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末卫公子-第1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郭嘉早已经料定,步度根早无战意,何况后门遭殃,必定更是归心似箭。即便卫宁前般不允,他终究还是说服了自家兄长,亲自走上了这一遭。

为的便是安他步度根的心。

让乌桓族换取包括他步度根在内的所有鲜卑人全身而退入草原,而深入草原上的那支汉军骑兵也退出大青山以北。

这是一场交换,用外族的性命来换取自家的安定,步度根有什么不愿意呢?甚至,将这场交换之中,步度根还将其余那些暗中开始反对他的族长一并勾入了汉军功勋之中。

如同他鲜卑人一般,汉军同样死伤惨重,这场战争,同样也让汉人再难以负荷下去。这步度根很清楚,再加上,这个似乎在汉军中身份不低的家伙在,那么汉人的协议至少有了五分的真实。

步度根一直都是一个贪婪赌徒,从与董卓结盟,到倾尽全力攻打汉地,一路虽然都是参输,甚至到了现在都有举全军攻打晋阳一搏的念头,终于因为自己暗中投放在其余族长身边的探子让他一腔赌魂烟消云散。

老家都没了,而部下思反,这是必输之局,所以郭嘉的到来,让他看到了另外一场赌局。堵的是汉人也难以在持久战斗下去了,堵的也是汉人不愿将最后的边军同归于尽!

而他擅自加上的筹码,却是一张假票,一张拿着烫手的东西。

郭嘉只提乌桓族,事实上,等的便是步度根亲自说出口来。得到了满意的答复,至少穿上的那身胡服也不见得碍手碍脚了。

汉军已经无法在正面作战中打败鲜卑人了,甚至郭嘉口中那一万晋阳骑兵都不过是虚口,倘若鲜卑人真的要退,再困乏的骑兵,也不是步兵的两条大腿可以轻易赶上的。

但是三万疲惫之师,吃不下他步度根的两万黄金勇士,要吃下同样疲惫的三万各怀心思的骑兵,也不是不可能,关键,就在于这个看似狡猾,实际憨憨可爱的步度根了。

何况……汉军真的没有盟友了么?

其余的鲜卑族长自然是不知道郭嘉的存在,不知道这个暂时担当人质和信使的中间人。只是怨怒与心松同在,期待返回草原上的日子。

是的,回到草原上,步度根这个昔日的末代大汗也走到了尽头。

晋阳城中,卫宁担忧的看着城外,又回头看着城中紧急调遣匆匆的汉军,不由得叹了口气。

能走到这一步,殊为不易,流干了一半大汉边军的血液,同样也让十万鲜卑人丢下了尸体。但至少鲜卑人最少十年没有南侵的可能,足够他缓过气来先解决自己的事情。

手中三万汉军,这一次追击,又到底能回来多少人呢?

“你家族长已经准备好了吧?”卫宁缓缓回过头来,赫然,便是一个彪悍的胡人。

 第二百五十三章

北方的男儿总是离不开的豪爽与彪悍为伍,即便在最为艰苦土地上锻炼出来的草原之民,却也依然比起并北军民强壮不了许多。

同一块千年争斗战乱不曾绝过的土地,同样孕育了一支不肯低头的汉民。

当苍凉的号角第一次穿破云霄,宿命的敌人终于缓缓赤红了瞳孔。刀,剑,戟,盾,弓,枪,依稀可听到那锵然刺痛耳膜的兵刃交击。

两万汉军列开一片黑压压的方阵,高举的盾牌顽强的抵抗着那漫天密布的箭雨,养精蓄锐带来的不仅仅是身体上气力的优势,同样,看着那一群驱策着马儿,挥洒着弓箭来回奔跑抛射的鲜卑人,早没有他们记忆中的矫捷,更多印刻在他们身上的却是疲惫。所以,汉人大军的士气,丝毫不落威武,反倒更加战意彪炳。那赤红的眼中,又有多少包含着他们不曾忘记的仇恨。

哀兵必胜虽不可尽言,但,在现在这样的情况下来说,显然,带来的战斗力却是倍数的增长。

祖祖辈辈用鲜血换来的经验,使得两万方阵大军踏着沉稳的步伐,冒着箭雨,忍受着马蹄震动的轰鸣,缓缓向着鲜卑人的马军进迫。长戟,长枪,透过厚盾组成一道狰狞的森冷长墙。

即便每踏出一步终究有上百人插满了箭雨倒在地下,那殷红滚烫的鲜血洒满前进的道路,却更加让剩余的袍泽坚定了脚步。

骑兵对于步兵来说,尤其是草原上的游骑兵,最理想的战术自然便是利用快速的移动力,凭借自幼苦练的骑射之术游走抛射,慢慢将步兵蚕食消化,打击对方的士气,最后集中冲锋摧毁他们的阵势。

但两万汉军显然不放在贺兰斥地眼中,对于自己族民马刀的信心。以及这高低起伏的小丘战场,并不太适合骑射的机动展开。

三万鲜卑勇士,一个冲锋便能彻底让汉人溃退败逃。不提那震天动地的马蹄声,那犹如狂潮的马流,也足够让汉人胆战心惊。

何况汉人一路逃窜,每日都有大量逃兵四散,军心早就临近“崩溃”,鲜卑还有不能胜利的理由吗?

现在汉军那沉稳的脚步在贺兰斥看来,不过最后垂死的挣扎,人到穷途末路都总是充满了勇气。不是吗?就像那十万雁门手无寸铁的羊羔一般……

贺兰斥嘴角浮起了嘲弄地冷笑,生存在大草原上培养出来的眼力,自然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远处那汉军力量最为集中的地方,自然便应该是汉军主帅在地位子。

用他的头颅做成的酒樽。想必步度根大人应该会很喜欢吧。

现在三万鲜卑勇士的体力已经不足以让他们再慢慢地消耗汉人的数量了。

“锵那是马刀拔出腰间,高高举起的声音。

贺兰斥指着汉人缓缓向前地军阵,高声大喝道,“大鲜卑地勇士们。吹起手中的号角,让所有战士拔出马刀,将我们的强大再一次告诉汉人!告诉他们。他们不过是我们可以肆意宰割的牛羊!”

“…………呜呜鲜卑人最古老的战歌响起。游走在汉军前方四散骑射的鲜卑骑兵们终于放下了手中的弓箭,稀稀拉拉刺破皮革刀鞘地声音此起彼伏,当先便有两支骑兵分开向着汉军两翼袭来。

终于,这曾经让所有边疆军民痛恨不已地骑兵狂潮再一次展现出了那狰狞恐怖的压力。没有人能够想象,到底上万人地集体冲锋,带来的何等的威势。

奔腾如洪流,震动如九霄。草泥的飞溅。所有战马将最后仅存的气力。用在帮助主人完成这一场重要的征伐。

但与此同时……

“……咚咚咚咚咚咚咚

汉军中阵,同样蓦然响起了重重重鼓。不知有多少面军鼓一起作响,伴随着号角的呜咽,马声的嘶吠,还有那因为吵杂而含糊不清的叫骂,吼叫。

“……汉军威武我无敌

“……血债血偿贼灭寇

汉军的军阵霎时爆发出猛烈的呼喊,配合着鼓声的沸腾,同样有着一种带着仇恨惨烈的必胜决心。

三层强盾猛然放倒,层层密布,无数长枪透过缝隙穿透出来。移动的狰狞堡垒,在固定下来时候,才会显得更为坚强。

汉军左右两翼,却好似早就有了准备。侧面前列的兵勇闻得鼓声,在队尉的指挥下纷纷有序的缩入中军,取而代之,中间潜藏的盾手,长枪纷纷迎面加固左右两翼的防线。

这是一座狰狞的枪林,不停的前进,正是为了逼迫鲜卑人自动的冲锋上来。

比的,将是两支军队的战斗意志。以及复仇的决心。

事实上,即便如此森寒的长枪方阵,要挡下三万骑兵的冲锋,也并不可能。

但……卫宁需要的,不过正是要这两万步卒争取上一小段的时间,足够纠缠黏住这些冲锋相撞上来的骑士。

当鲜卑人惊觉汉军竟是早有准备的时候,那密密麻麻的长枪长戟的方阵已经瞬间列开了阵势。但胯下马儿撒开的马蹄,一往无前的冲锋已经并不足矣让他们所有人再改变了冲锋的轨道。

锋利的马刀借着阳光的反射,透出点点冰寒彻骨,所有鲜卑人死死握紧了缰绳,握紧了马刀。犹豫只会让人死得更快,无数人同样回应起震天的怒吼,夹杂着粗犷的鲜卑语,带着一往无前的气势。

第一波骑兵狠狠的撞上了汉人的盾墙枪林,无数尖锐的长枪狠狠的刺进了马匹的脖子,刺进了鲜卑人的胸膛。鲜血飚飞,人仰马翻的嘶吠,响彻天际。

当前列才被长枪所贯透,后面又有一簇簇飞马冲击了上来。倒下,鲜血,流满了整个战场,青黄的草皮早失去了原本的色泽。倒下的鲜卑骑士以及他赖以为伍的胯下骏马,渐渐得被后面汹涌澎湃的骑兵狂潮踏成肉泥。

这便是战争的残酷,不分敌我。只为胜利……

比起骑兵的损失来说,汉军的伤亡同样让人心寒。

三层盾墙,两层枪林,当第一次骑兵与方阵的接触,便到处是吐血纷飞,浑身骨骼存碎的人影,成千的士兵,被马匹的冲力撞飞,飘过袍泽的头顶,落到阵后。

第一防线,显然在那巨大的冲击下承受了强大的压力。而随之而来,还有滚滚大潮。压力在不断增减,而没有被长枪穿透的鲜卑骑士,更是趁机挥舞起了锋利的马刀。

后面的汉军鼓足了气力,用人墙紧紧加固着前面的阵线,但马力冲锋带来的千斤重压,还是让前列岌岌可危。每一秒都有人被马匹撞飞,被马刀砍下头颅,挥散这滚烫的鲜血,残肢四落。

痛苦的嚎叫,响彻四野。鲜血的滚烫几乎让烈阳也变得血红。

卫宁在阵后紧紧盯着前面的人间炼狱,眼睛缓缓闭了闭,这便是战争……

当他再睁开眼睛的时候,眼睛望向鲜卑人的同时,早已经是刺骨的仇恨。

当那雪白的衣袍高高挥舞起手来时,左右的亲卫脸上终于浮起了强烈的亢奋,第一个号手,吹响了手中握捏许久的号角,第一个鼓手也仿佛要花尽所有气力,敲碎鼓槌。

一传十,十传百,从近到远,从前到后,号角声,金鼓声,一个接一个高亢的响起。

卫宁这本该算是后军的身后,再一次响起了让鲜卑军阵中,贺兰斥内心不安的抖动。地面再一次变起的剧烈震动,显然不应该是前面还在战斗的数万军队的绞杀。

蓦然间,贺兰斥的瞳孔猛然一缩,在他的眼睛里,那个汉人中军主帅的位子,那个小丘的后面,缓缓的出现了无数的黑点,那高举的旗帜,慢慢路出了上面的纹路,

不知道什么时候,以中央战场为原点,以那汉军主帅的位子为中心,一道半圆的黑甲潮流已经渐渐形成。而现在的汉军虽然马上便会被鲜卑骑兵所击溃,可却已经陷入了缠斗之中……

那数量,并不比与自己族人厮杀在中央的汉军少得了多少!

而他的侧面,还有一种不寻常的震动。

久在草原上生存的他,自然是知道那是大量骑兵奔驰带来的声音。

一骑白马银甲长枪,汉军的骑兵在那个杀气腾腾的将领带领下,保持着一往无前的凶悍气势,支取贺兰斥所在的中军!

 第二百五十七章

就在陈宫紧锣密鼓追捕卫氏族人的时候,局势的糜烂已经让他无从着手,卫宁入主晋阳的消息并没有隐没多少时日。

偏偏这个时候,还没有将他的妻儿老小收押回河东。

但就在这个时候,一个让他欣喜若狂的消息,一个让天下诸侯震动的消息,传回了河东,传遍了天下。

一直以来,作为山东诸侯的梦魇,作为河东最大对手的董卓,受到他依赖为最大臂膀的吕布所杀!

而失去了董卓这个最强的支柱,凉州军这个集合了蛮族,原并州军,凉州军的军事集体,当即大乱,随之而来的便是董卓曾经掌控住的广袤领土,陷入了不可压抑的混乱之中。

首当其冲的,便是以吕布为首的旧并州军集体,在得到了汉献帝与百官的情况下,迅速占据长安,收押董卓昔日的心腹智囊李儒于家,将这个重病缠身的智谋之士腰斩于东市。而各地凉州军方,纷纷成了朝廷大张旗鼓招榜收押的逆贼。

其中李在咸阳把守要害,郭汜镇守武关,樊稠屯兵池阳,三人各有不少兵马,而董卓被诛,张济率领长安守军趁乱杀出,汇合四人,大军集于武功。

十万凉州军,立刻便成了名不正言不顺的反贼,无名,必难行,背恶名,更是难容天下。

以李,郭汜,樊稠,张济四人的凉州军,失去了董卓这个强横首领。各拥一军,但在局势险恶下,终究勉强合作抱成一团。四人合共上书,求情吕布与王允赦免其恶名。

董卓麾下,凉州军素来与并州军互有嫌隙,而王允更是一个死硬的汉庭分子,如何能容忍这些当年烧杀洛阳,藐视贵族,欺凌皇帝的帮凶分子。

信使被王允大怒斩首,悬首挂于长安东门。以告李,郭汜水火不容之心。

而既得了王允不许赦免的事实,游走在关西的四人,终于恐慌了起来。这里四个人或许有善战之勇。但却没有善谋之智,而气度胸壑也是那种小人物水涨船高的德行,而在危难中,难免手足无措。

昔日的西凉军一概上下。从布局谋略,一直到政治内政几乎都是李儒一人打理地井井有条,有这样一个人强撑起了善战的凉州无后顾之忧。这些武将自然从没有考虑过这样的问题。

同样董卓昔日的霸王之气势。也压服了所有人不敢有多余的想法。

但在这个时候,两个凉州军的支柱轰然倒塌,大小武将,这才蓦然发现,自己实在没有什么方法,能够继续让凉州军走向光明点的未来。

不得不说,这应当是昔日纵横无双并州军的悲哀。因为。这一切的导火索不过是个女人,虽然她是倾国之色。但凉州军花费了多少生命换来的地位却轻易地支离破碎。

四人不敢面对吕布无双武力,以及可能出现的皇帝矫诏,山东诸侯再一次齐发长安,最后合计再三,只能下定决心,率领这十万大军退兵西凉,入寇山林躲避天下共讨了。

却在这时,李儒的逝去,却让另外一个人跳出了前台。张济的侄子幕僚贾诩,这个曾经一手导演了杨奉兵败冯翊地大戏,使得杨奉元气大伤的鬼谋之才。

贾诩自然是不愿意跟随这些人流浪天涯,以安乐为生的奋斗目标更是难以容忍在山林中成为过节喊打的贼首小头目。一想到以后混迹在张秀身边,各个小兵张口一声头目,闭口一声老大,贾诩头皮一阵发麻。

他地目标很简单啊,一杯香茗,一卷书香,吃饱就睡,睡饱就吃,能够躺着就绝不站着,能够不做事,那是世间最美妙的事情。

一随这些没有眼光的家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