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香火成神道-第1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现在,眉头皱起,耳后隐见斑白,哪里还有之前的半点风采?

见这个主薄如此,心里一沉,就有些猜测,问着:“可是那宋玉,有了动静?”

自从知晓宋玉称侯建国,并发出勤王檄文以来,不论天下人是如何去看得,至少阮孝绪知道,这宋玉野心不小,自己治下的豫章府,紧邻着吴南青龙关,却是少不得要走这一遭,最近心绪不宁,都是为了此事!

现在见得张和点头,却是有些解脱之感,喃喃说着:“终是来了!”

就听张和的声音传来:“宋玉以叶鸿雁为先锋,统领万人,直扑豫章而来,估计到得今日下午,就可到达安定县……”

“叶鸿雁乃是宋玉手下头号大将,又领兵万人,而我这里,只有三千府兵……这宋玉,可真是瞧得起老夫!”阮孝绪苦笑说着。

宋玉崛起之后,手下姓名事迹,也是随之传开,特别是在吴州。

不论有着何等心思之人,都不能忽视。阮孝绪手下的谋士们,自然也将宋玉麾下文武官员的姓名事迹做成册子献上,还带了图像和大概性格,不可谓不用心!

但现在,却对这情形于事无补。

“本府之前,就收得州牧数道加急公文,要我等守好豫章府,务必要将那宋玉锋锐,抵挡在豫章府外,不能使其占得一分关外土地……张和,你素有计谋,看这次,该当如何是好?”

不论是一府还是一县,这主薄位子,往往是亲信担当,这张和也相当于阮孝绪的智囊一流,倚为心腹,也就直接问着。

“明府抬举属下了!”张和面色泛苦。

“此次叶鸿雁来势汹汹,安定县只有数百兵,必不能抵挡,只有靠着豫章府城,或许还可稍抵锋芒!”

“但挡住了,又如何呢?宋玉还带着两万大军在后面压阵呢!”

“这总共加起来,就有三万大军,几乎是吴州兵力总和了!恕属下直言,若州牧大人不尽快派得援兵下来,豫章区区一府,却是挡不了十日!”

这也是张和跟随阮孝绪日久,有着情分,才照实说着,否则,必被当作劝降的奸细拖出斩首。

“这话……虽然知道是真,但听着就有火气,在外面就不要说了!”

阮孝绪眼中精光一闪,却是说着。

“属下遵命!”张和再次行礼。又听得阮孝绪声音传来:“依你之见,这豫章府,是守不得了?”

张和见得阮孝绪脸色,却是一咬牙,说着:“若真要守,也不是无法,只要尽囚城中大族,收得私兵,再以巨石封门,发动城中精壮守城!凭着府中积蓄的粮草,那至少可以守卫三月!但是……”

接下来的,张和不说,阮孝绪也晓得。

若是城破,那阮孝绪不用说,必被满门处决,便是出主意的张和,也得祸及家人。

即使能顺利撑到州兵下来的时刻,挽救危局,但得罪了世家大族的阮孝绪,也必讨不了好去。

最重要的,阮孝绪也是出身大族,为何要陪着赵盘殉葬?

张和揣测着阮孝绪意思,试探说着:“宋玉虽然自称吴侯,但诸侯拱卫天子,也勉强说得过去,又是以勤王名义起兵,这就有着大义名分,最近又传闻得了天眷……”

“本府现在,还是大乾的知府呢!”阮孝绪冷声说着。

“大人恕罪!”张和赶紧跪下请罪。

“起来吧!下不为例!”张和正暗恼时,就听得明府声音传来,起身一瞥,就见阮孝绪虽脸色有些阴沉,却没有什么大怒之态,这心里,就是一定!

有这姿态,就说明,这阮孝绪心底,对投诚宋玉,其实并不反感,只是一时还放不下身段。

知晓这大人虽然平时爱听属下意见,但遇着这种生死大事,却一直独断专行,自己若再进言,反是将知府大人推向宋玉的对立面,就住口不说,低垂脸睑,作知罪自省态。

“好了!你先下去吧!此事,本府还要多想想……”

等了良久,才听见阮孝绪有些疲惫的声音。

张和心里一喜,面上不露,行礼告退。

等到这人身影完全消失,阮孝绪端起桌上茶盏,饮了一口,缓缓说着:“张和啊!张和!本府自问待你不薄,却不想另投了白云观……”

眸子中,就有冷色闪过。

第一百九十三章进军

官道上,浩浩荡荡的大军逶迤前行着。

宋玉之军,多用红色,以应火德,这远远看上去,就像一条赤蛇,在地上缓缓爬行。

军中,叶剑锋策马巡视一圈,见士卒精神旺盛,行列整齐,就是心里点头,又见得一处,却有些皱眉。

马鞭一抽,马儿吃痛快步奔蹄,带着叶剑锋来到军队中心。

“叔父为何似有心事?”在这里,数百铁骑环绕护卫,中心一人,骑着枣红大马,甲胄在身,正是叶鸿雁,只是此时的他,眉头蹙紧,脸上就有些阴郁。

“是剑锋啊!”这侄子的声音,带着年青人特有的的热血冲劲,又有着担忧的情绪,可称赤子忠心,让叶鸿雁听了,心里很是舒服,眉头也稍稍展开。

却不回答,问着:“我军情况如何?”

这是正事,叶剑锋不敢怠慢,郑重说着:“启禀将军,我军刚才饱食,又经过休息,现在上路,都是精神饱满,士气旺盛……”

“好!兵是将之胆!有此精卒,才是我等武将用命的根本……”叶鸿雁提点说着。

“属下明白!”虽然这些道理,叶剑锋心里早就知晓,但叔父提点,还是恭敬听着。

越到后来,心里越是郑重,因为叶鸿雁说的,乃是实际治军的经验之谈,叶剑锋虽然有着天分,熟读兵书,却也没有此等见识,只觉受益匪浅。赶紧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用心记着。

叶鸿雁这态度,精神一振。这侄子虽然天赋过人,但毕竟是年青人,到底缺着经验,有些理论,乃是兵家将门口耳相传,不落文字,叶鸿雁之前也吃过些亏。走了许多弯路,才得了些真意,现在倾囊相授。

“书上的兵法之道。乃是虚!而实际上的治军之法,更要因时制宜,乃是实!这虚实结合,才是用兵正道!”

叶鸿雁最后用一句话总结说着。

“叔父高论。剑锋受益匪浅!”叶剑锋真心说着。

“哈哈……为叔口头上说的。还是我的经验,你什么时候能听进去,吃透了,变成自己的东西,那叔父当老怀大慰!”

世间道理万千,却逃不过一个“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门槛,纵使知晓真理,却不用心实践。躬行道理,那就算遍晓宇宙大道。也是无用。

“叔父用兵如神,此次豫章,必是一鼓而下!剑锋先在这里恭喜叔父,又立一大功!”

叶剑锋似是恭贺说着。

“剑锋!你真是这么看的么?”叶鸿雁放慢了马速,稍稍等着叶剑锋,只比他快了一个马头,相当于并骑而行,更方便说话。

“安定、云山二县,听得叔父大军降临,均是献上印绶户籍文书,不战而降,大军不但没有损失一兵一卒,反而多了近千人,并且,打开了前往豫章府城的道路,那阮孝绪虽然有些名望,手下还有三千府兵,但到底是文官,哪懂治军打仗?叔父此去,必可拿下豫章府城,为主公夺取吴州,立下首功!”

叶剑锋不暇思索地说着,这也是他的内心想法。

叶鸿雁带着上万大军压境,又有勤王名义,虽然天下人不知有几个认同,但好歹有着名分,不是匪军。

有时候,有没有那么一套东西,还是很重要的,直接就是义师和匪军的区别!

安定和云山两县的县令,手上只有数百县兵,一旦反抗,又被破城,那自然少不了抄家灭族。

宋玉在这方面的名声,也是传开了。

外人都是知晓,吴侯有功必赏,有过必罚,尽早投降,至少可保着家族,荣华富贵不缺,一旦顽抗,却是要祸及九族!

这名声的传播,还有宋玉自己在暗中推波助澜,就是要瓦解将来敌人的反抗情绪。

现在果然收到成效!这两县县令,都是迫于形势,开城投降!

如此一来,叶鸿雁大军,非但没有折损,反而多了上千县兵,以及两县的县库给养。

这对大军士气,也是极大助益!

叶剑锋看在眼里,对叔父此次大胜,没有半点怀疑!

“剑锋!你说得很有道理!但眼光却是仅仅局限于豫章一府!”叶鸿雁看了这侄子一眼,还是说着。

“主公曾经教导过我,为将者,要有大局观,不能局限于一城一地的得失!”

“今天,叔父也将这句话送给你!”

叶剑锋心里有些迷糊,但又有些清醒,不由说着:“侄儿愚钝!还请叔父指点迷津!”

“你可知我主吴侯,麾下共有多少人马?”叶鸿雁缓缓问着。

“吴侯麾下,计有大军三万,再加上山越六千,总共就有三万六千大军!此次出兵,除了留守吴南五千,其余都是带上,这就有三万一千人!”

这附近的,都是军官,对宋玉麾下建制,都是理解,不必隐瞒,叶剑锋也就实话实说。

讲到这里,却是心中灵光一闪,有些领悟。

“不错!主公尽起吴南大军,也只有三万多人!再多,就要折损民力,影响耕种收成!”

“三万人,说多不多,说少不少,整个吴州,除了吴南,剩下的,也差不多是这个数!我军要以三万人,统一吴州,虽然占了先手,却也不能大意!”

叶鸿雁神色慎重之极,压低声音说着。

“主公只有三万人,却给我一万,这是多么大的信任!若不能顺利拿下豫章,那我岂不是再无颜面去见主公?”

叶剑锋缓缓点头。

“豫章城乃是府治所在,城高池深,又有三千府兵,粮秣充足,要是硬攻,也可拿下,但消耗的时光和士卒,却要多少?”

说到这里,叶鸿雁问着:“剑锋!你说,若我军强攻豫章,要耗时多久,损伤多少人马?”

叶剑锋额头就有了冷汗,沉吟了会,才说着:“若是强攻,又无内应,那要拿下,大军起码要损伤三成,耗时过月!”

“不错!这是最低限度了!可你想想,吴州北地有十余府,要是每下一府,都耗时过月,损伤数千,那我军不待打下吴州,就损失殆尽了……”

“更何况,主公费尽心机,才抢了这先手,不让州牧反应,若拖延时机,给了州牧整合机会,那吴州一盘散沙的局面,就要大变,到时更加麻烦……”

叶剑锋这才恍然大悟。

此时实力占优,要拿下豫章府城,自是简单,谁都不惧。可既要保存实力,又不耗时,却是难办。

此世还是冷兵器时代,每逢大战,都是贴身肉搏,最多有些弓弩之类。

可在攻城战上,还是作用不大,要攻下一个大城,不死些人,怎么可能?

叶剑锋也终于明白叔父最近总是愁眉不展的原因。

猜测说着:“叔父一直让大军缓缓而行,莫不是存了说降之意?”

要想用时甚短,又保存大军元气,除非阮孝绪自己开城投降,或者在豫章府城内埋伏内应献城。

“不错!大军紧逼,只会让豫章府城上下一心,这留出余地,便会多想,找些退路,人心自古如此,这就是我们的机会了,我已派得暗间细作前去联络,不日就有消息……”

“但也不能一味靠这,关键时刻,就算有着折损,也得硬打!”

叶鸿雁说着,刚毅的脸上,就有了煞气浮现。

“相比于大军损失,还是天时重要!难道真因为那阮孝绪犹豫迟疑,就不打了?我给出时间,让内应活动,同时也是让后方加紧制作攻城器械,若到时阮孝绪仍然首鼠两端,那也只能让豫章见血了……”

叶鸿雁虽只是寥寥几句,但叶剑锋却从中听出了一股尸山血海,扑面而来的味道。

心知若是折损过巨,便是主公不下令,叔父也会纵兵屠城,以激励士气,到时免不了要生灵涂炭一场!

……

二月十日,大军兵至豫章府城之下。

阮孝绪登临城头,眺望下方吴侯大军,只见军阵连绵,有过万人,都身着红色军装,这看上去,就像一**红色浪潮,又宛如燃烧着的红色火焰,散发着一股动人心魄的力量!

豫章府城上的守卒,被这威严的军气一逼,都是手脚颤抖,几乎拿捏不住手中的军械。

这些府兵,养尊处优日久,虽然有些训练,体魄还在,但没经过疆场厮杀,怎能与如狼似虎的吴侯大军争锋?

阮孝绪心底,不由有些阴霾。

这时,吴侯大军中,几骑健马飞出,来到豫章府城下面。

“城上之人听着!我主吴侯,上应天命,奉旨勤王……将军仁慈,特给一日考虑……尔等若是顽抗,格杀勿论,到时悔之晚矣……勿谓言之不预!”

就有一个大嗓门的军官,大声喊着。

这军官声如洪钟,数里皆闻。这是军中专门培养的骂手,两军叫阵,或者临阵劝降,多用他们。

此时的城墙上,听了军官的话语,就有些骚动。

宋玉大名,如雷贯耳,起事以来,更是无有一败,在吴州,已是鬼神一般的人物。

普通士卒,见城下大军过万,己方只有三千,强弱之势立显,心下就有些惴惴。

第一百九十四章暗间

不说他们,就是和知府阮孝绪一起上城观望的各级官员,也是脸色惨白,冷汗直下!

看得阮孝绪,也是如泼冷水,手脚冰凉。

“吴侯果非常人!”阮孝绪见属下如此,咳嗽一声,将注意吸引过来,缓缓说着。

“我等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现在该当如何?还请诸位教我!”

见上面知府大人发问,属下面面相觑,都是不发一言。

虽然底下众人,多有心思,但在不知知府真正想法打算之前,谁敢说出?不想活了么?

阮孝绪环视一圈,见属下官吏都是低垂着头,似乎恨不得钻进地缝里,好在他早就想到这里,倒不怎么生气,反而有些好笑。

说着:“既然众位都无良策,那我等还是回府再议……”

下面的众人,也恨不得早点回去,为自家身家性命,做些打算,都是轰然答应。

回到府邸,直到进了书房,阮孝绪的脸色,才猛然沉了下来,想到刚才手下作鸟兽散的丢脸姿态,更是胸中怒气盈满。

阮孝绪的书房,乃是府邸重地,没有通传,一旦进入,就是立刻杖毙的份!

去年,就有一房新纳的小妾,仗着宠爱,擅自闯入,阮孝绪当场就是勃然大怒,不顾侍妾的苦苦哀求,命人拖出活活打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