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智枭-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任天翔脸上一红,讪讪道:“你师父都猜到了?他还说了什么?”小道童笑道:“师父说读书本是趣事,一定要顺其自然,千万别勉强自己。道门弟子讲究顺其自然和随性而为,也正是这个意思。”



任天翔似懂非懂地问:“顺其自然,随性而为?那就是我想睡觉就睡觉,想玩就玩?”小道童哑然笑道:“那也不是,我建议你先从自己感兴趣的书读起,形成习惯后再试着去读那些比较枯燥的书。你要先从书中找到乐趣,才能找到思想。”



小道童关门离去后,任天翔还在回味着他的话,心中突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他将头发解开,将戒尺和锥子全部扔出窗外,然后开始在满屋书架中寻找。他先找到本三国时期邯郸淳所写的《笑林》,席地而坐,随手翻看起来,很快就为那些令人捧腹的笑话吸引,看得兴致盎然,不知不觉就一个多时辰过去。一本书看完,他却还意犹未尽,便继续满书柜去找有趣的书,不一会儿又找到本先秦时期的野史掌故。



因为都是自己感兴趣的书,任天翔不再感到乏味,当他终于觉得困乏时,已经是半夜三更。就这几个时辰时间,他已经大致读完了三四本书,虽然都不是司马承祯指定的书籍,却也让他有种莫名的成就感。



第二天一早,听到外面传来道士们早课的钟声,任天翔立刻从睡梦中醒来。他稍稍活动一下筋骨,便拿起那本仅读了几页的《论语》。清晨神清气爽,那些枯燥的文字不再那么晦涩难懂,他不知不觉就看了进去,渐渐开始领会到文字背后的思想。



小道童送早餐来时,见任天翔已经正襟危坐,捧书在读,不禁有些惊讶。见他在看《论语》,小道童笑道:“其实公子可以先看看我们道门的经典,尤其像《心经》这样的修身养性之怍,如杲你能掌握其中的呼吸吐纳之法,对你修心健体都有莫大好处。”



任天翔一本《论语》正好看完,便依言找出道家的《心经》,翻开一看,只见里面除了一些道家修心养性的方法,还有一套呼吸吐纳的技巧。他照着上面的方法试了片刻,感觉身心确实舒适了许多。



就这样,任天翔沉浸于前人留下的文山书海,不再觉得读书是件多么困难之事。他甚至从前人留下的文字中,隐约领会到作者落笔时的心境和精神,看到了他们的追求和苦恼。每当夜深人静,在空无一人的藏经阁中,任天翔却感觉到有无数古圣先贤的精魂,在跨越时空与自己沟通和交流无论道家、儒家、释家、法家,还是墨家、兵家、杂家、阴阳家,千年文化浓缩成的精神财富,让任天翔有种忽人宝山的饥渴感,他就像最贪婪的饿汉,没日没夜地狂啖精神的大餐,司马承祯开列的书单已经满足不了他的胃口,他不仅将那九十多本书全部读完,甚至还兴致盎然地寻找更多相关的书籍,以便更多地理解前人文字后面的思想。



三个月期限很快就到,任天翔第一次感觉到时间过得如此之快。他已经不记得这三个月自己究竟看了多少本书,他就像经历了一次闭关修行,有种脱胎换骨的欣喜和轻松。



道童奉上香茗,然后悄悄退了出去,藏经阁中就只剩下司马承祯和‘三天翔二人。司马承侦示意他在书桌对面坐下,然后问:“你感觉现在和三个月前有什么不同?”任天翔沉吟道广我感觉自己好像完全变了个人。三个月前我浑浑噩噩,以为财富、权势、地位、名望就是人生最大的追求;三个月后的今天,我却觉得追求那些东西,与动物追求食物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出自一种本能。〃



司马承祯淡淡问:“那三个月后的今天,你觉得什么才值得你用毕生精力去寻找和追求呢?”任天翔迟疑起来,犹豫半响方道:“释家追求的涅盘,我还无法理解;道家追求的清静无为和成仙得道,在我看来太过缥缈:儒家追求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于我来说又太过空泛……我不知道自己应该追求什么,三个月前我浑浑噩噩,从没去想这些问题;三个月后的今天开始思考,但却只有迷惘。”



司马承摘似乎并未感到意外,手拈髯须额首问:“这三个月你读了很多书,超过了我的预料。不知你对诸子百家怎么看?”



任天翔沉吟道:“道家虽奉李耳为祖,但真正能体现道家思想的庄子。他信奉顺其自然、清静无为,无论于个人还是于社会来说,都有其有益之处。但后世道门中人却追求虚无缥缈的成仙和长生,先有徐福为始皇帝海外求仙,后有张道陵传丹鼎之术,越发背离李、庄之道,更有东汉张角借道门之名愚弄百姓,举事造反,令国本动摇,生灵涂炭。所以在我看来今日之道门早已不是先秦之道,各种流派鱼龙混杂,精华与糟粕并存于世若以一字概括,就是‘杂’!”



司马承祯微微额首。任天翔见状豪兴大发,喝了口茶润润嗓子,继续侃侃而谈:“释家源自天竺悉达多太子,与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截然不同。佛陀原本为解除人生八苦而冥思得悟,继而创立释家学说,经后人演绎而成大、小乘佛教,追求最终的涅盘和超脱。可惜我无法领会涅盘的境界,抛开这一节以及由此演化而来的轮回思想,释家的学说充满了智慧,它由人的内心出发,去感受和领悟世界的真相。不过它离世出尘的思想,以及因果报应的说法,又让人难以接受。它在所有学说中最难理解,也最难领会,不过它劝人向善的想法,倒也值得肯定。”



任天翔略缓了缓,继续道:“相比释家的离尘出世,儒家则完全是入世的学说。它的核心是道德教化加等级维护,也就是从周公之礼延续下来的森严等级,在孔子那里得到了发扬和深化。它的这种核心思想,对历代皇帝有莫大益处,因而受到极大的推崇,所有帝王都希望自己的臣民遵照儒家的教导,恪守君臣之礼,这也是它受到历代帝王扶持的重要原因。不过我认为它道德教化的能力受到了不该有的夸大,如果靠道德的约束就能实现天下大同,那么律法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司马承祯突然问:“为何自先秦以后,尤其汉代以来,百家凋零,唯有儒家一枝独秀?”任天翔沉吟道:“是因为儒家的思想有利于历代帝王的统治,它尊君重德的核心思想,对于臣民有良好的教化作用,因而历代帝王都愿意重用儒生。人总是趋利避害,所以儒学得到了有志为官者的追捧。可惜它宣扬的那套周礼,对帝王没有制衡和约束,一旦处于权力顶峰的帝王失德,整个由儒学建立起来的朝廷,对之毫无办法。”



司马承被额首道:“不错。不过自秦以后的历代王朝,并非完全是以儒学为纲。你认为历代王朝最核心的思想是以什么为基础?”



任天翔立刻道:“是披着儒学外衣的法家思想!一部《商君书》赤裸裸地写明了以商鞅为代表的法家,是如何用严刑峻法,将秦国变成一个没有人性亲情的虎狼之国。法家用酷法将所有权力集中到君王手中,虽然大大提高了君王执政的效率,但将所有责任系于君王一身,使国家的前途命运始终处于不可预测的危险之中。秦国因始皇帝意外身亡而分崩离析,正因于此。自秦以后,历代王朝的统治俱是在法家和儒家之间交替摇摆,可以说是儒家与法家的混合体。这种统治最大的弊端就在于天下安危系于帝王一身,帝王英明则天下兴盛,帝王昏庸则天下衰亡。”



司马承祯突然问:“你认为当今圣上是英明还是昏庸?”任天翔愣了一愣,虽然大唐经历了武则天当政时的严刑峻法后,社会风气已变得十分宽松和开明,自从玄宗皇帝登基以来,很少再有人因言获罪。不过像这样公开评论当今圣上,却还是极其罕见。任天翔迟疑了一见司马承被不像是在说笑,这才慎重道:“当今圣上称得上大唐中兴之主,自平定韦氏和太平公主之乱以来,开创了一个万邦来朝的开元盛世。人总是无法战胜时间,当年龄达到一定程度,就难免会变得迟钝甚至昏聩,这也是历代帝王无法改变的宿命。”



司马承祯颔首问道:“你认为有什么办法避免这种宿命?有哪种学讨过这个问题?”任天翔想了想,迟疑道:“我还没有深入地想过这个问题,诸子百家中,好像只有墨家提到过选天子。可惜墨家流传于世的文字寥寥无几,我仅知道墨子推崇博爱、非攻和敬鬼神之说,除此之外,我对墨〒考是一知半解。”



司马承侦端起茶浅浅抿了一口,淡淡问:“这三个月来你看了不少弓,不知你对哪些典籍或流派最感兴趣?”任天翔想了想,沉吟道:“诸子百家都有其独到之处,短短三个月只能略知皮毛。我还是第一次想要读更多的书,以便更多地了解古圣先贤的思想和学说。不过比较而言,我最感兴的只有两个流派,一是千门,一是墨家。”



司马承祯眉梢一跳,淡淡问:“为什么?”任天翔从书桌上拿起两二二微微叹道:“因为这两个流派留下的文字最少,我找遍了藏经阁,仅找到《千门野史》和《墨子》。但就这两本典籍,却让我看到了两个完全不同世界,千门神秘莫测,墨家令人景仰,都是我感兴趣的流派。”



司马承祯额首问道:“你对他们了解多少?”任天翔沉吟道:“千门是诸子百家中最为神秘的流派,春秋时的鬼谷子、秦时的黄石公、三国的司马徽俱是其代表人物,他们对外自称谋略家,实则为千门隐士。他们的弟子孙膑、张良、司马懿等,仅凭智谋就改变了历史。可惜他们太过隐密,我翻遍史书也没有发现与他们有关的更多信息。”



司马承祯木无表情地道:“人总是对神秘的东西充满兴趣,这是人之常性,我能理解。但是墨家呢?你为何对它也感兴趣?”



任天翔正色道:“我对墨家感兴趣,是因为我无法理解墨家的理想和追求。墨子将自己一生都献给了帮助弱者的义举,他是一个圣人。但是他的思想违反了人性自私的天性,注定很难找到追随者。这世界偶尔出一个圣人不算奇怪,但像墨家弟子这样都以圣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实在令人不解。我想知道墨家学说究竟有何魔力,能令无数弟子以命追随。它不像儒家能给人荣华富贵,不像道家给人成仙得道的希望,也不像释家给人许诺一个极乐世界,更不像法家给人一种号令天下的满足和成就感。它是不求回报纯粹的奉献!很难相信这世上竟有这样的人。”



司马承祯嘴边泛起一丝微笑,额首道:“你的敏锐超过了我的预料,值得我向皇帝推荐。我这就修书一封,你已经通过了我的考核。”



任天翔闻言并无一丝欣喜,反而惴惴问:“晚辈狂妄点评诸子百家,也不知对不对。司马道长学识渊博,希望能为晚辈指点迷津。”



司马承祯微微笑道:“对于前人的思想和学说,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并无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你又何必一定要去追寻一个所谓正确的答案?只要你明白了前人的精神内涵,并加以演绎和思考,就已经达到了读书的目的。”说话间他已写好推荐信。将它交到任天翔手中,叮嘱道,“有我的亲笔信,你可以很快见到皇帝。不过你能否受到圣上重视,就全在你自己的造化了。”



任天翔接过信件仔细收好,却又突然笑道:“还有一本书,虽不如佛道经典博大精深,也不如儒家经典广为人知,但却是一本世间罕见的奇书。我想求道长将这本书借我一段时间,让我能潜心研读。”



司马承祯淡淡问:“什么书?”任天翔正色道:“《吕氏商经》!”司马承侦眉梢微微一跳,问:“藏经阁数万册经典,你为何偏偏要借它?”任天翔嘻嘻笑道:“商门虽以他人为祖师,但真正道尽商门秘诀的却是吕不韦,一部《吕氏商经》简直就是商门弟子安身立命的准则,也是商家谋利避险的金科玉律。虽然我早已将它看完,但还有许多晦涩之处尚未完全明白,所以想借去好好研究。”司马承祯淡然问:“只是研究?”



任天翔不好意思地笑道:“不瞒道长说,晚辈现在缺钱,非常缺钱。而《吕氏商经》正是一部教人赚钱的奇书,所以想跟着学几招。”



司马承祯摇头轻叹道:“你读了那么多书,没想到最看重的还是钱。这本书我送你吧,希望它能帮你赚到你最想要的财富。”说着他信手抽出书桌上的《吕氏商经》,抬手扔到任天翔手中。



任天翔大喜过望,接过书仔细收好,正色道:“多谢道长赐书,道长世外高人,可以视钱财为俗物。晚辈却是个俗人,钱是安身立命的基础。一个人要是穷得整天为肚子奔忙,哪有心思考虑诸子百家的思想?只有当不为钱财发愁后,人才会有超越物质的精神追求。”



司马承祯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摆手又道:“你可以走了,你的随从早已经在门外等候,我让道童送你出门。”



任天翔依依不舍地起身告辞’临出门前却又忍不住回头问道:“我这三个月虽然看了不少书,但看得越多,心中的不解和疑惑就越多,不知能否向司马道长请教?”



司马承祯颔首道:“挑最重要的说说看,如果我知道,很乐意告诉你。”



任天翔想想,道:“我最不明白也最想知道的,跟千门和墨家有关。我从史书中发现了不少千门中人的踪影,他们无不是翻云覆雨、改朝换代的风云人物,但为何并没有多少千门的典籍流传下来?千门也不像别的流派那样广授门徒,大肆宣扬自己?”



司马承侦沉吟道:“也许是因为千门秘技,须绝顶聪明之人才能掌握。这种人万中无一,所以千门挑选传人十分慎重。它不像儒门以弟子众多…荣,也不像释门对任何人都来者不拒。张良拜师这样的典故,在史书中兰指可数。此外,千门中人所学皆是翻天覆地的大智慧,为历朝历代朝廷顾忌,因此不得不保持隐秘与低调,方能在世间秘密传承。”



任天翔深以为然地点点头,又问:“墨家与千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