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洪荒时辰-第2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生聃,恩重如山。今母辞聃而去,聃之情难断。情难断,人之常情也。难断而不以智统,则乱矣,故悲而不欲生。



今聃端坐而沉思,忽然智来,以智统情,故情可节制而事可调理也。情得以制,事得以理,于是腹中饥而欲食,体滋倦而欲睡。”



家将问道:“智何以统情?”



“人之生,皆由无而至有也;由无至有,必由有而返无也。无聃之母及聃之时,无母子之情也;有聃之母及聃,始有母子之情也;母去聃留,母已无情而子独有情也;母聃皆无之时,则于情亦无也。人情未有之时与人情返无之后不亦无别乎?



无别而沉溺於情、悲不欲生,不亦愚乎?



故骨肉之情难断矣,人皆如此,合于情也;难断而不制,则背自然之理也。背自然之理则愚矣,聃思至此,故食欲损而睡可眠矣。”



众人闻之,心皆豁然旷达。



周敬王二年,老聃守丧期满返周。



周敬王四年,周王室发生内乱,王子朝率兵攻下刘公之邑。周敬王受迫。



当时晋国强盛,出兵救援周敬王。



王子朝势孤,与旧僚携周王室典籍逃亡楚国。老聃蒙受失职之责,受牵连而辞旧职。



于是离宫归隐,骑一青牛,欲出函谷关,西游秦国。



离开周王朝洛邑不远,但见四野一片荒凉。断垣颓壁,井栏摧折,阡陌错断,田园荒芜,枯草瑟瑟。田野里不见耕种之马,大道上却战马奔驰不息,有的马还拖着大肚子艰难地尾追其后。



目睹此景,老聃叹道:“夫兵者,不祥之器也,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适可而止,恬淡为上。胜而不必自美,自美者乃乐杀人也。夫乐杀人者,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兵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兵之后,必有凶年。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则戎马生于郊。戎马生于郊,则国乱家破矣。”



话说函谷关守关官员关尹,少时即好观天文、爱读古籍,修养深厚。



一日夜晚,独立楼观之上凝视星空,忽见东方紫云聚集,其长三万里,形如飞龙,由东向西滚滚而来,自语道:“紫气东来三万里,圣人西行经此地。青牛缓缓载老翁,藏形匿迹混元气。”



于是派人清扫道路四十里,夹道焚香,以迎圣人。



七月十二日午后,夕阳西斜,光华东射。关尹正欲下关查看,忽见关下稀落行人中有一老者,倒骑青牛而来。



老者白发如雪,其眉垂鬓,其耳垂肩,其须垂膝,红颜素袍,简朴洁净。



关尹仰天而叹道:“我生有幸。得见圣人”



三步并作两步,奔上前去,跪于青牛前拜道:“关尹叩见圣人”



老子见叩拜之人方脸、厚唇、浓眉、端鼻,威严而不冷酷,柔慈而无媚态,早知非一般常人,故意试探道:“关令大人叩拜贫贱老翁,非常之礼也老夫不敢承当,不知有何见教?”



关尹道:“老丈,圣人也务求留宿关舍以指修行之途。”



老子道:“老夫有何神圣之处,受你如此厚爱?惭愧惭愧,羞杀老夫矣?”



关尹道:“关尹不才;好观天文略知变化。见紫气东来,知有圣人西行,见紫气浩荡,滚滚如龙,其长三万里。知来者至圣至尊,非通常之圣也;见紫气之首白云缭绕,知圣人白发,是老翁之状;见紫气之前有青牛星相牵,知圣人乘青牛而来也。”



老子听罢,哈哈大笑:“过奖、过奖老夫亦早闻你大名,特来拜会。”



关尹闻言大喜,叩头不迭。



之后,关尹引老子至官舍,请老子上坐,焚香而行弟子之礼,恳求道:“先生乃当今大圣人也圣人者,不以一己之智窃为己有,必以天下人智为己任也。今汝将隐居而不仁,求教者必难寻矣何不将汝之圣智著为书?关尹虽浅陋,愿代先生传于後世,流芳千古,造福万代。”



老聃允诺,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



上篇起首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故人称《道经》。



下篇起首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故人称为《德经》,合称《道德经》。



《道经》言宇宙本根,含天地变化之机,蕴阴阳变幻之妙;下篇《德经》,言处世之方,含人事进退之术,蕴长生久视之道。



关尹得之,如获至宝,终日默诵,如饥似渴。



却说关尹拜老子为师,辞官随老子沿秦岭终南山神仙路西行,昼行夜宿,不几日来到将军山下。



只见此处祥云缭绕,四季如春,溪流纵横,鱼翔浅底,百鸟争鸣,龙飞凤舞,牡丹竞放,泉水叮咚,真乃世外桃源。



老子抬头望时,只见一巨石十分奇异,如有人形,豹头环眼,铁面虬鬓,一手执剑,一手执扇,五蝠飞舞,正气浩然,不尽叹到:“道可道,非常道,宇宙造物,天地之始,万物之母,欲观其妙,常有也”



此法微言大义,乃无上道经《道德经》。



顽石点头,感应成精,日后吐纳云气,吸收天地灵气、日月精华。



……



且说老子与伊喜结草阿福泉,马放南山,老牛坡放牛,南山不老松下讲道,发现终南捷径后清凉山讲经,楼观台炼丹,铸南山铁案,享南山之寿,是谓道教之祖庭,钟馗之故里,天下第一福地也。



关尹修道楼观台,乃是楼观一脉祖师。



老子骑青牛而出函谷关,来到迦毗罗卫国,隐匿云端,观照皇室。



正文第四百零一章老子化胡多宝入释



圣人老聃骑青牛西出函谷关,驾临化外之地——天竺。



其地风俗大异于中土,好香料,裹长袍,缀满金银饰物,音乐殊异,舞姿曼妙,妙不可言。



正如同中土周王朝倾颓、诸侯倾轧一般,天竺国此时也是四分五裂,大小国家足足有十六个之多。



“无量天尊此地合该圣贤出世,教化一方,上应天数,下恤万灵,了结因果,清净解脱,大善!”



老聃斜倚在青牛背上,眸中两道金光熠熠,观照天竺气数。从座下拿过风火蒲团,一抖,一个人滚了出来。



只见其面容清瘦,满带风霜之色,倒是骨骼清秀,道气盎然,头顶白虹直贯虚空,吞吐云气,浩大博广。



“弟子拜见大师伯,愿大师伯万寿无疆”



老聃抚摸着三尺垂须,满面容光,言道:“你可知道水无常态,地无常势?当初你师尊不尊誓言,擅自摆恶阵阻挡西岐仁义之师,累及门下,最后悲惨收场。当真是可悲可叹,你气数未尽,贫道不忍你枉送性命,特地救下你一命。如今天下气数大变,西方佛门大兴势不可挡,贫道为我玄门计,还需你配合一番,不知你意下如何?”



多宝道人苦涩道:“但凭大师伯吩咐”



“甚好,西方佛门虽然乃是八百旁门,不为盘古正宗,但也妙法玄奇,如今其大兴之势恍若冉冉升起的朝日,只能顺,不可逆。接引深谋远虑,可惜佛门根基浅薄,教义缺失,正中贫道下怀。西方极乐世界独占西牛贺洲,以至于气数不能暗合天机,弥盖洪荒,不为圆满。



今日,贫道有意让你成就无上佛陀道果,统领天下诸佛,做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佛祖,你是愿意还是不愿意?”



老聃说完,就闭上了眼睛,静待多宝道人的答复。



多宝道人心中且喜且悲,喜的是,如果真如老聃所说,自己必将成为西方教除去二位圣人之外的第一人;悲的是,从此叛道入佛,不为通天门下,心中难舍,亦是纠结。



“如今吾以被擒,师尊不知情况如何,诸位师弟,师妹也不知是生是死,自己一人力量有限,如何能再续截教大教气运?”



想到这里,心中黯然一片。



多宝道人五味陈杂的心思,最终还是被打动了。



“弟子愿意”



虽然语气苦涩、羞愧,但是说得是那么坚定、万劫不移。



老子睁开慧目,久久不说话,似乎神情中闪过一丝不舍、厌恶、解脱和平静。



“很好,万劫不坏圣人之境乃是亿万修道之人归途,一切都可以为了这个目的而舍弃,贫道就成就你这番机缘。”



一挥手,黑白阴阳神光刷过,裹挟着多宝道人落入迦毗罗卫国皇宫之中。



……



九宫山白鹤洞,普贤真人陡然站起身来,神魂感应着天地间越发清晰的天机,泪水沾湿衣襟,朝弥罗宫所在拜倒,“弟子不肖,要告别师尊了”



说完,让木吒牵来灵牙仙。



须臾,一头洁白的六牙白象被木吒牵来,身形威猛,只是象目之中满是屈辱和愤恨,另外似乎还隐藏着一丝畏惧。



普贤上了白象,灵牙仙满不情愿的跺着小碎步,纵起祥云,望天竺而来。追星赶月,普贤望见天竺一处上空紫气盘旋,鹿鸣呦呦,于是指点白象飞奔而来。



云光坠落,普贤朝青牛背上老者拜倒:“弟子拜见师伯,愿师伯万寿无疆”



“甚好,不要误了时辰”



手中拂尘一刷,白象化为一光点,亦是紧随多宝道人后尘。



……



“多宝师兄?”



多宝一听,听着熟悉,睁开眼一看,却是一只玲珑白皙、堪比羊脂白玉的六牙白象。



“你是灵牙仙师弟?”



多宝道人一眼就看出了此白象就是灵牙仙所化。



“师兄”



灵牙仙一见真是日思夜想的门中师兄,不由悲泣起来。



“师弟,你如今怎么现出了原形?”



哭哭啼啼一番,多宝道人却是奇怪道。



灵牙仙恨道:“多宝师兄你不知道,万仙阵被破时,那元始天尊教唆普贤用三宝如意将师弟我打回原形,下了符咒,从此再不能化为人形。”



多宝一听,双指夹起两道金光,没入眼中,一望,果不其然,六牙白象额头上明晃晃的闪烁着一张符咒。



幻灭不定,篆文游走,复杂程度即便是多宝也是不能全懂,并且从那隐隐散发出来的威压看,多宝知道自己无能为力,破不了。



于是羞愧道:“师兄无能,让师弟受累了”



灵牙仙急道:“师兄切莫自责,乃是灵牙仙命中劫数,怨不得别人只是可怜我截教万仙陨落,门派凋零,不能再见师尊一面”



说着,又是哭泣一阵。



只是灵牙仙没有看到多宝道人一阵尴尬。



“咦?师兄你为何在此?”



多宝道人尴尬一阵,最后还是全盘托出。



灵牙仙错愕一阵,随后闷声不吭气。



“师弟,你若是怨恨师兄,就说出来吧,师兄也不怨你。”



“师兄,此事乃圣人所为,我等身为蝼蚁,如何能有反抗之力,徒惹笑话。”



“唉……”



师兄弟二人双双叹息一声,落寞之意,一显无疑。



这时,一卷经书飞落,多宝道人一看,居然是一本佛经。



失笑道:“大师伯身为玄门之长,居然也会旁门左道”说不尽的讽刺之意。



话虽这样说,多宝还是朝灵牙仙道个歉,坐上了象背,诵读起经文来。



多宝道人端坐六牙白象之上,双手合十,诵读佛经,虽然没有天花乱坠、地涌金莲之异象,但也是道韵十足,梵味小~说就来}颇浓。



摩耶夫人在梦中见到一位长得仪表堂堂的人物,乘坐一头白色大象,从虚空中慢慢走来,从她的右肋而进入了腹中。



摩耶夫人被此梦所惊醒,却是感觉自身在孕育什么,不久之后,王宫御医查看,知道王后怀孕,迦毗罗卫国一片欢腾。



而西方佛国,却是石破天惊逗秋雨。



“好个‘清静无为”居然暗藏如此祸心,其心可诛”



准提勃然大怒,手中枯黄的树枝此时金光夺目,灿然生辉。



阿弥陀佛掌中佛国传来阵阵吟唱,梵音不绝,檀香袭袭,瑞彩千重,光明普照。



“阿弥陀佛,不愧为三清之首,真是做到了‘了无踪迹’的地步,顺水推舟,完全是阳谋,我西方教大兴乃是大势,老子就想办法放水,开闸泄洪,老谋深算啊”



“师兄,还需警告一番,否则长此以往,我佛门还有何颜面立足”



准提急躁,七宝妙树化虹光而走。



“师弟,怎可如此草率?”



阿弥陀佛万万没有想到准提如此轻率,只是事已如此、覆水难收,手中接引经幢紧随其后,化虹而去。



多宝道人在胎中为诸天说法,此即《起信论》,所开“住胎”之相。



座下白象聆听三乘妙谛,浑身上清道气纯化为佛门光云,在嘴中化为一朵六瓣白色莲花。



老子坐青牛背上,却是背坐,背后对着牛首,晃晃悠悠,看似垂垂老矣,却是鹤发童颜,气息活泼灵动。



普贤真人侍立一旁,不敢惊动,虽然心中焦急,还是不得不强自镇定。



忽然,虚空波纹陡起,一根菩提树枝飞落,直落迦毗罗卫国皇宫。



“哼!”



从迷糊着的老子身上飞起一副画卷,看似缓慢,实则瞬息之间展开,阴阳鱼旋转,一座金玉拱桥在霞光中升起。



照耀万里河山,镇压乾坤,七宝妙树被定住。



道道阴阳二气幻化成丝绦,缠住七宝妙树,死死制住。



七宝妙树这等级别的宝物怎可自动认输,轰隆隆,黄金打造的树枝射出万道庚金之气,细如牛毛,却利如刀剑。



丝绦断裂,七宝妙树挣脱,七彩霞光刷落,震动拱桥,太极图一阵晃动。



“雕虫小技,萤火之光也敢与日月争辉,徒增耻笑”



挂在牛角上的拐杖腾起,劈头就是一仗,打得七宝妙树金玉四溅,宝光暗淡。



七宝妙树知道事不可为,磕开太极图纠缠,逃离战场。



……



经十月怀胎,依迦毗罗卫国当时的习俗,摩耶夫人返娘家天臂城待产,在许多的侍卫护送下启程,当行至蓝毗尼园时,见树林苍翠蓊郁、百花盛开,一切景物均极为清净殊胜而美好,当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