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神箭传说-第3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咨事营成立时日尚浅,很多人甚至还不知道其存在,再加上这次南乡之战外人多有非议,张晋根虽然只是负责参谋,但却承受了极大的压力。是以杨诚才会在此次故意加强咨事营的地位,以恢复其信心。咨事营地虽然现在发挥的作用并不明显,不过杨诚却是极为看好,面对的敌人越多,需要收集整理的情报便越多,这些都不是一两个人可以办到的。以往大多是自己一人决断,小打小闹地时候倒还没什么,但一旦铺开便显出其中不足,毕竟一个人思虑再周全,总会有所遗漏。有了几十甚至上百人帮着参谋,至少可以让遗漏降到最低。
  至于这次南乡之战,杨诚倒还算基本满意,毕竟以微小地代价取得这样的战果,怎么也不算败吧。虽然丢了武关,但是那也是可以理解了,对上顾凯锋这样地人,初次上阵的张晋根没有犯下大错已经是难能可贵了。况且他在军中的威信不高,也是导致这次武关丢失地重要原因,只要他们不那么着急地赶上去。武关的守军根本就没有可能会出关而战,以至上孙尧安捡了个大便宜。要知道在全力防守之下,就算孙尧安和顾凯锋两面夹击,武关也不是那么轻易就可以打下的。
  同时南乡之战也暴露出另一个问题,那便是武将对战功的追求,特别是诸将一齐出阵时。那就更加明显了。这本是无可非议的,甚至可以极大的激发将士地斗志和战意,但在有些情况下却容易被敌人所利用。再加上张晋根资历尚浅,又没有立下什么大的功劳,要想服众确实有些困难,特别是这些还算得上颇有战功的大将们。。张破舟他们都是由自己一手栽培起来的,看来除了自己,还真没人能完全约他们。这个问题还真是让他头痛,他手下这些人都可以算得上是员战将。但除了公孙勇以外,其他人还不能完全独挡一面,特别是遇到擅长谋略的敌人。这场仗还有得打,总不能永远由自己领着他们吧。
  杨诚思虑之间,张晋根的声音已经传遍堂内。“这次荆襄之战共经五次大战,四十多次小战,完全击退了侵入的二十万兖州军,除了一两场小仗外,其余皆以己方获胜告终。”
  第一场是蔡进锐指挥的水之战。除了一艘战舰逃脱外,兖州军的所有水上船只均被烧毁。歼敌百余,伤敌两千余,而己方却不损一人。虽然最终证实那批粮船是冒牌货,不过成功地给在场的兖州军将士留下难以抹灭的阴影。特别是火神弩的巨大威力,在其后的襄阳之战时。敌人的攻城部队看到城墙上的火神弩时。几乎因此而丧失了斗志。
  听到这里,蔡进锐和一众水师将领却并没有多高兴。毕竟是劳师远征。又没有江河相通,兖州那点水师实在太弱了,只给了他们一次露脸的机会。这还不是主要的。更可气的是不论是以后进军关中还是中原,除了当当运输队,他们地水师几乎已经没有上场的机会了。虽然在洛阳三家的联合水师实力还不算弱,不过除非他们能把战船从安乐抬进千里之外的黄河,否则根本连碰面的机会也没有了。好戏才刚刚开始,他们却没有露脸地机会,虽然现在受到赞赏,不过心里地沮丧却是外人难以明白的。
  第二场大战则是樊城之战,己方参战地是吴嘉火率领的两百荆州军和南乘风的两万扬州军。击毙兖州军统领级符廷远,歼敌一千二百人,伤三千多人,除了故意放走报信地人外,近三千八百人全数被俘。荆州军战死十几人,近百人受伤;扬州军也有数百的伤亡。樊城之战虽然规模并不大,不过却直接导致了夏侯超强攻襄阳,而且城中没被烧毁的五千多石粮食,直接用在了其后的百姓安抚之中。可以说荆北其后能顺利的安顿百姓,也有其中不小的功劳。
  听到这里,吴嘉火不由暗自跺脚,当时自己烧得过瘾,哪里会想到这些,早知道少放几把火,现在的功劳岂不是更大一些。看来以后不要随便乱放火了,幸好那些烧毁的民房没有算在自己头上,不然可就亏大了。想到后面,他的气愤已经完全消散了,樊城近半的民房差不多都是他烧掉的,虽然他家境还算殷实,但就算卖掉他所有家产,也不够赔啊。
  第三场大战是襄阳之战,己方参加的有吴振翼率领的三千襄阳军;蔡进锐水师战船七艘,战士八百人;大人的亲卫队五百
  凤营一千骑兵;耳联军四百人,总共近六千人。三死五千七百人,重伤六千八百人,轻伤无数,除了重伤中有两千三百人不治而亡外,共俘敌
  近二万二千人。敌方主将夏侯超自刎而死,张志明走投无路时投江失踪,顾祝新则被耳联军生擒。我方战死两千三百人,多数是襄阳军,轻重伤一千多人。
  身上仍然缠着绷带的吴振翼不由露出一丝苦涩的笑容。他的三千襄阳军几乎所剩无几,除了二十多个轻伤外,活下来的三百人几乎全是重伤,其中一半甚至将成为终身残废。虽然获得不小的战功,但如此惨重的代价还是让他这个主帅难展笑颜。若不是其后飞凤营及时来救,包括他在内的襄阳军恐怕一个也活不下来。想到这里,他禁环顾四周。却没有见到左飞鸿的踪影,这让他不禁微感疑惑。虽然左飞鸿是女儿身,但他现在却再没有半点轻视之意,虽然她打败夏侯超时对方已经在他身上耗了不少力量,不过他明白若是单打独斗,自己恐怕还真不是对手。他向来只信服于强者。便不觉对她生出一分由衷地敬意。
  名列其中的蔡进锐不禁微微叹了口气,虽然是在表功,却又无情的揭了一次他的伤疤:正是从襄阳之战开始,他的水师完全沦为了运输队了。敌人渡江时放下大量乱木,他根本靠不上边,总不可能弃船登岸去找敌人拼命吧。虽然他的战船完全隔绝了两岸地联系,让过河的兖州军成了孤军一只,但到底是没有过一场战斗了。倒是在其后那海量的物资运输,着实让他忙活得够呛。一直到前天的时候,他才总算运完了。他倒不是嫌弃后勤运输的任务,毕竟这也是决定战场胜负的重要一环,不过作为一个带兵之人,最大的希望当然还是可以在战场上建功了。
  不过这点希望恐怕他是没有了,现在长江上下除了他们便只剩下扬州水师了,依目前的情况看两方恐怕是没有打起来的可能地。而且就算打起来,以他现在的实力去面对水战闻名的南乘风,他还真没有什么把握。就连交州沿海的那些海盗,也是早就被他清理得一干二净。以现在交州政通人和的状况,谁还会去海盗这么危险的事,算来算去,他可真是完全绝望了,运输的事情结束之后。只能安安心心的回去做自己那个珠崖群守了。
  张晋根可不知道被表扬的这些人竟然会有这些想法。顿了顿之后继续朗声宣读道:“第四次大战是黄渠之战。我方参战的有大人亲自率领地五百亲卫队和近四千荆州军,另有豫州和扬州两支友军各两万人。兖州军是由主帅顾良洪率领的步骑五万余人。经过近两天的激战后,战死一万三千余人,被俘三万四千人。其余皆逃往洛阳。其中由大人亲自率领的五百亲卫队大破敌人中军大营,歼敌五千余人,余者皆伤,更击毙敌首,直接导致敌军主力溃逃。在其后的追击中,除了顾祝升以外,其他诸将均被生擒。”
  杨诚微微一笑,张晋根执意要将那一战单独提出,张识文他们也坚决支持,他也无可奈何。说起来这一战南乘风和叶浩栋地功劳也不小,在得知顾良洪死后,剩下地几大将领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一支向北逃窜,其他地却冲向了樊城,想要夺回那里的粮草,却正好落入南乘风设好的包围圈里,自己还没赶上去呢,大部份几乎还没开打就投降了。倒是向北那支撞上了正要追击顾祝升地叶浩栋,一直打了一天一夜才总算被完全击溃。五万兖州军如此不经打,倒还真出乎他的意料,不过若是顾良洪在,那当然又是另一番境况了。
  众人听了却是一片惊叹,这其中倒也不是完全恭维。杨诚的亲卫队能以一敌人并不是什么值得奇怪的事情,但一般来说,中军所在往往都是最为精锐的部队,再加上处于守势,这便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了。虽然杨诚的亲卫队在山林中有着恐怖的战力,但却仍然不能掩盖这一战的锋芒。而铁严华在下面更是一胜兴奋,这十天来他早已整理出不少的说书内容了,特别是黄渠一战,更是他大肆渲染的对像。虽然并没有多少吹嘘的成分,不过在他嘴里说出来自然与张晋根现在说的有着完全不同的效果了。
  第五战是南乡之战,说到这里,张晋根脸上不禁有些不自然了。看众人都望向自己,他这才收拾心绪继续说了下去。南乡之战我方共投入五营近四万人,而敌方顾凯锋属下的兖州军近十万人,不过在之前近四十场小仗的打击下,能战者仅有八万人。激战四天之后,兖州军战死两万人,被俘八千多人,剩下的有五万进入武关,余者皆向洛阳逃窜。加上前面死伤的近两万人,共计歼敌近四万。我方战死三千二百人,伤万余人。
  之前那些小战,除了十几次骚扰重在伤敌外,其余几乎都是歼灭战,是以南乡这边杀敌最多,俘虏却反而少得可怜。说到这里,众人均是沉默不语。这是功是过倒还真难说清楚,毕竟人家歼敌的数量已经超过了其他所有战场的人数。不过若要把丢掉武关的过失强加在他们头上,这点功劳就有些难说了。只是众人心里都清楚,若不是武关守军见财起意,顾凯锋的八万大军只怕都要葬送在武关之前了。以此来看,也不知道说顾凯锋是精明过人,亦或是一个疯狂的大赌徒。
  “不管怎么说,这一仗我们都是打胜了。”杨诚站起来说道,再论成败已经无济于事,他可不想众人在这个问题上过多的纠缠。“此番我军共歼敌六万余人,俘虏敌兵六万八千人,虽然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但总算赶在春播之前结束了战斗。所有参战将士皆有功劳,日后我自会上报朝廷,为大家请功。”
  说起来俘虏的这批敌兵这一次还帮了不小的忙,杨诚并没有把他们关起来,而是把他们用来了这次春播和重建之中。不过他们倒也没有什么不满,这六万多俘虏大半都在战争中负了伤,若是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根本连命都保不住。根据战后的统计,俘虏的伤兵死亡率竟然还比州军自己的伤兵死亡率低得多。受到这么好的待遇,俘虏们当然是感激不尽,更何况他们做事杨诚竟然按正常的民工待遇给予工钱,算起甚至比他们在兖州军中的军饷还要高。杨诚对这些俘虏的约束并不多,但却没有引起一场暴动,一向以为被视为包袱的战俘,反而成了一大助力,说出去恐怕都没有人敢相信。
  第七卷 第四十章 关洛争雄·四
  偷偷拭了拭微微冒汗的额头,感激的看了杨诚一眼,的座位。既然杨诚说都有功劳了,其他人自然也不好说什么,不过杨诚刚才说到已经达到之前的目标时,他心里却忍不住有些惭愧。他也知道,对于这次荆襄之战的结果杨诚并不十分满意,不误农时只不过是政治上的目标,而军事上的目标却是阻击兖州军,而阻击的目的便是不让他们通过武关而威胁关中。如果从军事角度来说,他们是完全失败了,本来想把敌人堵在外面,哪料到自己反而被人家堵在了外面。
  接下来便轮到张识文出场了,短短两个月不到,比杨诚还要年轻四岁的张识文眼角和额间竟有了几道皱纹,虽然并不明显,但也可以看出这段时间他是如何渡过的了。前方军资的调拔、荆州官吏的替换、交州本地的政务,甚至于移民与本地人的纠纷,几乎每件事都他的身影。倒不是底下的官员不够得力,而是身上的担子太重,让他不敢对自己有丝毫的松懈。
  杨诚自己对生活的要求极为简单,不过对百姓花起钱来却是极为大方,哪里的百姓饿肚子了,他大手一挥又送钱又送粮,还要减免赋税。这种做法张识文从内心来说当然是绝对支持的,他和很多官员都是出自贫寒,对百姓的苦楚当然是再清楚不过了。不过不当家不知道盐米贵啊,交州虽然经过近四年的高速发展,不过毕竟开发尚短,要想真正和那些中原大州相比还为时尚早。幸好交州百姓对官府的信任达到了令人惊讶的地步,很多在其他州完全不可能的事情,在交州却毫不费力地顺利执行下去。仗着这一点。他才能够勉强支撑,饶是如此,从征谢明伦到现在,交州的府库仍然见了底。
  张晋根才报了喜,现在轮到他却是要报忧了。清了清嗓子,张识文平静的说道:“这几个月来。大家的鼎力支持下,荆州全境已经初步平稳。先后安顿流民三十万人,新建民舍七万所,除荆北外,其余各地的百姓都可以维持到秋收。在商会的大力配合下,各地地物价还算平稳,没有出现屯积居奇的状况。民生已安,交州的协助人员从下个月起就会从各地陆续撤离,以后就要各位官员多多辛苦了。”
  众人听了倒没有什么反应。只是从荆州选拔新人们眼中微现激动。这样的政绩放在外面,足以让任何人为之惊奇了。特别是流民问题,向来为各地最头痛的事情,不过放荆州竟异常顺利。从关中和中原逃亡来的这三十万百姓,现在已经广布在荆南各地,多数都在新设立的三郡十二县中安居乐业。虽然一切都是从头再来,不过荆州清明的吏制却让他们把这个新的家园当成了乐土,只怕战争结束之后,真正愿意离开地人也不会有多少。
  仅此一项,荆州的人口便凭添了二十多万。完全弥补了谢明伦之乱和州军入侵所造成的损失。不过官府为此付出的代价也是惊人的,这三十万人中,大半都是贫困的百姓,安顿他们所需要的房屋、田地和农具几乎都是官府掏的腰包。即使是携资而来的人,置业的成本也是低到了极点。正因为如此。荆襄之战还没有结束。百姓地安顿便已经基本完成了。
  去年北方不少地方都遭了灾,再加上三家几乎征用了境内的所有壮丁。粮食的价格已经涨到了天价,再加上各地豪强刻意抬价,有些地方甚至已经出现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