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赶尸家族-第2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吧,对着葬骨处三鞠躬,然后又驶着小船划过了滇池,来到了朱雀仙子的身边,把自己所听到的天师教三代弟子们所说的话给朱雀仙子转述了一遍。
  朱雀仙子道:“看来龙虎山并不太平,张习镇居然鬼迷心窍,在他的二儿子重伤之时就跑去和你抢阳符经,结果被大儿子算计,真是天意。”
  在天师会上都是因为众人被张森下药迷倒,然后才发生了之后的事情,但是林国余却对张森提不起恨意来。他只不过因为长期的在天师教引不起重视,又有张鑫的影子一直影响着他,使得他的内心严重扭曲,才会做出如此忤逆的事情,说倒底也算一个悲剧人物。或者,在某些人看来,张森也算是一个敢于挑战自己命运的人,只不过是他的挑战实在是害人害己。
  张寻和其其格的骨灰葬好,林国余感觉到心里一阵的轻松,还有马背上的昌九的尸体要送回卢平县,好在这些和去往衡山的路程没有丝毫的冲突。
  先把小船送还人家,二人又穿过滇池,向西北奔向卢平县。
  第八二一节鬼节(1)
  一路上并没有什么特殊的际遇,只是买些干粮,或者是在林中打些猎物充饥,又走了数天,才走到了卢平县城之外。等到到了卢平县城外的时候,就感觉到气氛有些压抑。
  卢平县城外的一条小河,是当初林国余和旱魃决斗的场所,此时竟然在河上空,升起了斑斑点点的星光——当然并不是真的星光,而是有人放飞了孔明灯。
  再往前走,离着河越来越近了,就听到有人大声的凄厉的叫着,叫声里多是一些人的名子,更近乎于歇斯底里。朱雀仙子皱眉道:“这些人在做什么,怎么声音听起来这么吓人?”
  林国余道:“不清楚,我们过去看一看。”
  牵着两匹马走到了河边,看到河边还有许多的小孩子手里拿着白纸包,把白纸包放到了水里,也有一些孩子拿着纸船,把船丢进水里,然后身边的大人就叫了几声,孩子站起身子,跟着大人向回走。
  林国余叫道:“喂,你们在做什么?”
  林国余的话一出,有一个孩子回过头来惊恐的看了林国余一眼,旁边的大人一巴掌打在了孩子的头上,也不说话,孩子又转过身去,随着大人走。
  朱雀仙子突然有些明白了,看了看头顶的月亮,说道:“林弟弟,今天什么日子?”
  林国余盘算了一下,说道:“今天应该是民国三十一年七月十四,啊,今天是鬼节?”
  朱雀仙子道:“这就对了。刚才那些大人是怕孩子在外面被鬼给勾丢了魂,所以才会发出这种凄厉的叫声,意思是把魂给拉回来。”
  鬼节又称为孟兰节,在历七月十四或十五。据传鬼节最早来源于佛教。
  每年从七月一日起阎王就下令大开地狱之门;让那些终年受苦受难禁锢在地狱的冤魂厉鬼走出地狱;获得短期的游荡;享受人间血食;所以人们称七月为鬼月;这个月人们认为是不吉的月份;既不嫁娶;也不搬家。
  第八二一节鬼节(2)
  鬼节源于目连救母的故事:“有目连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堕落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焰,饥苦太甚。目连无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为说盂兰盆经,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
  据说当时目连在间地府经历千辛万苦后,见到他死去的母亲刘氏,发现她受一群饿鬼折磨,目连想用钵盆装菜饭给她吃,菜饭却被饿鬼夺走。目连只好向佛祖求救,佛祖被目连的孝心感动,授予其盂兰盆经。按照指示,目连于农历七月十五用盂兰盆盛珍果素斋供奉母亲。挨饿的母亲终于得到了食物。为了纪念目连的孝心,佛教徒每年都有盛大的“盂兰盆会”即“鬼节”各少数民族,含苗族在内,有些地区重视鬼节,但是也有些地区并不过鬼节。在卢平县这个地方,是汉苗杂居,很显然当地人都很重视鬼节这个节日,甚至于放出价格不算低的孔明灯。
  当然,这也是因为连年的战乱,几乎每家都有人客死他乡,死在异地,尸体并不象昌九这样可以被人运回故地,所以家里的人为了寄托哀思,才放出孔明灯,在也明灯上写上死者的名字,他们相信死者哪怕魂魄远在千里之外,也会随着孔明灯的光亮找到家乡,找到亲人。
  河边的大人小孩渐渐的散去了。只留下了一河的灯船,漫天的斑斑的孔明灯,每一个灯都是一个他乡的游魂,都是一个家庭的心痛,所以很多放灯的人回去的时候,都是低声的饮泣。希望他们的家人真的在天有灵,能够听到他们的呼唤。
  林国余止不住的心酸,可是还要带着昌九的尸体去见阿剖。阿剖现在是昌九在这世界上唯一的亲人。
  拉着马进到了卢平县城,二人都默默不语。卢平县城内空荡荡的,放完灯、船,所有的人都回家了,他们相信这个时候是适合鬼怪们出门的时候,走在街上自然是最不吉利的。
  第八二二节鬼节(3)
  林国余拉着马到了程瞎子客栈的旁边,也不走的太近,自己走到客栈的门口轻轻的叩响了房门。时间不大,一声慵懒的声音:“谁啊,大鬼节的还敲门?”
  门开了,程瞎子店里的伙计冒出头来,看着林国余,说道:“你是谁?今天是鬼节,我们店里不住客人。”
  这一去大半年,林国余的样子大变了。除了打扮不一样,连下巴上都长出了细细的胡须,也难怪这人不认识林国余了。林国余道:“小二哥,我是林国余,你不认识我了吗?我是阿剖的朋友,原来来过几次程爷爷的客栈的。”
  店小二上下打量了林国余,说道:“哦,你就是小林子啊。这大半年不见,你的样子变多了。就是还那么瘦。你这是从哪里来?”
  林国余笑道:“小二哥,阿剖和程爷爷在不在,我想找她们。”
  店小二道:“你来的真不巧,今天是七月十四,是鬼节,也是苗寨被屠之后的第一个鬼节。阿剖妹子和我们老板都去了苗寨了,还请了几个法师,说是要超度六福他们等人的魂儿。”
  林国余一拍脑袋,心道:“哎哟,我怎么这都没有想到。”
  连忙向店小二说道:“小二哥,那我就先去一趟苗寨,去找阿剖妹子,咱们有机会再聊。”
  店小二连连往里让,说道:“你进来坐一坐吧,老板他们可能过一会就会回来的,你只要在这里等一等就行了。”
  林国余连连摆手道:“不必了,不必了,我这就去找一找他们。”
  说着走了回来,店小二送了林国余,一眼看到了坐在马上的朱雀仙子,见她虽然包着头,可是风姿绰约,映着朦朦的月光,显的十分的好看,店小二看着他们转头又向城外走去,摇头道:“唉,怎么我的眼神越来越差了。这个丫头我记的也是我们苗人,叫做紫菀,她怎么半年不见变成了大姑娘了?居然看起来象是二十一二岁的了。唉。我这眼神啊,改天去看医生。”
  第八二二节鬼节(4)
  朱雀仙子自然不知道她三十岁的女人被人当成了十六岁的紫菀,不然的话肯定会高兴。
  牵着马匹,林国余带着朱雀仙子向着苗寨的方向而去,朱雀仙子是第一次来到这里,林国余却已经是轻车熟路了。按原路到了苗寨的废墟上,苗寨里的废墟依旧,看来阿剖在这半年里也没有整理过。苗寨里并非空无一人,反倒是火把、灯笼不少,林国余远远的听到了牛角号的声音。除了苗寨里已经不成个样子,一切的感觉居然和第一次来苗寨相差无几。
  林国余拉着马步上了苗寨,先有几个年轻的小伙子喝道:“什么人?现在寨子里正在举行仪式,闲人不得进入。”
  林国余拱手道:“这几位大哥,请通报一声,说是湘西林国余来求见程爷爷和阿剖姑娘。”
  那人看了林国余和朱雀仙子一眼,也拱手道:“湘西林国余?请稍等,我去通报。”
  林国余在山腰等了片刻,那个苗人带着程瞎子和阿剖过来,虽然林国余容貌大变,但是阿剖还是一眼认出了他,飞跑着扑到了林国余的怀里,呜呜的哭了起来,叫道:“余哥哥。”
  林国余手抚着阿剖的头,强笑道:“阿剖妹子,别哭。”
  程瞎子也走了过来,说道:“林贤侄啊,你总算来了,阿剖这丫头一直盼着你呢,这大半年也没有你的音讯。”
  林国余笑道:“程爷爷。”
  这二人的辈是乱了,一个叫贤侄,一个跟着阿剖叫程爷爷,不过谁也没有在意这称呼有什么不妥。
  阿剖哭了半响,说道:“余哥哥,你这半年都哪里去了?见到昌九哥了吗?”
  一个问题问的林国余无语,默默地回过身,把马背上包着昌九尸体的黑色包裹抱了下来。阿剖见到林国余如此举动,心底早有了一种非常不祥的预感,果然林国余打开了包裹,露出了里面穿着军服的昌九。
  第八二三节鬼节(5)
  阿剖轻轻的弯下身子,轻轻地把手放在了昌九脸上贴着镇尸符的位置,轻轻的颤抖着手把昌九额头的镇尸符翻了起来,突然大叫一声:“昌九哥”一头扑在了昌九僵硬如石的尸体上。
  程瞎子也早料到这一幕,转过身子,抹了两把老泪。
  林国余却是不能让阿剖伏在昌九的尸体上痛哭,叫道:“阿剖妹子,快起来。昌九哥他已经死去了四个月了,尸体上难免带一些病毒,你不能趴着他的尸体哭。”
  阿剖硬是伏着不起,林国余硬是用力把阿剖的身子扶了起来,阿剖已经泣不成声。
  林国余又安慰了两句。
  山寨上的那些青年是阿剖和程瞎子从外地的苗寨请来主持祭祀的,并不知道他们之间的关系,只是立在山上也不说话。
  阿剖哭了好半响,才渐渐的止住,可是还是抽噎个不停,一句话重复了多少次林国余才听的懂。原来她在问昌九是怎么死的,是被谁害死的。
  林国余也不隐瞒,把昌九如何误会是汉人屠寨,如何投靠了日本人,又是如何认出崔副官之后悲愤自杀,都告诉了阿剖。阿剖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程瞎子叹道:“唉,昌九这孩子是我打小看着长大的,就是个太固执,自己认准的路非得要一条路走到黑。可惜这次被日本人利用了。林贤侄,我那乍得兄弟呢,你找到他了没有?”
  阿剖听了程瞎子问的话,也抹了一把眼泪,抬起头来看着林国余。林国余有苦难言。他自然不能说紫菀是如兰收养的,为了给如兰报仇,抱着老司一同跳下山崖。如果他这么说了,可能会更激起苗人的愤慨,自己和紫菀的关系是程瞎子和阿剖都知道的,甚至他们有可能会怪罪到自己的头上。
  林国余并不是害怕,也不是刻意要隐瞒,目前在紫菀和老司都不知道下落的情况下,还是不把这件事情捅出来为好。
  第八二三节鬼节(6)
  于是林国余只得说到:“那天我救出了老司和我阿爸,一路翻越野人山,可是结果在几乎逃出野人山之时,老司去在路上失足落下了山崖,至今生死不知。”
  程瞎子“啊”了一声,阿剖更是直接眼睛一翻晕了过去。
  林国余实在事出无耐,这件事情早晚都要告诉她的,和程瞎子一起按着阿剖的人中,把阿剖给缓缓的摁醒了过来。阿剖醒了又不住的哭叫道:“爷爷,爷爷”虽然不是老司并非阿剖的亲生祖父,可是也是跟着老司一同长大的,感情和亲生祖孙一样。
  林国余再劝几声无效,程瞎子却说道:“阿剖丫头,别哭了。山上正在做着仪式。你一哭,有可能打扰到他们。”
  阿剖也知道山上做着鬼节仪式,轻易不能打扰,用手捂住了嘴,可是还是哭个不停。过了好久才终于止住。
  程瞎子拖住了昌九的尸体,领着林国余和朱雀仙子上到苗寨。
  一片残砖断瓦之中,立着许多苗人青年,打着火把,提着牛角号。正中在空地上搭了一架梯子,梯子上面全都是锋利的刀,刀锋冲上,这是刀山;在刀山之后是一连串的烧红的铁瓦,摆成道路一般的模样,这叫火海。正中一人正听着号声赤脚而歌,他头上绑着一条白布,脸上带着狰狞的鬼面具,身披着一身的青草,把自己的身形整个的遮了起来。在他的身后是一张供桌,桌上摆着和道家相差无几的蜡烛、元宝、纸钱等物。
  专门有两个苗人青年在供桌前负责盯着桌上的香火和油灯。
  看着林国余一直盯着这个供桌看,程瞎子极低的声音说道:“这东西是不能断的,香火一断,法师一会上刀山,过火海的时候可能会与神鬼之间失去联系,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
  林国余点点头,也低声说道:“我知道。”
  程瞎子又说道:“还有一点,一会他们吹的牛角号,芦笙都会停下来,到时候你们千万不要动。我们这里做这种仪式的规据是,什么人都可以跟着看,但是不能发出任何的响动,否则的话也会引起大麻烦。”
  第八二四节鬼节(7)
  林国余点了点头。他和朱雀仙子都是法术界中人,其中的利害关系,自然不用多说。
  牛角号和芦笙又响罢几通,那个带着鬼面的法师拿起桌上的一个水碗,手指伸进了水里,在里面点点划划,好像是在做符。法师画好之后,将水碗举了起来,送到了嘴边,一口饮下半碗,突然张口,水喷在了蜡烛上,一道火线从法师的嘴里扑了出来,长度长达两米有余,法师喷着火,自己转了三圈,每转一圈,那些苗人青年都“哈”的大叫一声,一连叫过三声之后,法师又拿过水碗,把嘴里残余的水又吐回了碗里,说来奇怪,如果这碗里装的是油、洒精之类的东西,这一口吐下去肯定会引起碗里着火,可是碗里的水非但没有着,反而因为水吐过去之后而全部熄灭。法师拿起前的青草擦了一擦嘴巴。四周角声、芦笙声音又起。
  一种法术和另外一种法术是不同的,更准确一点说,林国余学的是法术,而这位法师现在所做的是巫术。所以林国余并不能从他的举手投足及发出的气场中来判断他倒底是真的有本事还是只是在装神弄鬼,所以只有专心的看着法师的表演。
  法师跳了片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