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末卫公子-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颗斗大头颅,抛飞而起,滚落两军阵前,鲁阳贼军看得仔细,不是自家主将又是何人……

此刻,局势已然明朗……鲁阳地陷落势不可免,而这场胜负的最大赢家,却正是卫宁这只隐于暗处的巨大黑手……

…………………………………………………………………

“好手段!”南阳军中,秦仔细看着文聘传来的书绢,不禁拍案而起,“此子……果然大才!”

“鲁阳据险而守,本是难以克下,不想此子竟然兵不血刃,只凭贼军自乱,轻易取之,若假以时日,此子成就,不可限量,不可限量!”秦眼神闪烁,缓缓掴须来回而走,想了想又不禁高声赞道。

“既如此,我军东入之路该畅通无阻!剩余,便是诱张曼成之军,入淯川之口了!”秦点了点头,心情微漾,随着岁月地奔走,那渐渐消逝地豪情似乎重新回到了身体之中。

“来人!”秦当即对帐外唤道。

“大人有何吩咐!”帐外处,走进一名亲卫,抱拳应声道。

“且将此信送与黄忠将军!此文,事关重大,一路当小心起见,不可怠慢!”秦从案几上上取出一封文绢,仔细看了一遍,这才慎重地递给亲卫,又再三叮嘱道。

那亲兵但见秦一副严肃模样,不禁肃然半跪着地,大声道,“请大人放心,便是属下陪上性命,也定将此信付与黄忠将军之手!”

秦点了点头,又肃然道,“你可带几人,往北而走,绕道而去淯水源头,切记,万无有失!”

“属下尊令!”

“水淹万军……此子当真是大手笔呀!”秦望了望东面,心中不禁感叹道。

 第八十六章 鲁阳会战(上)



晚上还有五千字大章,我怎么觉得今天是有预谋有组更活动?第一次收到这么多的更新票,偏篇还都是一万五的?太恐怖了不过呢!十三张票激情还是不够咧,嘿嘿,本来我今天要更八千,如果明天再更一万五的话,这点激情是不够滴!大家再给我点激情吧,让我明天可以疯狂!)

三县贼首只仓惶南逃,在临走前,但看官兵便要破寨而入,一咬牙,竟然不顾还在寨中来不及跟着逃走的上千溃兵,下令放起火来。

山寨卡住要道,尽取周围树干而造,如今虽然天寒,但风势却依然不小,加上草木枯黄,火势一起,当即蒸腾而出,大寨霎时间,便陷入了滚滚浓烟,火红一片。

徐晃五百精锐骑兵刚冲进寨中,便见南面红光乍现,飞快的向周围扩散而去,当下心里一惊,连连大声下令道,“贼子纵火,众将士快速速后撤!速速后撤!”

“该死的贼寇!如今寨中还有千余自己人,居然完全不顾,放起火来!”徐晃双目赤红,眺眼南望,忍不住大声咒骂起来,犹然未觉心平,愤然一斧劈死从火势中逃散而出的剩余贼寇,“可恨,竟然被那贼首逃掉,平白少了这份功劳!”

这时徐晃才想起眼前还有上千被遗弃的黄巾散卒,当下只发泄般的舞起大斧,带着手下部属就冲了进去,本欲大杀一番,但又听得后军有几骑飞马而来。高声唤道。“主公有令,尔等黄巾贼寇,降者不杀!众将士暂停进攻。速速结阵后退!”

徐晃闻言,微微一愣,不由得放下手中大斧,心里一阵不爽,却没发现身下那个本该承受他一斧神威的黄巾贼寇已然昏死过去……

“尔等速速跪地请降,否则。杀无赦!”不得已,徐晃只得扬起大斧,四下高声呐喊起来。

周围汉军早将营寨北门围得水泄不通,密密麻麻的枪林盾墙,无隙可逃,南面火势正旺,疯狂地蔓延而来,如今。一众黄巾贼寇哪还有心思逃窜,纷纷抛开手中武器,呼啦啦跪倒一片,加上被同伴首领抛弃地沮丧。泣不成声高呼道,“我等愿降。我等愿降!”

徐晃愤愤不已,瞥了一眼周围跪伏在地的黄巾众贼,心里却也升起一丝同情,“哼哼……算你们走运,遇上我家主公!若是朱隽将军在此,哪还要你等投降!”

“你等且看押这些降卒归营!我这便去见主公与公子,只等火势暂歇,便讨得军令南下追贼,势必一战而下襄城!”说完,也不等部属答话,引了几骑便向中军而去。

却说南逃三县贼寇,疯狂奔走,只觉得身后并无追兵,心里才松了一口气来,“看来大火旺盛,已然阻挡官兵追进了!”

“我等一战竟然折损了四千人马,其余人等多有逃散,如今,兵不过六千,襄城城小,又如何挡得官兵。内有缺粮之虞,外无援军相望,尤其南阳信使迟迟不到,恐有变故,如之奈何!”临颍贼首气恼的一扬马鞭,仰天而望,纵观手下,多是垂头丧气,一副萎靡不振地模样,不禁心里大为沮丧和恐慌。

襄城贼首默然无语,半晌才低声道,“且回襄城再做计较!”

正行间,但见前方一簇残兵,飞快而来,当先一人浑身浴血,襄城贼首看得仔细,不是自家心腹却又是谁?

心中不禁狂乱而跳,脸色也是悚然色变,不禁大声喝道,“你等为何这般模样!却不在襄城,来此何干!”

“大帅啊……属下无能!官兵偷袭,襄城丢了!”来人一抹脸上血渍,忍不住又哇哇大哭起来,一把跪倒在襄城贼首身前,痛声道。

“什么?襄城落入官兵之手了!那粮草辎重岂不是……啊!噗……”襄城贼首一听,两眼一黑,当即胸口闷不可当,浓浓一口血花蓦然喷射而出,几日来的心力交瘁如今已经是犹如导火,全数宣泄出来。

众人一番心惊,当即慌忙抢救起来,却没发觉,那叶县壮硕的贼首眼神闪烁,只在一旁抱肩冷笑不已。

只等众人救醒襄城贼首,他才出言道,“如今城北大营已经被官兵攻破,襄城也落入官兵手中,我等虽好不容易保住五千兵马,但却无粮草供给,若再回军攻打襄城,不提能否短时间内攻下,便是打下襄城,官兵大

,又如何守得下来!不如弃颍川西进,投鲁阳而去!

其余两人,只听他言,不由得面面相觑,心里暗道,“这厮叶县丢了,却也想没事一般,怎会如此轻松?”

却又听那壮硕贼首道,“南阳信使迟迟未到,恐怕便是那张曼成不肯来救,既然他不来救我等,我等便将官兵引去南阳,看他如何应对!哼哼!我五千兄弟,他不顾死活,那倘若官兵到了,老子看他打是不打?何况如今颍川众地粮草多被我军收聚,再去征收,恐怕也入不敷出,我军昼夜急赶,到得鲁阳,或许还能收得一些粮秣!”

众人一听,不由得点了点头,襄城贼首丢了自己根本所在,一时间恍惚不已,失了分寸,只临颍贼首看了他一眼,这才接口道,“你说得不错,如今我军无援,又有缺粮之虞,只能投往别处,若困守颍川,只是死路一条,唉……当年颍川黄巾偌大声势,如今却成这般模样……”

“走吧!若到得鲁阳说不定还有一条活路!”那叶县贼首拍了拍其余两贼首的肩膀,淡然道,嘴角却挂起一丝弱不可查的冷笑。

卫宁接过杨奉手中的木简,匆匆看了一眼,便吩咐卫三将他点燃烧毁,同时与杨奉对视一笑,低声道,“如今贼寇已然要入鲁阳,我军进逼步伐当要加紧,且不可让他们松懈下来……只要我军追得越急,那贼军自然求救地便是越厉害。想必张曼成也坐不住了吧!呵呵……”

“启禀主公……有南阳信使求见!”杨奉正要接话,但听帐外有人进来小声道。

“哦?南阳信使?莫非秦有消息了?”杨奉微微一愣,看了卫宁一眼,这才道,“快速速引来使见我!”

“南阳信使的话……应该是秦送来的!我正奇怪,既已送信长达一个月,却迟久未见消息,一再拖延逼迫颍川众贼的进度,现在却才送信前来,唔……且看来使为何再说吧!”卫宁摸了摸下巴,却才整了整衣襟,将目光放到营外。

半晌,便见亲兵引了一员年轻小将走了进来,卫宁不禁微微侧目,只观此人气度便不似平常送信小卒,不由得多看了他几眼。



只见那年轻小校容貌俊朗,身材健壮,银甲白袍,一身世家气度,脸颊微红,似乎有什么兴奋的事情,但看他对周围迅速扫视了一眼,却无半点惊慌之意。

看了中帐主位的杨奉,眼神愈加兴奋,当即单膝着地,抱拳对杨奉高声道,“小将文聘,拜见虎贲校尉!”

“文聘!?”卫宁后背一震,险些从座塌上站起身来,“这小子就是那个能和魏延单挑数十会合不分胜负,镇守江夏数十年,使得东吴不得北进的文聘?”

“曹操曾大赞文聘忠贞,此人却也的确如此,刘琮投降,弃官归乡,为了一方百姓,又得曹操亲自来聘,才答应出士……武勇也不凡,在三国时代虽然比不过吕,典,赵等变态,但也能排在前列,再加上颇有谋略,大将却也称得!将才啊!”卫宁不由地眼光发绿一个劲的盯着文聘,却让那年轻小将不由得浑身一个冷颤,半跪的膝盖不知不觉间,慢磨慢磨的离了他几许位置……

卫宁脸色不经一僵,这才发觉到自己地失态,将前倾的身子收了回来,慌张地咳嗽了几声,却看文聘看自己的目光颇为古怪,似乎还带有一点鄙视……

卫宁心下不禁一阵恶寒……

“这丫的这样看我干嘛!我又不是看你长得帅!郁闷!”

这还是杨奉见卫宁失态,心里不解,但也看出了尴尬之色,不禁当即出声道,“文将军快快请坐!可是南阳太守秦大人有书信送到?”

文聘这才看了回过神来,对杨奉道,“回将军,小人正是秦大人麾下,大人于南阳数战贼首张曼成军,连战连捷,斩首五万余人,虽得将军书函,却无暇抽身派人送来,不过如今张曼成龟缩宛城,所以大人才让小将带来回函……以及破贼之策!”文聘说着说着,便从银甲中摸出一卷书绢,恭敬的递给杨奉。

杨奉抽出书绢,慌忙展开,且仔细看了几番,便对卫宁道,“仲道,且看!”

 第九十章 南方平定(上)



江,但在历史上,至少在三国这个历史上却有着偌大名气。

无他,曹操在如日中天的时日,却被张绣这个兵微将寡的小地军阀杀得落荒而逃,丢盔弃甲。

这正是有名的淯水兵败。

此战,曹操赔上了一个盖世猛将,赔上了一个至亲骨肉,外加一个拉皮条的侄子。却又成就了几人威名,不提算无遗策的贾诩,于禁临危不乱也走入了众人的视线。

“帐下壮士有典君,提一双戟八十斤!”典韦在三国之中虽然没有和哪个有名有姓的人物大战过几百回合,但逐虎过涧,力举千斤牙门旗巍巍风中屹立不倒,便是被乱箭射死之后,也无人敢近他身前,一个“猛”字,无人敢出他右,早已深入人心。

不得不提,熟读三国之人,每每看到此处,皆为那古之恶来扼腕不已。如此猛将不能走完三国这场旷世史诗,确是一场天大的遗憾。

淯水此名,让人记忆犹新。一个盖世雄,也曾经在此地倒下过一次,更遑论,那个草寇出身的张曼成了!

秦过江之时,曾暗中调拨两千军马,让黄忠隐于暗处,沿江暗中急行,伏兵于淯水上游。

几日前,秦让亲卫带信前去,那亲兵果然幸不辱命,正所谓节流而发,书绢所令,正是让黄忠多取沙石绑袋堵住水势。黄忠早率军而伏,不明就里。现在得到秦之令早是喜出望外。经过几日布置,水势显然已被黄忠部控制在手。

如今初入冬季,已过秋水泛滥之期。水位下降本属常情,更有黄忠小心嘱托,不可截断水流,张曼成虽然起疑,却也根本没有想到,这几日早已有伏军在上游动了手脚。他反倒庆幸水位下降。辎重粮秣运送更加轻松,过了淯水,安营扎寨,次日,便派人前去打探消息,期望鲁阳一地能够截住官兵退路。

鲁阳之变,迅捷而隐秘,不提卫宁与秦早做通气。鲁阳与宛城相隔百里,层层拦截,后有追兵,前有秦封锁。溃逃而出的败军几乎全数伏诛,便是有人趁乱逃走。一时间,也难以将消息带回张曼成处,而决战也即将到来。

卫宁一个多月的布局,层层相叠,便是为了张曼成钻入其中。

而准备妥当之后,便只需将张曼成引入自己为他内定地葬身之所——淯川口。

有探马连连相报,张曼成得知官兵依然不曾东进,虽未收到鲁阳消息,但一想官兵既然未曾逃脱,自然该是鲁阳功劳。当下只加紧催促士卒行军,定要趁鲁阳未破之前,追上官兵。

却不知道,如今杨奉五千大军早过鲁阳,暗中早于秦大军合兵一处。

而秦也终于如愿以偿得见那个让他赞不绝口地少年,相比同龄之人,卫宁的确明显消瘦许多,苍白只有些许血色的俊俏脸庞,脚步略微虚浮,与几乎所有人一样,卫宁给秦地第一感觉便是酒色过度的纨绔子弟,这不经让他心中升起少许失望。

河东卫家在士子中也算颇有名气,卫家历史要追述到西汉丞相,建陵侯卫绾,然后是精通儒学而奉旨迁徙的卫暠,顺帝时期的又有护羌校尉卫瑶大败羌军,算起来,卫氏一门还能与儒将挂上点边。自古,只要一个家族有过显赫的过去,而家道又不曾没落,在所有人眼中,它就具有足够的分量。所以卫宁作为一个世家子弟,家族中又出过将军,如此纨绔子弟地尊荣确实让许多人看了颇有些不耻。

好在很快,秦也明白了个中缘由,心中又不禁略微有些感叹,“唉……可惜了一块良玉……”

当然卫宁并不觉得如今有什么不妥,至少自己小命保住了,对比二十四咳血而亡,如今已经是天大的喜讯。

两军合兵,少不了一场嘘寒问暖的酒宴,杨奉现在的职位乃是东汉六校之一,虎贲校尉之职,比上秦南阳太守高上了半阶,自然便该坐主位。

不得不说,汉军能够胜过黄巾,很大程度上其实也在于那等级森严的阶级制度之上,令行禁止,权位分明,不比黄巾,谁的兵多谁是老大,互不相服。

一场酒宴,说不清谁是宾主,反倒人人尽欢。秦在历史上虽然也只是昙花一现,出彩处,便是将如日中天的张曼成斩杀宛城,为了汉军平定南方取了重大作用。想到此处,卫宁又不禁多看了几眼那个颇有儒将风范的南阳太守。

得见到,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