尽占了机缘,所以设计谋夺了六皇子那一份。”

“你也莫去埋怨那个周淳风,莫说是皇子,就算是一皆庶民,谁能扛得住如此机缘的诱惑?”

张真人一番话,说得俞和有些迷惑,修了长生,反而离真正的佛渐行渐远?那修了道,是不是亦在离真正的道越来越远呢?修行这短短几年,已见了不知多少争斗。什么清净寡yù,什么与世无争,这些写在道经中的义理,在修道之人身上,似乎都不怎么见得到。而看得多的,却是划破长空的飞剑与法宝,漫空的光焰雷火,还有飞溅的鲜血。

是不是真的只有杀伐果断,满手鲜血,才能争到那一线仙缘,斩开证道之途?

张真人自然懂得俞和心中的迷茫,他伸手屈指,在茶几上轻轻一敲,发出笃笃似木鱼的声音,合着节律,缓缓沉声道:“凡事问本心,若心不乱,则行不乱,对与错自有天道定。若为问道,对亦错,错亦对。”

俞和凝神沉思,手边一杯茶渐凉,宁青凌转了转眼睛,为他续了些热水。

张真人一摆手,几位暗府修士各自散了。只剩下宁青凌双手捧着腮,盯着俞和一直到了天sè昏黑,这才离去。

等到了酉中时分,大屋中自行亮起了烛火,俞和这才浑身一颤,从那茫茫然若有所思若无所思之中醒转,一看大屋中已是空空如也,他笑了笑,自去厢房打坐了。

张真人讲的那许多道理,左右也是想不通彻,俞和干脆不去推敲了。他心中明白,若要洞悉这些道理,非得待见识得更多,心xìng更成熟圆滑之后,才能拨云见雾,那时一概纷扰,自会释然。

颂了几遍《清净坐忘素心文》,渐渐转而闭息,xìng光下照,俞和又见那灵台祖窍中高悬的六角经台,有道清濛濛的气流,绕着经台循行不休。

只一望这到气流,俞和登时大骇,这气流分明便是明素真人祭出的,那尊三清圣宝元始天尊印中所蕴的,道门三祖炁之一的始青气!

这可绝不是寻常的什么元炁与灵炁,这始青气为玄元始三气之一,生于太无之前,合虚而生气,气生于空,空生于始,始生于元,元生于玄,曰祖气太无。始青气化成清微玉清胜境,进而生出玉清元始天尊。

这始青气,居然被六角经台摄入了自己的灵台祖窍中?俞和依稀记得当五sè补天石和元始天尊印发动时,这六角经台确是放出了千重青光,没想到竟是牵动了始青气。

不过这道始青气似乎跟俞和本身全不相干,任凭他如何以神念去撞,也没有一丝异相,就是默默的绕着六角经台旋转,似存在又似不存在。

参研了许久,俞和也找不出什么诀窍,只好作罢。

神观关元内鼎,那长生白莲zhōngyāng,依旧是一团金sè的氤氲浮浮沉沉,不过明显已然聚拢了许多。俞和发现从自己的血脉中,不断的流出丝丝缕缕的灵气,汇入丹田炉鼎,隐隐然有种似乎要生出丹火的兆相。

不过俞和懵懵懂懂,并不知道其中究竟,这次的大破大立,倒真是成了一场机缘,金丹炸碎重聚,其妙效几乎等若一次还丹烧炼之功。而且符津真人曾给俞和误食了许多贵重的灵丹,那药力都在血脉潜伏,这次洗血涤髓,恰又引动了这些药力,成为俞和的晋入还丹二转境界的一大助力。

种种因缘机会,若俞和好生修炼琢磨,他还丹二转功成之后,灵炁之jīng纯,直可比得还丹三四转过的修士。再加上他那身如渊如海的深厚真元,当真是把同辈众人远远甩在了身后。

不过此时仓促,俞和也只能粗浅的吐纳一番。yù行还丹大功,还得回罗霄山门闭关才是稳妥。

第二rì清晨,俞和收工睁眼,忽听见有人叩门,起身开门一看,原来是张真人来了。

就见张真人笑得怪异,小声问俞和道:“你来京都定阳之后,可与陆晓溪联络?”

俞和不懂张真人为何问及此事,他摇了摇头道:“弟子到了定阳,诸般变故迭起,倒是有几rì未唤小溪了,上次与她联系,还是在城外几百里的驿站中。”

“哦?”张真人眨了眨眼睛,“早上接到秘报,陆晓溪山门来了数人,已进了定阳城,但不知他们此行所为何事。我看过那几人的画影图形,其中有一人,正是你小子rì思夜想的小溪妹子。”

“什么?”俞和瞪圆了眼睛,一双手哆哆嗦嗦的,摸出了胸前的传讯玉符。

第一百三十七章喜重逢,大执事

或许是俞和实在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也抑不住那几乎能跳出胸膛的心脏,他只能感觉到一浪叠一浪的滚烫血液,从胸口直撞向头顶。他已全然记不得对着传讯玉符说过些什么,也根本没有察觉到,当他说自己也身在京都定阳,他立即就去城门口等陆晓溪时,那一片刻间陆晓溪微微迟疑了一下。

石虎巷上空刮起了一道狂风,百灵叟和张真人站在小院里,手搭凉棚,望着俞和向定阳东门飞shè而去的背影,露出了一丝笑容。

“我年轻时,也曾像俞小子一样热血澎湃,后来年纪活得太长,红颜白骨看也太多了,这心里,就提不起这般劲头儿了。”

百灵叟叹了口气,“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罢了罢了,柏空师弟,你我清茶一瓮,手谈一局,可好?”

张真人一摆手,笑道:“固所愿尔,盼君赐教。”

东门守城的禁军,眼前只一花,就看到俞和显出了身形,双眼望着由东面而来的官道,满脸殷切之sè。

这些军士,都是见过俞和在大校场中一人一剑独斗番夷来使的。看到俞和现身,全都露出崇敬的神sè来。甚至有位禁军校尉亲自搬了把红木太师椅出来,请俞和落座,可俞和摆了摆手,只顾站着不动,望定城外官道尽头。

看俞和这一副望眼yù穿的模样,禁军兵将也猜得到,他必定是在期盼某个重要的人物到来,故而也不好叨扰,只是小心的拦开过往的人群,莫要让那些庶民拥挤到俞和身边去。

直到辰末时分,远处走过来一群道士装扮的青年男女。这群人虽只是有说有笑的信步而行,但却明显比寻常人走路要快了许多,俞和一看其中头带珠花的一位少女,登时眼睛一亮,紧接着鼻子竟有些发酸。

他已全顾不得什么惊世骇俗,运劲抬脚朝前一踏,身形一晃便闪现在十几丈外,隔着半里路程,他只十数步便冲了过去。

“小溪!”

如此的一声呼唤,在俞和胸中压抑得已经快结成了心石,这一刻冲口而出,俞和虽面上强撑着镇定的神sè,但心中已是山呼海啸一般。

“俞大哥。”陆晓溪呆呆的看着面前的俞和,眼中先是闪过了一丝复杂的神情,但眨眼间,便转而盛满了欣喜之sè。小姑娘飘身而来,伸手紧紧的攥住了俞和的袖角,眼眶一红,鼻尖抽动,似乎就要落下眼泪来。

那随陆晓溪一同行走的男女,全都停下了脚步,面露惊奇,眼望这边,发出窃窃私语声。

俞和抬起手,想去摸陆晓溪的头发,但瞟了一眼那些道装男女,又硬生生的把手压下,只拍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