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日出日落三八线-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毛岸英牺牲后,解方请示彭德怀:“这件事要不要向毛主席报告?”
  彭德怀沉吟一会后说:“岸英同志为国捐躯光荣,我想迟早都是要报的,迟报不如早报,今天就上报。”当天下午,彭德怀趴在一张小木桌上,起草了一份电报,上面写道:“军委并高(岗)、贺(晋年):我们今日7时已进入防空洞、毛岸英同3个参谋在房子内。11时敌机4架经过时,他们4人已出来。敌机过后,他们4人返回房子内,忽又来敌机4架,投下近百枚燃烧弹,命中房子,当时有2名参谋跑出,毛岸英及高瑞欣未及跑出被烧死。其他无损失。志司25日16时。”彭德怀站起身来,心情沉重地将电报递给值班参谋,说:“马上发,报告毛主席、党中央。”说罢,连帽子也没戴,一个人走出防空洞,走下山坡。
  北风把满地的积雪吹冻了,踏上去簌簌地作响。彭德怀不觉得冷,他感到浑身燥热,就把风纪扣解开。他想到毛泽东和周恩来几次来电督促自己:“你们的指挥所应建筑可靠的防空洞,保障你们司令部的安全。”“你们指挥所应速建坚固的防空洞,立即修建,万勿疏忽。”“请你们充分注意机关的安全,千万不可大意”等等,辞意急切。而他每天只忙着指挥打仗,没想到发生了如此重大的不幸,使他追悔莫及。
  在毛岸英牺牲的当天,毛泽东身体不好,又忙于国内外重大事务,周恩来把电报暂时搁下。几天后,才将电报送给毛泽东看,井附了一封信:“毛岸英的牺牲是光荣的,当时因你们都在感冒中,未将此电送阅……胜利之后,当在大榆洞立纪念志愿军烈士墓碑。”不久,彭德怀回国向毛泽东汇报工作,又顺便汇报了毛岸英的牺牲经过。
  彭德怀声音低沉他说:“主席,你让岸英随我到朝鲜前线后,他工作很积极,可我对你和恩来几次督促志司注意防空的指示不重视,致岸英和高参谋不幸牺牲,我应承担责任,我和志司的同志们至今还很悲痛。”毛泽东沉默良久。他拿起香烟,抽出一根,放进嘴里。右手划火柴,要点烟。可是,连划了两根,都没划着。原来,他的手因激动而颤抖,不由得用力过猛,把火柴棒划断了。
  彭德怀见此情景,心情更加沉重。
  毛泽东终于点燃了香烟,长长地吸了一口,强压住巨大的悲痛。然后,反而宽慰彭德怀:打仗总是要死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牺牲了成千上万的优秀战士,他们的牺牲是光荣的。岸英是一个普通的战士。不要因为是我的儿子,就当成大事。现在美国已使用在朝鲜战场上的各型飞机约1000架,你们千万不能疏忽大意,要采取一切措施保证司令部的安全。
  这天晚上,毛泽东信步来到中南海岸边,夜空中的寒星映在水中,摇摇晃晃,却没有一点声息,似乎化为毛岸英的音容笑貌。
  毛岸英从小就随父母四处奔波,上海、长沙、广州、武汉,他都到过。毛泽东曾感慨他说:“为了革命事业,这孩子从小就吃百家饭,走万里路啊!”
  毛泽东很清楚记得,1927年的夏天,酷暑袭人。毛泽东开完了“八七”会议,便将夫人杨开慧及3个儿子一起送到岳父杨昌济先生的老家——湖南板仓。次日清晨,他和杨开慧及5岁的毛岸英匆匆告别,便发动秋收起义去了。
  1930年11月14日,杨开慧在长沙牺牲。中央党组织设法将毛泽东的3个儿子转移安排到上海。1931年4月,上海地下党机关遭到严重破坏,岸英兄弟生活没有着落,只得流浪街头,岸龙在几次迁移中失踪了,岸英带着岸青,挨打挨骂,受尽折磨。他们离开店铺,靠卖报纸、拾破烂、拣烟头、帮人推人力车来维持生活。1936年,上海地下党组织找到了他们,几经转折,送到莫斯科,在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和东方语言学院学习过5年,当过苏军的坦克中尉,自愿报名参加过苏德战争。
  1946年回到延安,毛泽东说:“你光有外国的书本知识还是不够的,还要把书本知识变成自己的才行哩!你还应当上中国这个大学,到农村去拜农民为师,你可以学到在外国学不到的许多有益的东面。”毛泽东要求毛岸英自己背上一斗半小米和铺盖卷,到艰苦的山村吴家枣园去劳动,拜农民为师,当农民的小学生。还叮嘱他要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不能搞特殊化。
  毛岸英遵照父亲的嘱咐,在农村吃苦耐劳,学会了各种农活后,受到了乡亲们的称赞,1946年下半年,回到延安。
  毛泽东对毛岸英寄予了怎样的深情!他得知毛岸英牺牲的消息以后,好几天,沉默不语,神情黯然,一个人坐在屋子里,一支接一支地抽烟。有一次,他慢慢走到窗前,望着窗外那已经肃煞的柳枝,轻轻地念起《枯树赋》:“昔年移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枪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1950年的12月问,一场大雪,把北京装点得银装素裹,分外妖娆,毛泽东踏雪归来,走进颐年堂的办公室里,忽见桌子上放着一叠关于安置毛岸英遗骨问题的材料。他急忙拿了起来,仔细翻阅,见有人民解放军总干部部第一副部长赖传珠起草的、送彭德怀审批的电文,还有彭德怀写给周恩来的一封信。赖传珠起草的电文,要求志愿军总部将毛岸英的尸骨运回北京安葬,彭德怀认为这样做不够妥当,12月24日8时特地给周恩来写信请示。信中写到:“总理:咋24日赖传珠同志,拟一电稿将毛岸英同志尸骨运回北京,我意即埋在朝鲜,以志司或志愿军司令员刊碑,说明其自愿参军和牺牲经过,不愧为毛泽东的儿子。与其同时牺牲的另一参谋高瑞欣合埋一处,似此对朝鲜人民教育意义较好,其他死难烈士家属亦无异议,原电报已送你处,上述意见未写上,特补告,妥否请考虑。”毛泽东看罢,点燃了一支香烟,默默地吸着。
  这时,周恩来进来了。他是专为此事来证求毛泽东的意见的。
  提起毛岸英的牺牲,父亲的心情总是很沉痛的。毛泽东深明大义,同意彭德怀的意见,说:“这很好,做得对。岸英也是志愿军战士,就把岸英和成千上万的志愿军烈士一样,掩埋在朝鲜的土地上,也不要为他举行特殊的葬礼。”于是,在朝鲜桧仓,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里,增修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坟墓。墓前,立着一块一米高的花岗岩石碑,墓碑的前面镌刻着“毛岸英同志之墓”7个大字。墓碑的背面,刻了一段碑文:“毛岸英同志原籍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是中国人民领袖毛泽东同志的长子,1950年,他坚决请求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950年11月25日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牺牲。
  毛岸英同志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精神将永远教育和鼓舞青年的一代。
  毛岸英烈士永垂不朽!“199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人朝参战40年时,中国前志愿军代表团来到桧仓烈士陵园。40年过去,陵园依旧庄严肃穆,清洁整齐。毛岸英墓旁竖立了毛岸英的塑像。
  (3)战争就是斗智斗勇。
  志愿军总部被炸后,彭德怀等人就搬到一个作为防空洞用的涵洞里办公。这是一座长约百米、厚约一米的钢筋水泥的建筑,顶部积土很厚,杂草丛生,两端都有洞口可以出入。彭德怀等入就在这个阴凉、黑暗、潮湿、嘈杂的涵洞内用布帘子隔成一间一间的办公和睡觉的地方,完全靠烛光照明指挥了第二次战役,一直驻到战役取得了最后胜利。
  战争是战略家斗智斗勇的棋局。
  就在麦克阿瑟大事声张地发动“结束朝鲜战争总攻势”时,毛泽东、彭德怀不露声色准备发动第二次战役。
  11月9日,毛泽东给彭德怀等人复电:“争取在本月内至12月初的1个月内,东西两线各打一二个仗,共歼敌六八个团,将战线推进至平壤、元山间铁路线区域,我军就在根本上胜利了。”毛泽东、彭德怀为了诱敌放胆进入志愿军的预定战场,设计了几着妙棋。
  第一着棋就是边打边退,诱敌深入。
  大榆洞,彭德怀召开志愿军党委会议,研究第二次战役的作战方针和布置。彭德怀分析说:麦克阿瑟虽遭到第一次打击,但美军主力未受损失,同时他们对我军的兵力还不清楚,肯定还要向鸭绿江大举进攻。我军虽在兵力上占优势,但装备太差,如和敌军死拼硬顶,肯定要吃亏。不如先避其锐气,故意示弱,边打边退,迷惑敌人,诱其深入,我军可以后撤30一50公里以分散敌人,然后在运动中寻机歼敌,这是我军的拿手战术。我们要在清川江畔钓大鱼。“志愿军各部队在后撤时沿路丢弃一些枪弹衣物,似已溃不成军。而志愿军主力则转移到敌人侧翼,严密伪装。昼不冒烟,夜不露光,消除各种可疑痕迹。
  当时,朝方领导人对彭德怀后撤几十公里诱敌深入的战役部署十分不解,询问彭德怀为什么不乘胜向清川江以南追击。
  美国军方更不理解毛泽东的兵法,对志愿军的突然消失不能够作出更为准确的解释。
  在1938年抗日战争的高潮,毛泽东以简单明了的方式阐述了他的战术。《论持久战》这本书的警句对在朝鲜的“联合国军”来说是具有预言性的:“我们历来主张‘诱敌深入’,就是因为这是战略防御中弱军对强军作战的最有效的军事政策。”他以反诘和反答的方式,认为撤退是一种战术:“英勇决战于前,又放弃土地于后,不是自相矛盾吗?吃饭于前,又拉屎于后,不是白吃了吗?”
  毛泽东在另一篇文章中把他的战略战术归纳成一个口号,这在非正规战争的史册上是不朽的:“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然而美国军方和情报界对毛泽东的军事思想却知之甚少。毛泽东著作的翻译本在全世界的共产党国家都广为流行。但他们并未引起美国军方的注意。1954年,伦敦出版了毛泽东的著作。翌年,纽约的国际出版家协会也出版了毛泽东的著作。但在此之前,毛泽东的著作在美国几乎是无处寻觅,包括国会图书馆,除了一些散布在各地的零星小册子以外,甚至在军队的图书馆中也无法找到。
  由于对毛泽东在以前战争中的做法缺乏了解,美国军方便依赖没有根据的猜测。志愿军越推迟他们新的一轮攻势,一些美国军官就越发自信,认为中国人不会来了。朝鲜严酷冬季的到来使他们更为相信自己的猜测。
  “联合国军”更气焰嚣张地向北推进。彭德怀则胸有成竹,镇定自若。他说:“要诱鱼上钩,你必须让鱼尝点甜头,麦克阿瑟吹嘘他从来没有打过败仗,看看这次战役究竟谁能把谁吃掉。”为进一步造成敌人的错觉,彭德怀再次电令各军仍以小部队与敌人保持接触,诱敌深入。
  第二着棋就是释放战俘,纵敌骄狂。
  11月17日,志愿军司令部,彭德怀问杜平:“能不能挑些战俘放回去?”
  “放少了恐怕影响不大,是否多放一些?”
  “好!能多放就多放一些。”彭德怀果断他说。
  杜平是1930年参加红军的,长期从事部队政治工作,非常熟悉对敌工作。在国内战争中,释放战俘是家常便饭,用不着向上级请示报告,但现在是在国外,志愿军不仅是打军事仗,而且也是在打一场政治仗。释放战俘可能会产生各种不同的国际影响,将来交换战俘怎么办,但目前从军事上考虑,又必须快放。
  他们思来想去,主意难定,所以杜平向彭德怀建议说:“这件事关系重大,要不要请示一下?”
  彭德怀略一沉思,说:“你再考虑细一点,写个电报向中央军委报一下。这件事,你负责把它办好!”杜平当天就草拟了电报,经彭德怀审阅后上报军委,电文如下:“军委:我们拟下一战役前,释放100名美李伪俘虏(内美俘30名,伪俘70名),以扩大我军优俘政策,打破敌军怕杀心理,并准备19日夜由前方阵地送出。是否可以?请速示。
  彭德怀邓华杜平1950年11月17日9时“11月18日上午,毛泽东回电:”(一)你们释放一批俘虏很对,应赶快放走,尔后应随时分批放走,不要请示。
  (二)敌方对我实力还认为是6万至7万人,并不是一个不可侮的势力,这点对我有利。
  (三)美、英、法对我毫无办法,悲观情绪笼贸各国。只要我军多打几个胜仗,歼灭几万敌军,整个国际局势就会改观。“彭德怀看完电报后说:”不要等到明天了,今天晚上就放,越快越好!“
  “今天就放?”
  “对!现在是争取时间。”彭德怀对杜平肯定他说。“有个问题不知你想过没有?你们上月入朝时,毛主席来电说:各部派遣远出之侦察部队,均要伪装朝鲜人民军,而不要称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什么?迷惑敌人嘛!”彭德怀的用意很明确;这次释放战俘,也是对敌人的一次迷惑。
  彭德怀风趣他说:“可以告诉俘虏,我们粮食供应困难,没有吃的,恐怕要退回中国,美国官员们不是说,志愿军人朝不过是为了拆除鸭绿江水电站的设备,‘大捞一把’吗?不是说他们的空军很厉害,使我们的后方运输和交通完全瘫痪起来了吗?我们就要适应美军的这个愿望,来一个就汤下面嘛!”彭德怀首释战俘的行动,得到了毛泽东的鼓励。他在11月24日的来电中指出:“你们释放美俘的行动,已在国际上收到极好的效果。请准备于此次战役后再释放一大批,例如三四百人。”就在美伪军进至预定发起总攻势的攻击开始线时,志愿军主力也悄悄地完成战役集结。
  部队运动过程中,不仅未遭空中突击所阻,而且根本未被察觉。对此,美国舆论界惊呼这是“现代战争史上的奇迹”。
  第三着棋就是出敌不意,攻其不备。
  彭德怀注意到,西线美第8集团军和东线美10军之间留下一个数十公里的缺门。西线敌右翼又是刚受过打击的韩国第2军(辖第6、第7、第8师),不足2万人。彭德怀决定利用这个薄弱点,向西线敌人的右翼德川发动攻击,下一步再向美第8集团军的深远后方迂回。
  1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