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千山看斜阳-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太阳神……」
孙庭站在南楚大军之前,也看着安静地立于如血残阳之中的宁觉非,脸上满是欣赏赞叹。
他身边的副将忽然低声道:「这样的人,永远不会败。」
另一边的参将如受蛊惑,脱口而出:「即使输给他,也算不得丢人。」
听着他们的话,孙庭却并未生气。他始终带着一抹笑容,微微点了点头。
就在孙庭率军从临淄出发之时,澹台牧已经等到了从蓟都赶来的云深,随即率大军南下,直奔鲁阳城。
游玄之的军队虽是步军,且来自几个不同的防区,行军速度不快,但因澹台牧一直呆在燕北不动,给了他时间,因而能够先一步到达鲁阳地区,布置好防御事宜。他深挖长坑,配合荆无双摆出的平夷万全阵,一时颇有信心。即将到来的强敌虽是由澹台牧亲率,但只要没有宁觉非襄助,倒也不惧。荆无双和游虎在燧城取得的胜利就是他信心的保证。
澹台牧把军中的数十万人分成了前后两队,之间相隔了一天的行程。前队由他自己率领,乃二十万重甲骑兵,推进时沙尘滚滚,声势浩大,颇为壮观。沿途的南楚百姓已纷纷逃走,这时远远望着那支庞大的迅速奔驰向前的队伍,也不禁为之胆寒。
云深率队在后缓缓而行,却是另有用意。
澹台牧到达鲁阳后,见那里深沟壁垒,严阵以待,却只是轻蔑地冷笑。
一见敌踪,南楚军中便即发出了警号,游玄之急令各就各位,准备迎敌。
不一会儿,远方的尘头如一只翻卷的长龙,直向这边冲来。接着,众人都看到了无数骑兵成楔形飞驰而来,个个人穿铁甲,马套亮铠,显得特别剽悍威武,给人一种居高临下的诡异的压力,让他们心里重甸甸的,觉得喘不过气来。
游玄之和荆无双齐齐策马从城中奔出,一直驰到长沟的这一边,遥遥地看着对方。
澹台牧率军奔到长沟的这边,方才勒马停住。
两边的主帅相隔三丈,互相打量着,尽皆面沉如水,眼中却仿佛都在喷火。
澹台牧沉声喝道:「游玄之,你当初率军攻我北蓟,被我们打得落花流水,败得惨不堪言,颜面无存。你身为主帅,却丢弃十余万将士,独自落荒而逃。宁将军宽宏大量,念你年老昏愦,网开一面,放你一马,让你回来以终天年。你一个败军之将,不念当日不杀之恩,却厚颜无耻,恩将仇报,竟然还敢率军出现在我面前。你是不是打算将你带来的那些将士弃之不顾,仍给我们?」
他的声音雄浑,在空旷的原野上远远地传了开去,南楚军中顿时出现了不小的骚动。
游玄之大怒:「住口。」他还待再说什么,却已被澹台牧的朗声大笑打断。
「游玄之,我一直打算把那二十万降卒还给你,可你坚持不要,竟然为了你一己私利由着他们任人宰割。」澹台牧中气十足,声音更加响亮。「只不过,我北蓟慈悲为怀,仁义为本,对他们不但没有虐待杀戮,反而十分优待。如今,朕已着人将他们带来,打算释放他们,送他们回归故里。」
此言一出,南楚军中大哗,不少人激动起来,显是有亲朋故旧在上次战事中成为了俘虏。
游玄之吐气开声,大喝道:「澹台牧,休得在此妖言惑众。你捏造谎言,不过是想乱我军心,好趁机发动进攻,大肆屠杀我南楚军民,如此险恶居心,游某决不会让你得逞。」他说得义正词严,铿锵有力,使稍稍动摇的军心立刻稳定。
澹台牧对他冷笑一声,接着转眼看向荆无双,恨道:「你杀我兄弟,还将他的头颅悬于城上,此仇此恨,却要向你一一讨还。」
荆无双凛然不惧:「你澹台氏在堂堂战阵上屡次败于我父之手,便施卑鄙阴谋,灭我荆家满门。我才杀一个怎么够?今日我不但连你也要杀,还要将汝之头颅悬于国门,以报国仇家恨,以慰先父在天之灵。」
「荆将军,大丈夫斗智不斗力,便算我们使计,又有何错?」澹台牧狠狠地盯着他,语气间却恢复了平静沉稳。「你是聪明人,自当清楚,若不是我们已知南楚皇帝忌惮你父功高震主,怀疑令尊拥兵自重,有怎么会定下如此计谋?更不可能一举凑功。如果贵国皇上坚信你荆家一门的忠诚,我们无论使什么样的计策,他也不可能下此毒手。荆将军,令尊雄才大略,武艺高强,在沙场之上屡败我军,着实令我北蓟上下既敬且佩。如今你虽杀我二弟,但朕已知你乃是与他正面交锋,力战之下,他才命丧你手。朕虽恨你,却也敬你正大光明。荆将军,自古道,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你今日为此昏庸腐败的朝廷浴血奋战,却又有何益?你扪心自问,你荆家世代忠良,换来了什么?你如今上阵杀敌,却是为君?还是为民?你护国,护的是千万百姓,还是淳于氏一家?」
他这一席话就如千均重锤一轮猛攻,句句砸在荆无双的心上,尤其是最后一句,令他顷刻间茫然若失。他们身后的南楚兵卒听了,也是心有戚戚焉。此时,在西线作战的北蓟军队既神勇又仁义的诸般作为早已传遍天下,他们也都有所耳闻,惊愕之余已生二心,早无斗志。再加上那二十万南楚降卒还在北蓟手中,游玄之却弃而不顾,令许多人生出兔死狐悲之感,对他已不若往日般服从,此刻再听了澹台牧气宇轩昂的一番话,已是气馁,手中的刀枪弓箭渐渐垂下。
游玄之这时环顾左右,已知军心大乱,连忙猛喝道:「住口,澹台牧,你狡舌如簧,颠倒是非黑白,却是一派胡言。自古君为天,民为地,民怀忠君之心,为君效命赴死,自是天经地义……」
澹台牧不等他说完,已是仰天大笑:「游玄之,朕可怜你年过半百,却仍如此糊涂。如今南楚大势已去,你在这里,纵使牺牲千百万将士的性命,也不过是螳臂当车。令郎定国将军游虎便颇识时务,为万民之福,毅然另觅新君,在剑门关命令全军弃械投降,朕的神威大将军亦对他以礼相待,不伤不辱。游玄之,你满口天地君亲师,做出事来却令人不齿。亡了南楚的,就是你这样的官儿,却休得怨天尤人。」
游玄之一听此言,便想起当日在临淄曾经对宁觉非做的那些事,心下一虚,已不愿再与他作口舌之争,戟指道:「澹台牧,要战就战,不必顾左右而言他。」
澹台牧豪气冲天,举刀向天,朗声道:「好,那就战。」
他身后的十万重甲骑兵齐声应道:「战。」雄壮的声音如滚滚惊雷,轰然炸响。
南楚众兵勇目睹其凛凛军威,不由气为之夺,人人色变。
游玄之回马大呼:「准备迎战。」
荆无双一言不发,随他驰回阵中。
当东西两路大军已经接敌的奏折到达临淄时,朝中仍在为是否迁都争论不休。
孙明旭昶等文臣这时已转了口风,建议迅速将朝廷迁往南方,凭借水乡不利骑战之便,继续抵抗。
章纪等武将却指责这一干文官贪生怕死,坚持死守临淄,以待南国各勤王兵马来援。
淳于乾这时已方寸大乱,听着两边都说得有理,一时难以决定。
正在这时,忽然只听远远的有钟声响了起来,清脆急促,犹如密雨,响彻临淄。
殿上君臣似乎从来没有听过这钟钟声,登时住了口,侧耳细听,脸上满是疑惑。
只有章纪,略听片刻便神色大变,脱口道:「警钟,有大敌来袭。」
「啊?」众臣皆是大惊,却有些怀疑。「怎么会?」
淳于乾正要叫人去查看,已听得殿外有人飞奔而来。
接着,一位禁军佐领闯进殿来,跪下急报:「陛下,北蓟大军突然出现,已将我临淄团团围困。」
「什么?」淳于乾一怔,接着重重一拍御案。「不是刚刚才接到奏折,我东西两路大军正在与敌接战吗?这一路兵马是哪儿来的?」
那佐领俯首道:「那北蓟的军旗是……鹰旗。」
淳于乾霍地站起身来:「鹰?」
「是。」
南楚众臣垂目于地,已是面色如土。
临淄城下,十余万铁骑已将这座繁华锦绣的大城团团围住。
宁觉非策马到达南城正门,缓缓走到阵前,玄衣如铁,宝马如火,身后的「宁」字大旗在风中猎猎飞舞。


第二十九章
鲁阳城外,北蓟与南楚两军对垒,已进行了数次血战,广阔的战场上到处是鲜血和尸体。
当日,南楚倚仗深沟、蒺藜,以及用沙袋垒起来的障碍,以为可以阻挡北蓟铁骑。谁知澹台牧一声令下,号角响处,早已悄然迂回到了南楚军侧后的两队鹰军突然出现,策马飞跃过壕沟,自两翼驰入,随即分成几队,各自扑向敌阵枢纽。
南楚军阵脚大乱,重甲铁骑后面忽然有雁骑冲上,每人手中都夹着一块长长的木板,到达深沟后,立刻挑下马来,将木板搭在沟的两岸。
一见没有盔甲的雁骑出现,荆无双便大喝:「放箭。」
北蓟的重甲骑兵不等命令,已拉开强弓,箭发如雨,迎头堵截对面射过来的箭矢,以掩护雁骑搭桥。
很快,本来又深又长的堑壕便有十丈被铺平。雁骑立刻上马,在重甲骑兵放箭掩护下抢先驰过,随即箭发如雨,掩护重骑缓步过「桥」。
荆无双全力推动大阵,并与鹰军展开激战,阻止他们接近阵眼,无暇顾及这边。
游玄之立刻命令十队带甲兵军冲上前去接敌近战。
每个雁骑的箭鞘中都带着数百支长箭,这时更不稍退,纵马来去,手中不停,千万支箭在空中飞过,似流星万点,又如暴雨倾盆。南楚步军虽穿有短革甲,却仍然挡不住强劲的箭矢,纷纷中箭倒地,余者畏缩退后,不敢再冲。
这些军队除了中军的十余万人之外,部署在外围的都不是荆游两家训练出来的士兵,没有坚强的斗志,战力也弱,遇敌即溃。全仗游玄之率军督战,这才能够硬挺着不逃走。
北蓟的重甲骑兵陆续过桥,随即迅速列成队形。
他们的铠甲和武器在阳光下闪着冷冽的光芒,铁蹄踏地的沉闷声响令人胆寒
南楚众兵勇虽然仍在不停放箭,却已有人四处张望,打算觅路逃遁。
发锐阵冲击时,统帅皆立于阵后,以免阻碍阵形的运动,澹台牧仍然在壕沟的彼岸,凝目看着整个战场的局势,脸上露出了笑容。
荆无双纵马来去,挺枪连挑数十名鹰军,身上也是血迹斑斑。
鹰军此时也已经杀红了眼,纷纷向他围去。
就在这时,重甲骑兵的锐阵发动了。一排一排的人马以雷霆万钧之势向南楚步军阵中冲来。
就在这时,游玄之忽然下令:「开。」
挡在阵前的十队步军这时已死伤大半,幸存者一听将令,马上向两旁飞跑。
重甲骑兵没去管他们,笔直地向前冲去。
忽然,只听零乱的马嘶声响起,本来平整的地面被马蹄沉重地踏上,立即塌陷下去。第一排上千名骑兵一起摔了下去。里面还安置了尖桩,立时便将人与马的身体戳穿。顿时,马的悲鸣声此起彼伏。北蓟的汉子尽皆刚勇,除了当即毙命的外,伤者全都一声不吭。
第二排骑兵一见变故陡收,立即勒马。不少向前急奔的马匹一时刹不住,纷纷人立而起。就在这时,一排排箭矢破空飞至,直射马匹未有铠甲保护的腹部。
立刻,有不少马中箭倒下。北蓟骑兵身穿重甲,落地后顿时行动不便。
南楚步军旋即杀上,或出枪疾挑,或挥刀猛砍。
北蓟士兵使力挣起身来,与他们在地上相斗,一时激战不休。
与此同时,雁骑已经飞奔过来,援救被围攻的战友。
澹台牧见到自己的千余铁骑顷刻间折于敌手,又痛又怒,立即下令鸣金收兵。
鹰军一听退兵的信号,没有丝毫迟疑,立刻飞速地退出了战场。
重甲骑兵和雁骑救回了还活着的战友后,也互相掩护着,返身驰过壕沟,退后十余丈列阵。
南楚军更不敢出阵追击,游玄之便也下令收兵,并打扫战场。
当夜,北蓟军队就地宿营,南楚士兵也不敢稍离阵形,彼此都监视着动静,轮换休息。
一夜无话,当朝阳升起时,西南方向忽然出现了大队兵马,迎着霞光往这边急行。
哨兵仔细打量后,立刻飞报游玄之:「元帅,是孙将军率人来了。」
「什么?」游玄之十分疑惑,连忙出帐察看。
这一彪人马全部是南楚禁军装束,军容整齐,斗志昂扬。再看为首的将领,穿着游玄之熟知的银衣银甲,骑着眼熟的雪青马,腰悬重剑,身后的军旗上大书着「孙」字,果然是讨虏将军孙庭率领着他的禁军赶来了。
游玄之大喜,看着迅速走进的队伍,不由露出了笑容。
这时,荆无双也走了过来,有些不解地问道:「孙统领怎么会来的?还带来了禁军,难道临淄无忧了么?」
游玄之摇了摇头:「不知,可能是皇上派他来增援我们的吧?」
说着,孙庭已看到了他们,立刻策马飞奔过来,随即滚鞍下马,对游玄之抱拳施礼:「游元帅,末将特率十五万禁军,前来增援。」
「好好好。」游玄之喜形于色,竟失了平日的老成持重,伸手拍了拍他的肩
「来得正好,是皇上派你来的吗?」
「是啊。」孙庭恭敬地答道,随后对荆无双一拱手。「荆将军。」
「孙将军。」荆无双连忙还礼,却对他的到来仍感疑惑。「前日看到上谕,孙将军不是率军赴西线迎战敌军吗?怎么会来这里?」
孙庭笑道:「是啊,本来是如此。不过,那宁觉非推进得太快,直奔泯江边,被当地水军缠上,一时脱不得身,北上勤王保驾的镇南将军刚好赶到,立刻与之展开激战,到我赶去时,宁觉非已是支持不住,率残兵向西北溃退。镇南将军立即率军追击,末将便星夜兼程,赶来增援你们。」
游玄之听了,顿时大笑:「好啊,太好了,没想到那宁觉非也有今天。孙将军,有你这支生力军加入,我们可是如虎添翼啊。」
「不敢,不敢,末将自是唯游元帅马首是瞻。」孙庭谦逊地笑道。「游元帅尽管差遣末将便是。」
他们走进帅帐中,详细地进行了商讨,重新部署了兵力,将孙庭带来的人马分配到了极其重要的几个区域,主要是护住阵势枢纽,并占住生门,将陷阵敌军驱往死门。
孙庭本为人谦和,对战阵也并不生疏,很快便与荆无双沟通无碍,谈笑风生。随后,二人一齐出帐,将人马重新分派,占好位置。
这时,游玄之才仿佛看到了几分胜利的曙光,心中涌起殷切的期望和一丝安慰。
直到午时,北蓟那边都没有什么动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