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布衣官道-第6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目前的形势下,欧洲经济最不容乐观。欧洲的高度民主,欧洲的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等等这些在经济危机的时候,便成了各国政府最大的难题。欧洲的社会是不允许人过苦日子的,失业率达到一定的程度,经济衰退到一定的程度,政府首脑就得滚蛋。
  所以,现在欧洲各国的压力也是相当大的,对共和国来说,现在要做的就是各个击破,不能让他们和美国站在一起。杜总讲得好,共和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但是共和国以什么方式来承担国际责任不能用美国的眼光来衡量。
  而叶总对目前的外交形势剖析得很彻底,他讲了”几千年前国人就学会了用孙子兵法。而现在共和国的外交恰恰需要用孙子兵法。针对目前欧洲的外交形势,叶总讲,要让欧洲人明白,那些真诚和共和国做朋友的国家,共和国会够朋友。而那些对共和国很敌对,或者说企图用强硬手段逼迫共和国的国家,共和国绝对不能屈服。魏宋平脑子里一下转过了这么多念头,额上沁出了细密的汗珠,他暗暗骂自己不善于捕捉国际形势的变化,没能对部里的工作未雨绸缪,现在时间如此紧迫,让他安排好这次出访的商务团以及准备好相关的国际贸易谈判人手,他没有信心。
  “怎么了?我看你这模样有困难吗?”杨总理瓮声道,这里是一间小会客厅,他坐在上座,身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他这样一生气,自有一股让人难言的威压,魏宋平心理压力更大了。
  沉吟了良久,魏宋平道:“是有些困难,最近我部工作量很大,前段时间江部长又调走了,只到一个多星期前张青云部长才上任。现在他分管的欧洲司,但去……”
  “就他了,让他着手安排布置。这次出访他全程陪同,这个张青云我认识,是个不错的人才,我相信他能够应付局面。”杨总理道。魏宋平一惊非同小可,下意识的从椅子上站起身来,这次北欧四国访问可不是简简单单陪同访问那么简单,这中间涉及到各种商务谈判,这些种种组织协调,张青云怎么能行?
  张青云就算是能力和才华超群,可是其毕竟还初来乍到,对商务部的工作还需要一个熟悉过程。现在就这样让他如此承重的担子,这明显就是赶鸭子上架。
  如果是别的工作倒也无妨,可是外交无小事。万一张青云工作失误给国家造成了损失是小事,关键是如果国家尊严受损是没法弥补的。
  “杨总理,张部长初来乍到,我已经给他布置任务,告诉他年内不会有担子给他。我们对干部的使用,还是要量力而行,要不,我再安排一下……”魏宋平道,他说得尽量委婉,但是意思却是表达得很清楚了。
  其实,对张青云魏宋平还是比较满意的,他看过张青云的履历,同时在华东又和张青云有过交流。他清楚,张青云和一般的干部不同,他的经济功底是很扎实的,更重要的是其年纪轻轻就身居高位,其悟性和学习能力也定然是上上之选。
  根据魏宋平的判断,张青云能够在三个月到半年的时间内进入角色他就很满意了。但像现在,他仅仅来一个星期多一点的时间,就让他陪同政治局常委出访并挑大粱,这有些不妥当了。
  可是,他反对的话还只说一半,便被杨总理打断,杨总理道:“什么量力而行?他张青云能够来当这个副部长,那就要能胜任工作。俗话说得好,‘没有精钢钻,不揽瓷器活’现在形势如此紧张,大家都忙着工作,唯独他逍遥自在的熟悉工作,这是哪门子道理?
  另外,商务部的工作熟悉了一个多星期还不行吗?我们这次访问北欧几国,说得不好听点,是给人家甜头去的,如果这个工作他张青云都做不好,他在华东这些年是干啥去了?”
  杨总理突然生气让屋子里的人都很紧张,魏宋平暗暗的叫苦。杨总理有伯乐总理之称,讲的就是其识人厉害,魏宋平此时才意识到自己犯的错误大了,在杨总理面前谈用人之道,那不是班门弄斧吗?
  而且,一提到华东,魏宋平更是想起来了,杨总理本人就是华东的元老人物。张青云又是华东这几年成长起来的优秀干部,在使用人上,杨总理自然愿意用张青云。
  就在魏宋平不知道如何应对的时候,杨总理语气一缓,道:“宋平啊,你刚才讲到了用人的问题。我现在告诉你,用人最精楗的地方是一个‘用’字,这个字的意思何解?就是指的要有魄力,要敢于用人。
  这个世上总难找到那种十全十美的人才,那怎么办?我们的工作不用做了吗?显然这是个荒谬的逻辑,在关键时候,我们看准了人就要敢于用,不使用就无法让其成长,不使用也就永远看不出其究竟有多大的潜力。”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又道:“张青云的任命是政治局全体会议上议定的事,中央既然任命他做你的副手,就证明,中央是相信他有这个能力的,所以,你就不用护着了,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吧!”
  魏宋平暗叹了一口气,道:“行,事已至此也只能如此安排了,我相信青云同志是有能力胜任这个担子的。”魏宋平这句话说得很肯定,和刚才的犹豫判若两人。
  作为长期和领导打交道的人,魏宋平知道了杨总理意已决,他也就干脆只管执行了。再说,杨总理素有伯乐之名,张青云又是从华东成长起来的干部,想来他对张青云还是颇有了解的,不然他也绝对不是贸然做如此大胆的决议。
  当然,对魏宋平来说,他也没有办法想。商务部虽然副部长众多,但是大家都各司其职,每个人肩上的担子都很沉重。而在杨总理出访北欧四国的时间,魏宋率自己要随总理访美,杨总理说得不错,访北欧四国是一次战术访问,虽然重要,但是和访美相比不在一个量级上。
  这次总理访美光商务代表团就有60人到100规模,商务部出动谈判代表、副代表齐上阵,和美国鬼子注定了有数场大战。对眼前的魏宋平来说,这件事情在是他眼中重中之重的事情,所以张青云这次注定了要提前上演他来商务部的处子秀了……
  第十一卷 部委风云 第九百五十七章 交代任务
  张青云知道他将要陪同杨副总理访问欧洲四国的消息后,他也很惊讶。但是很快他便平定了心绪,对魏宋平道:“行,魏部长,我保证完成任务。”
  魏宋平眉头微蹙,望着眼前这今年轻人突然有一种恍惚的感觉,他想过张青云听到消息后数种反应,但惟独没想到张青云竟然会如此平静,平静得让他都吃惊。
  他知道张青云的背景,张青云担任过省委副书记的人,而且是在华东那样的大省。所以在外交方面肯定会有所涉猎,会见外宾的情况肯定次数也不少。
  但是,会见外宾和这样的四国访问能一样吗?这次访问商务谈判是焦点,共和国和北欧四国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提升,在现有的条件下,也唯有商务合作能够涉及到彼此的关切。
  现在欧洲普遍经济低迷,北欧几个国家也避免不了,尤其像瑞典这样社会福利特好的国家,在现有的条件下,他们最关心的是经济,最关心的是共和国是否能够在他们的经济复苏的过程中发挥作用。
  在这样的条件下,作为商务部副部长,张青云的工作重要性可想而知。要知道领导人之间的会晤,谈的只会是大方向,一句新能源方面可以展开合作。
  商务部要把这个方向和对方落到实处,可能就会是不得了的唇枪舌战,最终的形势自然是若干《备忘录》或者是项目合同,别看在领导人会晤的时候,出席井么签字仪式很拉风,好像很简单的签个字。
  可是这份文件背后的东西,则是需要具体部门耗费大量的精力、口舌和智慧来完成,虽然这次张青云不是孤军奋战,会有谈判代表随行,但是大方向大格局都得他来掌控,这对于没有国际贸易的经验的张青云来说,绝对是个挑战。
  可是面对这样的挑战,张青云竟然能够如此平静?
  “魏部长,您放心吧!北欧四国的访问,其核心是让他们尝甜头。访问这四国的精髓是欧洲其他国家都要眼红北欧四国和我良好的合作。同时,要让中东的一些国家急迫的想和我展开类似的合作。
  北欧国家技术优势明显,中东国家资源优势明显。他们都是各有所长的。共和国的发展需要先进的技术作为支撑,共和国的发展也需要资源作保障,所以我们合作基础是比较实在的,所以这次访问,我认为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张青云缓缓开口道,他这一开口一下就点到了精髓上,魏宋平心中都一松。
  此时,他看张青云的眼神才有了一些变化,他看得出来,张青云这段时间果然收获很多,这么短的时间内,能够看问题如此透彻,这只能说明其对国际关系已经了解得很清楚了。
  要知道,魏宋平也是刚刚收到杨总理要提前访问北欧四国的消息的,所以,张青云不可能事先知道这次访问的消息。
  他能够在即兴的情况下,找到这次访问的意图,并能有清晰的思路,的确是展露了其不凡的才华。
  这不由得让魏宋平想起了熊先云的那副神情,他看得出来,熊先云是真的羡慕他的,魏宋平自己也觉得张青云是个不错的人才,但是现在看来,张青云的才华可能还要超过他的意料。
  如真是如此,张青云来商务部,那真就是雪中送炭了,现在魏宋平缺的就是人。严格的说,他缺得就是人才,而且是那种独当一面的人才,显然,张青云就属于那种完全可以独挡一面的人才。
  接下来,魏宋平开始耐心的给张青云讲这次出访的各种细节安排,他从如果发商务部意见征询书开始讲,把张青云在整个筹备和访问中需要扮演的角色完完全全的讲了一遍。
  张青云的表现出乎他的意料,张青云一点都不像是个新手,方方面面老练得很,有很多魏宋平没有讲透的地方,张青云心中早就有底了。魏宋平越讲越奇怪,对张青云更是信服,心中难掩兴奋,此时他才知道他捡到了一个宝。在这样的多事之秋,能够有张青云这样的厉害角色强势加盟商务部,这对缓解魏宋平的压力作用太大了。魏宋平原定一个半小时的谈话,一个小时就把事情谈完了。他抬手看看表,笑道:“青云啊,你来我这里一个多星期,我就给你这么重的担子,你可不要介意啊。
  实话跟你讲,你这次之所以能够成行,还是杨总理拍板的。杨总理是共和国的伯乐,他一下就点中了你这匹千里驹,这绝对是一大佳话……”
  张青云连连摆手说魏部长太过奖了,他也体会出来了商务部现在工作的压力,他表示,对组织能够这么快就信任他,他非常的感动,也非常的高兴。他一定不辜负领导的期望。魏宋平更是高兴,硬是和张青云又聊了一会儿,最后才亲自送张青云离开。
  张青云对商务部,这段时间也终于比较了解了,商务部和其他中央部委,以及下面各省市政坛的氛围完全不一样。这里上上下下,大家争斗的东西都比较少,整个班子很团结。
  而商务部的人整体素质,的确是很高,整个欧洲司硕士以上学历百分之百,绝对都是高素质的人才。一群聪明的人在一个部门,无疑让整个部门的沟通变得比其他地方要顺畅很多。
  官场上的陈腐之风,官场上的虚伪之风,在这个地方被放到了最小的位置。即使是发改委也比不上这里的氛围好,由此看出,商务部不愧是国务院盯得最紧的部门。
  据张青云所知,在中央机关和国务院,办事也是以效率和团结著称。据说还是当年老总理定下的规矩,那就是要就是论事,在会上任何人都可以认真大胆的发表自己的意见。
  所以在国务院常务会上,常常有国务委员因为某个问题和总理争论不休的情况,大家对此都习以为常,不会因为这些争论而破坏同志之间的感情。
  这些张青云只是听说,但是在商务部,他却是真真切切的体会到了。各司局,以及班子成员,大家基本都在就事论事,唯一一点就是这里上下级观念还是比较强的,张青云每天早上上班,别人见到他都侧身鞠躬问好。
  另外,就是在各司遇到问题的时候,领导的话下去常常执行得比较彻底,而有问题反馈也相对及时,这样的效率在其他部委,以及在下面省市是绝对不可能的。
  张青云以前在下面听人说起过中央部委的事,有人谈到商务部的时候,讲商务部是重要但没实权,同时也是没有前景的部门。当时张青云的分量还很轻,根本就没有仔细的琢磨这话。
  现在细细一琢磨,这话听上去是很有道理的。商务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实权方面体现得不明显,但是实际上实权不小。比如说现在清江工业园,这个项目到现在这一步了,这个工业园就是商务部管理的。
  这中间的实权就非常大,另外,现在各地要想新建诸如清江工业园这样的单位,审批权就在商务部了。最近几年,商务部更是和发改委一样,国家财政有预算资金下来直划商务部的。
  虽然商务部支配的资金没有发改委那般庞大,但是每天等在商务部门口等候接见的市长、县长不在少数,商务部周围的几家五星级酒店生意兴隆,多半也是沾了商务部的光。
  至于,讲商务部发展前途不广阔的问题,张青云是比较认同的。张青云看过这些个副部长的简历,有一大层都是没有基层工作经验的,都是专业方面的人士。
  自始至终都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他们哪里可能适应得了下面政坛的风云诡谲?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商务部的领导发展似乎真不太好,但是,事情怎能一概而论?
  像现在张青云就非常珍惜目前的工作,他觉得在这样的环境下的确能够充到电,学到有用的东西。张青云清楚一点,以后他要执政一方,要对国家和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光靠对官场上滚出来的那一身本事是不行的,必须要有富国安邦的真本事。而在商务部这样的地方,就是学习这些个真本事最好的环境。
  张青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