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名媛望族-第1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高兴非常,庄稼户粗人没那么多忌讳,他感激锦瑟,也想锦瑟分享他的快乐,这便说了出来。

然锦瑟是高门大户的闺阁女子,养在深宅之中,尚未出阁,这样的事情袁虎一个外男和她提起却是极失礼,也很不合规矩的,故而他言罢坐在一边含笑吃茶的杜知章就蹙了眉,有些责备地盯了袁虎一眼,袁虎并不知错在哪里,可也猜到是犯了忌讳,他面色微转窘迫,锦瑟却已开心地笑了起来,自然地接口道:“妞子姐姐有孕了啊,那可真要恭喜袁大哥了,妞子姐姐一准能给袁大哥生个大胖小子。”

袁虎闻言又爽朗地笑起来,瞧向杜知章道:“都说了姚姑娘和那些清高扭捏的官家小姐们都不一样!”说罢,他又去瞧刘三波,道,“大哥,等过两日你至少也要封俺当个侯爷,封俺家妞子当个一品夫人,这样俺那娃子生出来便也是个小侯爷,小将军了!那才叫个神气!”

袁虎言罢柳莲心便笑了,袁虎便瞪着眼睛,道:“嫂子瞧俺不像侯爷?嫂子还别笑话俺,等大哥称帝,嫂子那就是一国皇后了,杜秀才起码也是个宰相……对了,大哥,没有姚姑娘咱们村早都死绝了,咱可都不能忘本,大哥登基后少说也要封姚姑娘做个公主什么的!”

锦瑟听袁虎说封侯时斟茶的动作便是一顿,睫羽颤了两下,等袁虎言罢,她才笑着瞧向刘三波,道:“怎么?刘大哥要称帝了吗?”

刘三波今年已近不惑之年,长的孔武有力,人也豪爽,极是热心,故而很有人缘,这也是他能够成为义军头领的原因,如今意气风发,他整个人都和在河古村时有极大的不同,端坐在那里身板挺直,似一下子年轻威武了不少,此刻他的国字脸上流露出踌躇满志之色来,摆手道:“也是兄弟们爱戴之意,如今义军已发展壮大,又拿下了江州这样的繁华重镇,若一直没个名堂,没个建制,拿就是流匪。将士们都呼吁另立朝廷,也好叫义军名正言顺,民心归一,建朝称帝之后也能一鼓作气,直取凤京。再来兄弟们跟着我这些时日,出生入死,还不都是为着个建功立业,光宗耀祖嘛,如今眼见凤京在望,也是时候叫兄弟们都高兴高兴,我这也是赶鸭子上架,姚姑娘可莫笑话刘大哥啊。”

锦瑟闻言浅笑不语,明眸一转却瞧向了杜知章,杜知章今年方二十出头,面目俊秀,气质儒雅,他本是金州望族出身,年十五时已考中了秀才,只可惜其后家道中落,他祖父、父亲相继过世,他被族人排挤,又因守孝而耽误了科举,后来辗转到了河古村,刚巧遇到当地水患,他彼时身上还有些钱财,是和锦瑟一道帮助过河古村村民的,其后听说刘三波领着百姓起义,他便也参加了义军。义军起义这些日来他一直都是军中的军师,颇有些能耐,在义军中也很有威望,如袁虎方才所说,义军另立朝廷,刘三波要做了皇帝,那杜知章便是当之无愧的辅政大臣。

今日他穿着一件洗的泛白的蓝布衣,头上墨发以木簪挽着,愈发显得气质儒雅出众,见锦瑟目光盈盈望来,杜知章心一跳,端着茶盏的手微微一紧,却闻锦瑟道:“杜先生也赞成刘大哥称帝吗?”

杜知章只觉锦瑟一双明眸分明笑着,可却没融进笑意去,黑亮亮,幽静如深湖,似能将人心都照出来一般,那绝丽的唇角浅笑如玉叫人不敢正视,一点点沉沦。他被锦瑟这样盯着,又被她一问,想着自己支持刘三波称帝真正的原因,不觉面庞就有些微微泛红,抚着茶盏的手习惯性的轻叩了两下方道:“建朝封赏,也能激励斗志,亦是正名之举,建立新朝,义军便不再是叛军,刘大哥便是君权神授的君王,是为百姓谋福祉的明君,这也更有利义军发展,能早一步攻占凤京。”

锦瑟闻言便默声笑了,只点了点头又瞧了杜知章两眼便转开了视线,却一言未发。杜知章没来由地一阵心虚,手心也冒了汗,瞧着锦瑟的目光却有些控制不住地炽热起来,他之所以赞成刘三波称帝,实际上也是急迫地欲提高自己的身份,若然他能成为一品辅国大臣,那么他和她,他们是不是能距离更近一些,是不是她便不会离他那般遥远,如同天上的白云一般遥不可及……

见她的笑容极有深意,又但笑不语,柳莲心面上笑容凝住,心一跳,道:“姑娘,这是有什么不妥的?”

柳莲心在前往金州前是和锦瑟朝夕相处过许久的,锦瑟的许多事情她都知晓,更知道锦瑟是怎么凭手段将武安侯府给斗倒的,柳莲心一直觉着锦瑟小小年纪却沉稳睿智如妖,她素知锦瑟不同一般闺阁女子,她喜欢看史看兵,极有大才学,柳莲心也极信服锦瑟,如今见她这般她便有些慌了。

锦瑟这才放下手中茶盏,敛了面上浅笑,看向柳莲心和刘三波,道:“柳姐姐,刘大哥,称帝不能使义军发展壮大,反倒会将整个义军都推进火炕里,如今义军形势大好,可若继续向北去攻打凤京,那么我敢说不出今年,义军必亡!称帝攻打凤京,这两个决策不管是哪个都是弥天大错,只会害了义军,害了刘大哥啊!”

------题外话------

推荐素素老公奉天的新文《召唤妖孽大人》,素素的评区回复里有链接,亲亲们帮帮素素这个忙吧,去给个友情收藏吧,拜托拜托了,素素觉着老公这本写的挺好看哦。

一百五九章

锦瑟说的没有错,前世时,刘三波的义军便是在称帝半年后被朝廷迅速镇压荡清的,刘三波和其他没在战争中战死的义军首领皆被押送凤京,惩以极刑,这不仅是因为农民起义本便有极多的弊端,想要取得最终胜利困难重重,也不仅是因为前世时北燕未在此时攻打大锦使得朝廷能全力对付义军,更是因为义军在攻取江州后便忘本逐利,小富即安地做出了致其灭亡的错误决议,这错误决议一来是称帝,再来便是直攻凤京。

锦瑟言罢见刘三波沉下脸来,神情已略显恼怒,可眸底却又隐着一丝不安定睛瞪着她,便道:“刘大哥莫嫌我说话直,实是事实如此,自有史料可查,农民起义举不胜举,每次初始都是声势浩大,可最终结局却往往不尽人意。刘大哥许是觉着我危言耸听,话也说的不中听,可刘大哥不妨问问杜先生,我说的可都是事实?”

刘三波沉起脸来,袁虎更是不高兴,闻言瞪向了杜知章,道:“果真就没成事儿的?”

杜知章蹙眉,却终是点了下头,锦瑟便道:“何也?祖父曾写过一篇策论,便说的是这农民起义终不能成事的缘由,刘大哥和袁大哥可有兴趣听我一说?”

姚鸿的名声刘三波和袁虎却都是知道的,那可是前宰辅,颇具盛名的,听听总不碍事,故而两人闻言勉强压下了不悦冲锦瑟点头,锦瑟这才笑着瞧向杜知章,道:“也请杜先生听听是不是有些道理……这其一,农民起义的初衷固然是要为困苦的百姓们谋福祉,可是往往形势稍稍有所好转,将领们便会忘本,只在乎自己那些蝇头小利,追逐名利富贵,急于分享起义成果,打着拯救苍生的旗号大捞油水,巧取豪夺,使得百姓们至后来惧义军甚于官兵,失了民心,失败便也在情理之中。”

锦瑟说着见刘三波欲辩,就笑着道:“这便如声势最浩荡的大英起义,便只听说拿下了这个重镇,那个州郡,收了多少钱粮,却从不曾见其拿来赈济百姓,只见众好汉们大碗喝酒大秤分金,到最后便也落得被昏君剿灭的结果。”

见刘三波目光有所触动,锦瑟又道:“这其二,义军中常常大事未成,便会发生内斗,因将领们势力的强弱,能力的高低都有很大差异,这就叫外人稍稍的挑拨离间便引起内斗不止,也大大削弱了起义的锋芒,就我所知如今刘大哥的义军之中便分了好几派,内争虽还没严重地浮上台面来,可也是互相在暗中对对方使着绊子的。”

锦瑟言罢含笑瞥了眼袁虎,袁虎如今便和几个将领拉拢在一起,拉帮结党,私心甚重。见袁虎不自在地扭了头,锦瑟方又道:“这其三,义军的将士们往往从没接受过任何的训练和培养,而对手却会随着起义战果的不断扩大而不停更迭,义军最后要面对的会是一品大员,当世名将,这些老将们都深谙兵法,久历沙场,却不似那些小将小官们那么好对付的。就这次攻打江州来说,刘大哥好生想想,是否便打的有些吃力?而此次镇守江州的不过是在大锦朝堂上挂不上名头的四品武将罢了。”

锦瑟说到此时,刘三波和袁虎已尽皆露出了思忖之色,而不是一味的烦躁恼怒了,锦瑟声音缓慢,又道:“这其四就是实力悬殊,估计不足,官兵便是再腐朽平日也有不少操练,起码大锦的官兵三五时的还要剿个匪,兵勇们是有一定战术能力的,可义军却只靠一个勇字,后勤和装备也绝不及官兵,更有要推翻一个王朝是要经过长时间的战斗才能办到的,这就需要义军有精密的策划,从兵员的招募到制度的建立,赏罚的尺度,后勤供给和战略制定,训练到战斗都要有安排才成,可如今义军却没有完成这其中的任何一项。*。刘大哥,并不是建立了新朝廷便能名正言顺,成为正规军队的……”

更何况,义军不尊重当地的士族,一径地打击报复他们,根本就得不到士族们的支持,而且大锦朝廷虽然**,可是自大周到大锦李家王朝已存在了两百余年,不管是皇室还是官僚在百姓中还是有很大号召力的,义军初时声势浩荡,一旦战线拉长便是以卵击石。

这些锦瑟心知说了刘三波他们也听不进去,故而便未曾张口,刘三波虽觉锦瑟兜头给他泼了一盆凉水,不喜她说的每一句话,可他既能领着众人起义便也不是笨人,加之锦瑟又有恩于他,更说的中肯,刘三波便不能不思量她的话,而思量之下心中那团称帝建朝的火苗便一点点因艰巨的现实而便弱,熄灭。

锦瑟见刘三波显已冷静地开始思索,便又紧逼一步道:“刘大哥想想,先前大哥能带着兄弟们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地攻打到江州来,可曾真正遇到过朝廷的全力阻击?没有的,因为如今大锦硝烟四起,朝廷将兵力都用在了对付燕国和西都王,然而如今义军俨然已经成势,朝廷便不会再忽略义军,倘使刘大哥在再此时称帝,还欲直取凤京,那不是更令义军成为朝廷的首个剿灭目标吗?!即便义军能够攻下凤京又如何,义军已和朝廷两败俱伤可还能抵挡地住西都王的兵马?彼时西都王只消以为君父报仇为由便能名正言顺地征讨义军,也势必会得到所有士族豪门的支持,兄弟们流汗流血得到的战果,难道刘大哥便忍心叫西都王坐收渔翁之利吗?更何况还有一个北燕气势汹汹欲一统天下呢。”

锦瑟说的刘三波额头已冒了一层密密麻麻的汗水,柳莲心忙站起身拿了帕子给他细细擦拭,刘三波见她满是担忧,这才握了她的手瞧向锦瑟,道:“这些当真都是老大人所说?”

这些话哪里是祖父所留,事实上姚鸿根本就没写过这样的策论,不过是锦瑟觉着自己的话没分量,这才借了祖父之名罢了,听刘三波如是问,锦瑟却当即点头,道:“可惜祖父的书稿都被弟弟带到了京城,不能拿给刘大哥看了。”

刘三波便又道:“可是起义原便是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而且只有取而代之才能算是成功,否则就只能死路一条,朝廷是决不会容忍造反的百姓的,兄弟们信任我一场,跟着我出生入死,我万万不能将他们带上一条死路啊!”

锦瑟闻言点头,沉定地道:“是啊,正是因为刘大哥是义军的头领,是他们所有人的希望和主心骨,所以大哥才不能错啊。兄弟们跟着大家这么久,受了不少苦,如今形势好了,义军有了钱粮等物撑腰,身板硬了,兄弟们便都急着过上好日子,分享下用血汗拼死挣来的成果,这是极容易理解的。可是大哥是那掌舵之人,大哥要把握准方向,何时都保持冷静的头脑,知道哪条路是正确地,是对兄弟们更有利的,不管何时都能抵制住诱惑,英明果决地做出最正确的决定,这样才能使得义军的大船不至中途碰上暗礁啊!”

刘三波听罢神情一震,又揉捏了两下额头突突直跳的太阳穴,这才转头去瞧杜知章,杜知章清瘦的面容上却已有羞愧之色,见刘三波望来他拂袍起身便在刘三波面前跪下请罪道:“属下羞愧,被名利迷了双眼,竟连这么浅显的道理都没有想到,差点误了义军,误了兄弟们,属下实在无脸在面对大哥了。”

刘三波忙起身扶起杜知章,方叹了一声道:“我何曾不是如此……”言罢他又拉了柳莲心,道,“对不住你,你跟着我便一直担惊受怕,吃苦受累,我只怕这回又不能给你地位……”

柳莲心嫁给刘三波没多久,刘三波便被官府强行抓了壮丁,柳莲心虽做过武安侯的小妾,可足比刘三波年轻二十岁,又生的美貌,也算富贵出身,当初她能跟着一无所有的刘三波,刘三波是极动容的,一直都想给柳莲心最好的回报,如今不能称帝,柳莲心便也当不成皇后,义军的形势也不乐观,未来前途未卜,还要柳莲心继续跟着他走一条不知通向何方的路,刘三波对妻子是有愧的。

柳莲心闻言却笑了,道:“姑娘说的话总归是不会错的,妾虽不懂这些大道理,可也知道姑娘是不会害义军的,我才不稀罕那皇后啥的,当初你什么都没,我不照样嫁了你,只要你能平平安安地和我踏实过日子,就算苦点累点我这心里头也是甜的。”

她这一言,袁虎也笑了,道:“俺也不懂大道理,可俺也听出来姚妹子说的都是正理,都是为咱义军好,俺那小子不当小侯爷也没啥,只要兄弟们都能吃跑穿暖,将来都能平平安安的回去种田,那比啥都强!说实话,俺还是守着一亩三分田,每日都摸摸锄头,瞧瞧庄稼这心里头才踏实,现在手里也算捏着几箱子银钱珠宝,那闪人眼的金子也是能随手就拿出十几根的,可这心里头反倒没丰年时守着一缸子稻米闻着那米气儿来的踏实了。”

他一言众人皆笑,又商议了片刻,刘三波便答应了锦瑟将官仓中的粮食拨出一些来救济百姓的提议,不想杜知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