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末卫公子-第3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视线可及的漏网之鱼。任何一个趁着混乱冲破防线向卫宁扑去的人,都很快被他从后面赶上,一戟砍翻在地。

显然,混乱造成的负面阴影已经全面的爆发开来,三千骑士早骤然爆发之中,只能尽可能的约束住胯下地战马,不至于让马匹受惊过度而造成更大地混乱。唯一能够做到的,便是凭借人多地优势形成一堵薄弱而漏洞百出的防线。

不过。终究是不可能如同作战中一般,肆意的放开手脚。始终,还是有惶恐失措的百姓,茫然无措的四处乱窜,跳进了漏洞之中。

事实上,最为最中坚的防御力量,唯有那三百宿卫才是真正的杀人机器。

只等典韦一声令下之后,便很快凝聚缩小了拱卫的范围,只要有人胆敢再跨前半步,根本没有丝毫怜悯之心。刀兵所向,无论是刺客,还是平民都是一戟了事,冷血,但异常有效率。

随着赵云和太史慈的靠拢,宿卫们也当即分开了两个小队从内外向卫宁靠近,保护而去。

但,在这个混乱当中,一直作为冲突的五百私兵并不是杀手锏。还有一百训练有素地刺客。扮作了普通百姓的模样,假装惊慌失措的抱头鼠窜,无一不也是渐渐向卫宁靠近而去。

而当赵云冷血的准备将对面迎面而来的惊恐百姓刺伤倒地,却因为并没有杀心而收敛了大部分的枪势,却惊怒的发现对方竟然灵巧的躲闪了开去,一抹寒光短剑从袖口中跳了出来,比起刚才那抱头鼠窜的恐慌,此刻脸上却是狰狞无比地笑容。

长枪太长,在对方躲过枪尖。而顺势撞进的时候,赵云根本不可能再去阻拦,只能眼巴巴的看着那短剑越来越近的向卫宁刺去。

惊怒无比,后背冷汗狂流……

而正当那刺客自以为得逞的刹那,一枚短戟猛然从卫宁的身边架了上来,挡住短剑的同时,狠狠的扎在了那刺客的心脏处,一飚鲜血洒满了卫宁一脸……!

却是太史慈眼看情势不对,弃了长枪而从后背探出那两对小戟!

“有刺客混在百姓当中子龙,莫要再犹豫不决。卫侯安危要紧!”太史慈当即放开嗓子便吼叫了起来。

赵云也不是那畏首畏尾者,如今什么事情都比不过卫宁地性命安危重要,索性便也弃了长枪,从腰间取出三尺青锋,重新向前开道起来。

显然,有了决意和警惕,那扮作百姓的真正刺客衬出不穷的杀招只能在太史慈和赵云两人有惊无险下躲过。招架下来。除了第一次,却终于是有惊无险。

而这个时候。分出的两队宿卫终于成功的围拢在了卫宁的身边,让赵云和太史慈的压力终于大减。失去了高处的冷箭偷袭,正面的冲杀基本上已经对卫宁造不成威胁了……

与此同时,在城北的皇宫处。

董承挥舞着手中地宝剑在内应的接应下,打开了宫门。

两千多,从各方士族豪门中抽调汇聚在一起的私兵死士,蜂拥着冲进了宫门之内。

董承骄躁的,直接冲向了内殿,按照和前段时间他们打进去的暗棋约定,将会将刘协暗中的送往集合地点,但派去的先头兵回报,却没看见半个人影。

董承心中隐隐觉得有些不妥,当即便率领了两千人马疯狂急匆匆地向皇帝寝宫而去。

而当两千死士踏入了内廷地范围后,让董承惊骇的是……在他面前,已然是三千禁军精卫甲士列阵等待,显然……是等候他多时了!

一路上,并没见过多少太监宫女,进皇宫宫门地时候,也不见有多少禁军抵挡,显然,在此刻已经有了解释。

而当禁军中推出的二十多捆缚之人出现在董承的视线中,他便知道要夺取皇帝几乎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那二十多人,都是他埋伏在禁军中的各个将校,本是准备再起事的时候杀上司掌握兵权,如今已是一网打尽……

“国舅朕待你不薄,何故反耶!?”而这个时候。禁军中分开一道人流,刘协一脸悲愤的走出来,满脸涨红,怒不可揭。

“陛下……!臣忠心耿耿,天地可鉴,岂有反心,那卫宁明为汉臣,实乃汉贼,若不除之……倾我大汉者必为此人……”董承双垂泪当即跪倒在地。泣声道。

明明是为了皇帝,却被说为反贼,更是被自己希望扶立的对象斥责,董承地心里,便仿佛被针刺一般……

却不闻刘协脸上更加悲愤不已,“果是如此!果是如此!黄将军说你察觉事败,必然便会以此事推搪,却是分毫不差!董承,河内侯为我大汉南征北讨,击败反贼袁绍。如此功劳,又岂是反贼!?”

禁军统领黄叙当即对刘协道,“陛下!董贼冥顽不灵,恐伤陛下龙体,还请陛下先行回宫,让末将处理吧!”

“罢了!罢了刘协怒不可揭,最后看了董承一眼,眼睛里却也挂着泪水,挥袖而去……“董大人还是束手就擒吧”黄叙叹了口气。最后劝道。

“哈哈卫宁小儿如今在城东,必早已殒命。卫宁一死,必使河东大乱,你父亲如今坐镇青州,不若早降,放了陛下,他日,必保你父亲黄忠为大将军,若何!?”董承爬起身来。看着三千禁军,缓缓整顿了心情,蓦然道。

“大人既然一心求死,便容不得末将不念你皇亲身份了!”黄叙脸色大变,寒声道。

“你等为虎作伥,必受人神共弃董承怒不可揭,指着黄叙大声唾骂起来,回头挥舞宝剑高呼道,“陛下受小人蒙蔽,尔等可随我杀入宫中。将陛下救出!”

“……杀黄叙叹了口气,一摆手,禁军终于冲将了上去。

一场血腥的厮杀,又再宫廷中上演了起来。

另一厢边,当卫宁终于被救回车架之中,早躲在车内的卫和甄宓眼看卫宁一身鲜血,惊恐不已的爬了上前。早已经哭得满脸泪水。

甄宓倒也罢了。卫何尝见过卫宁浑身染血的模样,卫宁便是河东卫氏的支柱。他却是明白的,甚至都不敢想象,他这个叔父一但倒下了,整个河东将会变成什么模样。

那小手一把抓住卫宁衣襟,惊慌悲戚的哇哇大哭,甚至已经惊慌失措,“叔父……叔父……你不要有事啊……!叔父……”

卫宁哭笑不得,探出手来抹上卫的脑袋,连连宽慰道,“莫要慌乱,莫要慌乱!这是贼子血迹,为子龙,子义所杀,是以溅在我软甲上,叔父无碍……!”

卫这才将信将疑地上下模了又摸,却是发觉卫宁浑身染血,但一身软甲却无损伤,终于抽咽着放下心来,“叔父没事便好……没事便好……”

“一群贼子!又能奈我何!儿……你若遇事这般慌乱,却是不行啊!”卫宁狠狠的怒骂了一句,这才对卫板着脸道。

卫却也是刚才陡然看到卫宁一身血迹下怀了,此刻想起,才低下头来,道,“叔父教训得是!”

而便在这个时候,一群刺客几乎已经死了大半,剩余的部分人,也自然而然的将目标全部集中在卫宁的那辆马车上了,他们人人早是心存死志,但一个一个同伴的倒下却也让他们更加疯狂,只是不明白,为什么他们埋伏的那些弓箭手怎么就没有了动静……

蓦而……从城北处陡然又杀出一彪兵马,为首一年轻文人,身着官袍,麾下近千人,在他一声令下,猛然便杀入了人群中,也疏理开了人流。

“下官裴潜救驾来迟,卫侯何在!?”那为首年轻官员,高声做呼,一便手擒佩剑,一边带领兵马急速的向着卫宁马车靠拢而去。

在车中,卫宁霎时间,眼中闪过一丝寒芒,嘴角却也多了一丝苦涩,“没想到……你却还是来了!”

很快,在裴潜杀出的兵马冲突下,便杀出了一条道路,比起卫宁的护卫队来说,这一千人,显然狠辣无情得太多。一边高呼有刺客扮作百姓,一边毫不留情地将屠刀向手无寸铁的平民舞去。

只为了用最短的时间靠近卫宁,裴潜的眼中,已经是燃起汹汹的野心烈火……

眼前只有两百宿卫,而他自信自己没有暴露过身份,只要能接近……接近卫宁的马车,暴起发难……大事可定!

可正当他领兵近前的时候,却陡然看着那三百宿卫,冰凉无比的眼神……

在高楼上肆意品酒的郭嘉看着眼前这一幕,微微叹了口气,摆手道,“他终于还是来了,下令吧!”

摆了摆手,守候多时地护卫当即吹响了手中号角……

苍凉的号角声在城中响起,有种别样的杀念……

裴潜心中咯噔一跳,而身边的兵马已经泛起了此起彼伏的惨号,对面的宿卫还保持着投戟的姿势,显然……卫宁的态度不言而喻了!

 第四百五十九章 繁荣

第四百五十九章繁荣两年修养,大肆发展商业流通,在取缔了大批氏族私占土地收归国有,整个北方的粮仓储备比较其原先赫然提高了五分之一有余。'3Z中文'这数量是异常庞大的,也从另外一方面可以看出,在汉末豪强地主兼并土地到了什么样的程度。事实上,比起原本历史上的两晋时代,一个大贵族的私有庄园可达万顷之地,汉末初期还算是好得多了。如果按照国律,男子可得一倾,女子得半倾,万顷土地,足可养活数万人

正是这土地私有的合法化,让世家大族的势力无可遏制的庞大起来,聚集的财富不会用于国家建设,反而因为奢华**拖累国家的发展。

在汉朝,乃至于三国时代,事实上,都有不少有识之士能够看清楚这危害,比如原本历史上的司马朗,也发动过限制政策的施行,却也因为阻力太大而失败。

归咎起原因来说,终究是当权人在夺取了对方的利益的同时,不能够给出相对等的补偿手段,才使得对方会剧烈的反弹起来。

卫宁在将商业,农业,工业,一碗水端平的同时,给出的新令法度,便是给了无数条出路,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还对士族也作出了相当的妥协,至少让他们在交出部分土地和私奴等私有权利的同时,给出了相当的便利。

而这一切,在两年的时间里,便有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自汉武独尊儒术罢黜百家,重农抑商开始,商业便是举步维艰,一旦有了宣泄的途径开始。沉寂太久的商业,庞大地金钱潮流便如同喷井般爆发了出来。

甚至通过匈奴人,乌桓人远涉草原,辽东,北方的毛皮,药材,马匹,南方的茶,盐,丝绸等等。在物业流通之下,其中的差额利润足够让任何一个人都眼红到滴血。

而通过运作。北方的商业网络通过各大家族的能量底蕴,甚至能够和南方的世家搭上良好的关系网络。

而北方的商业繁荣,以及良好的法令约束,致使从西通过丝绸之路,甚至有从大食。大秦远道而来地商队。

安邑从没有像现在这样,人声鼎沸,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来往地人流,不单单是其余州郡的汉人,还有头扎无数辫子的胡人,头戴白巾浑身裹着长袍的沙漠民族,还有金发碧眼的白人。

河北强大地军力,可大开方便之门。给一路路得商队提供强有力的保证。而在同时,一些经过战乱而无家可归的流民。在法令的许可下,便有出现了一种新的佣兵体系。或者可以说是后时代镖局的雏形。不过这种佣兵关系,却也有明文规定,一旦发生战事起,便必须无条件的为军队提供首要服务,而任何一个希望用刀兵来做护卫,押运等工作的佣兵,也必须要在官府备案。

商业,农业,工业的并重齐施。很快也便形成一道良好地互相促进关系。而卫宁大家鼓动的发明创造,甚至一度让马均专门聚拢了大批工匠名正言顺地发展改良当代的各种工具。也有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无论农具,兵甲,机械等等,一切的一切都在卫宁的正名下,蓬勃的发展了起来。从而又推动了农业的发展,推动了工业的进步,归咎起来,便又使得商业便利流通,一道道互相的促进,良性循环,不过两年时间,却是以往十年,二十年也换不来的发展。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因为目光地长远,卫宁地嗅觉灵敏擅长将一切有价值的东西都转化利益化,而当利益实体化地时候,手下的阴谋家们,自然而然的便回将这利益包装成一道道可口的诱饵,作为调动那些世家大族垂涎上钩的美味。

有了理直气壮的理由,又有了庞大得利益,这便是将所有事情合法化的根本理由。

唯一损害的,实际上也只有身为君王的利益而已……这恰恰是卫宁并不在乎的。

每一个朝代的君王,总是想方设法的限制百姓的自由权利,限制百姓的思想,奴化,愚昧化,以使得江山能够尽可能的减少叛乱,而手下一群阿谀献媚的家伙便充当了阉割思想的刽子手。

很多时候,卫宁便在想,似乎这些所谓的学者们就特别喜欢歪曲伟人们的言论,用自己的理解来蒙蔽掉别人的思想。比如说孔子的“以德报怨”,又比如后世对爱迪生“天才百分之一灵感和百分之九十九汗水”这句话后半段的阉割……或者说这也是国情?

新政的最重要地方,其实也正在于解放思想而已。即便现在解放得有限,即便现在还有无数人暗中还有不满,但不可否认,现在取得的成绩是不容置疑的。

财力,物力,粮秣,兵甲,战马,士气,民心,河东具备的优势,已经超过南方其余诸侯太多太多,不过两年的时间,便已经一跃飞向了更高的地方。

可以说,唯一能够限制住河北的,也只有人口的不足了。

而这也是无法弥补的,两年的时间,即便再鼓励生育,也无法大变活人。

卫宁知道……能够保持这样的稳定和和平殊为不易,能够对等上一段时间,便能够掌握住多几分的优势。

从哪方面来看,持续的休养下去,才是最佳的道路,可是,卫宁却有不得不出战的理由,一个不能不发动战争的理由……

如今已是一百九七年,汉历建安二年,在击败袁绍之后,卫宁便提议改元建安,事实上,那一年,早便是卫宁原本人生不应该继续存在的日子。

而现在,卫宁的年岁已经达到了二十九岁,比起原本的阳寿已经足足多了四年之久。

早在董平为他诊断身体的时候,其实结果,并不乐观,而依靠他如今的权势地位,张仲景也再次被寻访到,而一直姗姗来迟的华佗,在他平定了整个北方后,在董平出外交流医术的时候,也终于找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