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玄真剑侠录-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白骨剑冢?”俞和转了转眼睛,他通读过罗霄剑门的科仪,在山门十二禁地中,却从未看到过这处白骨剑冢的所在。不过此时他也不好追问,心想这回去问问论剑殿的各位师兄师姐,便会知道究竟。

于是俞和叩拜谢恩,收了赏赐之物。

宗华真人正sè沉声的道:“此次白骨剑冢的修行,你需当全心全力,断不可有杂念缠身,莫要辜负了鉴锋师兄的殷殷期望。你出关之后,自有山门重托交你去办!”

“弟子遵命。”俞和再拜,云峰真人一摆手,命他回去打坐歇息,收敛心神,准备今夜子时凝丹大功。

俞和出了清微殿,耐不住好奇心,还是转去了藏经院。宁青凌正跟论剑殿五弟子比手画脚的讲着京都定阳的见闻,一群人嘁嘁喳喳的,甚是热闹。

见俞和过来,二师兄易欢笑道:“六师弟可领了重赏回来了,莫教我们猜了,说说掌门真人可赐了你什么稀罕物事?”

俞和拿出了那卷羊皮纸,在掌心掂了掂道:“皮纸一张,上面写着白骨剑冢修行一十八个月,感情不是奖我,而是罚我去面壁来着。”

“你方才说的是白骨剑冢?”除了宁青凌在茫然眨眼,论剑殿的五弟子同时倒抽了一口凉气,这座偏殿中霎时间一片寂静,所有人都瞪着俞和手中的皮纸。

易欢纵身而起,劈手抢过了俞和的皮纸,展开细细看了好半晌,这才长叹一声,把皮纸卷好,交还给俞和。

“白骨剑冢十八个月。”易欢闭目摇头,晃悠悠的坐回了自己的蒲团上,“俞师弟,师兄有一事相求,你速速去作传讯玉符六道,给师兄我贴身保存吧。”

“易师兄,你不是有我的一道传讯玉符么?”俞和奇道,“要那么多做什么?”

“等你十八个月后破关而出,就有大用了。”易欢看了一眼身边的诸位同门,“将来我出山行走,若是遇上了什么艰险,就不用唤掌院师尊亲自来救了。一道玉符祭起,俞师弟御剑而来,自然能令师兄我化险为夷。”

俞和一时没听懂易欢话里的意思,可大师姐莫子慧点了点头道:“俞师弟,我也要六道玉符。其余师弟师妹,自也是需要的,还请师弟费心了。”

第一百四十章重结丹,成二转

虽然屋内屋外全没有一丝阵法守护,而且为了方便宗华真人和云峰真人前来助法,小院门和木屋门也都只是虚掩着,俞和盘坐在自己小屋zhōngyāng的灰布蒲团上,就是觉得心中平实而安宁。

随着窗棂子上最后一缕晚霞隐去,夜黑和月明把窗纸映成了一幅水墨画。俞和缓缓的阖上了双目,存想心神就宛若一颗投入深潭的玄石,朝不知多深的水底沉坠下去。

口鼻间一道气息越来越长,渐渐的,竟已分不出是呼还是吸。只觉得周身尽皆通透,乾坤有气,从口鼻、毛孔和窍穴中拂过身子,仿佛这一具血肉已经全然化消了。道家丹法尝说:“神不离气,气不离神。呼吸相含,中和在抱。”讲的就是俞和此时的情形。

云峰真人讲道时,曾解说此情形为:“先天一气自虚无中来,二气相交自然神抱于气,气抱于神。先后于天之气,相交相得者,浑如醉梦,自然而然,无一毫作为。吸则气呼则神,神呼气吸,上下往来,复归于本源,炼结成丹为之胎,身心大定无为,而神气自然有所为。委志虚无,不可存想,犹如天地之定静,自然阳升yīn降,rì往月来而造万物。”

这番情形,就是炼气士行结丹大功之前,调息坐忘,以身合天地的静功。静功修到所谓“神气合合”之时,就可存想五方五行,以自身小五行,引动天地大五行之气。

故而道家金丹法又云:“工夫已久,静而生定,神入气中,气与神合,五行四象,自然攒簇,jīng凝气结,此坎离交。媾。工夫静久,自然神气交。合。神属南方火,火在卦为离。jīng属北方水,水在卦为坎。魂属东方木,木在卦为震。魄属西方金,金在卦为兑。意属zhōngyāng土,土在卦为坤,名曰中宫黄庭。先天玄关为乾,既神与气合,神入气中,自然五行四象攒簇,是为坎离交。媾之功。凝神下照坤宫,杳杳冥冥而得真气发生,神明自来,一阳生而为复。”

沉在这一境界中,俞和心神不动,真元不动,但从周天万物、通身骨血窍穴、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中,各有灵光浮现,徐徐聚向关元内鼎。那长生白莲zhōngyāng的金sè氤氲,一收一张,似乎在吐纳搏动。

原本聚显于俞和内鼎之中,又因还丹破碎而消弭的诸般真炁,一一在关元炉鼎中重现出来,其中有得自牡山坳地脉中的原始地炁,有得自南海的地火炁,有白玉剑匣炼化的诸般雷炁,有得自南帝衣冠冢中的长生大真炁,更有得自典山帝陵谷zhōngyāng地宫中,那挟着九州龙脉气运的一道真龙紫气。隐约约,俞和望见那绕着六角经台的始青气,竟也分出了细细的一丝,垂入了他的关元内鼎。

而五行之气则聚成了一片五sè的氤氲华盖,在长生白莲上徐徐旋转。

诸般真炁尽数显化,齐聚内鼎,俞和知道这便是重结内丹之兆。恰在这时,耳畔响起云峰真人的一声断喝:“咄,痴儿,此时还不服药凝丹,更待何时?”

俞和猛一省,举掌一翻,那药瓶已在手心,“啵”的一声轻响,瓶塞弹起,八颗圆滚滚暗沉沉,好似乌金小球的丹丸浮起。俞和张口一吸,把这八颗药丸连珠吞入了腹中。

小屋中人影晃动,宗华真人和云峰真人显出身形来。两人各在俞和身前身后盘膝而坐,云峰真人双掌在膝前平举,掌心朝上,似乎托着一件无形的重物,只听他低声颂道:“吾掌坤宫,属地为yīn,应人后天有终之形。神守坤宫,真炁自聚,凝神于坤炉,煅炼yīn。jīng,化为阳炁上升。”

俞和登时觉得一道沛然大力,从地底升起,把自己的身子托在半空中。有一道浊重之气,自他会yīn生死窍入体。

宗华真人双掌齐肩,掌心朝下,似乎平按在虚无的栏杆上,他口中念道:“吾掌乾宫,乃虚无玄关一窍,实为造化之源。凝神于乾鼎,阳炁渐积渐厚,晶莹晃耀,上下通明。此内真外应,先天一炁从虚无中自然而来。”

俞和又觉得一道澄轻之气,自头顶卤门贯入。这乾坤二炁在他腹中相遇,好似天地磨盘,只一转,那坚如乌金的八颗丹丸,就被碾成了一片金sè的烟雾。

乾坤二炁裹着药气冲入俞和的丹田内鼎,乾为天,坤为地,金雾药气一分为八,各据八方,显出“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八个金文。在俞和的内鼎中,竟结成了一道八门金锁大阵,把那诸般元炁,牢牢的困锁在乾坤二炁之中。

真不知这是何等神奇的丹药,竟然丹中更有玄虚,能以药气显化金文成阵,把一座偌大的八门金锁阵,布到生人的关元内鼎中,炼丹者实有奇思妙想。

俞和听见宗华真人与云峰真人齐声颂道:“想东方木禁在汝肝中,想南方火禁在汝心中,想西方金禁在汝肺中,想北方水禁在汝肾中,想zhōngyāng土禁在汝脾中。想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北斗七星覆顶上柄指前。向东方吸青气想入口中七吸,次向南方吸赤气,次向西方吸白气,次向北方吸黑气,次吸zhōngyāng黄气,皆作七咽入腹。则有东方青龙含水來、南方赤龙含水來、西方白龙含水來、北方黑龙含水來、zhōngyāng黃龙含水來。五方五龙吐水,洗出天秽地秽三十六秽。”

俞和不敢怠慢,凝神依此真言作法,心中存想五方五行五sè,各朝五方吐纳七次。就见小屋中异相骤生,有先天五方五行灵炁自虚空中生出,化成五条龙形,对着俞和盘身叩首七次,一一投入他口中而去。

先天五行灵炁?

宗华真人与云峰真人换过一道惊异的眼神,更是加催真元。宗华真人双掌作塌天势朝下一按,云峰真人双掌做起陆势朝上一抬。俞和关元内鼎中,乾坤二炁骤阖,真如天地大磨盘一般,把诸般元炁裹在当中碾压。

俞和登时觉得天旋地转,丹田中剧痛,双耳畔雷鸣不休。忽“蓬”的一声巨响,罡风四合,小木屋猛地摇晃了一下,几乎就要倾塌下来。

那朵长生白莲法相破虚而出,罩住了俞和的身子,万千莲瓣尽舒,好似一尊莲台般,将俞和托在莲心zhōngyāng。在他丹田内鼎中,乾坤二炁裹着一团杂乱不堪的灵炁,渐渐越缩越小,八门金锁光芒大作。宗华真人与云峰真人同时喝斥一声:“还不速速结丹?”

俞和浑身一颤,竭力收束心神,存想一轮明月沉入水中,又一轮红rì浮出海面之状。

就见那八道金文符字一闪,撞入了内鼎中乾坤二炁之中。俞和内五行脏腑运转,各出本命真炁落于内鼎中,于是大小五行齐聚,诸炁太无。自俞和下腹中,传来大海cháo汐之声,听在俞和自己耳中,却是龙吟虎啸。真铅之气如一轮明月之相下坠,真汞之气若一轮红rì上升。澎湃的真元玉液,自太玄关至尾闾夹脊,过玉枕化作金液。俞和遍体放出万道霞光,头顶浮起一圆光,内中有婴儿之相。

只见俞和双掌抬起交叠,对着自己下腹用力一按,有道淡金sè的氤氲冲口而出,木屋中奇香弥散,天音俱现。这氤氲绵延不绝,宛如一道长河,冲入了俞和头顶的圆光中。那婴儿之相团团一旋,终于化作了一颗圆坨坨,光灼灼的赤金sè内丹,竟是足有孩儿头颅大小。

宗华真人与云峰真人长出了一口气,这才按掌收功,两人一齐盯着俞和头顶的硕大内丹,露出又惊又喜的神sè来。

如此之大的一颗内丹,再经六阳之元火烧炼,退尽金晖,那便是还丹二转功成。

若单说这等道行境界,放到九州之中,也就是一个甫有小成就,勉强可独自出山行走历练的寻常道门弟子。但俞和这颗金丹的规模,却委实有些骇人。两位真人亲手助法,心中明知,这颗金丹断非是俞和凝丹功夫不够火候,真炁散漫,才会如此之大。反而是俞和的一身真元,也不知怎生积攒得深厚如海,即便是两位真人以乾坤二炁助法俞和,将真元夯实凝炼到了极点,这内丹也比寻常修士大了几十圈儿。

粗粗估算去,只怕可供俞和驱遣的真元,足能有寻常还丹二转修士的数十倍之多。

宗华真人与云峰真人自然懂得其中玄机,无论是先天五方五行炁,还是南帝长生大真炁与九州龙脉紫气,都是具有莫测神妙的天地元炁之一,极其稀罕。

此子身负如此机缘,纳诸般奇炁于己内鼎,其一身真功成就,实难以道理计。

而这时,俞和存想的那轮红rì,终于徐徐升出了海面,放出万丈光芒。

自他的金丹上,腾起了一簇青黄二sè的丹火,真如木屋中显出了一轮小小的烈rì。正所谓阳燧火珠,太阳正宫,以火珠向rì燧之。方诸水珠,太yīn正宫,以水珠向月珠之。从俞和眉心冲出一团清濛濛的光,在金丹上盘缠九匝,这六阳之元火就熄尽了。

有股似昙如麝的香气扑鼻,便剩下一颗布满紫青二sè云纹的内丹,在俞和头顶浮浮沉沉。

宗华真人与云峰真人各伸手朝天一指,早已备好的镇魔灵符打出,虚空中隐约约有凌乱的嘶吼声传来。寻这颗金丹气息而来的天外有无相神魔,尽被两位真人祭符抹杀。俞和脸上一片大欢喜的神情,张口朝天一吸,这内丹便化作一道紫青二sè仙光,直落进了他的关元内鼎中。身外长生白莲法相收敛,依旧在丹田内鼎中,拢着俞和的二转紫青内丹。

他正要睁眼拜谢两位师长,可就听云峰真人沉声道:“十二时中,念兹在兹,含光藏耀,敛视收听,绵绵若存,不可须臾杂虑。”

听得师尊教诲,俞和连忙重摄心神,闭目不语。存想祖窍xìng光如悬石滴水,颗颗寒珠,落向内鼎之中,化去内丹残火。

两位真人一拂袖,自出门去了。云峰真人取出一方阵盘,挂到俞和的屋檐下,只见片片霞光瑞气生出,绕着俞和的小院徐徐飞旋,霞光中显出一行字迹,写的是“俞和闭关行功七rì,勿扰。”

第一百四十一章西峰顶,云沉金

013…05…27

七rì之后,俞和破关而出,到了藏经院中,诸位同门全都惊奇的盯着他,似乎想从他身上找出点什么不同之处。可俞和看起来,除了脸sè略微红润之外,倒也和平时没什么分别。

二师兄易欢伸手就来讨要传讯玉符,俞和讪讪一笑,拿了个小布囊出来,里面鼓鼓囊囊的,装满了新祭炼的符牌,几位师兄师姐倒真的每人各取了数片收好。

云峰真人踱步而来,抬眼望了望了俞和的气sè,颔首道:“看来这七rì静修退火,倒是化去了一些自南海时留下的暗疴。不破不立,你这次自碎内丹虽然凶险,但却也是成就了一场机缘。只是今后万万不可如此鲁莽,若事不可为之,则避之,能屈能伸也是道家至理。”

俞和拱手应道:“弟子知道了。”

云峰真人摆手道:“既然还丹重结,你一身气力满盈,也正需找个地方好生磨炼圆熟。这便随我去白骨剑冢吧。”

俞和一愣,他本还想歇息几rì,等问清了剑冢的情形,再做打算。可没想到云峰真人竟是如此急切,才一出关,就又命他再去修行。

云峰真人也不与俞和多说,转身就朝藏经院外走去。俞和一耸肩,只好紧紧跟上。背后的论剑殿诸弟子,尽都投来羡慕的眼光送行。

一路斜穿过了整座罗霄门庭,俞和真人径自朝西峰而去。俞和本以为这去处既然叫作白骨剑冢,那肯定跟陵寝之类的有关,必是在山yīn深处,可云峰真人却不朝西峰山脚下走,反倒沿着小石径,直朝西峰山顶处行去。

西方五行属金,这罗霄西峰,也生得好似剑戟插天,行到半山,已看不到什么草树之类,尽是嶙峋的灰白山岩,朝天穹笔直立起,山势极是陡峭。

云峰真人却也不御气而行,只是手脚并用,扣住山壁上的石缝,朝山顶上攀去。俞和自然仿着师尊的作法,两人一身真修,爬这山壁倒也不费劲,轻捷的好似猿猴,闪展腾挪之间,穿云破雾,就到了西峰山巅上。

朝下再一看,茫茫云海盖住了山肩,头顶不远处,便是罗霄守山阵法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