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第三帝国-第4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赫鲁晓夫他自己亲手把那些精锐的苏联军队赶进了那些可怕的包围圈,这些部队缺乏油料,没有多少吃的东西,甚至连弹药都不足,就这么被德国的军队断了后路,子弹从四面八方打来,轻而易举的就把优势的苏联红军切割包围了起来。

一场原本的大胜变成了一场单方面的溃败,赫鲁晓夫还没弄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就有上百万的苏联部队被德军包围了起来,尽管他们英勇无畏的在包围圈里顽强抵抗到了最后一刻,却依旧挽救不了苏联军队失败的命运。

接下来他在苏联俨然一副二号人物的幸福时刻就被终结了,他被迫带着残部向南退却,来到了坚固的克里木半岛要塞,企图在这里过渡一些时间,再图将来的发展。不过天不遂人愿,德**队一口气突进到了乌克兰复地,他战败的罪责也随着德军占领的土地越来越多而跟着越来越大。

现在,他不得不考虑一下自己将来的事情了,毕竟德军的进攻显然不会因为祈祷之类的原因停止下来,这一次德国人是要彻底占领克里木,然后在漫长的战线上抽出m集团军来,为下一步继续进攻做好准备。

可以说德国方面,阿卡多手里的东线反击剧本早就已经写好,而他赫鲁晓夫,就是那个最倒霉的用来祭旗的家伙。德军势必会先干掉孤立无援被斯大林所厌恶的克里木,以求在未来的战争中可以进一步集中自己的兵力。

结局对于赫鲁晓夫个人来说,早就已经注定了,只不过他从来都没有想过,这个结局来的如此之快,毕竟在克里木半岛上,加上原本的外围防线中,可是实实在在的45万大军。

不过从南部的克里木战役开始以来,短短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差不多就有25万苏联军队被歼灭或者投降,这还是在拥有坚固防线的基础上,苏联士兵勉强打出来的成绩,而为了消灭这25万苏军,德军也伤亡了整整4万人,阵亡高达11000余。

如果不是德军在空中优势明显,如果不是苏联已经断绝了支援克里木的一切行动,如果不是克里木从夏季开始就再没得到过任何补充,想必曼斯泰因现在的进攻将变得更加艰难。不过历史没有那么多如果,现在曼斯泰因赢了,而且赢的颇为轻松。

事实上塞瓦斯托波尔要塞,是一个城市周围无数个要塞连接成的要塞群总称。以塞瓦斯托波尔市区为参照,整个市区北靠细长的塞维纳亚湾南岸,塞维纳亚湾北岸和别别克峡谷之间是防御重点。在这片绵延360公里的矩形地带,配置了12个永久要塞群,占全部克里木要塞数量的75%,每个要塞都有一个典型的苏联式名称,不过德军更喜欢用自己给它们起得外号来称呼它们。中心地带由“莫洛托夫”、“契卡”、“柯别乌”这三个巨大的要塞群把守,西南靠海的角形突出部配置了“列宁”和“北堡垒”这两个要塞,正东有五个联合要塞:“斯大林”、“西伯利亚”、“伏尔加”、“顿涅茨克”和“乌拉尔”,在四条防御线的最北也是最容易被突破的隘口,是可以说全世界最强要塞的“高尔基1号”联装炮塔要塞,它拥有1934年制造的双联装305毫米巨炮,射程达到44公里,外部防御层形状酷似当时的战列舰炮塔,由200~300毫米厚的装甲板全体包裹,炮塔下面有3层永固工事,每层永久混凝土天盖都厚达3000~4000毫米。

此外,在“高尔基1号”要塞的东侧还设置了“巴斯季昂1号”要塞作为前瞻。所有要塞周围都被永久混凝土装甲板覆盖,用地下通道和小型铁路连接,在山地部分更设置难以数计的暗堡、火力点,所有的要塞炮塔都是下沉式安装且具有绝对优势射界,理论上不可能对该防御地带进行地面攻击。而且设计者将要塞的基本弹药存放在塞维纳亚湾南岸地下深达30米的“库拉贝”主弹药库中,可谓万无一失。

相对的,塞瓦斯托波尔市区南部及西部防御力量就没有这么集中:沿正东到东南只配置了“巴斯季昂2号”、“库贝”和“巴勒库勒瓦”这三个要塞,在它们中间穿插着五个主要的一线步兵防御阵地;一线阵地西侧只有3个二线步兵阵地:“上坡高地”、“秃鹫高地”和“风车高地”。为防止南部海上威胁,在克里木半岛南端突出部设置了“高尔基2号”联装炮塔要塞。在二线阵地和塞瓦斯托波尔市区之间是“苏联山脉阵地”,这是最后一道屏障。

当然,这些工事有不少都只是存在于图纸上,海军力量在德国的帮助下提高了不止一点儿的苏联,其对战列舰数量不断增加的海军有着无与伦比的信心,所以原本花在克里木要塞的资金,被挪给了海军进行战列舰的建造。

也正因为如此,这些在另一个时空中让曼斯泰因颇为头痛的坚固要塞,其实大部分都只是一些简单的地面战壕与并不坚固的碉堡。高尔基1号要塞上那讨厌的305毫米口径巨炮炮塔虽然还在,不过也只是孤掌难鸣罢了。

守卫塞瓦斯托波尔的苏军士兵比较特殊,除了普通的红军外,还有海军陆战队和苏联内务部队,这些特殊部队战斗力和武器装备、军官素质都很强,也是赫鲁晓夫手里最后的一点点力量了。当时守城兵力约为7万人,但坦克仅有可怜的40辆t…26。

罗曼科什山主峰上的守军投降,一下子让防线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豁口,差不多1万名士兵就这么成了德军的阶下囚,而赫鲁晓夫手里为数不多的预备队,也在这么一次投降中,损失殆尽了。

这次投降更让赫鲁晓夫手里的政工人员与军事指挥官之间产生了隔阂,怀疑与指责开始频繁发生,一些政工人员开始为了自保排挤指挥官,虽然一时间还没有爆发更大的乱子,不过显然这支军队没有什么心思用在防守上面了。

“赫鲁晓夫同志!海军陆战队1团2营1连里我们的人汇报,说他们的连长对您有不满的表现。”一名政工军官正在赫鲁晓夫的办公桌前,不厌其烦的汇报着这些天来部队各级汇聚起来的小报告。

赫鲁晓夫现在有点儿不厌其烦,他现在满脑袋里都在想自己的出路,哪有心情去管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更何况他当年和叶若夫一手搞出了波澜壮阔的大清洗运动,还能不知道这检举揭发背后那点儿见不得人的破烂事?

一年之前,他赫鲁晓夫还是苏联炙手可热的权力人物,掌控着前线数百万人的政治思想工作。那个时候大清洗刚刚接近尾声,可以说整个军队里都没有半点儿不和谐的声音。结果又能怎么样呢?现在他还不是躲在地下工事里,对着冰冷的墙壁长吁短叹?

打下去?是不可能的。不用多久整个塞瓦斯托波尔就会崩溃,赫鲁晓夫知道即便是现在让朱可夫之类的军事人才来指挥这种必输的战斗,也只是苟延残喘拖延几天而已。更何况他这样根本就没什么能力的“将领”。

投降他更是想都不敢想,他处置了一辈子投降的叛徒,到最后自己如果变成那样的人,连他的灵魂都不会原谅自己。剩下的选项似乎非常简单了,无非就是战死在这里,还是自杀在这里两种选项而已了。

自己当年的那股斗志还有冲劲儿哪去了?既然不能善终,那总要活的如同一名真正的斗士才行吧?赫鲁晓夫想到了这里,眼神变得坚定起来。就算是死也不能卑微的自杀,自己还年轻,至少应该如同一名真正的勇者一般,战死在冲锋的道路上才行。

第775章776出局

“调集能找到的部队,让他们在东面防线后面集结待命!让海军陆战队的两个营一起行动!给他们配发足够的弹药。安排一下,我要亲自带队。”赫鲁晓夫想通了之后,立刻就站起了身子。他下达了命令之后,等所有人都离开了他的屋子,走到办公桌后面,拉开了横着的大抽屉。

里面放着一个做工精美的盒子,打开之后,是一支雕着花纹的手枪,还是斯大林在大清洗的过程中,在赫鲁晓夫除掉了叶若夫之后,奖励给他的。手枪单独放在凹槽里,旁边是弹匣,还有一排子弹。

他从凹槽里抽出了弹匣,然后从盒子里捏起一颗子弹,笨拙的将子弹塞进弹匣里,然后再重复动作,捏起第二颗子弹,再往弹匣里塞去。可能是因为太久没有摆弄枪支了,子弹从他的指尖滑落,掉到实木的办公桌上,发出了叮当的响声。

随着咕噜咕噜的声音,子弹滚落到了一摞文件边,靠在了一个档案袋上停了下来。赫鲁晓夫无奈的苦笑了一下,捡起了那枚子弹,又把它装进了弹匣里。过了一阵子,他才把弹匣里的子弹都装填完毕,然后他又从盒子里拎出了手枪,将弹匣塞进了手枪里。

完成了这一切之后,他抬起头来,绕着自己的办公室里走了一圈儿,仔细的看着墙上挂着的地图,还有国旗以及列宁的画像。等他走到墙壁的核心位置,看见上面一块黑色的空旷的时候,愣了一下,那里曾经是挂着斯大林照片的位置,在他到了这里之后才被摘下去,痕迹依旧还在。

有些东西,即便是从墙壁上摘下去了,可是它的痕迹依旧还在那里,挥之不去,就好像心头的阴霾一般,总是在人不愿意想起的时候想起。赫鲁晓夫盯着那个痕迹看了很久,一直到有人敲门进来,提醒他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了,他在收回了自己的目光。

他回过头来,跟着自己的秘书还有副官走出了房间,然后看了看站在门外等着他的塞瓦斯托波尔防御体系的指挥官,拍了拍他的肩膀,轻声说道:“我不会再用这间办公室了,钥匙我放在桌子上了,我带人向刻赤方向突围,成功与否都不重要了,这里,现在交给你来指挥了。”

“赫鲁晓夫同志!我原因追随您,和您一起突围!如果您一声令下,全军都可以跟着您一起突围,我们至少能集结起5万人的部队,拼死进攻的话,让您到达刻赤,我觉得还是有可能实现的。”那名指挥官激动的握住了赫鲁晓夫的手掌,坚定的说道。

“不需要了,指挥官同志,我已经集结了精锐的海军陆战队,他们会和我一起进攻。希望这次进攻不会是徒劳的,希望吧。”赫鲁晓夫说完,就转身离开了,留下了愣在那里半晌都没有能够说出一句话的将军。

“立正!”阵地上,一些穿着海魂衫的苏联水兵们握紧了自己手里的步枪,赫鲁晓夫在一群士兵的簇拥下来到了这些海军陆战队官兵的中央。他看了看自己的手下们,坚定的大声说道:“我经常演讲,不过今天就不想多说什么了,我即将亲自带领大家对德军进行反击,出发吧。”

“哗啦!”所有的士兵都重新举起了自己的步枪,对着赫鲁晓夫行了一个注目礼,随后这些士兵就都跟在赫鲁晓夫的身后,向着他们的前沿阵地出发了。

罗曼科什山对于德军来说是一道很难攻陷的屏障,对于苏联守军来说同样也是一道无法逾越的天险。苏联守军投降让德国人有充分的时间来修整上面的防御体系,配合上精锐的德军掷弹兵,这里的坚固程度已经完全超过了所有人的想象。

一名德国士兵端着手里的步枪,注视着苏联阵地上的动静,很快他就发现了情况,因为一个接着一个的苏联人跳出了自己的战壕,向着他控制的高地发起了冲锋。没有往日那种震天的乌拉声呐喊,这支进攻的苏联部队沉默着,不过气势更加凶凶。

他安静的用手拉动了枪栓,将子弹顶上枪膛。作为后面扩建的部队,曼斯泰因手下的一般步兵多数情况下手里都在用毛瑟98k型步枪。火力密度赶不上主力部队g43和mp…44的高低搭配,不过却胜在射程与精度。

这名士兵子弹上膛之后,瞄准了对面的一名苏联士兵,将准星压在了那名士兵的躯干部位,然后扣下了扳机。“呯!”一声枪响,子弹准确的击中了对面的苏联红军,让他的身上飞溅出了一片鲜血。

“呯!”他的身边不远,另一名德军士兵也扣响了自己的枪支,更远的地方,更多的德军士兵跟着打响了自己手里的步枪,密密麻麻的子弹飞向了苏联冲锋的部队,一瞬间就有许多苏联士兵中弹倒下。

苏联士兵开始一边冲锋一边端着自己的步枪还击,几名苏联士兵推着带轮子的马克沁重机枪来到一块能当成掩体的石头边,他们架设好了机枪,开始向着德军阵地疯狂的扫射出子弹。

战斗很快进入到了白热化阶段,苏联红军的海军陆战队有着较高的文化素质,训练也非常到位,是苏联军中少有的精锐,这些士兵战斗素质很高,能够迅速组织起攻击,顶着惊人的伤亡依旧可以继续作战。

当然他们的对面,德军阵地上的守军也并非是乌合之众,曼斯泰因麾下的部队已经经历了整个克里木战役的锤炼,可以说已经成为了战斗经验非常丰富的精锐。他们没有因为苏联部队进攻的凶狠就乱了阵脚,相反他们现在才刚刚开始热身而已。

很快,一个隐蔽的mg42机枪阵地就从侧翼的一个角落里发难了,曳光弹带着枪林弹雨从侧面横扫了整个苏联进攻战斗群,密集的子弹如同锯子一样切割苏联士兵,有的时候可以打飞胳膊打断整条大腿。

这挺机枪突然加入战斗,还没等苏联的士兵反应过来,就遭受到了巨大的伤亡,随后德军的迫击炮开始加入到这场盛大的欢迎仪式里来,一团又一团的黑烟在苏军人群中腾起,到处都是被炸飞的残肢断臂,苏联士兵的惨叫声此起彼伏,整个战场就如同地狱一般。

赫鲁晓夫在一名警卫员的搀扶下,向前步履蹒跚的走着,他的脚下已经躺倒了许多苏联红军的尸体,因此他只能深一脚浅一脚的在上坡路挣扎着前行。子弹从他的身边飞过,一名守在他身边不远的士兵被打中了脖子,鲜血飞溅着倒在了赫鲁晓夫的脚边,鲜血染红了他的裤脚。

“……”赫鲁晓夫看了一眼那名还等着双眼不停挣扎的士兵,第一次知道了进攻敌人的阵地是多么的血腥与残酷。他的心中满是悔恨,满是自责。他现在才知道站在后面不顾伤亡的让士兵继续进攻,是一件多么残忍的事情。他为自己当年的无知感到不安,这场身临其境的战场搏杀让他的身体不由自主的颤抖起来。

不是害怕,只是单纯的肾上腺素分泌产生的生理现象而已,他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