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卧龙助理-第1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多半是怕伤了黄月英的心。不过这些女人们可都不是好惹的主,先生啊先生,只怕你早晚得漏馅啊。”

    ……

    许都,司马懿府。

    书房中,两个少年儿郎正自埋头苦读,他们眼前案几上所放的,正是一部《孙子兵法》。而在屏风上,则悬挂了一幅地图,上面所画的,则是官渡之战的形势图。

    书房之中,司马懿负手踱步,给他的两个年幼的儿子,上着兵法课。

    两个少年,一个叫做司马师,一个叫做司马昭,大者不过七八岁,小者仅只三四岁,听着父亲的讲述,一会望望地图,一会又翻翻兵书,时而一脸困惑,时而又豁然开朗之状。

    “官渡一役,乃是魏公最得意的一战,此战中的排兵布阵,计谋战术,都极有借鉴,阿昭、阿师,尔等要仔细的将这一战和《孙子兵法》相印证,过后写一篇自己的心得。”

    两个少年忙是点头。

    话音刚落,家丁入内,报言侍中陈群登门拜访。

    司马懿摆手道:“快请陈侍中前堂相见,不,直接把他请到书房里来吧。”

    家丁离去,司马懿向两个儿子使了个眼色。这俩小子虽然年幼,但却极是伶俐,立时便领会了父亲的意思。于是,俩小家伙便忙碌起来,将屏风上的地图摘下藏好,将《孙子兵法》也一并藏起来,而过不多时,当陈群入内时,他们的案前已换上了一部《论语》。

    司马懿满面堆笑,拱手道:“长文啊,什么风把你吹到我这里来的,你们两个,还不快来拜见你们陈伯父。”

    于是,司马师兄弟二人匆忙起身,上到陈群跟前纳头便拜,口中很乖巧的呼道:“侄儿拜见陈伯父。”

    “好好好,两位贤侄快快请起。”陈群笑呵呵的伸出手来,将那小哥俩扶了起来。

    他又瞅见案上摆放着的《论语》,便是赞道:“小小年纪便开始读《论语》了,嗯,不错不错,这做人的道理,全在一本《论语》里,你们两个要好好的学啊。”

    司马师兄弟忙点头称是,司马懿等陈群夸了他那两个儿子一气,方才将俩小子打发了出去。

    小辈离去,二人分宾主坐下,陈群尚自赞不绝口,“仲达,你教导有方,两位贤侄将来必成大器呀。”

    司马懿摆了摆手,谦逊道:“长文你过奖了,两个小儿愚鲁的很,能成什么大器,只教得他们些做人的道理,将来不要惹祸上身就是了。”

    陈群干笑了几声,“仲达,你这明哲保身的性子,还是没有一点变化呀。”

    司马懿怔了一下,咳了几声,“这个嘛,长文就别取笑我了。长文你是干练之人,无事是不会登门的,你我之间没什么好客气的,有什么事你就直说吧。”

    陈群也就不再拐弯抹角,“其实是这样的,近些年来,魏公用人,一向讲究‘唯才是举’,我据此拟了一套新的用人制度,尚未向魏公提呈,便想仲达先评判评判。”

    司马懿立刻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评判不敢当,懿倒是愿闻其详。”

    “我给这套用人之制,起了一个名字,叫做《九品中正制》,它是这样的……”

    所谓的九品中正制,即是于州中设大中正官,于郡中设小中正官,由这些中正官将州郡人物评定品级,国家再根据品级来委任官职。

    而品评内容,首先就是家世,即是指父祖辈的资历仕宦情况和爵位之高低。次之为行状,即是个人品行才能的总评,也就是个人的品德与才能。

    很显然,这九品中正制,乃是汉之察举制度,与曹操所提出的“唯才是举”的一个综合产物。

    听罢了陈群所述的这个《九品中正制》之后,司马懿是赞不绝口,但赞过之后,却又道:“这套制度倒也不错,不过懿以为,关于这中正官的人选,必须是家世与德才俱达上品之人才能充当,如此的话,才能保证这评品的权力,牢牢掌握在我们士……”

    司马懿未把话说完,陈群随即会意,两人便是相视而笑。

第三卷 争雄 第二百五十二章 克敌之器

    笑罢,陈群道:“既然仲达也无异议,那过几天,我便寻个时机,将这《九品中正制》献于魏公了。”

    司马懿表情忽然间变得很慎谨,“长文,这《九品中正制》虽好,不过依我之见,现在还不是献给魏公的时候。”

    陈群心有不解,问道:“这又是为何?”

    司马懿并未作答,而是站起身来,将书房的大门和窗户尽皆畅开。

    陈群原是报着私会之心而来的,既是私会,自然有不想让外人听知的谈话,以他之见,门窗本该是紧关着的,以防隔墙有耳,却怎料司马懿竟然大咧咧的将门窗尽开,俨然无所忌惮的样子。

    陈群先是一怔,接着恍然而悟,不禁对司马懿大为佩服,心想着人家这才叫高明啊,门窗大开,一者显得我坦荡磊落,没有什么见不得人之事,二者就算有隔墙小人,这般里外通透,又焉有其藏身之处。

    待得司马懿坐回之后,陈群便是笑眯眯的看着他,司马懿自嘲似的笑了笑,“天气闷热,打开门窗透透气嘛。”

    陈群也不点明,便道:“仲达说现在时机还未到,不知有何原因,不如就直说了吧。”

    司马懿也不卖关子,直然道:“长文这《九品中正制》,明里看是为国家选拔人才,但只要细加琢磨,便知此制,乃是为了我士族重夺大权量身而作。如今魏公虽然不似从前那般打压我等士族,但提防之心还是很重的,君不见魏公的麾下,尚有许多寒人受到重用的么。所以,长文若将此制献上,魏公一眼便知其中深意,我猜想他非但不会答应,反而还会对长文你起疑心。”

    陈群也是聪明人,沉吟片刻,便点头表示赞同司马懿的说话,却又叹道:“诚如仲达所言,那我苦心思索出来的这《九品中正制》,莫非就此弃了不成。”

    司马懿抚须而笑,“长文乃是一代智者,怎的在这件事上就看不通透呢。”

    他越是这般说,陈群就越是云里雾里的,他干咳了几声,苦笑道:“长文啊,你就别挖苦我了,你知道我向来愚钝,你就不妨明言吧。”

    司马懿呵呵一笑,放低声音道:“曹氏代汉,乃是不可转逆之事,就算在魏公这一代没有,下一代也势在必行。如今魏公虽然对士家大族多有忌惮,但长文不见,几位公子对士族的态度,却是与其父截然相反么。”

    司马懿这么一说,陈群立时便明白了,不禁嘿嘿一笑,赞道:“仲达不愧是仲达,还是你深谋远虑。嗯,不错,几位公子平素结交的,都是士家大族,他们无论是争储,还是将来代汉而立,都必须要争得我们士族的支持。诚如仲达所言,我这《九品中正制》,倒是可以等到那时再趁势推行。”

    司马懿哈哈大笑,摆手道:“这可都是长文你说的,我可是什么都没说过的哦。”

    “你呀你,‘明哲保身’司马懿,果然没有评错。”陈群指点着他,用朋友间的言辞开着玩笑。

    ……

    不久之后,汉中王的封赏大名单下来了,方绍被升为军师副将,并任尚书,这个职位,武已在诸葛亮的军师将军之次,文则在法正的尚书令之侧。其余关羽等荆州之将,也皆有升赏,只是关羽官职地位已颇高,眼下暂无再升的余地,故而刘备此回只能将其亭侯的爵位升为都亭侯。

    官职爵位这玩意儿,对于方绍而言,很多时候就是浮云了,最重要的是,他知道刘备现在非(http://。cc)常信任自己,这就足够了。

    方绍可不似诸葛亮那般简朴,刘备所赏赐给他的那一百金,除了拿出一半分给与自己相近的一些下级属官之外,其余五十斤,他全部拿出来置办田地,修葺房舍,并给两位夫人买首饰,买衣料,花起来是大手大脚,毫不吝惜。

    在方绍回到成都的三天之后,他才听说诸葛亮由外郡巡视而归,于是他便赶忙前往拜见。

    “中正啊,听说这一回你在荆州狠狠露了一把脸,我远在这成都都听到了不少关于你的传说呢。”

    面对诸葛亮的称赞,方绍一如既往的保持着谦虚的风范,自嘲道:“我有多少本事,那还不都是先生你教的,外面的那些传言,都是人云亦云了。其实我也就是略耍了点小聪明而已,襄樊之战,还是关将军和子龙他们拼死而战的功劳。”

    谦虚的人,总会给人一种放心的感觉,诸葛亮明知方绍是故意在“贬低”自己,抬高别人,但听其所言,也不禁面露赞许之色。

    一别数月,师徒二人的关系依然牢固,气氛一如既往的轻松愉快。

    “中正,你和你的那位孙夫人相处的怎样了?”聊了几句国家大事之后,果然不如方绍所料,诸葛亮还是提到了这桩事。

    方绍轻咳了一声,“这个嘛,还算可以了,多谢先生你的关心啊。”

    诸葛亮笑了笑,“你与孙夫人也算是有缘,如今能成终成眷属,先生我确是由衷的替你感到高兴。”

    方绍听得出来,诸葛亮的这几句话确实是真诚的,方绍猜想,诸葛亮多半是想起了自己与庞善柔曲折之事,故而才对自己和孙尚香的事,有那么一点点的羡慕。

    不过,好话说过之后,诸葛亮又道:“不过,先生我还是要提醒你一句,你的这位孙夫人,眼下虽然已嫁到了我们汉中国,但她毕竟是吴侯的妹妹,而你,又是大王身边信任的臣子之一,诸般军国机密重事,你都有所参与,正所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你还当稍加留心才是。”

    诸葛亮的意思方绍自然明白,无非还是怕孙尚香跟娘家暗中往来,把国家机密之事泄露给东吴。

    其实以方绍之细心,就算不用诸葛亮来提醒,他也会有防范的,如阿梅等孙尚香从东吴带来的贴身婢女,方绍都有命阿山派人暗中监视,而他自己在家中时,除了与两位夫人**寻乐之外,也是鲜有提及军政大事。

    “先生放心,我自有分寸。”于是方绍很干脆的回答。

    诸葛亮提到了自己的私生活,方绍心有所感,便又道:“先生啊,前**不在的时候,夫人她倒是来我府上,找阿蓉她聊了一晚上。”

    “哦,她们聊了些什么呢?”诸葛亮表情并未有异样,淡定从容的很。

    方绍便试探着说道:“其实也没什么,我就听着夫人说先生巡视在外,久不归家,她怕先生你吃不好睡不好什么的,还说什么想让先生纳一房妾室,早续香火。”

    听到这话,诸葛亮的脸色不禁微微一变,那变化之中,包含着意外,也隐含着几分振奋。不过,也仅是一闪即逝而已,接着他便呵呵一笑,很随意的说道:“她们女人家,总是爱说一些无聊之事。中正啊,你家里有两个女人,想想你也够你受的。”

    如果是换作旁人,方绍根本不会谈及这种事关人家私人的事,只是,诸葛亮与自己的关系亦师亦友,从隆中到樊城,从樊城到夏口,从夏口到江陵,再从江陵到成都,这种师友的关系,从未曾改变过。所以,方绍才破例的说了这样的话。

    不过,他也仅仅是点到为止,给诸葛亮一个暗示而已,至于接下来诸葛亮如何处置,那就不关自己的事了。

    方绍此来,并非是只为聊家常,在说完了私事之后,方绍便取出一张图纸,摊在了诸葛亮面前。

    “先生,此番襄樊之战,我有感于曹军骑兵强悍,便想将来大王兵出关陇之时,势必要面对曹军骑兵的巨大威胁,所以我就琢磨着,设计了这么个东西,希望能帮助大王以步制骑。只不过我对这方面实在不是精通,所想只画了个草图,还得先请先生你看看。”

    诸葛亮仔细的观看着案上的图样,渐渐的,脸上涌起了兴奋之色。

    没错,方绍给诸葛亮看的,便是那著名的‘诸葛弩’的草图。

    其实所谓的诸葛弩,便是传统中国连弩的升级版,这种新型弩的先进之处就在于它的精妙的连发机构,可以让一个优秀的弩手,在十五秒钟内发射出十支弩箭,最快甚至可以达到十二支。这个数字,已经堪称古代的机关枪了。

    众所周知,骑兵的优势之一便是速度,传统的弓手对敌骑,则有着所谓“临阵不过三发”的限制,因此,想要以箭射抵御骑兵的冲击,必需要十倍于敌,甚至是几十倍于敌的兵力,依靠覆盖时的齐射才能有效的压制骑兵。

    而一百个连弩手,则可以在十五秒之内,向敌人发射一千支弩箭,同样的弓弩手,却最多只能发射两百箭,五倍的射速,试想一下,这将是一种何等恐怖的杀伤力。

    曾经的历史中,诸葛亮北伐中原,拥有着强大骑兵的魏国军团,却很少敢与处于弱势的蜀汉步兵军团对抗,除了诸葛亮的练兵有方之外,那支神秘的连弩部队,也是令魏军骑兵望而生畏的重要因素。

    “嗯,这连弩的设计确实很有想象力,只是,几个关键的部位还不够合理,如果能再改进一下的话,必能成为克制曹军骑兵的神兵利器。”看过整个设计后,诸葛亮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方绍嘴角微微一扬,他等得就是诸葛亮这句话。

第三卷 争雄 第二百五十三章 报答

    像回回炮那样的冷兵器,虽然个头大,威力强,但整体制造技术并不复杂,所以,像方绍这样的历史爱好者,也能依样画葫芦的发明出来。

    但这诸葛弩就不同了,这玩意儿可谓冷兵器技术的巅峰之作,其奇巧程度,远非回回炮可比。而诸葛弩问世后不久,其制作工艺,也随着蜀汉的灭亡而消失在了历史的尘埃之中。

    所以,方绍所画的这个图样,仅仅是后世的一些学者,根据考古研究所复原的复制品,方绍也不确定,这复制品与正品之间的差距,到底有多大,是否也能发挥正品那般的威力。

    因此,方绍才将这图纸拿给诸葛亮看,希望这位“诸葛弩”的原发明者,能够从眼前的“赝品”找到灵感。

    果然,诸葛亮并没有让他失望。

    于是,方绍便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